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男孩凌晨6點起床打豆漿,也想為抗疫做一份貢獻

2020-12-16 都市現場

來源|廣州日報

近幾天,廣州南沙欖核下坭村勸導崗的工作人員都收到了一份暖心的禮物——一杯熱豆漿!

和往常一樣,下坭村勸導崗的工作人員早早開始執勤,嚴格對出入人員、車輛進行排查和測溫。雖然近來陰雨連綿,但工作人員心裡都覺得暖暖的,因為這幾天,雙翼小學五年級的小同學郭翰英和奶奶黃煥棠都會為他們送上一杯熱豆漿。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11歲的郭翰英一直為疫情揪心著:身邊,在派出所和鎮政府工作的爸爸媽媽已經投身在欖核鎮抗疫一線;電視上,湖北武漢疫情形勢尤其嚴峻,引起全國關注。郭翰英也想為防控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

郭翰英的媽媽說,兒子本來是主動要求要參與到下坭村的抗疫志願服務中去,由於還未成年,只能作罷。為了彌補遺憾,郭翰英惦記著要為防疫一線的叔叔阿姨做點什麼。

能做什麼呢?電視上說豆類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正好家裡有豆漿機,那就親手打好熱豆漿送給村口勸導崗的工作人員吧!

下坭村勸導崗上午7:30準時開始工作,郭翰英凌晨6點就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打好豆漿,趁熱跟奶奶一起冒雨送到離家不遠的勸導崗。媽媽告訴記者,小朋友很用心,打包時,奶奶把吸管直接裝在袋子裡,郭翰英看到了立馬糾正奶奶,「吸管要先包進一個小袋子,再放進大袋裡,以防被汙染。」

豆漿送到時,讓郭翰英印象很深的是,「隔著口罩也能看到勸導崗的叔叔是笑著的。」郭翰英也送上了他的祝福,「希望在一線工作的叔叔阿姨和爸爸媽媽都平平安安,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下坭村黨支部給郭翰英與黃煥棠的感謝信

下坭村勸導崗的工作人員目前全部來自於下坭村黨支部,黨員志願者們收到豆漿後,寫了感謝信給郭翰英小朋友和黃煥棠老人,他們在信中表示,這份豆漿傳遞的不僅僅是溫暖,更是戰「疫」必勝的勇氣和決心,同時也勸阻小朋友為了自身健康,不用再冒著風險來勸導崗,讓小朋友「好好學習,以後用知識幫助社會去克服困難,戰勝危機。」

萬眾一心,戰「疫」必勝!

相關焦點

  • 小學生6點起床打豆漿送防疫一線
    小學生6點起床打豆漿送防疫一線 2020-02-16 2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第一食堂:做好一日三餐 也是為抗「疫」做貢獻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臨危不亂、從容應對,堅決築牢食堂防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鬥爭中,他們創新工作方式,讓飲食服務既安全又溫馨,增強在校師生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他們以食堂為家,與鍋碗瓢盆相伴,堅信做好一日三餐,也是為抗「疫」做貢獻。他們就是疫情防控期間,堅守崗位的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第一食堂7人小組。
  • 做飯也是為抗「疫」作貢獻 中國海洋大學食堂七人組為留校師生築牢...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臨危不亂、從容應對,堅決築牢食堂防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鬥爭中,他們創新工作方式,讓飲食服務既安全又溫馨,增強在校師生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他們以食堂為家,與鍋碗瓢盆相伴,堅信做好一日三餐,也是為抗「疫」做貢獻。
  • 凌晨3點、4點起床工作是什麼樣的體驗?
    菜市場攤主小徐12月18日凌晨5點,溫度2℃,天上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城市還未甦醒,陽光菜場已經熱鬧非凡。凌晨3點,在城市最寂靜的時候攤主小徐就要起床,開啟一天的忙碌,進貨、裝貨、出攤、收拾攤位…小徐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 大連這個日本抗疫志願者收到一份特殊禮物
    3月24日,高新區志願者日本女孩若狹谷理紗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張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譚作鈞親筆籤發的特別感謝狀。 3月24日上午,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總工會主席劉源波將市書記委譚作鈞親筆籤發的特別感謝狀遞交到志願者日本女孩若狹谷裡紗的手中,代表市委對她的抗「疫」善舉表示感謝,鼓勵她好好學習。
  • 戰「疫」的青春最美麗 ———海法青年在抗「疫」一線書寫青春讚歌
    綜合辦公室吳文在七天執勤期間度過了非常有意義的27歲生日。「到崗時,眼前車輛排起的長龍讓人瞬間感到要打一場硬仗。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很快熟悉了工作流程。凌晨任務結束後,我脫下防護服並進行消毒處理,隨後拖著疲憊的身軀躺在床上,立刻就進入了夢鄉。生日那天,隊友在撤崗後為我舉行了一個簡單而溫馨的生日儀式,我想這會是我一生中非常難忘的一次生日。」
  • 圓一個夢,擔一份責——訪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支援抗「疫」一線的...
    這是歷經50多天抗「疫」一線工作帶給王璇最直接的變化,但更深的變化,是印在心裡的那份責任和堅定。2020年7月15日,王璇踏上了前往新疆烏魯木齊的車,他不知道自己會面對怎樣的困難,但他懷抱著堅持下去的決心和義無反顧的熱愛。9月6日,坐在回程列車上的他,身上帶著堅毅,眼神充滿自信。
  • 韓國網紅在中國吸粉100萬,凌晨4點起床化妝,16歲竟為美貌整容?
    韓國網紅在中國吸粉100萬,凌晨4點起床化妝,16歲竟為美貌整容? 整容現在其實並不少見,整容可以讓一些女孩更加自信。說到喜歡整容最出名的國家,大概就是隔壁的韓國。
  • 當陽抗疫群像 | 衛生監督執法局抗疫路上的「吉祥三寶」
    當陽抗疫群像 | 衛生監督執法局抗疫路上的「吉祥三寶」 2020-02-27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點起床與9點起床哪個好?
    最佳睡眠時間是晚上9:00 ~ 10:00,所以未成年人起床的最佳時間是早上7:00 ~ 8:00。 2、成人工作時間 20-35歲的年輕人,每天面對繁忙的工作和學習,需要更長的睡眠時間來自我修復。考慮到入睡的時間,這個年齡的人最好在早上6:00到7:00之間起床,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類對睡眠時間的需求會越來越少。
  • 駐馬店夫婦在鄭州賣海鮮 每天凌晨3點起床如今買6套房
    幾十年間,從初來時的飢一頓飽一頓到現在不僅撫養3個孩子長大成人還坐擁6套房,年收入過百萬。這中間的辛苦只有他們夫婦倆最清楚。日常丨起得比雞早每天凌晨3點,當別人還在睡夢中時,馬紅衛、王巧夫婦就已經起床了,簡單梳洗一番,兩人開始等待接收從外地運送過來的海鮮貨物。
  • 援鄂護士 抗疫手記
    抗疫手記3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 盤錦霾 武漢雨轉陰 來武漢的第三天全國確診病例的數量較昨日又多了2147人,疑似病例較昨日增加4008人。我們所在的區域已被劃分為重災區,從今天開始,賓館所有工作人員全部撤離,一切事物都由我們自己單獨去做。
  • 中國「最早天亮」的小鎮,凌晨3點日出,6點起床都算「睡懶覺」
    這個鎮子十分神奇當地人們的作息時間差不多和多數人相反,下午三點就準時睡覺。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最早天亮」的小鎮,凌晨3點日出,6點起床都算「睡懶覺」!才一戶人家這個鎮子位於中國最東邊的小島中在黑龍江附近,於我國與俄羅斯領土的邊境地帶上。所以生活在這個鎮子上,常常能和俄羅斯人當鄰居。
  • 男孩為圓大學夢白天兼職做英語老師晚上在KTV做服務生
    男孩為圓夢 一天打兩份工  早上7點,同住一個小院的其他合租者還沒起床,孫啟萌就已洗漱穿戴好,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從上午8點半到11點半,下午2點到4點,他在臺兒莊一體校輔導班裡當英語老師,所教授的對象是三到六年級的小學生。
  • 凌晨4點,11歲女孩街頭這樣過生日
    10月25日凌晨,廣西柳州小學生胡珺曦和媽媽一起,給正在工作的環衛工人送來蛋糕和牛奶做早餐,用這種獨特的方式,來慶祝自己的11歲生日……蛋糕有價,童心無價一份正能量獎勵,為孩子純真美好的善行點讚!當晚,胡珺曦的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朋友們紛紛點讚▼「女兒晚上作業做到12點才睡覺,4點多就叫我起床。今天是她的生日,她說想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買蛋糕和牛奶送給清潔工人,因為他們太辛苦了!
  • 哈爾濱:黨員突擊隊員王宏慶|把擔當譜寫在抗「疫」戰場上
    王宏慶說,這60多天不僅是一份堅守,更是一種職守,是在工作範圍內應盡的責任。他要把擔當譜寫在抗「疫」的戰場上,把照看好隔離人員的起居視為一名黨員應盡的責任。王宏慶負責的隔離賓館總共有50個房間,有2名民警,2至4名醫護人員和10名酒店服務人員,主要負責隔離國內其他高風險地區返哈的務工人員以及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 中國「最早睡」的小鎮,凌晨2點看日出,6點起床算懶覺
    對很多生活在比較發達的城市裡面的人們而言,相信大家都深有同感,每天經歷的生活節奏實在是太晚了,生活得十分充實,不過雖然是這樣,偶爾也想放慢下腳步,過上比較緩慢的生活,體驗下傳說中那種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吧。而在世界上,也的確有很多這樣的地方,如果有空的話,很多人都想去體驗體驗下的。
  • 眾志成城齊抗疫!看看鷹潭市鐵路臨客乘務員怎樣抗「疫」
    這天凌晨3點,擔任K6219/K4918次列車的35名鐵路鷹潭供電段臨客乘務員來到鷹潭車隊,共同籤下承諾書。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沒有選擇退縮,而是迎難而上,義無反顧奮戰在客運一線,用青春熱血鐫刻光榮。
  • 第一次到比利時,公婆凌晨3點起床開車去布魯塞爾接我,老公想給我...
    第一次到比利時,公婆凌晨3點起床開車去布魯塞爾接我,老公想給我驚喜,沒有提前告訴
  • 生12個娃卻一天月子也不坐,凌晨5點起床做家務
    生完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想多數人都會說「坐月子」。沒錯,生孩子對女性來說是件大事,幾乎是掏空了媽媽所有精氣神,必須好好臥床休養補好身體。可你知道嗎?從古到今,坐月子都是中國人的說法,同為亞洲人的日本女性卻完全沒有坐月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