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狍子、狐狸……在動物園看到這些野生動物或許不足為奇,然而,這兩天,平日難覓蹤跡的野生動物再一次在五當召景區「現身」了。在景區工作人員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兩隻有著細長頸部及大眼睛、大耳朵的成年野生狍子,身材矯健、憨態可掬。
據了解,狍子是鹿科狍屬,別名矮鹿、東方狍,體長約1.2米,重約30千克,有著細長頸部及大眼睛,大耳朵,生活於中國東北、西北、華北等地的小山坡稀疏的樹林中。去年以來,野生狍子在石拐區林區、景區各地時有現身,或單獨出沒、或結伴而行,或悠閒覓食、或追逐嬉戲。
「雖然動物不會說話,但會用蹤跡回答一切。」野生動物對生態環境很敏感,野生動物種類和種群規模是區域生態環境最直接的反映。
近年來,石拐區相繼實施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林業項目,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萬畝生態林」「記者勞模林」等義務植樹活動,在五當召景區周邊、旅遊公路沿線、大青山南坡等地實施重點區域綠化工程,自然保護區面積佔全區國土面積的50%。
現在,石拐區已有杜松林面積1831.08公頃、白樺林面積756.70公頃、天然林面積22732.93公頃、人工林面積3540.3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019年達到35.2%。
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成為了這裡的常客,在這裡「定居」下來,轄區內各類野生動物種類和種群數量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轄區居民保護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的意識也逐漸增強。「過去看到野雞、野兔等野生動物,有的人就會去捕獵,現在完全不一樣了,一旦發現有受傷、受困的野生動物,大家都會及時上報相關部門,使野生動物得到及時救助。」石拐區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
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目前狍子已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低危種。任何獵捕狍子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同時嚴禁獵捕、買賣、食用野生狍子。
來源:魅力喜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