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在我們國人的心裡,是個神聖的朝拜殿堂。傳聞來到這裡遊覽山河的旅人,會得到心靈的淨化,當然真假我們無從得知。可是拉薩優雅的風貌確實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來感受寧靜,而感悟神明就在身旁的感覺。但是,眾所周知,來到西藏的第一個障礙,就是需要適應的高原反應。
在平均海拔超4000m的青藏高原上,普通人的身體在最開始會感到不適應,而且由於空氣稀薄所以呼吸上也有一些小困難。不用說人了,進氣比達不到的小排量汽車,行駛起來也是很不容易。可是,同樣海拔很高的南美洲,高原反應為何就沒有這麼嚴峻呢?
咱們先來腦補一下國內的高原地區,不僅僅有青藏高原,還有帕米爾、雲貴、蒙古、黃土高原,海拔在1000米—4000米不等,最高的青藏高原是高原反應最為強烈的。所以來到這裡遊玩的旅人都要事先準備好缺氧的應對之策,比如藥物或者吸氧機。而且,進藏路線很是崎嶇坎坷,遊玩也大多是結伴而行為宜。
雖然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但是參差不齊,單就拉薩地區來說,海拔是3000m左右。依舊是空氣稀薄,令進藏的遊客心生忌憚。可是,咱們反觀地球的另一端,位於南美的安第斯山脈,同樣也是3000M以上的高原地區,阿根廷的南部是有名的巴塔哥尼亞高原,而且令人感到異樣的是,他們的高原反應卻不如青藏高反那麼嚴重和強烈?這究竟是為何呢?
原來,造成這樣的根本原因在於,大氣對流層的高度不一致。因為所處的經緯度不同,從來會有這種想像。比如,赤道部分的對流層高度達到17KM左右,是南北兩極地區的兩倍還要多。而青藏高原上城市分布的緯度是北緯30°左右,空氣對流層很低使得氧氣稀薄,從而造成強烈的高原反應出現。
大家對這樣的科普知識感興趣嗎?歡迎關注留言喔,小編評論區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