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媒體平臺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紅」逐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好幾座旅遊資源豐富的城市,也在這一浪潮下成為了「網紅城市」,隱藏在城市內的一些原本沒有被發掘的景點,也在網紅的浪潮中,成為人們爭相前往打卡的地方。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個在網絡時代逆襲的景點。
說起重慶,大家應該已經非常熟悉,打開各種資訊或是旅遊APP,都可以看到很多關於山城美景、美食的內容,然而在不太久遠的過去,這座城市還遠沒有今天這樣的影響力。重慶位於長江和嘉陵江兩大水系的交匯處,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內河航運樞紐,由於地勢崎嶇,而被稱為山城。重慶的城市風貌和民風民俗都非常有特點,文旅資源非常豐富,然而在那個諮詢與交通皆不發達的時代,並沒有太多人能夠了解和實地體驗山城的神奇。
二十世紀初,重慶市為了發展旅遊業,決定在渝中區嘉陵江畔的洪崖門修建一座大型商業景觀工程——洪崖洞,2006年,這座倚山臨江的神奇建築正式建成,並對公眾開放。這裡順便提一下,網上常常有人說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在洪崖洞取景,這其實是誤傳,《千與千尋》早在2001年就已經上映,如果說2002年立項的洪崖洞多多少少從這部動畫中獲取了一點靈感,那還更符合邏輯。
洪崖洞的整體風格,源於巴蜀地區傳統的吊腳樓建築,這是舊時在類似的地形條件下修建房屋的一種常用工藝,在四川東部和重慶的山區,至今可以見到類似的民居建築。從遠處看來,洪崖洞的建築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給人一種魔幻主義的印象。
在洪崖洞剛建成後的那幾年,人氣其實並不太高,當時的重慶還沒有成為網紅城市,外來遊客數量不多,而洪崖洞這一沒有歷史底蘊的新建景點,更是不受待見。2012年和2013年,我兩次趁著節假日來到重慶,都參觀了這座冷冷清清的奇特建築,如今需要排隊兩小時才能進入的樓梯間,當時如同包場參觀一般空無一人。
然而,雖然開局不利,洪崖洞卻並沒有涼透,而是在網絡時代完成了逆襲。在自媒體發達的時代,網絡流量所帶來的影響力是不可比擬的,由草根博主所帶來的諮詢內容,也比傳統媒體的宣傳更真實、更接地氣,當網絡紅人們將洪崖洞的景色發布到各平臺後,一石激起千層浪,洪崖洞成了這座網紅城市中,最網紅的景點。
每到夜晚,洪崖洞都會點亮暖色的燈光,從遠處看來,像是魔幻電影中的小鎮,這樣的美景甚至帶火了從旁邊經過的千廝門大橋。為了欣賞洪崖洞的全景,很多遊客都會順著千廝門大橋行走到對岸,可見這座建築具有相當大的力量。
又是幾年過去了,洪崖洞的熱度卻經久不衰,甚至還越來越火,周邊的道路和橋上也常常擁擠到水洩不通,每逢節假日,重慶市的管理者還會提醒市民最好不要前往洪崖洞附近。想要參觀洪崖洞的朋友,建議一定不要選節假日的夜間前往,可以選擇白天去裡邊逛逛,晚上就到橋上或對岸看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