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建省寧德市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實行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核准制,實現小作坊食品包裝銷售的詳細信息追溯體系,進一步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8月10日,記者在寧德市霞浦縣吉米糧製品加工坊看到,工人們正忙著給製作好的米粉、年糕包裝袋打碼條,而後送往超市。「我們對成品進行包裝已經實行一個多月了,一開始覺得包裝袋會提高成本,但現在看來並沒有太大影響,消費者反響也挺好的。有了包裝看起來美觀了很多,也避免了運輸過程中的汙染。」工坊負責人謝應雄說。
乾淨安全受歡迎
小作坊具有規模小、數量多、分布散的特點,既為從業人員提供了謀生渠道,又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價格便宜的地方特色食品,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小作坊也因為其特殊性,往往在生產、加工、運輸過程中忽略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一個民生熱點,對此,寧德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其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小作坊生產的產品沒有包裝,一方面運輸過程中可能造成汙染,另一方面就是沒法追溯。新規對包裝做了詳細的規定,有利於規範監管和追溯。」霞浦縣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股股長池金龍說。
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指導小作坊對食品包裝進行打碼
按照市政府「治理餐桌汙染」七條措施要求,全市小作坊食品應當做好包裝銷售,包裝物或者容器應當採用食品級原料,標籤可以採用印刷或者加貼的形式載明產品信息。記者在福鼎漁片江加工坊裡看到,產品不僅加上了外包裝,還詳細標明了產品名稱、配料表、核准證書編號等信息,讓消費者買得明白、放心。蕉城區八都宣毅豆製品加工廠負責人說:「推行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核准制以來,小作坊食品包裝銷售並標明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不僅讓消費者能放心購買安心食用,也有助於我們生產經營者誠信經營,提升產品質量,確保食品安全。」
小作坊經營者積極響應新規,消費市場也反映良好。記者在霞浦縣東方康寧超市內看到,食品散裝的情況有了很大改觀,不僅加上了包裝袋,且包裝袋上都有生產作坊的名稱、生產日期等等,擺放處也更加乾淨整潔。
多管齊下促落實
當然,新規執行依然任重而道遠。部分經營者意識不高,認為只要食品加工衛生安全,無需辦證,標籤標識更是可以忽略,還認為包裝可能增加成本等等。對此,寧德市將加大檢查處理力度,以保障政策能落細落實。柘榮縣市場監管局總監張慧芳說:「我們首先把好小作坊取證關,現場嚴格核查生產加工條件,條件符合要求的小作坊才能給予發證。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小作坊,將給予立案查處。此外,通過在轄區內建立小作坊的示範點,以點帶面,帶動小作坊建設。」記者來到柘榮縣會蒸熟食加工廠,廠區最顯眼位置懸掛了「福建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核准證」,核准證上明晰了小作坊的名稱、地址、法人代表、生產品種等。「有了證之後,我們就從遊擊部隊成了正規軍,納入標準化監管,這也提高了我們的市場認可度。」該加工廠負責人林惠貞說。
壽寧縣市場監管局鰲陽市場監管所所長範希葉說:「我們逐一摸排轄區內食品加工小作坊,並建檔造冊,對不符合要求且拒不整改的堅決予以取締。」周寧縣則是為小作坊提供了首批免費的標識和便籤,在小作坊負責人座談會上發放,以調動小作坊經營者的積極性。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提醒,如果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未按照規定要求進行食品標識的,將根據《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第一百一十三條,由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未改正的,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張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