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打造食品「星級小作坊」邀市民代表、社會監督員對食品小作坊...

2020-12-13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周鈺翔

  「旭東豬頭肉是咱們當地的老品牌了,家裡大人孩子都挺喜歡吃的,今天路過買點給家裡老人帶去。」正在購買美食的市民王女士說。她所說的旭東豬頭肉,是山東青島萊西市的著名地方小吃,同時也是當地「星級小作坊」的特色典型。據了解,近年來,萊西市將食品小作坊、小微企業規範提升作為重點工作強力推進,2017、2018、2019年小作坊食品抽檢合格率分別為85.6%、91.2%、95.3%,呈穩中向好態勢。

萊西特色食品產業花餑餑

 地方特色引領產業發展

  據了解,當地通過組織評審篩選出一批具有地方傳統特色的食品小作坊,實施「星級小作坊」培育計劃,逐漸形成以旭東豬頭肉為龍頭,以喜我我、全記禾、禧來順、萊喜來福4家花樣麵食店為骨幹,以12處鎮街24家規範小作坊為基礎的「星級小作坊」群,培育出旭東豬頭肉、夏格莊蒜香雞、院上烤雞、日莊火燒等一批消費者喜愛的地方特色品牌。

  「我們按照一業一示範、一點帶一片的思路,打造標杆,以點帶面。通過邀請專家開展技術指導,有針對性的改造提升,打造了麥香園、全記禾等一批食品小作坊示範點,將規範的技術要求轉換為看的見的現場實物,將管理制度落實為食品小作坊的日常操作體系,使小作坊業主學有樣板、趕有目標。同時,我們也積極引導同類別的小作坊、小微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集聚發展,鼓勵統一進行食品檢驗檢測、大宗原材料採購、生產過程風險管控等關鍵環節操作,實現生產規範化、標準化。」萊西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仲晶說。

工作人員對食品小作坊開展日常規範檢查。

 規範生產嚴把美食品質

  「我們麥香園饅頭開業已經23年了,一直秉承乾乾淨淨、衛生安全的原則,產品加工過程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規,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在原料上我們使用當地藍寶石酒業的純淨水和大品牌的精製麵粉,主打老百姓餐桌上天天食用的饅頭火燒等一系列麵製品。」萊西麥香園食品經理臧建濤說。

  據了解,當地從小作坊數量和種類的實際出發,根據《山東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點管理條例》,參照《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的基本要求,制定了《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通用規範》和《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實現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全過程控制,嚴把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合格關。對具有萊西地方特色的豬頭肉、烤雞、花樣麵食等產業,指導制定相關產業標準規範,明確食品小作坊生產環境、生產工藝、衛生防護、貯存銷售等基本要求,引導食品小作坊業主按照規範要求開展質量安全管理,強化產品質量管控。

工作人員對食品小作坊開展日常規範檢查。

 監管宣傳邀請市民參與

  為切實抓好食品安全管理,萊西市定期邀請部分市民代表、社會監督員、媒體共同對食品小作坊進行聯合檢查,並在全市中小學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努力在全社會營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圍。同時,當地積極組織食品小作坊負責人分類別對食品小作坊的原料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驗、貯存運輸等關鍵環節進行專題業務培訓,並定期組織星級小作坊現場觀摩會,積極引導行業間互相交流借鑑提升。通過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服務微信群,積極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努力為企業解疑釋惑,提供有針對性的幫扶指導。

  據了解,目前萊西市共登記食品小作坊1009家,涉及糧食加工品、散裝肉製品、糕點、食品油、豆製品、蔬菜製品等21類品種。「在日常開展監管工作過程中我們採取集中整治、日常監管、風險管理和監督抽檢相結合的方式,實施監管全覆蓋。質量安全承諾書籤訂率、「一票通」票據使用率、證照亮照率均實現100%。對風險問題突出的食品小作坊經營者我們上門指導,對關鍵崗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促使問題食品小作坊真整改、真提升。2019年共檢查食品小作坊1833家次,覆蓋率達到100%,抽檢小作坊食品325批次,合格率為95.3%。」萊西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監管科科長丁民波說。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萊西:星級小作坊 食安大提升
    望著色澤金黃肉香撲鼻的剛出爐豬頭肉,正在購買美食的萊西市民王女士說。據了解,旭東豬頭肉是青島萊西市的地方小吃,曾多次獲得萊西市地方名吃、十佳特色小吃、青島特色小吃等眾多榮譽,同時也是當地「星級小作坊」的特色典型食品。  近年來,萊西市將食品小作坊、小微企業規範提升作為重點工作強力推進。
  • 小作坊也能做好做精 湖南長沙望城區食品小作坊監管見成效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徐步城 肖迎烽 記者 王融國 ) 顛覆小作坊「髒、亂、差」的固有印象,湖南長沙望城區市場監管局(以下簡稱「望城區局」)發揮職能優勢,以合規幫扶、多元共治的「望城模式」,集結特色小作坊打造的「非遺六品」,在經受市場檢驗後,成為「精特優」的代言人。
  • 福建開啟食品小作坊治理「泉州模式」
    持續5年小作坊分類整治,累計關停取締食品作坊54家,規範核准小作坊357家,打造精品示範食品作坊54個,轉型升級為企業的食品作坊18家,小作坊食品兩年監督抽檢批次合格率99.75%,小作坊生產經營狀況有了很大改觀。    晉江市龍湖鎮來旺良品堂小作坊集中加工區,一期集中加工區約1200平方米,已建設15家加工點;二期加工區尚在規劃中,計劃建設3000平方米。
  • 衡水市2911家食品小作坊全部建檔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陳鳳來 通訊員付薔)日前,筆者從衡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今年以來,衡水市深入開展了食品小作坊摸底建檔工作,按照「一戶一檔」原則,全市2911家食品小作坊建檔率達100%。並對監管檔案實施動態管理,將對小作坊日常檢查、行政處罰等監管情況隨時入檔。
  • 多措並舉,南京真招實招破解食品小作坊監管難題
    但小作坊一直是食品生產安全監管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社會關注度高,與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何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幫扶小作坊業主完成提檔升級解決好就業問題?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連續三年開展食品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的基礎上,再次重拳出擊,加大監管力度,開展為期兩年的「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專項行動」,進一步督促小作坊落實主體責任,規範生產行為,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水平。
  • 巴中市921家食品小作坊全部建檔
    為進一步強化食品小作坊監管力度,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構建「屬地管理、部門聯動、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食品安全監管格局。通過整合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力量,統籌推進全市食品小作坊清查建檔工作。目前,全市共備案食品生產小作坊921家,涉及9大類食品。制發專門試點方案,有序推進試點示範。
  • 食品小作坊:搭建起傳統美食與安全規範的橋梁
    食品小作坊是食品工業化的有益補充,同時也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群眾收入、解決社會就業、便捷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徑。但是長期以來,食品小作坊安全狀況不為廣大消費者認可,甚至成為「經營環境差、產品質量低、安全無保障」的代名詞。
  • 小作坊禁止生產嬰幼兒孕產婦食品
    食品攤販    應索取並保留進貨票據    草案修改稿明確食品小作坊應當建立進貨查驗記錄製度。進貨查驗記錄和生產、批發臺帳以及相關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產品保質期滿後六個月;沒有明確產品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那麼,路邊的食品攤販是否也要溯源?
  • 東莞厚街擬建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
    金羊網訊 記者王俊偉、通訊員朱貝倫攝影報導:今年東莞厚街擬至少建成1個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以下簡稱集中加工中心),引導燒鵝、燒鴨等生產小作坊入駐統一監管,同時清理、取締轄區內的「家庭(出租屋)式」無證食品小作坊,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記者從厚街日前召開的2018年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獲悉,該鎮將探索創新性監管模式,保障群眾「舌尖上安全」
  • 善管食品小作坊 帶旺市場「煙火氣」
    廣泛分布於城鎮鄉村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以下簡稱小作坊)緊系民生,既方便了百姓飲食需求,也帶旺了市場的「煙火氣」。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堅持「抓大不放小」,指導各地加強食品小作坊安全監管和規範提升工作,助推小作坊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小作坊食品的獲得感、安全感。
  • @食品小作坊:產品須進行預包裝銷售 這些食品不得生產加工
    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經濟導報記者24日從省政府網站獲悉,山東將加強食品小作坊監督管理,同時引導食品小作坊轉型升級,進入集中園區集約化生產。根據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小作坊監督管理的規定》,將對符合條件的食品小作坊及時予以登記,對申報列入食品小作坊負面清單的食品類別及品種明細的一律不予登記。對已經按食品小作坊進行登記的現場製售食品經營者,建立退出機制,逐步將其納入食品經營許可管理。
  • 全市2911家食品小作坊全部建檔 - 河北日報-12版:地方新聞·衡水...
    河北日報訊(記者陳鳳來 通訊員付薔)日前,筆者從衡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市深入開展了食品小作坊摸底建檔工作,按照「一戶一檔」原則,全市2911家食品小作坊建檔率達100%。並對監管檔案實施動態管理,將對小作坊日常檢查、行政處罰等監管情況隨時入檔。
  • 寧德市霞浦縣對小作坊食品包裝袋打碼條實施追溯技術
    乾淨安全受歡迎小作坊具有規模小、數量多、分布散的特點,既為從業人員提供了謀生渠道,又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價格便宜的地方特色食品,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小作坊也因為其特殊性,往往在生產、加工、運輸過程中忽略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一個民生熱點,對此,寧德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其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食品小作坊該怎麼生產?怎麼包裝?浙江有了明確規定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陳娜 湯穎梟農村的土質黃酒、微信裡的私家蛋糕、街邊的滷味小吃……生活中這些隨處可見的食品,都是由各個家庭、小店面加工生產出來的,在這些被稱為「食品小作坊」的地方,怎麼保證食品的衛生
  • 陝西擬禁止小作坊生產白酒 食品攤販須掛健康證
    會上審議了《陝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及攤販管理條例(草案修改二稿)》(以下簡稱「修改二稿」),其中規定了食品小作坊生產的白酒、配製醬油、醋等列入禁止目錄,以及食品生產經營者一年內多次違法經營將加重處罰。    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白酒、飲料、配製醋    食品小作坊生產的白酒、蒸餾酒、配製醬油和醋,安全風險高。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田豐總監調研無錫市食品小作坊監管工作情況
    9月8日上午,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田豐赴無錫市調研食品小作坊監管工作情況。市市場監管局局長許偉英、副局長於文霞、江陰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黃新棟等陪同調研。  田豐總監一行走訪了江陰市澄中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實地查看集中加工區生產場所及配套設施設備運行情況。並在現場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了市市場監管局、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對食品小作坊監管工作的情況匯報和集中加工區主辦方日常管理情況介紹,就集中加工區規劃設計、優惠扶持政策、運營管理、日常監管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 小作坊不能生產加工哪些食品? 今後重慶將制定目錄明細
    日前召開的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審議通過的《重慶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在對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服務監管職責做出規定的同時,也通過明確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產的食品種類和劃定食品攤販的經營區域等規定,強化了相關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這一條例將於明年5月1日起施行。
  • 「嚴管+服務」促白酒小作坊「小而精、名特優」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喬文欣    為了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大連市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服務中心,為我市白酒小作坊提供免費委託檢驗和培訓,幫助小作坊恢復正常生產秩序,為市場主體節省檢驗費用10.2萬元。
  • 東莞禁止小作坊生產32種食品 瀨粉道滘肉丸糯米雞不在列
    、糕點被列入名錄,但由於瀨(河)粉、道滘肉丸、蛋卷、花生糖、芝麻糖等東莞本土傳統特色,小作坊仍可照常生產。  根據之前的徵求意見稿,多數食品被列入目錄主要是因為行業標準高,小作坊不具備基本安全保障,生產設施、設備簡陋、落後,生產工藝流程缺乏規範,生產過程可控性差,小作坊普遍沒有配備基本的檢驗設備,不具備自檢能力,無法開展原料進廠、產品出廠檢驗等工作,是高風險產品。比如食用油,可能存在地溝油以及致病菌超標等情況,而碳酸飲料、冰淇淋等食品則是因為生產、存儲門檻高,一般小作坊難以控制質量。
  •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抽查深圳寶安食品小作坊
    摘要: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查組對深圳光明監管局馬田所食品加工小作坊開展檢查,並對該監管所的工作成果進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