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格列佛遊記》於《鏡花緣》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所作的長篇小說,在1818年出版。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遊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託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託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
《格列佛遊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所創作的長篇遊記小說,在1726年。作品以裡梅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駰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還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了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了荒誕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鬥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對殖民戰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鬥爭。
兩個文化環境完全不同且相隔約一個世紀的兩個作者,卻都寫出了帶有奇幻色彩的、帶有諷刺意味和對社會反思的小說。
02李汝珍《鏡花緣》中的女性主義色彩
《鏡花緣》和《格列佛遊記》都是遊記類型的小說,小說的主人公都是駕船出海周遊列國。有趣的是他們都寫到了大人國、小人國的奇幻的際遇。但是在奇幻、荒誕、有趣的小說描寫下,中西方兩個作者又分別表達了不同的對社會的反思。
李汝珍和喬納森·斯威夫特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所以在作品的思想上又不盡相同。李汝珍所處於清代中後期,清代以裹腳為美、且社會對於女性的壓迫深重,所以他的小說有強烈的女性主義,反對男子對於女性的壓迫。於是李汝珍把小說的背景設置在武則天所統治的唐朝,以武則天下令讓百花盛開的故事為引展開小說情節。
李汝珍對於女性問題的思考是當時所缺少的,他在小說裡讓女子自幼讀書、參加科舉考試並且入朝為官,把女子的社會地位與男子平齊,這可謂是古代第一位「女權主義」者。
特別是在書中「女兒國」的一章,用反諷、荒誕的手法將女性所受的壓迫展現的淋漓盡致。書中的女兒國,想像有那麼一個以女性為中心的社會,"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書中的一個主角林之洋在女兒國是被女兒國國王強迫扣留做"妃子",纏足穿耳,板打倒吊,受盡磨難。通過男子的身份來體驗女子的纏足、穿耳等體驗,更是能夠顯示出作者對於女子受到的不公與壓迫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