10月1日的天安門廣場,東、西側路上空各升起35個紅彤彤的大型充氣燈籠。慶祝活動結束前,7萬隻氣球騰空而起,組成五彩斑斕的氣球幕牆。您知道嗎?早在3個多月前,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處的工作人員,就開始為這70個燈籠氣球和7萬隻氣球騰空做起了準備。
慶祝大會現場放飛氣球 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資料圖
特種設備處的馬巖早在6月底就開始對充氣活動涉及的氦氣瓶和長管拖車一一進行現場核實,對不符合技術標準的進行更換,對確認參與氣球充裝活動的200支氣瓶和4臺長管拖車進行封存。在正式活動前,現場全程監督充裝過程。
9月下旬,國慶服務保障進入了最緊張的階段。誰料,馬巖的家中卻突發緊急情況,原來,剛滿月的孩子不慎感染肺炎。「白天努力做好保障工作,查找演練中發現的不足,組織相關單位及時整改。晚上再到醫院陪孩子輸液,盡父親的責任。」從9月30日開始,氣球充氣活動一直持續到10月1日凌晨,馬巖通宵駐守在充氣保障現場。10月1日,慶祝活動圓滿結束,疲憊不堪的馬巖匆匆離開熱鬧的慶祝現場,向家的方向飛奔。
不僅是氣球充裝現場,國慶特種設備的服務保障還包括核心區159個點位的1400臺特種設備,以及全市35萬臺特種設備、273萬支氣瓶、3700公裡壓力管道。這些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背後,全程都有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值守的身影。從3月中旬開始,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已經對接閱兵基地、觀禮嘉賓駐地、遊園活動公園等核心區域內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電梯維保單位,開始對排查統計出的1400臺特種設備開展保障檢查和檢驗。
為保萬無一失,華北5省市建立特種設備服務安全保障工作協調小組,18個指揮部、分指揮部和值守點位,兩家國家級檢驗檢測機構24小時待命,297名應急值守人員投入保障一線。整個國慶期間,核心區159個點位的1400臺特種設備安全運行,全市35萬臺特種設備、273萬支氣瓶、3700公裡壓力管道均未發生事故。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楠
流程編輯: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