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位於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半島之間,屬於地中海的一部分,愛琴海其實更像一個大湖。愛琴海在地中海的位置南通地中海,東北經過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通黑海,南至克裡特島。西邊是希臘,東邊是土耳其,只看這兩個歷史上耀眼的國家,便知這片愛琴海的無窮能量。
3000多年前,曾在克裡特島北部,出現了很多小有規模的古國。在這些國家裡,一個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築,既是宗教、行政活動中心,也是經濟中心,城市也不過是宮殿的附屬品。其中,克諾斯國有一座王宮,叫米諾斯王宮,這座依山而建的王宮曾在希臘傳說中,被寫成了「迷宮」,它的魅力更讓這裡的歷史文明熠熠生輝。米諾斯文明是克裡特文明高度發展最好的寫照。
當克裡特文明倒下,邁錫尼文明崛地而起,以一種「前僕後繼」之勢襲來。邁錫尼地處古希臘南部邊陲,公元前1600年才形成國家。克裡特文明大鼎盛時,邁錫尼只是個國家雛形而已。邁錫尼算是後浪推前浪,並把克裡特文明拍在沙灘上,邁錫尼也不負眾望的將前浪的文文明發揚光大,持續了百餘年,一直到後來的荷馬時代。邁錫尼時代從無到有,一直到登峰造極,是歷代國王的傑作,邁錫尼文明經過不懈努力的繼承和發展,在文字、建築、冶金、手工業等迅速趕超了克裡特文明,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就會發生戰爭,於是乎持續十多年之久的「特洛伊戰爭」就在邁錫尼文明時期開火了。高度的文明社會,也讓特洛伊慘敗,這也歸功於「木馬計」的陰謀。
愛琴海這裡孕育了愛琴文明,藝術和文明曾在這裡燦爛。在這裡孕育了超出時代的「成熟」文明,也成了古代文明世界的燈塔,這裡是希臘的文明之源,更撐起了大半個歐洲文明的半邊天。
愛琴海的傳說也是眾說紛紜,一種是浪漫的愛情背後情人的眼淚,一種是舐犢情深的縱身一躍。無論怎樣的傳說,文明的足跡是深刻的,歷史的軌跡是明了的,這一片文明的搖籃之海,風平浪靜下有戰爭的嘶吼,波濤洶湧下也有文明的沉吟。愛琴海用海浪譜寫了最壯美的史詩,滄海桑田,依舊在藍天白雲下搖曳。
魯迅先生曾說:「人生識字糊塗始」。究竟有多少人看見「愛琴海」這個名字時,就聯想到愛情與浪漫?在我們念初中、高中學地理時,地理老師難道沒告訴你愛琴海的那些事嗎?這只是個音譯而已,與愛情和浪漫真的沒什麼關係。愛琴海地區氣候溫暖,大片的平原栽種著大麥、小麥、葡萄、橄欖等植物。所以橄欖製品也成了這裡餐桌上的主角。如果非要為「愛琴海」加上一個名詞,那不如就用「美好」吧,歷史的厚度,文明的燦爛,風景美,時光慢,當你愜意在愛琴海畔,「美好」一詞就是極好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