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很多人寧可一天主食,也要吃水果。不過,關於水果我們可能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飯後一個果,活到九十九」,「早吃蘋果是金,晚吃蘋果是毒藥」等等。
那麼,吃水果的時間難道真有這麼多玄機,水果到底啥時候吃比較好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
首先,大家別被那些傳說嚇到了。事實上,水果營養豐富,可以提供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有很高的健康益處,不論什麼時間吃水果,這種益處都不會改變。更不存在晚上吃蘋果是毒藥的說法。
吃水果不論飯前還是飯後,只要對健康有益,符合身體的的需求,那就是最好的。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群,吃水果比較好的時間,就有些不同。比如,兒童吃水果較好的時間,是在餐後食用;而減肥的人群則在餐前食用比較好。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不同人群食用水果的較好時間:
1、 健康成人
如果你是一個健康的成年人,那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這就是健康的特權。任何時候吃,都不會影響水果營養成分的吸收。
2、胃腸不好的人群
如果是腸胃不好的人群,如胃潰瘍或者是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空腹吃或者是飯後吃水果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那就建議改在兩餐之間食用。
3、減肥人群
如果是想減肥的人群,那麼就把水果放到飯前吃,水果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吃了水果後就可以佔去一部分胃裡的空間,飯就可以少吃點兒,有利於減少能量的攝入。能量攝入的少,自然對於減肥有利。
4、兒童
如果給兒童吃水果就不要放在飯前了,因為孩子胃容量有限,吃了水果,飯就吃得少了,會影響營養多樣化,不利於兒童的成長發育。
5、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因為涉及到需要控糖的問題,常需要經常控制能量的攝入。把水果放在餐前或者餐後食用,都可能會對血糖產生較大影響。建議把水果放在兩餐之間作為加餐最合適,可以幫助延緩飢餓,平穩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