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補充媽咪愛,調節腸道菌群康復快

2020-12-12 齊魯晚報網

進入冬季後,腹瀉患兒逐漸增多。作為一種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其主要原因則是由於寶寶消化系統的功能還不是非常健全,外界因素稍有影響,就非常容易出現腹瀉。而冬季腹瀉,除了飲食、受涼等原因,輪狀、諾如病毒也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罪魁禍首之一。不同原因引起的腹瀉有著不同的症狀,掌握好病症特點,能夠有利於更好的護理。只有做到對症處理,才能有效的解決孩子腹瀉。

比如,若寶寶感染輪狀病毒,生病初期1~2天常伴嘔吐,之後出現腹瀉。通常來說,寶寶的大便次數會增多,每日可達3~10次,便便呈水樣或黃綠色稀便,寶寶有可能還會發高燒,感染對象多是6個月-6歲的寶寶。諾如病毒感染髮病最常見症狀也是腹瀉和嘔吐,但嘔吐症狀更為嚴重,大便通常是呈稀水或者是水樣便,而且孩子會出現頭疼寒戰,肌肉疼痛,發燒等症狀,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一般這兩種病毒感染均具有自愈性,大多會在7-10天康復。

對於這類病毒感染性腹瀉的預防,注意衛生是主要措施,要勤洗手,以及餐具、玩具的清潔消毒。另外牡蠣、貝類等水產品這期間少吃,更不能生吃。治療方面主要是對症支持,治療的關鍵是是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一般受涼引起的腹瀉,次數會稍有增多,之呈稀糊狀,有的還混有少量青綠色粘液,有的會腹痛而哭鬧,腹部有咕嚕聲。這種腹瀉的預防應注意避免吸入冷空氣,做好腹部保暖。消化不良性腹瀉患兒會有食慾減退、口臭、溢奶以及夜臥不寧等症狀表現。

寶寶腹瀉時,除了止瀉治療,均可加上調理腸道菌群的媽咪愛等益生菌一起使用,幫助恢復健康的菌群環境,縮短腹瀉病程。益生菌被稱之為腸道健康的小衛士,其可以幫助腸道恢復細菌的平衡,同時針對寶寶的腹瀉問題,進行菌群調節,對抗潛在有害菌。

媽咪愛的主要成分是枯草桿菌R-179和屎腸球菌R-026。屎腸球菌R-026在腸道內快速生長,通過佔位保護、營養搶奪、分泌細菌素,抑制有害菌的定植和繁殖。枯草桿菌R-179在腸道內可以大量消耗氧氣,造成腸道缺氧環境,促進以雙歧桿菌為主的有益的厭氧菌的生長,使腸道菌群恢復正常,還能產生副消化酶,恢復小腸消化吸收功能。媽咪愛不僅能治療感染性腹瀉和抗生素濫用引起的腹瀉,對於其他原因的腹瀉也能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在孩子腹瀉期間,也要保障營養的供給,因為腹瀉的寶寶體內營養物質丟失較多,應給他足夠的食物以預防營養不良,但需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根據寶寶的適應能力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很多人認為拉肚子時不吃東西腸胃就能休息是不對的,相反進食太少,孩子處於飢餓狀態,會增加腸壁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腹瀉。

好漢擱不住三泡稀,更別提孩子了。所以,預防和護理孩子腹瀉這些常備知識家長一定要掌握好,儘可能的減少腹瀉問題的出現以及帶來的不良影響。

相關焦點

  • 外出遊玩可致腸道菌群失調 服用益生菌可防治
    外出遊玩可致腸道菌群失調 服用益生菌可防治時間:2018-03-20 15:48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外出遊玩可致腸道菌群失調,服用益生菌可防治 陽春三月,隨著天氣的轉暖,人們外出旅遊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尤其是一家人帶著寶寶出去玩更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 補充益生菌選對產品很重要,這些選購要點請知曉
    尤其是益生菌製劑更是很多有孩子家庭的家中常備物,其在嬰幼兒的成長階段,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幫助形成健康的腸道菌群,這將影響孩子的營養消化吸收、免疫力、營養代謝等。 通常剖宮產和非母乳餵養的寶寶,經歷斷奶、換奶、添加輔食,換季、寶寶腹瀉、便秘或是生病服用抗生素等情況下,就可以補充益生菌來調節腸道菌群平衡,讓寶寶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腸道,保證腸道正常發揮作用,維持消化系統活力與健康。
  • 治療寶寶拉肚子,合理補充益生菌與鋅可有效縮短病程
    寶寶腹瀉處理不當容易發生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嚴重到造成低血容量休克。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腹瀉是導致全球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而在我國,5 歲以下孩子平均每年會腹瀉 3 次左右。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腹瀉了?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腸道菌群|微生物|益生菌|解密|長壽|疾病...
    研究發現100歲義大利老人的腸道菌群種類分布與30歲義大利人相比,出現了較明顯的變化,厚壁菌門中的擬桿菌XIVa明顯減少,而芽孢桿菌上升,身體的炎症反應狀況高,因此科學家得出長壽的關鍵因素:菌群種類的改變,更好的應對和調節炎症反應。
  • 過敏,溼疹,生長緩慢,竟和腸道菌群有關?
    寶寶有時會出現腹瀉、便秘等胃腸道症狀,這可能是病原體比如輪狀病毒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為寶寶飲食結構不合理等等,在排除了這些因素後,則說明有可能是寶寶腸道菌群出了問題,建議考慮給寶寶做腸道菌群檢測。此外寶寶過敏也常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也可以檢測一下腸道菌群。
  • 寶寶夏季易腹瀉,分享止瀉小妙招!親試有效!
    因為寶寶還小,我不敢給他亂用偏方,就給他吃媽咪愛和蒙脫石散。蒙脫石散和媽咪愛,要先吃蒙脫石散,在兩餐間空腹服用,蒙脫石散對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修復、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禦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食物會影響蒙脫石散在腸道表面的覆蓋,影響藥效,所以要空腹吃。
  • 長期腹瀉不好,真不是孩子的腸道出了問題!
    給孩子吃止瀉藥,可是「是藥三分毒」,也不能一腹瀉就吃藥,長時間的靠藥物也會產生依賴性,更何況孩子在3-12歲期間腸道是十分脆弱的,儘量減少藥物刺激總歸是好的。咱們做家長的能做的就是了解腹瀉的原因,防範於未然,讓孩子少遭罪。
  • 腸道菌群可能是關鍵
    二、2型糖尿病人普遍存在腸道菌群紊亂 動物實驗與人體臨床研究證明,糖尿病人存在顯著的腸道菌群紊亂症狀,與健康人的腸道菌群組成有顯著差異。但是,不是所有糖尿病病人都是存在某些特定的菌群問題,它們的特徵可能與肥胖程度、病程等等有關,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單獨補充某些益生菌效果有限,需要綜合管理。
  • 兒童腸道健康調查 近八成孩子中招
    而這些兒童在各種腸道不適的症狀中,腹瀉最為普遍佔到了79%,其次消化不良佔比也較重在73%左右,此外腹脹,便秘,排便不均,腸部疼痛等情況也多有發生。也有相關醫院針對嬰幼兒使用抗生素副作用進行了臨床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兒童在使用抗生素後及時補充媽咪愛益生菌確實可以有效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率,同時得出益生菌對兒童IBS引起的腸道問題也有改善效果,是IBS(腸易激綜合症)的有效治療方法的相關結論
  • 腸道菌群與人體代謝
    腸道菌群在宿主營養、作息甚至基因的限制下直接參與人體代謝,與人類共同進化[4],通過多種途徑同腸道黏膜相互作用,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參與膽汁酸膽鹼代謝,與肥胖、糖尿病、過敏等代謝類疾病密切相關[3],且具有免疫調節等功能[5]。目前可以在了解腸道菌群與微生物代謝機制的基礎上通過益生菌和益生元修飾腸道微生物群等方式保障人體健康[6]。
  • 腸樂爽益生元,調節腸道微平衡,激活腸道原動力
    都市人群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規律、三餐不定時、焦慮情緒蔓延,以及長期進食辛辣刺激食物、吸菸酗酒等生活習慣,都容易引發腸道微生態失衡,從而導致便秘、腹瀉、腹脹、腸道不適等腸道亞健康現象。由此而產生的失眠、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問題,已成為社會上的普遍現象,值得引起廣泛的重視。
  • 不同性別的腸道菌群對小鼠行為和大腦結構的調節作用不同
    腸道菌群影響宿主生物學的許多方面,其中包括腦部結構以及功能。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菌群與厭惡性學習調節和焦慮相關行為有關,但研究幾乎只是在雄性個體中進行。該研究評估了不同性別的腸道菌群對於動物大腦結構和行為的影響。為了研究腸道菌群紊亂對厭惡性學習和記憶的性別特異性影響,首先對成年雌性和雄性小鼠口服給予中等劑量的抗菌藥物(neomycin, bacitracin, pimaricin ATM;新黴素,桿菌肽,那他黴素),為期10天。通過16S rRNA測序分析腸道微生物組組成的變化。
  • 腸道菌群的形成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腸道微生物菌群常被認為是人體後天獲得的一個重要器官,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可以保護宿主免受病原菌的侵襲,促進宿主的消化吸收、藥物代謝和致癌物、影響脂肪的吸收和分布、調節能量代謝、調節先天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系統等[1,2]。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組成、結構和比例,與人體健康狀況有著密切關係。一旦腸道菌群的這種微生態平衡被破壞,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也會造成各種胃腸道及全身性疾病。
  • 腸道菌群在腦功能和情緒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些發現表明健康的腸道菌群有助於正常的大腦功能,這些發現發表在2020年12月11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研究於12月11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影響因子:12.121)雜誌上腸道中的細菌種群稱為腸道菌群,是人體中最大的細菌庫。
  • 維生素D與腸道菌群的互作|腸道菌群|維生素D|細胞|疾病|嬰兒|-健康界
    上述資料表明從嬰兒期到成人期,維生素D 對腸道菌群的組成具有調節作用。炎症性腸病1,25-OH2-D3 治療還可在炎症性腸病中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從而對小鼠有保護作用。在腸道性疾病中腸道細菌組成多發生改變,補充維生素D 則可調節已經發生改變的腸道菌群組成。
  • 研究發現可以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血管
    因此,它也作為我們腸道菌群重建療法的一部分。那麼,為什麼黃連素有這些對糖尿病人健康有益的作用呢?中國中醫科學院的曲華等專家進行研究,發現黃連素改善腸道菌群是關鍵,從而改善血管功能,該發現在論文《黃連素基於Choline/TMA/TMAO菌群代謝通路抗血栓形成的研究》進行了闡述。今天,我們介紹一下黃連素對糖尿病的作用。
  • 益邦臣:喝酸奶是不是就等於補充「益生菌了」?別太天真了!
    我家寶寶從小體質不好,經常性的腸胃不適,時常出現便秘、腹瀉的情況,小臉時常蠟黃,看著就心疼,帶孩子去醫院看,醫生說這是孩子腸道菌群失衡了,需要補充活性益生菌。益生菌?我給孩子喝酸奶是不是就相當於補充了呢?
  • 腹瀉非小事!脫水什麼的,可不是鬧的!及時叫停?靠你們了!
    微生態調節劑常見藥物有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培菲康)、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整腸生)、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媽咪愛)等。微生態製劑通過增加腹瀉患者腸道內有益菌的數量和活力,抑制致病菌的生長,以恢復正常的菌群平衡,達到緩解腹瀉症狀的效果。
  • 清華大學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研討會在京舉行
    在2017年「世界腸道日」來臨之際,清華大學醫研院-英紐林腸道菌群與代謝健康研究中心、清華海峽研究院醫學營養研究中心主辦,武漢英紐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關注營養、腸道菌群與代謝,助力全民健康----清華大學醫研院-英紐林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研討會」於5月25日在清華大學舉行。
  • 腸道菌群重建的科學原理與住院、家庭調養經典案例,糖友多學習
    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可以改善血糖。腸道菌群重建的科學原理與住院、家庭調養經典案例,糖友多學習三、內臟脂肪超標增加糖尿病風險大量研究證實,肥胖特別內臟脂肪超標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內臟脂肪超標不僅降低內臟調節血糖、血脂等等功能,還分泌刺激免疫的炎症因子,造成免疫功能失調,胰島素抵抗增加,促進血糖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