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記憶】重走臺東棋盤街

2021-01-17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本文節選自蔣亮的美篇,發表於2016年3月。老青島們可能還會依稀記得曾經的臺東鎮棋盤街。棋盤街,顧名思義,一條條街衙縱橫交叉成網狀,形如圍棋棋盤。東鎮的棋盤街,即在現在的臺東一至八路,作者從街道實景對舊時的棋盤街做了一次重溫回顧。


街道,是一座城市的脈絡。 街道把城市的各個角落連成一片,構成了這座城市的靈魂。 城市改造了,許多街道不見了,街道的風景卻留在城市人的心中。


青島是一座港口城市,房屋依山而建,街道崎嶇不平,然而在臺東鎮卻有一方棋盤街。 臺東棋盤街橫向從臺東一路到臺東八路,縱向從東光路到順興路。這些街道縱橫交錯,圍成一座座院落,這些院落稱為裡院。 青島的裡院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一樣,是我們生活城市的標誌。



豐盛路上有一個煤店,它和東光路上的木柴店一樣,是老百姓當時生活必需品。我小的時候奶奶花錢託人送煤和木柴。我長大了,用鋼鈴車從這裡拖煤和木柴。



我和愛人從相識到結婚生子,在這條街道留下了太多的足跡。



青島骨傷醫院就在這條街道,原來是臺東區醫院。我年輕時經常光顧這裡,原因是要兄弟們頭破血流,要麼是我酒醉的不省人事……。



芙蓉路連著南山,旁邊是慶祥路,慶祥路不見了。慶祥路上有一個糧店,當時糧食實行供給制,我的戶口不在青島,糧食供應本(當時人稱糧證)上只有奶奶的名字。我每個月把20多斤糧食背回家,裡面有白面、黑面、精米、糙米、苞米麵,季節到了還有地瓜幹。奶奶細糧多換點粗糧,讓我勉強填飽肚子。 多少年以後我說起吃不飽的事情,我的一個農村兄弟不理解,當時是這個樣子的。城裡人提著褲子裝樣子,很早就有這種現象。



大成路連著臺東一路,現在已被高樓堵住,我當年的鄰居們從大院被搬到這座樓上了。 



華美旅社還存在,我們家的院子就在它的對面。



大光明電影院還存在,這裡曾經是周圍年輕人的娛樂活動場所,這裡留下我們這一代人多少歡樂時光!



利群剛建成時候我們還住在這裡,夏天和冬天到了,鄰居老人孩子們就在商場裡面乘涼或取暖。



華美旅社二樓有吃飯的單間,我們院二樓的窗子可以看到對面的活動,能夠在裡面吃飯的都是能人。吃飯的人酒足飯飽以後要在房間吼一嗓子,跳一曲,心裡不平衡的人們就在下面罵大街。



這條街道是孩子們的樂園,捉迷藏、踢沙布袋、砸木頭、滾鐵環……。夏天,街道上涼蓆遍布,人們在上面乘涼、喝茶聽廣播……。路燈下,街坊鄰居圍在一起下棋、打撲克。



我的家園不是這個樣子,無論我怎樣描述,總是也說不完整!



名字起的很好,不知飯菜味道如何?



陽明路有一個蔬菜公司,郊區進城的蔬菜要經過這裡登記才能進入菜店。 臺東五路小學就在這條路上,我的兒子在這裡開始讀小學。



臺東市場樓的東門開在福寺路上,這條路上有果品店、土產店、飯店。 青島第一家川菜館落戶在這兒的飯店裡,她的名字叫天祿園。



人造城市街景對過去也算是念想,現在許多老城廂的名字都消失了!



臺東市場樓橫跨福寺路和昆明路,中間隔斷一條路,南門開在臺東一路,對面是菜市一路;北門開在臺東三路,對面是菜市二路。



臺東市場樓西門在昆明路,對面是臺東交電商場,當時家庭電器設備短缺,光顧這個商場的人都是貴族出身。 臺東市場樓的西門有一個飯店,也叫大嘴包子鋪。她的肉包很有名氣,我的一個同學第一次開工資請我吃這裡的包子,要了40個,我吃了18個,他吃了22個。 這裡的餡餅也很很好吃,現在四平路的老方子餡餅就是這個味道,每天早上排著長長的隊伍。我當年拖地板,奶奶就獎勵我,9分錢,一兩糧票,買一個餡餅。



萬達廣場就是臺東市場樓的原址,她目前橫跨的是福寺路、菜市二路、昆明路、和興路,比原來多出昆明路到和興路這一方。



殘存的老房子還不知能存在多久?



這個地方以前是青島米廠。臺東一路南山這一方跨度比較大,從萬壽路到菜市一路,對面有萬壽路到陽明路、陽明路到福寺路、福寺路到菜市一路三個方。米廠正門在菜市一路和郭口路上,剛改革開放時,在臺東一路和萬壽路拐角處開了一個門面搞餐飲,後來改成了舞廳,男男女女從下午就在裡面昏暗的燈光裡擁抱起舞,有時女的老公,男的老婆就打上門來。



人和路聚福樓在青島知名度很高,後來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我在這裡買饅頭的時候叫臺東飯店,他的對面是向陽照相館,我們家為數不多的像片出自這裡。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我國人口生育高峰期,臺東棋盤街有臺東六路小學、臺東五路小學、人和路小學、大名路小學。我應該在臺東五路小學讀書,因為姑姑在人和路小學當老師,我就到了人和路小學上學。 人和路小學後來歸於延安二路小學,現在原校址成了工地了。



這是人和路旁邊的一條街,現在和人和路成了一條街了。



長興路沒有路名,長興路上的大陸茶莊還在。



大陸茶莊是臺東生意最好的茶葉店,人們喝的都是花茶,紅茶、綠茶、鐵觀音、大紅袍、普洱是後來流行的,現在喝什麼好呢?



這條路在臺東一路指示牌是人和路,臺東八路卻是和興路。貴在人和,和氣興旺,都是一個道理。



龍門路成了一個門洞。


無名步行街叫龍門路。龍門路在上個世紀三、四十是一個燈紅酒綠的地方,有七路、八路、龍門路之說。



這曾經是威海路新華書店,是臺東標誌性建築。臺東棋盤街都是平房或二層樓房,這座五層樓上可以看到遠處的浮山。



威海路一直是交通要道



這是臺東醫院舊址,後來她搬到海泊橋,就是現在的海慈醫院。



這裡應該是雲門一路,現在樓房把這裡擠佔了。



西鎮甜沫喊的很響,東鎮的甜沫也開始吆喝,甜沫是濟南的小吃,在青島卻吃的很開。



老臺東分局,她的後面是雲門二路。







清河路大廟,也叫日本大廟



當年臺東棋盤街都是這樣的院落



門洞留住歲月



棋盤街就到到這裡




  喜歡請關注我們,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青島東鎮的棋盤街
    正像歲月如黎明前劃落的星星一樣,在都市歷史的演繹中流逝過去,青島的新市北、老東鎮的舊屋正與夕陽一起沉沒在現代高樓大廈林立的深谷之中。當我們翻閱清末那段發黃的時光的時候,青島的老人們還會依稀記得東鎮的棋盤街。棋盤街,顧名思義,一條條街衢縱橫交叉成網狀,形如圍棋棋盤。東鎮的棋盤街,即在現在的臺東一至八路。
  • 多彩臺東丨百年商圈,見證青島人的市井情懷
    在許多青島人眼中,臺東是一塊寶地,這裡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每次來逛都能發現驚喜。臺東有多到數不清的老巷子,有數不清的吃喝玩樂的好去處,兜裡揣上幾塊錢,在臺東消磨一天的時間,是許多青島小嫚兒青島小哥難忘的記憶。臺東代表著青島人的市井情懷,那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環境,見證了一代青島人的童年和青春。
  • 漫步臺東:看老青島商貿活化的基因密碼
    追溯:青島近代商業的搖籃臺東,原名臺東鎮,是青島1987年以前最大的街市。如今,「棋盤街」這個稱呼逐漸隨著老一輩臺東人的消逝而慢慢隱去,對年輕一代來說,臺東商圈更為熟悉,「棋盤街」已是鮮為人知。從「東鎮」、「棋盤街」到如今的臺東,商貿基因始終貫穿在這座青島的商圈地標中。
  • 青島臺東:沉澱百年繁華 再迎蝶變新生
    如今,許多青島人記憶中常逛的老地方已經漸漸消失,但作為「城市商業名片」的臺東商圈卻始終活力十足、人氣旺沸,它是城市繁榮商貿的最好載體,也是青島人市井情懷的一種寄託。在臺東商圈「前世今生」的演變中,展現著商貿格局的重塑和商圈發展的路徑。邁向新百年,這裡將圍繞「百年青島商業本源,國際都會時尚地標」的發展定位,打造臺東國家級步行街,建設臺東老城復興國家級產業園區,譜寫出更加精彩的商貿故事。
  • 記憶裡的臺東三路,百年商業街的滄桑巨變
    (逄淑才收藏)大陸茶莊的東北邊則是【青島臺東鎮商業市場】,這個市場是當年臺東三路的中心軸,始建於1933年,回字形建築,分東西南北四門,正門(北門)在臺東三路,南門在臺東一路,西門在昆明路,東門在福寺路。
  • 說說臺東八路五街口的大門外拾憶
    ,《記憶中市北1——10集》,《藍月亮文叢》20部《於向陽的詩歌集、散文集、小說集、文史集、童話集》10部、共約40多部作品、4000多篇文章。本公眾號刊登的有青島知名作家於向陽(海歌)的原創作品,也選登的青島作家投稿的優秀原創作品。本篇文章是青島兵團戰友網站管理員劉東鬥先生的來稿,感謝大家的欣賞支持!
  • 多彩臺東丨老青島的商貿基因再度激活
    追溯:青島近代商業的搖籃臺東,原名臺東鎮,是青島1987年以前最大的街市。如今,「棋盤街」這個稱呼逐漸隨著老一輩臺東人的消逝而慢慢隱去,對年輕一代來說,臺東商圈更為熟悉,「棋盤街」已是鮮為人知。從「東鎮」、「棋盤街」到如今的臺東,商貿基因始終貫穿在這座青島的商圈地標中。「朝觀壁畫夜賞燈,購物休閒在臺東」,在一定程度上,臺東可以被稱為青島商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解放前,青島城市商業GDP的50%都是由臺東貢獻的。
  • 獨家:青島記憶之一 老照片還原臺東舊貌
    德佔時期通往臺東鎮的大道(今威海路)   【青島新聞網獨家報導】    青島新聞網7月28日訊 在老青島人眼中,臺東是一個神話,無淡旺季之分    雖然東部商圈、李滄商圈陸續崛起,但臺東在小夥伴們心中的地位是穩穩不可動搖的。現在,臺東三路步行街已經獲評「中國著名商業街」稱號。以它為中心輻射的整個臺東商圈,幾乎涵蓋了生活的全部內容:吃、住、行、遊、購、娛,臺東,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現在,讓我們沿著它的發展脈絡,去探尋屬於老青島人的美好記憶。
  • 漫步臺東:看老青島商貿活化的基因密碼
    追溯:青島近代商業的搖籃臺東,原名臺東鎮,是青島1987年以前最大的街市。如今,「棋盤街」這個稱呼逐漸隨著老一輩臺東人的消逝而慢慢隱去,對年輕一代來說,臺東商圈更為熟悉,「棋盤街」已是鮮為人知。從「東鎮」、「棋盤街」到如今的臺東,商貿基因始終貫穿在這座青島的商圈地標中。
  • 獨家:青島記憶之三 三十年前的臺東街頭
    點擊查看>>獨家:青島記憶之一 老照片還原臺東舊貌              獨家:青島記憶之二 老膠片重溫臺東風情    【青島新聞網獨家報導】    在老青島人眼中,臺東是一個神話,無淡旺季之分,人氣持續旺盛,商家越聚集越多,既是商戶「挖寶」之地,也是市民「淘寶」之地。
  • 青島最熱鬧的小吃街——臺東,吃貨的天堂
    喜歡小吃的朋友總會來臺東商業步行街逛一逛,這裡有琳琅滿足的小吃,是吃貨的天堂。青島臺東商業步行街東起延安三路,西至威海路,全長1000餘米,是特色街區的中心街,也是目前青島市商業一條街,於2006年10月13日被青島市政府正式命名為"青島市臺東商業步行街"。
  • 【青島記憶】被毀掉的臺東鎮玉皇廟(清溪庵)舊址
    這條發源於今天南山一帶石縫間的小溪大致的走向現在仍然可以看到,只不過昔日的清溪早已變成了終年流淌著髒水的排汙明渠……根據目前所能找到的線索來看,這座後來被改為玉皇廟的建築應該是青島市區範圍內建成最早的宗教場所。據至今仍住在附近的居民所述,該廟在明、清及民國初年都進行過修葺,廟內曾經還保存有記載這些整修工程的若干碑記。
  • 青島臺東步行街折桂而歸,「國字號」步行街如何落地生花?
    而就在三天前,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在南京舉辦,青島臺東入圍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成為山東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在全國推進城市更新、步行街改造的大背景下,擁有百年商業基礎,加之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政策目標的支持,雄心勃勃的臺東許下了打造「國字號」步行街的「三年之約」。摘得「國字號」桂冠 臺東步行街憑什麼?
  • 青島臺東一路憶舊
    高臺指鳳臺嶺(今天的貯水山)因為這個村鎮位於鳳臺嶺東面,故取名臺東鎮,周邊的楊家村也括入臺東地界。臺東一路是楊家村北面的第一條路,依次排開,形成了臺東一路至臺東八路。(今臺東一路一角)1900年6月14日《德屬之境分為內外兩界章程》規定:青島附近作為市區內界,分為青島、大鮑島、小泥窪、孟家溝、小鮑島,楊家村、臺東鎮、掃帚村、會前9區……。
  • 青島城市記憶:延安路大轉盤,曾經的老臺東地標
    上世紀30年代中葉,青島的交通規劃中建設通往市外的交通要道有4條。其中的天門路,從登州路開始修建,計劃通到張村,道路規劃有30米寬,是當時青島最寬的道路。可惜的是,當道路修建至南仲家窪時,盧溝橋事變爆發,工程被迫中斷。日本佔領青島之後,將天門路改稱興亞路,建國後又改名為延安路。之前的2路電車臺東總站是在臺東一路與延安路相交處,然後沿著大轉盤調頭轉彎。
  • 青島夜市——臺東小吃街——撒尿牛丸
    青島臺東小吃街夜市在青島市市北區威海路上有一條街叫臺東小吃街很是熱鬧,尤其是到了晚上就更是人山人海的,大家只能擠著往前走了。說是小吃街,實質上也有賣各種小商品的,琳琅滿目,目不假接。臺東小吃街是青島最有名氣的吃的好去處,用當地青島土著的話說就是:「臺東就是不缺吃的」帶著濃濃的山東腔調,卻讓人感覺親切樸實。各種小的攤位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小商品,而小吃類都是各種家常小吃,讓人看了親切美好,總忍不住想各樣都嘗上幾口。吃不重要,要的是那種充滿著煙火氣的感覺。
  • 百年商街邁向「國家級」青島臺東迎來迭代升級新機遇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悅音 青島報導7月23日,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在南京舉辦,青島臺東入圍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是山東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在青島,臺東作為百餘年間唯一從未間斷的商業街區,最能代表百年青島的商業本源。今天,臺東也以其時尚、活力的特質,正在成長為國際都會的時尚地標。
  • 青島臺東步行街,太會藏了!我以為它只有個夜市,想不到這些項目都是...
    「沒在臺東步行街逛兩圈,別說你來過青島。」翻開青島旅遊攻略,這句話是很多旅行博主的固定臺詞。如今,承接了老青島風韻的建築與美食,孕育著新時代浪潮下繁華與躁動的臺東步行街,迎來了又一個高光時刻。
  • 青島百年老街成我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 臺東商圈計劃用...
    百年老街的榮光:青島商業就起源於此臺東街巷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棋盤街」形態,其中橫向街道以臺東一路至臺東八路命名,縱向街道則以豐盛、振興、慶祥等寓意吉祥的話語命名。到了解放前,青島城市商業GDP的50%都是由臺東貢獻的,可以說臺東商圈見證了青島商業的起源發展,也由此成為青島最知名、人氣最旺的商圈之一。
  • 沉澱百年繁華蝶變迎新生 臺東承載幾代青島人的青春和回憶
    可以說,以臺東步行街為中心輻射的整個臺東商圈,幾乎涵蓋了青島人生活的全部內容,衣食住行、娛樂休閒,臺東仿佛是青島人的 「寶藏樂園」。而這一特點,哪怕是回溯到百年之前也依然成立。當我們翻開青島的歷史,閱覽臺東的回憶錄,會發現作為青島商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臺東承載了幾代青島人的青春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