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中國第20個年頭,韓國最大零售集團新世界集團旗下的大型折扣超市易買得(E-Mart)計劃全面撤出中國。據《韓國經濟日報》報導,易買得將在今年年內關閉在中國現有的6家門店,將重心轉移到越南、蒙古等快速增長的市場。
▲ 易買得上海老西門店,已於3月31日結束營業。
▲ 一位市民在易買得上海老西門店門口查看關店通知。
通知顯示,由於門店租賃合同到期,超市對外營業於2017年3月31日17時結束。自2017年4月1日起,顧客持有的易買得消費卡仍可在上海及江蘇省所屬的易買得超市其他門店繼續使用。
據韓媒報導,易買得方面宣布,關於員工及租約等問題,將會與中方協商解決,這些問題一旦解決,將立刻撤離中國。
▲ 易買得上海老西門店已經開始內部拆除工作。
記者到訪時,陸續有不知情的顧客前來購物,為此,超市正門口放置了提示板,並配有安保人員值班。
易買得於1997年進入中國,作為大力對外擴張的一個舉措,當時的目標是在中國市場開設1000家易買得門店。
▲ 用於張貼折扣商品廣告的信息板上,僅剩三張廣告紙。
到2010年底,易買得已經在中國開設了26家門店,但自2011年起開始縮小規模,截至2011年累計虧損達到1000億韓元(約合6.1億元人民幣)。到2016年底,易買得在華經營虧損已達1500億韓元(約合9.15億元人民幣)。
▲ 一位顧客站在易買得老西門店的門口,向超市裡張望。
目前,易買得在中國開有6家門店,全部集中在華東地區。其中,上海地區有4家,無錫市錫山區和蘇州市下轄的崑山市各有1家。
▲ 2016年底,開設在上海商務中心的易買得上海曲陽店因不再續約而關門,撤空的貨櫃前拉起了警戒線。
這家門店是易買得於1997年在海外開出的第一家店,開創了中國大賣場單店連續盈利的紀錄。直到2004年,易買得才在中國開出第二家門店。
▲ 易買得上海曲陽店停業前夕,依舊有一些老年顧客前來掃尾貨。
2014年,易買得宣布天津五家門店全部撤場清貨,將戰線縮小到華東地區。此後,由於業績不佳,原本增持的上海九百股份有限公司於2014年發出公告,宣布完全退出上海易買得,不再持有其股權。
▲ 記者在易買得上海瑞虹店看到,超市正常營業。記者詢問工作人員是否有關店的消息,工作人員均表示「不知道」。
在老西門店和曲陽店停業之後,易買得在上海僅剩四家門店,分別是位於虹口區的瑞虹店、奉賢區的南橋店、寶山區的牡丹江店和長江店。
▲ 易買得上海瑞虹店的收銀區域布置著顯眼的20周年慶典標語。
20年前,易買得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韓國零售品牌。它也是繼樂天瑪特後,又一個在中國市場關店的韓國超市品牌。
▲ 易買得上海瑞虹店內還開設了一家韓國精品超市。
在現實的困境面前,易買得也積極在做轉型調整。
2015年,易買得選擇進軍中國電商市場。
2015年7月,牽手網易考拉海購;
同年10月入駐天貓國際,開設了emart官方海外旗艦店;
2015年「雙11」,在預售階段,以815.774萬元的總額位列天貓國際店鋪預售TOP20榜第13位。
事實上,易買得於2010年在上海曾經還經營過一家購物中心,即位於漕寶路虹莘路路口的Star Mall漕寶購物中心。當時,它是易買得在中國首家購物中心業態門店,購物中心內的易買得超市是易買得當時在上海的第12家門店。然而,在大賣場市場規模總體份額縮減、百貨業發展下滑的環境下,該購物中心於2015年陸續關閉店鋪。
▲ 現在,該項目由盈石商業招商,並自持物業,更名為「星寶購物中心」。
▲ 星寶購物中心外立面處於圍擋狀態,招商廣告安插在沿街綠化帶中。
據悉,這個原本屬於易買得的商業項目,目前招商率已經達到七成,預計今年下半年開業。
記者 柏可林
▼ 好文推薦
8個月內5次增持,持股比例與實控人僅差1.24%,孫宏斌非要把金科搶到手?
108個項目待履約還款,佔股5%的「國資」實際出資額為零,吉匯金融五一後「失聯」
悲壯!這家券商IPO太「血淚」:二股東涉嫌行賄、掌門人突然離世、業績降幅超四成、7年上市路中斷
國際金融報∣解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