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兩年後,國泰航空扭虧為盈靠什麼?

2020-12-16 新京報

連續虧損兩年後,國泰航空在2018年終將業績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23.45億港元,同比增長286.26%,遠超部分券商的盈利預期。國泰航空的業績也明顯帶動了股價上漲,截至收盤,國泰航空報收13.48港元/股,上漲2.28%,成交額6984.64萬。

國泰航空盈利復甦

3月13日,國泰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航空」)發布2018年年度業績。2018年,國泰航空實現營收1110.6億港元,同比增長14.2%;淨利潤23.45億港元,同比增長286.26%。

分業務來看,2018年,國泰航空客運服務實現營收731.19億港元,較2017年增加10.1%,貨運服務營收為283.16億港元,同比增長18.5%。航空飲食、收回款項及其他服務實現營收96.25億港元,同比增長38.0%。

國泰航空2018年營收(圖源:國泰航空公告截圖)

自2016年,國泰航空出現虧損後,直至2018年上半年,國泰航空一直都處於虧損狀態。面對油價上漲、美元走強以及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等不利影響,連續虧損兩年的國泰航空能實現大幅度扭虧為盈,超出外界預期。

分析認為,國泰航空在2018年上半年虧損2.67億港元的背景下能扭虧為盈,主要得益於客運業務與貨運業務在可載客量、收益率及運載率方面的提升。數據顯示,2018年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的可載貨量增加2.6%,運載率增值68.8%,收益率上升14%;2018年客運業務可載客量增加3.5%,收益率提升6.7%。

國泰航空方面認為,2018年可載客量的增加,主要源於公司新航線及現有航線班次的增加。2018年,國泰航空開辦了往返布魯塞爾、都柏林、哥本哈根的航班,加開了往返特拉維夫以及巴塞隆納的航班,這使得歐洲2018年的可運載量同比提升了10.8%。

燃油對衝減少77.34%

大和證券分析認為,國泰航空2018年業績扭虧為盈,除乘客及貨運量的貢獻以外,還得益於有效的成本節省。

國泰航空燃油成本分項數據(圖源:國泰航空公告截圖)

2018年,油價連續10個月上漲,但從國泰航空披露的營業成本中發現,佔據集團成本比例最高的燃油成本,並非是增幅最高的營業支出。2018年,國泰航空著陸、停泊及航線開支成本增幅反而最高,達14.9%,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於香港國際機場的擠塞問題及大中華區的航空管制。

此外,國泰航空2018年的燃油對衝虧損也有所減少,較2017年同比減少77.34%。國泰航空表示,燃油對衝並不是對油價進行投機超賣,而是利用對衝管理油價上漲的風險,從而控制燃油成本。

國泰航空2018年營業成本(圖源:國泰航空公告截圖)

計劃接手海航子公司香港快運,仍處於談判階段

自2016年陷入虧損泥沼後,為扭轉局面,國泰航空從2017年開展了為期三年的企業轉型計劃,2018年是轉型的關鍵一年。從國泰航空披露的業績來看,該公司的轉型計劃已產生一定影響。

2018年,國泰航空從提高生產力、集團數碼化能力、服務能力等多個方面著手轉型。其中,重組海外業務架構是國泰航空轉型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2018年底,國泰航空購入全貨運航空公司華民航空的四成股份,進一步鞏固其在香港市場的市場地位。2019年3月,國泰航空宣布,正在商談收購「海航系」低成本航空公司香港快運航空有限公司,但截至目前仍處於談判之中。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控制了香港航空界中高端市場的國泰航空,收購低成本航空公司香港快運,將會形成對香港航空業的全方位壟斷。

信息洩露、購票烏龍,國泰航空服務引質疑

2019年為國泰航空三年轉型的最後一年。今年內,國泰航空將繼續重組九個核心業務流程,擴大航天網絡以及運作更多具有燃油效益的飛機。此外,還將持續關注投資顧客服務及生產力。

近年來,國泰航空在服務方面的表現堪憂。2018年10月,國泰航空的乘客資料被曝洩露,約有940萬名乘客受影響。其中涉及的個人信息包括乘客姓名、電話號碼、電郵及實際地址、身份證號碼等等。

國泰航空對此表示,截至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任何個人資料曾不當使用,受影響的資訊系統與航班運作系統為完全獨立的系統,資料安全事件對國泰航空的航班安全不會構成影響。

除信息安全事件,2019年以來,國泰航空還發生了多起機票銷售烏龍事件,如以極低的機票價格出售從葡萄牙到中國香港的一等座、從越南到北美的頭等艙機票。有專家認為,多件偶發事件從一定層面揭示了國泰航空在管理運營方面的問題。

新京報記者 王真真 編輯 鄭藝佳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國泰航空拓展低成本航空市場 擬49.3億港元收購海航旗下香港快運
    每經記者:張曉慶 每經編輯:文多在去年成功扭虧為盈後,國泰航空(00293,HK)計劃收購香港唯一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進一步擴張。3月27日,國泰航空披露,上市公司與Hong Kong Expres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籤訂協議,以49.3億港元代價收購香港快運100%已發行股本。
  • 國泰航空擬49.3億港元收購海航旗下香港快運
    在去年成功扭虧為盈後,國泰航空(00293,HK)計劃收購香港唯一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進一步擴張。   3月27日,國泰航空披露,上市公司與Hong Kong Expres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籤訂協議,以49.3億港元代價收購香港快運100%已發行股本。
  • 2018年國泰航空實現盈利23.45億港元 扭虧為盈
    民航資源網2019年3月13日消息:3月13日,國泰航空發布2018年全年業績財報。  2018年,國泰航空全年營業收入為1110.6億港元,同比上漲14.2%。股東應佔溢利達23.45億港元,與上年同期虧損12.59億港元相比,實現扭虧為盈。每股基本盈利為59.6港仙。也扭轉此前兩年虧損局面。
  • 「業績速遞」國泰航空(00293.HK):結束兩年連虧,盈利超預期賺23.45...
    扭虧為盈,盈利顯著復甦國泰航空是香港航空股中舉足輕重的一家公司,其全資持有香港另一家航空公司港龍、控股香港唯一的全貨運公司華民航空,並持有中國國航的18.13%權益。貨運業務於2018年受惠於強勁的需求,集團收益增加18.5%,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的可載貨量增加2.6%,運載率68.8%,載貨噸數增加4.7%。收益率上升14.7%,反映高價值特殊貨物的貨運量增加及燃油附加費上升。去年,公司的燃油對衝虧損為14.45億元,按年減少77.34%。
  • 國泰航空:核心航空業務預計於2019年重回盈利
    攝影:Sean83   民航資源網2018年4月26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國泰航空CEO何杲(Rupert Hogg)於4月25日表示,隨著公司扭虧為盈的計劃開始取得成果,預計其核心航空業務將於明年重回盈利。近幾年,國泰航空的核心航空業務運營一直是虧損的。
  • 民航局警示國泰航空,香港航空市場如何變
    8月9日,針對香港國泰航空近期在多起事件中暴露出的安全風險及隱患,民航局向香港國泰航空發出重大航空安全風險警示。民航局表示,近期,香港國泰航空先後發生飛行人員參與暴力衝擊被控暴動罪卻未被停止飛行活動,以及惡意洩露航班旅客信息等事件,存在嚴重威脅航空安全的隱患,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增加了香港至內地的輸入性航空安全風險。
  • 民航局對國泰航空亮劍:暴力機師,立即停飛!
    8月9日,針對香港國泰航空近期在多起事件中暴露出的安全風險及隱患,民航局向香港國泰航空發出重大航空安全風險警示。下一步,民航局將視香港國泰航空對上述警示要求的執行情況,依法依規監管處置。同日,民航局責成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行政約見了香港國泰航空。國泰航空回應民航局向國泰發重大安全風險警示,稱已經收到有關指示,正仔細研究,會認真處理及跟進。
  • 國泰航空連虧兩年 2017年燃油對衝虧損達64億港元
    3月14日,國泰航空交出2017年「成績單」,2017年全年國泰航空股東應佔虧損約12.59億港元,同比擴大119%。民航專家林智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泰航空淨利潤虧損最大的原因在於燃油套期保值失誤,此外,還受到中東和內地航企分流部分客源以及香港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
  • 中年國泰航空絕地反擊戰
    確實,在這場久違的溝通會之前,國泰航空曾經歷過成立73年以來最嚴重的虧損,而且是頭一遭連續兩年大虧,這場危機倒逼國泰航空於2017年推出了20年來最大規模改革計劃,涉及客戶、運作、商務及人才管理等多方面,重整架構、重新釐定責任範圍等。如今三年重組計劃執行到最後一年,成效初顯,2018年國泰航空扭虧為盈,盈利逾23億港元。
  • 頻頻出錯的國泰航空
    自2016年開始陷入虧損泥沼後,國泰航空開啟了轉型模式,但隨後接連發生的乘客信息洩露、機票銷售烏龍等事件,讓這家以服務見長的航空巨頭頗為頭疼。據香港媒體報導,在最新一次銷售失誤中,國泰航空將葡萄牙到香港的一等座低價銷售。對此,1月14日該公司在給北京商報記者發來的回覆中也承認出現了票價輸入錯誤。接連不斷的失誤使這家被稱為「亞洲最大航企」的公司的自救之路變得更加艱難。
  • 國泰航空扭虧 洽購香港快運
    一直以來,國泰航空主要針對高端商務客,打造「高富帥」的品牌形象。然而,近年來,隨著亞洲廉價航空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不斷蠶食傳統航空公司的市場份額,國泰也有些堅持不住了。
  • 國泰航空盈利背後 大幅降本現管理難題
    本報實習記者 趙越 記者 童海華 廣州報導近日,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0293.HK,以下簡稱「國泰航空」)發布盈利公告,宣布2018年度盈利23億港元,這是2016年、2017年連續虧損兩年之後,國泰航空首次宣稱盈利。然而,就在國泰航空成功實現盈利的2018年,卻爆出940萬個用戶數據洩露事件。長久以來,國泰航空一直以優質服務示人。
  • 起底國泰航空:英國百年家族控場 一半以上營收來自中國
    「空降軍」領銜的國泰管理層是否足夠專業?從一個細節可以窺見端倪—燃油對衝損失。國泰航空曾大手筆「押寶」油價,卻完全「做反方向」,導致嚴重虧損,還遭到國際媒體「群嘲」。什麼是燃油對衝(fuel hedging)?
  • 國泰航空49.3億港元收購海航參股的香港快運
    在2018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後,國泰航空又拿下了同城的競爭對手。3月27日,國泰航空(293.HK)發布公告稱,公司向Hong Kong Express Holding CompanyLimited收購香港快運100%已發行股本,代價為49.3億港元,其中22.5億港元以現金支付,26.8億港元透過發行及更替承兌貸款票據結付。
  • 業績困境與口碑危機糾纏,國泰航空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翌日,國泰航空股價開低2.45%,報10.36港元,創17個月新低。業內人士指出,國泰航空自2015年因燃油對衝影響的負面影響,業績一直萎靡不振,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在原油價格有所回升的背景下,業績在今年有所恢復,但目前乘客信息洩露事件的影響惡劣,長期看有可能影響扭虧。
  • 中年國泰航空重組組織架構 打響絕地反擊戰
    確實,在這場久違的溝通會之前,國泰航空曾經歷過成立73年以來最嚴重的虧損,而且是頭一遭連續兩年大虧,這場危機倒逼國泰航空於2017年推出了20年來最大規模改革計劃,涉及客戶、運作、商務及人才管理等多方面,重整架構、重新釐定責任範圍等。
  • 國泰斥資49.3億港元收購廉價航空,意欲何為?
    3月27日消息,國泰航空發布公告稱將斥資49.3億元收購香港快運航空公司,消息發出後,得到了媒體的大量關注,已經有專業人士對國泰航空的此次收購行為進行分析。為什麼是「香港快運」?但國泰航空不相信,它把油價鎖定為90美元,導致最後沒能享受低價燃油,而且還要為此承擔成本。扭虧為盈的國泰航空遭受了對衝油價的損失後,國泰航空宣布大規模裁員,以緩解運營的壓力。裁員的人數高達600名海外業務員工,這為後來國泰航空的扭虧為盈埋下了伏筆。
  • 國泰航空「迫降」
    1946年,美國籍的Roy Farrell 和澳大利亞籍的 Sydneyde Kantzow打算將從澳大利亞將急需的貨物運到戰後的中國,由此誕生了國泰航空。1948年,已經在在中國發展了二十餘年的太古集團開始了航空業務,購入剛剛成立兩年的國泰航空的股份。截止目前持股國泰航空45%,是其第一大股東。
  • 停運旗下港龍航空 裁員近10000人 國泰航空能夠渡過難關嗎?
    同時旗下全資子公司「國泰港龍航空」將從今天(10月21日)開始停止運營,國泰航空將會尋求各地監管部門的批准,由公司及旗下全資附屬公司香港快運航空有限公司營運國泰港龍航空的大部分航線。此次重組成本約為22億港元,將以國泰航空內部資源撥付,公司將就重組作出13億港元的遞延稅項資產減值,在2020年度財報中將考慮計入其他減值及支出。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此前的資本重組計劃推出後的又一「自救」措施。
  • 國泰航空竟然快倒閉了
    前不久才用54億(港元,下同)讓香港海洋公園起死回生,現在又要花273億來拯救快倒閉的國泰航空...         發生了什麼?國泰要倒閉了嗎?國泰的風光史在吐槽國泰之前,先誇一下它。國泰呢,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民航服務的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