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眼中希臘充滿了藍色,他們的房子排布很美,滿滿的浪漫氣息,但是你對它的歷史過程了解嗎?現在讓我帶你走進古代希臘的世界。
古代希臘是希臘族人建立的許多奴隸制城邦的總稱,其本土在巴爾幹半島的南部。它們是歐洲的文明古國。希臘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別是它的奴隸主民主政治,對於後世歐洲有很大的彭響。恩格斯說『「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
愛琴海區峨是指以愛琴海為中心的地區,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中的谷島嶼和小亞細業半島沿海地帶。
希臘本部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南端,也叫希脂半島。它是愛琴區域的主要部分,東臨愛琴海,西接愛奧尼亞海。半島東部海岸曲拆、多港灣,有背加拉底群島和斯波拉底群島自酉向東分布在愛琴海中,使遠古的希脂人,揚帆沿著這些星歲棋布的島嶼米到小亞細亞西岸相地中海的東海岸,與古代東方的文化相接觸。往東北穿過赫勒斯汾海峽(今之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晉魯斯海峽,進入黑海區域,往南經克裡特島直抵埃及,往兩越愛奧尼亞海可到南義大利和西西里島,希臘人就是充分利用這樣的優越自然環境,乘風破浪於地中海區域,在其周邊以及島嶼,建立了眾多的希臘城邦。
希臘半島依其自然形勢可分為北、中、南三部分。北希臘在溫泉關之北,分為伊壁魯斯山地和狄撒利亞平原,溫泉關之南和哥林斯地峽之北是中希臘,而以阿狄迎半島為最重要,著名的雅典城邦就在這裡,歌林斯地峽之南的伯羅奔尼撤半島,稱為南希臘,著名的斯巴達城邦便座落在這裡。愛琴文明的重要地區是分布在希臘半島上的邁錫尼和太林斯以及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東部的阿果斯。
希臘半島是多山地區,土壤不甚肥沃,糧食有大麥和豆類,園藝作物較為發展,山坡梯田培植了著名的橄欖和葡萄,航海條件優越,制陶、冶金等手工業產品銷向海外。
多島的愛琴海,大小483個島嶼構成了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之間的天然鈕帶,便利了希臘半島和古代東方的聯繫。愛琴海的南屏障克裡特島,為群島之冠,東西之長約250公裡,南北之寬約12-60公裡。愛琴區域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孕育了古代希臘最早的奴隸制國家。
希臘半島最早的居民是來自西亞的農業部落和海.上部落。他們和當地土著都不是希臘語人,後來的希臘作家稱這些非希臘語的愛琴海區域居民為卡裡亞人及勒勒吉人和皮拉司吉人。克裡特文明的創造者就是他們。皮拉司吉人居於希臘半島,卡單亞人和勒勒吉人則居於海島。
古代希惜的.歷史是從愛琴文明開始的。所謂愛琴文明就是愛琴海區域的青銅文化,在青銅時代,這裡產生了最早的奴隸制國家。這些文明的發現,是近代考古學上的重大91就。
公元1871-1874年間,德國學者謝裡曼,根據《荷馬史詩》中敘述的特洛伊戰爭,及希臘聯軍統帥邁錫尼國王阿加門農的傳說,先後對小亞細亞西部的特洛伊和南希臘的邁錫尼、太林斯等地進行考古發掘,獲得了驚人的成就。他的考古報告引起了考古學界極大的重視,又有一些考古學者,試圖尋找古代希臘神話中提到的克裡特島的米諾斯王宮的遺址。
1900年,英國學者伊文思在克裡特島北部的克諾薩斯發現了米諾斯王宮的遺址。其後,一些學者在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等地的考古發掘,進一步豐富了愛琴文明的內容。湮沒了幾千年的愛琴文明,重新為世人所知。
愛琴文明的中心是克裡特島和邁錫尼城,因此歷史學上又稱為克裡特·邁錫尼文化。從公元前二千年克裡特島上出現最早的奴隸制國家起,到公元前十二世紀邁錫尼文明滅亡止,愛琴海區域的上古國家存在約八百年。
愛琴文明,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豐富,也成為歐洲文化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有著很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