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賈平凹《高興》英文版全球發行,小說是向農民工致敬

2020-12-25 澎湃新聞

8月23日,亞馬遜宣布在其全球14大站點發行中國作家賈平凹小說《高興》的英文版《Happy Dreams》,紙質書和電子書同步發行,這是亞馬遜第一次為中國作家的作品英文版舉辦全球性的首發活動。

《高興》由賈平凹歷時三年而成,這本於2007年出版的小說,描寫了一位名叫劉高興的陝西農民進城打工的故事。亞馬遜跨文化出版事業部(Amazon Crossin主導完成《高興》英文版的翻譯工作。

《高興》英文版《Happy Dreams》封面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稱:「從講中國故事帶有中國風、中國氣派的語言、風格和表述方式這一方面來看,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就是賈平凹。這個作品引起了我們很多的反思,包括對小人物命運的反思,包括我們作為城裡人是怎麼看所謂的打工者,這個作品談到了中國現實的很多問題,帶給了中國作家很多思考。」

賈平凹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個人風格,敘述語言和人物語言非常中國化,有濃鬱的陝西風情。這可能給翻譯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賈平凹很多作品的英文譯者Nick Stember說:「翻譯賈老師的作品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就是方言。我們閱讀的時候,要藉助各種方式。看懂了以後表達不出來又是更大的一個問題,自己在讀的時候會了解到劉高興是什麼樣的人,但你要表達他們的感情,而且用英文真的是很難。」

《高興》的英文譯者Nicky Harman也曾表示,避免不了會用英語中的一些方言來表達同一個意思,但由於要讓讀者感覺這個人物是中國人,所以又不想使用英語方言,需要小心翼翼地翻譯,「這真的是需要思考,需要實驗的。」

小說裡,劉高興進城的時候是2000年,中國城鎮人口佔總人口比例是42.38%。2016年,中國城鎮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已經是57.7%。「如果我們想知道在這樣一個幾億人遷徙的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除了那些數字,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個劉高興。真正激勵這幾億人的是一個一個家庭、一個一個人追求Happy Dreams的那份衝動。」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說。

當天的發布會結束後,澎湃新聞專訪了賈平凹。

賈平凹

「劉高興」依然在生命裡追求美好的東西

「20年前,第一批進城打工者裡,有一部分人由於自己沒有技術,進城以後就開始撿廢品。那時候中國正開始大規模建設,於是就產生了這樣一批撿廢品為生的人群,也形成了一個產業。」賈平凹說。

賈平凹談到,《高興》的主人公劉高興原型就是撿廢品大軍中的一員。「我見到『高興』的時候,他們父子兩人就在工廠外搭了一個非常小的大棚,他們在那生活休息。我看了以後特別有感觸,想到大時代下每個人的命運。我想寫一下劉高興們,致敬那些從農村到城市來的打工者們。」

賈平凹在之前的採訪中曾談到,雖然在大城市生活了幾十年,他本質上還是一個農村人。他說:「我出生於農村,這幾十年來跟農村來往得特別多,中國農村發生的變化基本上我都了解。農村還是比城市要辛苦,當一個農民也不容易。這些年,農村人來到城市,他們自己也知道跟城市人不同。我不想說同情,但是起碼要理解他們這個階層。如何在城市裡生活得好一些?對於這個問題,鄉下人傾注的感情更多,付出的努力也更多。」

賈平凹認為,劉高興們在城市裡遇到的問題很難解決,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問題也在不斷浮現,「中國的問題不是可以一下子解決的。劉高興是第一代進城的農民工,現在農村基本上就沒有年輕人了,年輕人即使在城市不幹活也要在城市,或者是幹一份工作,或者是幹別的什麼東西,把錢花了以後再在外面找一個工作。他們不像第一代農民對土地還是有感情,死了還要回去。第二代、第三代農民工對土地是沒有感情的,但是城市大部分又不認同他們,這是個問題。」

「在這本書裡,劉高興遇到了很多生活中悲涼的東西,人生的悲涼,但同時在他的生命裡,又充滿著對美好東西的追求,這是大中國的背景,也是我寫作的背景,我寫作的初衷。希望讀者能通過這本書,看到在中國發生巨大變化的進程中,農民是怎樣走向城市的,他們遇到了哪些困境,他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是什麼樣子的。」

賈平凹擅長描摹小人物,《高興》中劉高興這個人物形象也非常鮮活生動。關於小人物的刻畫,賈平凹說:「作家中有人寫英雄人物,也有人寫小人物,各個人的寫法不一樣,不要求任何作家都做同一件事情。這個社會需要寫精英,也需要寫最基層的東西。我只能寫我比較熟悉的東西,我本身就是基層的,只能寫這些東西。」

賈平凹的作品是高度現實主義的,「如果寫現實,必然會牽扯到這些方面,就必然會把當時社會的一些內容寫進來。再一個,文學作品有一個屬性就是和社會產生摩擦。因為文學作品表現的東西是超前的,要有這種意識在裡面。超前的東西肯定跟當下會產生摩擦,會產生一種張力在裡面。」賈平凹認為,文學也是為了人活得更好一點,從各種角度來推動人類往美好的地方走。

高產的賈平凹已經又在寫新長篇了

賈平凹是一個高產的作家,他是如何寫作的呢?「我是腦子裡想寫這個東西,就開始寫了。首先要構思一個讓人相信是真的東西,把這個構思完,開始打草稿。打草稿的時候,可能又跟原來的想法不一樣了,有些人就沒有了,有些場景被徹底推翻了,這是第一遍稿。之後在此之上再寫第二遍稿子,但大致差不多了,只是裡面還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對,要再寫一遍。對我來說,一般情況下,我起碼寫三遍稿,也有個別作品寫四遍、五遍,有好多寫寫就作廢了,寫了幾十萬字就不要了,就從頭再來。」賈平凹不是下筆如有神助,一蹴而就的那種寫作者。他說:「我創作以來或者說生命以來,磨難一直多,創作以後的爭議也特別多,要幹一件事情,環境都不是誰給你設計得特別好,反正就是磕磕絆絆地走過來的。」

現在,賈平凹差不多每兩年多出一個長篇小說,他說:「我年輕的時候寫得才快呢,現在事多得很,再一個精力不夠,早晨起來寫不上兩小時就要吃飯,吃完飯得睡一會。到北京還不適應,下午就疲勞得不行了,然後到晚上你還得走走路。這一天不開會、不會見人、不參加任何活動就寫四五個小時。但現在,問題是幹擾的事情太多,會也特別多,天天都是活動,天天都坐不下來寫東西,所以說寫東西的過程中,要得罪好多好多人。實際上都是為了空一點時間,寫寫東西。」

賈平凹回憶:「我當時寫《廢都》的時候,草稿打了40天,那個時候一天起碼要寫1萬多字呢。現在不能想像。那時候沒有什麼幹擾,我在一個地方也沒有見識,也沒有娛樂,也沒有朋友,那時候要求自己每天除了吃飯上廁所以外要坐夠10個小時來寫作。」

現在賈平凹正在寫一個新長篇:「基本上都寫完了,回去覺得不對又得從頭來,這就得將近一年的時間,又得拖後一年。寫的三稿,草稿寫到第二遍之後覺得不對,又開始寫。因為我寫稿子不在稿子上修改,覺得不對我從頭第一個字再寫一遍,再過一遍就順當了。像幾十萬字,這部書40萬字,寫三次就是120萬字,都得自己拿手來寫,所以說慢得很,手工活慢得很,我沒有用電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新時代面對面》英文版全球發行
    近日,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學習出版社會同華媒國際集團長河出版社,組織國內外翻譯專家完成了《新時代面對面》這本書的翻譯編輯工作,正式面向海外出版發行。《新時代面對面》英文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學習宣傳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實踐,對13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解讀闡釋。
  • 散文|鬼才賈平凹小說藝術/尹燕忠
    細品作家賈平凹先生小說作品藝術/尹燕忠細品作家賈平凹先生小說作品藝術作 者: 尹 燕 忠賈平凹先生1978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滿月兒》在全國獲獎,在這四十年中,他出版了近二百餘部小說、散文、文論、詩歌、書法、美術著作,數十次獲全國文學大獎,其中包括茅盾文學獎,散文大獎,長篇小說《浮躁》和《廢都》獲美國美孚馬大獎和法國獎,其中十幾本作品被翻譯成英
  • 賈平凹都市題材小說《暫坐》以「西京」為背景,致敬經典的老樹新花
    作品戲仿或者說致敬了《紅樓夢》,其故事環境(大觀園與茶館)、人物關係(十二金釵)、生命哲學(佛道與神秘主義)、語言敘事(明清式白話)有意無意間與《紅樓夢》構成一定程度上的同構性。如上所說,是從「影響的焦慮」意義上來破譯的一個角度,能夠見出《金瓶梅》《紅樓夢》等經典作品以一種隱形的敘事結構或者原型對賈平凹施加的影響。應該說,賈平凹是中國文壇少見的常青樹、馬拉松型選手,年齡已將近七十歲,仍然保持了蓬勃的創作狀態、不斷求變的藝術勇氣,每部作品都做到了品質穩定、有所求新。
  • 《鍛造「中國芯」》英文版向國外宣傳遼寧工業
    著名作家商國華長篇報告文學《鍛造「中國芯」——瀋陽鼓風機集團振興發展紀實》英文版日前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以紀實手法記錄了瀋陽鼓風機集團追隨共和國發展腳步的歷程,生動地呈現了沈鼓集團堅持研發升級,自主研發製造了世界上頂尖的百萬噸乙烯壓縮機、長輸管線壓縮機和世界上少有的十萬空分壓縮機
  • 賈平凹小說世界為何這般「殘酷」,他經歷的事有多少人知道?
    11月初,一間寬敞的會議室裡,賈平凹端坐在桌前,安靜聆聽評論家、作家們的發言。因為「著名作家」的身份和作品的高產、暢銷,他時不時就得在這樣的場合亮個相。有人稱,賈平凹是中國當代文壇的一個符號。可很多人並不知道,他當年也經歷過多次退稿;很多人不知道,雖以小說著稱,卻也有人誇他散文寫得更好。在幾十年中,賈平凹用一支筆,幾乎寫遍了俗世生活的形形色色。
  • 賈平凹小說搬上大銀幕 郭濤苗圃新片殺青
    賈平凹小說搬上大銀幕 郭濤苗圃新片殺青 時間:2008.09.2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 英文版《廢都》翻譯完成 「□□□」被保留
    近日,這部曾引起廣泛關注的小說英文版翻譯完成。據悉,翻譯工作是由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胡宗鋒和英國學者羅賓共同完成的,整個翻譯過程歷時三年,目前他們正為爭取小說在年內出版而努力。另據胡宗鋒透露,對於英文版《廢都》的翻譯,從始至終,賈平凹只提了一個要求:「翻譯時,原文一句也不要刪。」
  • 《賈平凹遊記》出版 跟隨作家遊覽中國
    《賈平凹遊記》2017年1月由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共17.5萬字,39篇。  據了解,本書是賈平凹先生為數不多的「行走」筆記中的精品集萃。  北嶽文藝出版社1月20日發布微博稱,《賈平凹遊記》「故鄉與他鄉,自在獨行。文學與地理,初心之作。
  • 賈平凹70歲又寫了本新小說
    賈平凹是陝北作家,也是獲得茅盾文學獎的當代作家,他是一個比較勤奮多產的作家,一生筆耕不輟,寫了很多書,有的還被改成電影。說到賈平凹,大家並不陌生,因為他在1993年寫了一本都市小說《廢都》,在文壇掀起了軒然大波。
  • 遊棣花古鎮,訪賈平凹故居
    賈平凹小說《秦腔》即是以此地為背景,描寫的十分美好。他把清風老街的風土人情和山水景色寫進了書裡,這個小鎮因賈平凹而名聲大振,吸引遊客紛紛而來。從賈平凹家的老宅出來,同行的朋友說咱們到高興家去吧,聽說高興現在家售書呢,路邊坐著一個老者曬太陽,一問高興家,老者也不說話,拿手一指,順著手指方向望去,坡底下有一座黑瓦屋,屋頂顯得有點破敗,瓦面上有些青苔,更增添了滄桑之感,屋脊上一塊白色的牌子上用紅漆寫著大大的三個字「高興家」。
  • 一半煙火,一半神仙:賈平凹小說《暫坐》讀札
    1993年2月21日下午,商州人賈平凹寫完《廢都》最後一句「周敏認清她是汪希眠的老婆。」時,掐指一算,已是臘月二十九日晚上了,正是天寒地凍的時節。為了寫這部作品他從西京北上進入耀縣蟄居數月,又忙於參加古城文化藝術節,便蟄回了城裡。第二次離開西京時他選擇了戶縣,二十天後,他帶著書稿向秦東的大荔縣出發,在這裡同樣暫住二十天,他返回了戶縣,最終寫完了這部小說。
  • 賈平凹獲法蘭西金棕櫚文學藝術騎士勳章(圖)
    白林女士對賈平凹說:「我代表法國文化部長向您授予勳章,希望通過這一枚勳章,向你們的國家表示敬意。我希望您有機會可以訪問法國。」  法國是一個小說大國,其全國文學獎共有1500餘種。2003年,賈平凹還曾獲得由法國文化交流部頒發的「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榮譽獎」。
  • 奇幻和風席捲全球!《陰陽師》全球英文版正式上線
    其中,「全球互通」作為未來計劃的重要一環,一直備受關注。昨日(1月25日),《陰陽師》全球英文版正式上線,全球發行網絡雛形已現!來自北美、歐洲、澳洲與其他英語地區的陰陽師們,都將開啟屬於自己的唯美和風之旅;而在未來,全球所有陰陽師將有機會一同組隊刷本、切磋鬥技。
  • 愛滋病皮膚黏膜損害診斷用書英文版出版
    原標題:愛滋病皮膚黏膜損害診斷用書英文版出版 (記者陸繼才)近日,由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玉葉、王昆華和何黎主編的《愛滋病皮膚黏膜損害——早期診斷線索》英文版由全球著名出版集團Springer出版發行。
  • 《歲月深處》英文版首發 備受好評
    [導讀]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中國當代知名作家、《小說選刊》雜誌社主編杜衛東散文隨筆集《歲月深處》英文版正式舉行全球首發儀式,並在美國同步上市。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中國當代知名作家、《小說選刊》雜誌社主編杜衛東散文隨筆集《歲月深處》英文版正式舉行全球首發儀式,並在美國同步上市。《歲月深處》英文版的出版商是美國全球按需出版集團(PODG)。該書是美國全球按需出版集團2013年度重點推出的作品之一,也是唯一一部中國當代作家散文隨筆集的英文譯作。
  • 生命的坎坷 ——賈平凹與肖雲儒的對話
    賈平凹:個子低吧,這種壓力,這種給你產生這種自卑的東西啊,確實,一生都帶著,不知道你怎麼感覺,我也是。我特別有一種感受,到這個,我有一年到紹興去魯迅的照片,魯迅不是很高,馬一浮更低一點。我在這個,我見了一些好多人吧,個子都不高,當時我很高興,這個地方我以後常來。
  • 成龍自傳英文版全球發行,自稱「混蛋」家暴兒子,還曾多次想離婚
    成龍自傳英文版全球發行,自稱「混蛋」家暴兒子,還曾多次想離婚成龍作為中國最著名的武打明星之一,在影壇的地位不說大家都知道。他出道幾十年以來也見證了香港動作片的興衰,他是一個香港影片一個輝煌時代的代表人物。
  • 賈平凹:讀《暫坐》,還是慢慢地讀著為好
    小說在主題思想和藝術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創新和突破,達到了賈平凹小說創作的一個新高度。6月8日,《陝西日報》記者專題採訪了賈平凹。記者:賈老師,您好!您的新著《暫坐》,是您的第十八部長篇小說。您在後記裡說,這部小說是您70歲前的最後一部長篇,可見您花費了極大的心力。這部描寫女性群體形象的小說,是您小說創作題材中不曾出現的「新變化」「新面貌」,您的創作思想是什麼呢?
  • 人物|賈平凹:以作品梳理時代,梳理自己
    在賈平凹的筆下,她們看似光鮮,實則辛酸;熱熱鬧鬧簇夥,每個人卻都孤獨著。《暫坐》裡有大量的筆墨在寫霧霾和市井。「我曾說過『天氣就是天意』的話,還寫過文章。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這期間發生了很多荒唐的、不可思議的事,我就想,這是病毒的事嗎?還是人類的事,還是人類在非常時期中的不正常?」賈平凹接受採訪時說。他認為,寫作說到底,都是在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