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民法典》正式實施還有一個月,11月30日,第四屆上海司法高峰論壇暨上海法院「《民法典》司法實務論壇」第四期研討活動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曉雲,上海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本才,市法學會黨組書記、會長崔亞東,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章華,華東政法大學校長、市法學會司法研究會會長葉青等出席論壇並致辭,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茆榮華主持論壇開幕式。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的先河,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其實施水平和效果,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本屆論壇的主題研討階段設置了兩組分論壇同時進行。第一組分論壇設置三個研討單元,分別是影響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強制性規定的司法認定、《民法典》綠色原則的司法適用、格式條款中重大利害關係條款的司法認定。第二組分論壇也設置三個研討單元,分別是詐騙犯罪中所涉合同效力的認定研究、《民法典》實施對公益訴訟的影響、《民法典》中所涉刑民交叉問題研究。
劉曉雲對未來上海法院準確實施好《民法典》工作提了三點意見:一是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習研究好《民法典》,精準把握法典的核心要義,通過《民法典》的深入研究,更好地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和司法智慧;二是要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準確實施好《民法典》,審理好每一起民事案件,依法保障人民權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三是要積極延伸審判職能作用,廣泛宣傳好《民法典》,讓《民法典》蘊含的契約精神、誠信原則深入人心,發揮其社會引導功能,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張本才強調,以實施《民法典》為抓手,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法律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共同的責任。民法典實施在即,法官、檢察官、專家學者通過同堂研討,將在統一法律框架內更好地形成價值公式,取得司法案件辦理的最大公約數,並為檢察機關充分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的司法理念,實現精準司法精準監督打下良好基礎,提供積極幫助。
葉青在發言中表示,《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此次論壇進一步深入理清《民法典》實施後的問題,研討司法對策,並將論壇形成的共識積極轉化,對助力《民法典》實施後的司法實務工作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此外,本屆論壇上還宣布了第四屆上海司法高峰論壇獲獎論文名單,包括一等獎論文3篇、二等獎論文4篇、三等獎論文7篇。
(文章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