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6 09:1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洪澤蟹農在湖區捕螃蟹。 通訊員 周太松攝
秋風起,蟹腳肥,又到螃蟹「橫行」的季節。9月21日,2019中國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開幕,有「中國十大名蟹」之稱的洪澤湖螃蟹正式爬上餐桌。在吃貨眼中,美味的螃蟹是一頓大餐。在淮安洪澤人的眼裡,螃蟹不僅僅是螃蟹,更是致富奔小康之路;大閘蟹節也不僅僅是一個節慶,而是展示洪澤形象的重要窗口,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洪澤湖大閘蟹憑啥能「橫行天下」?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進淮安洪澤。
湖區養蟹,品質上乘是王道
上周四中午時分,記者走進洪澤湖大閘蟹水產批發市場,只見家家商鋪內忙著綑紮、裝箱,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人們臉上。
「今天五點前要運走1000多箱,第二天必須送到。」淮安洪澤湖董大生態大閘蟹有限公司創始人董繼富忙得腳不沾地。董繼富在洪澤湖養蟹近30年,是洪澤有名的「養蟹達人」,他的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地。
洪澤湖大閘蟹為什麼受歡迎?董繼富隨手抓起一隻螃蟹給記者看,「洪澤湖大閘蟹青背白肚、金爪黃毛,雄蟹脂如白玉,雌蟹脂如黃玉,肉質細嫩香甜無腥。」
「洪澤湖是過水性湖泊,湖水年交換多達11次以上,常年保持Ⅲ類以上水質標準。」洪澤區水產資源發展中心副主任葉劍鋒說,目前全區河蟹養殖面積8.5萬畝,有7萬多畝是湖區圍網養殖,年產量6000多噸,年產值7億元以上。豐富的水生植物和底棲動物是天然餌料,再加上補充玉米、土豆等植物飼料,在這裡生長的大閘蟹「不愁吃不愁喝」,長大後體肥膏滿。
好湖好水出好蟹,好蟹必須有好種。葉劍鋒說,近年來,洪澤區不斷引進推廣「長江1號」「長江2號」等優質蟹種,為生產大規格優質蟹提供了堅實的苗種保證。頭腦活絡的養殖戶還從洪澤湖區收購野生中華絨螯蟹作為種蟹。為實現從塘口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可控,洪澤區還實施藥殘檢測,建立質量追溯體系,組織生態健康養殖。
以蟹富民,蟹農口袋鼓起來
2004年,洪澤湖大閘蟹被中國漁業協會評為「中國十大名蟹」;2012年,「洪澤湖大閘蟹」被評為江蘇省著名商標,同年洪澤湖大閘蟹成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8年,「洪澤湖螃蟹」入選中國馳名商標……從「養在深閨人不識」到「爬入尋常百姓家」,很多蟹農成為洪澤區大閘蟹品牌持續發展的實踐者、見證者和受益者。
佔地140畝的洪澤湖大閘蟹水產批發市場,建有固定營業商鋪300多套,除主銷洪澤湖大閘蟹外,還銷售來自興化、泗洪等地的螃蟹,去年螃蟹交易量2萬噸,年銷售額近20億元。自2007年開市以來,這個市場帶動了水產銷售、倉儲物流、電子商務、餐飲旅遊等行業,也造就了無數個千萬富翁。
以前養家餬口,現在發家致富。葉劍鋒告訴記者,隨著洪澤湖大閘蟹品牌知名度提升,零售、批發、電商、微商等銷售渠道增多,蟹農的口袋逐漸鼓起來。以老子山新灘村為例,蟹農戶均純利潤30萬元以上。董繼富所在的錢碼島三河閘村養殖規模約2萬畝,2000多人從事螃蟹行業,每畝收益近8000元,蹚出一條全村共同致富的路子。另外,洪澤區還主推以洪澤湖大閘蟹為首的「兩大三小」特色農產品銷售,「兩大三小」即為洪澤湖大閘蟹、洪澤大米、小龍蝦、小螺螄、小魚鍋貼,讓洪澤特色農產品走向更多市民的餐桌。
借蟹揚名,做好文旅產業大文章
洪澤湖大閘蟹節自2005年起,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四屆,對外影響越來越大,先後榮獲中國十大影響力節慶、中國優秀節慶等稱號。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已成為展示洪澤形象的好窗口,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的好平臺。
蟹王蟹後挑戰賽、「蝦兵蟹將」趣味運動會、「兩大三小」美食節……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駐足洪澤,節慶期間遊客人數大幅度上升。2017年遊客接待人數327萬人次,2018年旅遊接待人數達366萬人次。2019年上半年,節慶品牌效應持續強化,截止到6月底,洪澤區接待遊客209.1萬人次,旅遊收入29.6億元。
節慶搭臺,經貿唱戲。舉辦招商推介會、重大項目籤約等經貿活動,是歷年洪澤湖大閘蟹節的重頭戲。2017年,深圳華強方特主題樂園來了,在洪澤投資50億元建設佔地1320畝的大型遊樂場,這是洪澤撤縣設區以來引進的單體最大文旅項目。藍城集團、琨華集團等國內知名大企業紛紛進駐洪澤。今年9月21日,洪澤區舉辦洪商論壇暨高質量發展推介會,籤約項目20個,投資總金額142.5億元,投資領域覆蓋工業、服務業、農業和人才科技類等項目。
洪澤區委書記朱亞文表示,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湖濱生態旅遊新城的發展目標,洪澤區將進一步放大洪澤湖大閘蟹節品牌效應,精心做好文旅產業大文章,有效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和經濟優勢。
本報記者 許見梅 本報通訊員 葉順亮 黃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