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最火爆就是電商了,不過近幾年電商的發展似乎也到達了一個特殊的瓶頸,你要說他不行了那每年的流水高的嚇人,但你要說他的突破嘛?好像變化幅度都不太大,近幾年都差不太多。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商的出現確實帶來了很多的變革,人們可以在網上根據喜好進行選擇。
如今電商依然是以三巨頭為主:淘寶、拼多多、京東,各自為陣主掌自己的楚河漢界。拼多多是最晚入局的但其勢頭隱隱的超過京東,一度和淘寶並駕齊驅,為什麼如此爆火呢?就因為拼多多便宜,但也有很多人質疑是不是假貨呢?那一起來看看!
首先拼多多的崛起要賴於它的獨特銷售方式,拼單、組團興起讓拼多多在淘寶和京東比拼高端化的時候悄無聲息搶佔了原屬於淘寶的消費群體。而靠著特立獨行的成團方式,拼多多做到了3年上市,擁有近5個億的用戶群體。
薄利多銷
拼多多的成功就是因為低價,他們採取的就是組團購就在於一個跑量,特別是上面的一些農副產品更是如此。很多人可以直接跟這些源頭供貨商有聯繫,達到貨源直供。
沒有了大量的中間商從中斡旋自然能少一部分分成,再加上平臺給予一些補貼自然能夠讓你看到低價的商品,因為他們的路子走的就是薄利多銷,用低價刺激消費以量取勝。拼多多採取虧損策略,通過各種方式增加各種補貼來壓抑商品價格,然後通過「走量」的方式來獲得營銷額。
低價物流
再者就是超低價的運輸成本,因為拼多多的快遞選擇都是比較常見的快遞機構,並不會出現順豐這類的自然就降成本了。這也是其廉價的一大策略,這樣一來就能夠和很多成本低的物流公司合作,像郵政以及小型的。其實這類物流公司送貨速度並不低於其他物流公司多少,只是因為知名度方面不太突出,而拼多多抓住了這個機會跟他們實現互惠共利,雙方都能實現共贏,自然樂於合作了。
你要知道一般人去寄個快遞或者退個貨郵費可是要十幾、二十幾塊的,但是如果你的量一旦很大的話那麼物流商肯定能給你最大的優惠,所以一單兩三塊的郵費自然很正常了。比如農村地區一般順豐是不會到達的,最多的就是郵政,而且郵政又比三通一達便宜,因此很多偏遠地區都是用的郵政,成本低自然能夠在價格上給出更多的優惠。
廠家清庫存式營銷
像很多的服裝品、食品就是最為特殊的例子,每一個時間段總有很多賣不完的庫存,因為你生產了那麼多肯定會有一些預備的存貨以防供需變化。反正無論如何廠商都是會備有很多的 庫存在倉庫的,這些服裝有的放到明年或許就沒法賣了,有的食品更是保質期又短了一茬。加上這些庫存消耗的資金可不低,每一年的場地費、保管費、管理費等成本的支出,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可能有的人說放到明年會賣不一樣的嘛?其實不然,很多商品特別是服裝都有時效性,比如冬裝初春的時候還可以買賣但是到了夏季指定沒人買了,而且現在時尚口味多變,很可能成為滯銷款。而新款的入駐肯定要取代舊款產品,所以你發現以前的那些廠商的存貨不是搞促銷賤賣就是最後被焚毀。
而且在拼多多上只要你的價格足夠低廉你就能獲得巨大流量,所以很多廠家都是選擇在上面稍微低價進行銷售,這樣比最後的白菜價出手獲利的太多了。
至於很多人都質疑的拼多多的假冒偽劣現在已經好很多了,畢竟隨著機制的逐漸完善貨源這些都有了一定的保障,加上平臺的嚴查自然將很多的供應問題給解決掉了。加上拼多多狂轟亂炸的補貼力度、拼單成團策略,於是拼多多自然就因為低價火爆了起來。很多人其實是被最初的假貨給嚇到了,所以才一直沒有真正關注。
品牌助力
拿3C類產品來說因為此前拼多多的低價產品質量存在問題,所以拼多多自然要補足弱項,所以後來就採取了平臺用資源換低價策略,不收蘋果的入駐費,再貼一些錢出來自然能夠得到品牌信任。以蘋果為例起初當然不會相信了,畢竟這麼低的價格怎麼會買到真品。但總有人去嘗試,如果有的買到真品用戶還會不信任嗎?此後推出其他的產品還比別的平臺還低幾百塊,任誰都會心動。
那你以為拼多多是不是就不像別的電商平臺一樣賺錢了?抱有這種想法你就大錯特錯了,人家拼多多每一年的廣告收入、提現收入、罰款收入都是極為恐怖的,這也是其主要盈利方式,因為商家很多都需要直通車,所以這些錢鐵定不是個小數目。
所以說拼多多的低價自然就能夠想像得到了。
無錫創元傳媒:四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