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裡的臺東三路,百年商業街的滄桑巨變

2020-12-16 青島新聞網

臺東三路商業街的前身,是青島棚戶區的商鋪、居民共處區。沿街房舍一直有眾多的小店小鋪,甚至有段時期曾成為朝集暮散的集市。房舍建築多因陋就簡,人口密稠。


後來臺東三路兩側都是一排排二層小樓,路中間設多個攤位,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有賣冰糕的(當時冰糕用保溫桶盛著用小車推著賣)、賣衣服的、賣日用百貨的、賣簾枕被褥的、賣鍋碗瓢盆的、賣玩具等各種商品,還有賣舊洋衣服的、變戲法的、演雜耍的,也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雲集之地。

如今置身臺東鎮已看不出當年的影子,走在臺東三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島利群百貨商店】,始建於19世紀30年代,前身為「德源泰百貨店和福興祥百貨店」,在1956年的公私合營浪潮中,臺東三路商業街上的名德百貨、萬象百貨、天興百貨、裕龍綢布、三星綢布、永豐綢布、福興泰綢布、益聚德綢布併入德源泰百貨店;

永昌書店、大光明眼鏡店併入福興祥百貨店,1964年青島商業主管部門將福興祥百貨店與德源泰百貨店合併,正式冠名為「利群百貨商店」,又將臺東三路上的永信布店以及周圍的一些小商鋪劃歸利群,在臺東三路有四個門市部一層為百貨商店,二層居民區,記得有個利群門市部樓上有家住戶,回家要先進利群百貨商店的門,進入店內,在進一個小門,上很多層石階就到家了。


聚福樓

西南面是【聚福樓】,位於長興路與臺東西二路路口,其實聚福樓原址不在這裡,1924年由原系山東福山吳子玉、高學曾租用清末遺老王序在即墨路12號的樓房,開辦了「聚福樓」,寓意為「聚大福大貴於此樓」。

1943年因菸頭引起失火,遷至現址臺東西二路,俗稱臺東大飯店。



大陸茶莊本號

斜對面是【大陸茶莊】,位於長興路9號,開業於1941年,黑色的門頭襯著金黃的大字「大陸茶莊」,使用當年店鋪用的門板,大陸茶莊有三個,長興路9號為總號,延安路56號為西號,寧夏路126號為東號,西號建海信立交橋時拆除,總號曾經是臺東鎮僅存的老字號,可惜多年淹沒在香炸雞柳的裡面、臭豆腐的臭氣當中。

2017年7月,終究逃不過被拆遷的命運。


上世紀80年代的臺東三路,左側中間大門洞進去就是臺東市場百貨商店。

(逄淑才收藏)


大陸茶莊的東北邊則是【青島臺東鎮商業市場】,這個市場是當年臺東三路的中心軸,始建於1933年,回字形建築,分東西南北四門,正門(北門)在臺東三路,南門在臺東一路,西門在昆明路,東門在福寺路。


臺東市場百貨商店

據《青島指南》記載:「商業市場,為商人楊聖訓等集股所建,完全為商辦之市場。內部組織,除蔬菜攤販,魚肉市場,及洋雜貨鋪,估衣鋪等外,並設有小戲園,落子館、說書場等,以供一般平民工餘娛樂之需」。一層經清理整頓後成為臺東蔬菜公司的蔬菜副食品商店。二層在解放前經營布匹、化妝品、花卉、服裝店等,當時整個臺東鎮最大的商業市場了。

遵義劇院罕見照片(毛衛東 攝影)

東門福寺路的南面是商業茶臺,後稱光陸大戲院。1953年經過整理裝修,不在是回字形建築,福寺路東門封閉,改稱青島第二百貨商店。夏天吹大風扇,冬天用大火爐子,商業茶臺(光陸大戲院)改為遵義劇院,樓上邊樓大部分為居民居住,樓內是封閉通道,很是昏暗。

九十年代初在青島第二百貨商店的東面建了新樓,老樓改為臺東市場百貨商店,新樓為青島第二百貨店(今千川百貨)。


臺東交電商店


從臺東鎮商業市場西門出來,則是昆明路與臺東二路路口,路口西面是【臺東交電商店】,門頂上懸掛「文明單位」的牌子,每到周末門口都停著一排排自行車,那個時候我家裡一樣家用電器就是在這裡買的。

 


臺東化工商店

新華樓澡塘

東面一個路口,拐過去有黃黃的磁瓦門頭寫著:「臺東化工商店」,當年我家裝修房子用的塗料就是在這裡買的,門口有一個藍色的小房子,年代久遠忘了它的用途了。對面是新華池。

往北走是臺東四路,臺東四路當時是布匹一條街,這條街用大棚罩住,一排排攤位大多數是買布的,當時人們逛完臺東三路以後,順便逛逛臺東四路。

順著臺東三路走,到95號便是【嶗山菸草公司捲菸廠】,建於1931年,後來被青島人民政府查處。過了芙蓉路是居民院,上坡之後是【青島十九中】。

牆外是【中葉飯店】,建海信立交橋時拆除。

從1899年臺東鎮建置到如今歷經120年,特別是在近三十年裡臺東鎮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其實古老的臺東鎮還有許多老商鋪、老門頭。望著臺東鎮棋盤街一個個熟悉的路牌,望著曾經熟悉的街道、曾經相識的面孔,雖然是曾經熟悉的街道、曾相識的面孔,但是早已經不是當年那些老商鋪、老門頭了,有的道路已經變了模樣,有的變得窄了、有的變得寬了、有的變得短了、有的消失了,有的道路隨著舊城改造建居民樓時變成了好幾段。

臺東三路商業街搖身一變成為現代化商業街,臺東鎮商業市場和商業茶臺如今成為萬達廣場和萬達影城,利群百貨商店成為利群商廈,聚福樓、大陸茶莊、臺東交電商店和臺東化工商店等老商鋪,老門頭已蹤跡全無,

這些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成為美好的回憶。



青島錦湖雅居《行走在當年的臺東鎮上》,文中圖片由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添加,源自青島檔案館及網友提供,轉載請註明。

走在臺東三路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看著商業街的繁榮,看著路邊各種各樣的小店,看著五顏六色的招牌,忽然又想起了當年的臺東,想起了當年的臺東三路。同樣作為一個老臺東人

,那裡有著太多美好的回憶。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給我好看

你就好看~

相關焦點

  • 記憶市北:「臺東記憶」穿越百年光陰採擷繁華依舊
    而在這份記憶當中,有著你最難以忘懷的一段故事。有人說,如果你想找回舊時的記憶,就一定要去市北區臺東那邊看看。穿越百年光陰,採擷繁華依舊,它記錄著無數老青島人的時光印記。  1899年,德國殖民當局強徵了上青島村、大鮑島村土地,將那裡的居民,連同「破爛市」的小商販等,遷到楊家村附近(現臺東六路一帶)的空地上建房安居。1899年10月2日,第一座房子奠基。
  • 青島:臺東三路地下商業街開建
    青島:臺東三路地下商業街開建  臺東商業街西邊人流如潮,東邊卻人煙稀少,威海路、臺東三路路口人車搶行……臺東三路商業步行街的這些「短處」明年將得到改善。記者昨天從臺東三路地下過街通道和商業街工程指揮部獲悉,威海路將建設全長190米的商業過街地下通道,預計明年6月投入使用,不僅供市民通行用,還可以讓臺東商圈「立體化」。
  • 於向陽:青島市北商業中心——臺東三路商業街
    可是進入80年代後,來青島旅遊必須到臺東商業街了,尤其是2000年後,全國各大商業巨頭雲集臺東商業街建設大廈,各種風俗小吃店遍布臺東三路商業街周圍,店鋪櫃檯的租金簡直是寸土寸金,商品琳琅滿目,價格便宜。尤其周圍居民的購買力之強,遠遠超過了昨天的中山路商業圈,確實令人感到驚奇!
  • 老街尋蹤之臺東趣話(下):百年商脈
    翻開青島陳舊的歷史,商業見證了青島百年的滄桑與變遷。
  • 青島臺東:沉澱百年繁華 再迎蝶變新生
    如今,許多青島人記憶中常逛的老地方已經漸漸消失,但作為「城市商業名片」的臺東商圈卻始終活力十足、人氣旺沸,它是城市繁榮商貿的最好載體,也是青島人市井情懷的一種寄託。在臺東商圈「前世今生」的演變中,展現著商貿格局的重塑和商圈發展的路徑。邁向新百年,這裡將圍繞「百年青島商業本源,國際都會時尚地標」的發展定位,打造臺東國家級步行街,建設臺東老城復興國家級產業園區,譜寫出更加精彩的商貿故事。
  • 沉澱百年繁華 再迎蝶變新生|百年老街|威海路|臺東鎮|商業步行街|...
    從這些路名裡可以聯想到,在商貿重地繁盛之時,這裡曾經集聚著多少商賈,該是怎樣一幕熱鬧的場景。百年間,這裡誕生了一條以臺東三路為主體歷經百年的傳統商業街,也是唯一從未間斷的商業街區。據史料記載,在臺東的舊址上曾經是一個叫楊家村的村子,楊家村河從這裡緩緩流過,因為位於烽臺嶺(貯水山)以東,被命名為「臺東鎮」。
  • 獨家:青島記憶之三 三十年前的臺東街頭
    點擊查看>>獨家:青島記憶之一 老照片還原臺東舊貌              獨家:青島記憶之二 老膠片重溫臺東風情    【青島新聞網獨家報導】    在老青島人眼中,臺東是一個神話,無淡旺季之分,人氣持續旺盛,商家越聚集越多,既是商戶「挖寶」之地,也是市民「淘寶」之地。
  • 臺東趣話:大家常去逛的臺東竟藏著「三大怪」,你知道是什麼嗎?
    2004年,市北區以臺東三路為核心區,注重商貿、休閒和旅遊有機結合,從環境上營造濃厚的商業氛圍。同時,把臺東三路步行街進行延伸,使這條商業步行街達到1公裡。其實,這「三怪」只是臺東商業步行街的冰山一角,可以說,翻開青島陳舊的歷史,商業見證了青島百年的滄桑與變遷。那麼臺東又有哪些獨特的商業文化符號呢?
  • 臺東入選國家級名單,厲害了我的臺東!
    除青島臺東路外,本次發布的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還有哈爾濱中央大街、大連青泥窪、石家莊民族路、鄭州德化、長沙黃興南路、深圳東門、合肥淮河路、寧波老外灘、福州三坊七巷、廈門中山路、昆明南屏街。未曾間斷的百年商業街區作為百年青島的商業本源,早在德佔時期,臺東路就匯聚了許多商販。1899年臺東鎮建置,1900年臺東鎮商業街應時而生,臺東商圈自此以臺東三路為主線向四周輻射,成為青島唯一120年從未間斷的商業街區。
  • 多彩臺東丨百年商圈蝶變新生 芳華再起!
    百年臺東蝶變記今天,《青島早報》頭版整版並三個整版報導青島臺東入圍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成為山東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講述了百年臺東蝶變記!
  • 這棟百年老樓,現在還在,就在臺東五路上,見證臺東發展史
    相比島城沿海地帶的由德、日、美量體裁衣式打造的中山路商業街,臺東鎮的出身絕對是平民。」——《青島素描》王統照1934年,作家王統照和友人遊覽青島時,記錄下了一路的所見所聞,相較於歐人區的繁華,東鎮給王統照的印象是貧困雜亂的。1900年,臺東鎮商業街初見端倪,臺東商圈以臺東三路為主線向四周輻射。德國人把上下青島村和大鮑島被拆遷的那些村民、小商販、勞工全部遷居此處。
  • 青島百年老街成我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 臺東商圈計劃用...
    從這些路名裡可以聯想到,在商貿重地繁盛之時,這裡曾經集聚著多少商賈,該是怎樣一幕熱鬧的場景。百年間,這裡誕生了一條以臺東三路為主體歷經百年的傳統商業街,也是唯一從未間斷的商業街區。據史料記載,在臺東的舊址上曾經是一個叫楊家村的村子,楊家村河從這裡緩緩流過,因為位於烽臺嶺(貯水山)以東,被命名為「臺東鎮」。
  • 了解「小火車」的滄桑巨變,喚起屬於你的秦皇島記憶!
    了解「小火車」的滄桑巨變,喚起屬於你的秦皇島記憶!2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是一條歷經滄桑的鐵路
  • 逛臺東帶你穿越百年 涵蓋青島人生活全部內容
    時間退回一百年,這樣的說法也是成立,作為青島最早的平民商業區,臺東可是一路從過去逛到了現在。    東鎮的變遷從貧民區到商業區    歷史:上世紀30年代,商業街初具規模    「東鎮」是老青島人對臺東最早的稱呼,當然「東鎮」也非正式名稱,臺東鎮才是真正的地名。
  • 青島市北區臺東步行街:百年地標 時尚再起
    臺東步行街上的音樂微演藝。 半島記者 鄭欽澤 攝這裡是體味青島城市氣質的城市客廳,這裡是激蕩著百年商業風雲的地標商圈,這裡就是臺東步行街。「中國著名商業街」、「國際金街」,年客流量達7000萬人次,年營業額約50億元,擁有這些標籤和流量的臺東,如何更好地整合現有商業和旅遊資源,如何以一脈相承的商業文化實現對現有區域的價值提升,如何賦予這片商業中心除現有商圈屬性外的又一重層次和深度?在7月23日的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青島臺東入圍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
  • 青島特色街口碑指數:臺東三路步行街位列第三
    11月26日,該調查結果正式發布,嶗山區麗達小街、西海岸新區瑞源繁花裡、市北區臺東三路步行街在神秘客測評滿意度中位列前三名。NPS意為淨推薦值,亦可稱口碑,是一種計量某個客戶將會向其他人推薦某個企業或服務可能性的指數。NPS淨推薦值相當於消費者對於商家的推薦度,類似於大眾點評上消費者對於商家的推薦指數。
  • 獨家:青島記憶之一 老照片還原臺東舊貌
    德佔時期通往臺東鎮的大道(今威海路)   【青島新聞網獨家報導】    青島新聞網7月28日訊 在老青島人眼中,臺東是一個神話,無淡旺季之分    雖然東部商圈、李滄商圈陸續崛起,但臺東在小夥伴們心中的地位是穩穩不可動搖的。現在,臺東三路步行街已經獲評「中國著名商業街」稱號。以它為中心輻射的整個臺東商圈,幾乎涵蓋了生活的全部內容:吃、住、行、遊、購、娛,臺東,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現在,讓我們沿著它的發展脈絡,去探尋屬於老青島人的美好記憶。
  • 說說百年老街臺東一路
    說說百年老街臺東一路
  • 多彩臺東丨街頭「海味」 品味舌尖上的「煙火味道」
    在臺東,不僅有歷經歲月未曾褪色的「老字號」美食,還有新一代年輕人喜愛的網紅美食。融入生活中的美食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需求,百年來一些老字號美食的傳承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一份情感的積澱。提起臺東的「老字號」美食,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聚福樓。聚福樓是青島著名的魯菜館,與春和樓、順興樓並稱為島城「三大樓」,位於臺東商業中心臺東西二路30號。當年只要談起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記憶中的臺東市場樓
    「逛臺東,必逛市場樓」,這是老青島人的習慣。市場樓是當年臺東三路的中心軸,也是臺東商圈的中心。市場樓的正門在北面,坐落在臺東三路上,臺東三路是商業一條街,有十多家商家店鋪,如:正大食品店、利群百貨店、文化體育用品店、鞋帽、眼鏡、玻璃店等,商貿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