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老上海本幫點心大多是一些生煎,鍋貼,大餅,油條之類的,常見的點心。然而有些老上海人覺得的正宗上海點心,還帶有一些記憶中的味道,例如蟹殼黃和單檔雙檔。
在延平路有一家80年的老店了。來這家店吃飯的基本上都是附近的老顧客了,尤其是能看到很多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們在排隊買這個蟹殼黃。
所謂蟹殼黃因為其形狀是圓形,而且表皮顏色黃色酷似蟹殼狀,故稱之為蟹殼黃。很多顧客紛紛稱讚這個蟹殼黃。因為它的皮吃起來非常的酥軟。包的時候分為油麵和油酥。把油酥放進油麵裡面,包在一塊兒便成為了大包酥。之所以很多顧客選擇這家店,是因為他的皮很好吃,因為對於很多其他飯店來講,裡面的餡不是什麼秘密,而外面那一層皮卻是至關重要的。那個皮吃進嘴裡又香又酥又軟。
那這麼好的皮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他們後廚有一個鎮店之寶,一個工作了四十幾年的大師傅。他僅靠那一根擀麵杖把那個皮擀得很有勁道。趕的時候不能輕,不能重,力道適中,這正是他那四十幾年的寶貴經驗積累下來的。
他們還推陳出新,不僅僅有最原始的蔥香味,更有黑芝麻以及鮮肉味的。比起外面買的鮮肉月餅來說,蟹殼黃的鮮肉味,外面的皮更松更酥更軟。而且裡面的餡還有湯汁,非常的鮮美。店家也十分捨得放料,一個蟹殼黃裡面要放一個半蝦仁,再放一些筍丁和板油,然後他們還有個秘制配方,便是在筍丁上面澆一點點麻油,這樣會讓香味更加香。
還有一家是深藏在菜市場裡面的一家小店。這家店很小,很容易錯過這位於菜市場的偏僻角落中。來這吃飯的很多都是老顧客了。他們有些順便早上來菜市場買個菜,買完菜之後正好來這邊吃早點,真是一舉兩得。
也有一部分新顧客,因為在逛菜場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家店的人特別多,生意特別好,所以過來會嘗試一下,味道也確實好極了。
或許有很多人有疑惑,什麼是單檔雙檔的,所謂單檔雙檔是老上海的老稱呼了,所謂單檔糖就是一個百葉包加一個油豆腐在放點粉絲,也可以說叫它為油豆腐粉絲湯,雙檔的就是把油豆腐跟百葉包雙倍吃起來更爽!那為什麼這家店的生意會如此火爆呢?
首先呢,現在市面上已經很少能夠看見做單檔雙檔的了,因為利潤實在太低了。其次老闆娘做菜確實講究用的材料都是真材實料。小店內種類不多,小餛飩,粉絲湯和大餛飩一共也就這三樣東西,不過每樣東西都是極致的美味。一碗簡簡單單的粉絲湯都有不同的粉絲種類,有紅薯粉和綠豆粉。顧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口感任意搭配。
然而這家店為什麼會這麼好吃呢?不僅僅是因為做出了老上海懷舊的味道,更因為它有一個秘制配方辣椒醬,他家的無論是大餛飩,小餛飩亦或是粉絲湯再放上一點辣椒醬的話,那味道真的是回味無窮。
他們家的辣椒醬是那種微微辣的同時帶有一點鮮味,能讓餛飩一會是粉絲湯的鮮味更加鮮。 大早上吃一碗,那真的是提神醒腦,為你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有些顧客甚至還私底下問過老闆娘,這個醬料是怎麼調出來的,老闆娘都是微笑拒絕,如果你問他再加一點辣椒醬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問他討要這個辣椒醬的秘方,便會被他婉拒。還真是帶有一絲神秘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