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好,過去中國人寒冬如春的時代一去不復還了,四季鮮明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而冬季嚴寒則是2020年的特徵,據氣象學的歷史數據顯示,這是自2008年以來中國人要經歷的最冷的一個冬天。
根河是中國的冷極
如果說海南島的三亞是中國最熱的地方,那中國最冷的地方就是位於內蒙與東北交界的根河市了。根河的出名是最近一段時間的事情,在傳統印象之中,我們一直認為中國最冷的地方那肯定是越北越好,所以黑龍江省的黑河市就壟斷了中國寒極之稱長達數十年之久,但今年卻不得不讓位給內蒙古的根河市了。因為前兩天中國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門話題,名字就是內蒙古不凍河上的巨型冰盤自轉現象,這一奇特景觀讓中國人紛紛圍觀。
記得今年冬天氣息來得特別早,剛剛進入到十月份的時候,南方的長沙地區就已經接觸到了來自10度以下的嘲笑,要知道,南方人的冷和北方人的冷根本不是一個概念,過去十多年的時間裡面,冬天溫度基本上都是徘徊在十度以下,零度以上,而且來臨的時間也是在快到一月份的時候,所以這次十月份就已經到十度以下一下子就讓長沙乃至湖南地區的人緊張了起來,敢於預測未來的人都說今年恐怕又是一次十年不遇的寒冬了。
根河是內蒙古最北部的一座城市,黑河是黑龍江最北部的一座城市,兩個地方都是位於北緯五十度,但兩個地區卻相隔數百公裡,都是因為靠近河流而得名。兩個地區相隔距離不是很遠,但決定了誰是中國最冷地區的決定因素就是海拔。
按照中國人的生活經驗來說,越是居住在山區的人越會發現山區的寒冷,可以說得上是夏天的晚上還能蓋棉被,而平原或者河谷地區的人夏天晚上可能會熱到睡不著。所以中國人在走親戚去山區拜訪好友的時候都會自覺地加上幾件衣服,就是因為百裡不同風,這個風向和溫度變得那是比手機刷新天氣預報都要快。
從地理的角度上面來看,高海拔和高山地區確實要比同緯度的地方要冷很多。漠河和根河雖然都是處於北緯五十度地區,已經進入了中國最冷地區的那一批行列,但漠河地區的海拔才六百米而已,以水平面為比較,中國高山地區的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氣溫就會下降0.6度,所以漠河比松花江平原上面的那些地區直接冷了3.6度,而根河則是不一樣,他的平均海拔都是1000米起步,這就已經比平原地區冷了6度。
根河市阿龍山的奧克裡堆山是大興安嶺北部的最高峰,高達1523米,山頂氣溫直接比山下都要低上9度。而除去比較海拔之外,地形的坡向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明白太陽東升西落的道理,而作為農耕文明傳人的我們更是知道陽光對於世間萬事萬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性。氣溫也是一樣,一個地區是否直接面向陽光絕對著這裡的人是否能夠積極向上,普通人在購買新房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房子的採光性,就算你花費數百萬購買了一個裝修華麗,設計精美的寬敞大屋,但又有誰能夠忍受終年不見陽光的痛楚呢?
漠河是位於大興安嶺北麓東坡,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就是直面陽光。根河是位於大興安嶺南麓西坡,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就是背對陽光。直面陽光獲得的熱量雖然少,但至少比毫無陽光要好很多。所以在這個方面,漠河還是輸給了根河。中國寒極是漠河的,但中國冷極是根河的,從2008年以來,根河氣象監測部門測試到了-58度的極端寒冷。兩個地區年平均溫度的差距可能只是在一二度之間,但根河市-40度的極寒天氣卻可以達到13天之久,漠河則是只有11天。
根河對於中國人的作用
1中國寒冷地區最豐富的森林資源
大興安嶺是中國人開發了數千年卻沒有枯萎的森林地區。作為寒溫帶地區,他有著自己的傲嬌,這裡有著中國從唐末契丹人就開始的文明,隨後的遼金元蒙古等遊牧文明從這裡崛起,秦漢時代的皇帝修建宮殿都是從關中的陸海取材,後面隋唐樹木資源匱乏都是從秦嶺和四川的原始森林之中取材,而遼國在那個時代號稱北方華夏,他們修建宮殿的木材就是從大興安嶺砍伐,隨後的金國,元朝莫不如是。威名震於天下的元大都也是取材於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這裡養育了中國東北最粗獷的文明,大自然的贈予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亞洲地區最好的溼地
從文字的表面意思上來看,根河就是河流的根。這座城市叫做根河市,環繞著根河而生。發源於大興安嶺的伊吉奇山,自東北向西南,穿越根河市匯入到那條著名的額爾古納河之中,與根河,額爾古納河,得爾布幹河,哈烏爾河交匯構成了額爾古納溼地,這是西蒙古地區的叫法,東蒙古地區的人則是叫它根河溼地。這裡的溼地受到破壞的程度極小,是中國境內最原始,面積較大,一直被稱呼為亞洲第一溼地,同時間,這也是全球候鳥南飛飛必經之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每年這裡要停留高達2000萬隻從西伯利亞地區南飛的候鳥,而中國傳統神話之中的丹頂鶴繁育基地也在這裡。
3中國人最後一個使鹿部落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根河地區不僅是中國的冷極,更是女真遺族使鹿部的棲息之地,使鹿部的族人主要是東北地區的鄂溫克人,他們在歷史之中本來居住在東西伯利亞地區,後面因為康熙皇帝籤訂尼布楚條約明確了中俄兩國的邊境,所以這些關內女真人的遠房親戚也就從東西伯利亞遷徙到了現在的根河地區和尼布楚河附近,清朝鴉片戰爭以後,北京條約更是讓中國喪失了外興安嶺和庫頁島和外東北地區的廣大領土,一時間東北的部落流民在俄國人的鐵騎之下扶老攜幼的南遷,如今就是定居在這根河地區。
他們從明成祖朱棣率領漢人軍隊打到北海(貝加爾湖)的時候就已經向中原天子臣服,從明初到清末近五百年的時間裡面與中原交通不絕,每年都要選取最好的鹿作為貢品上貢來朝。現代社會以後,科技交通日新月異飛速發展,使鹿部卻不願意走出大山,他們依舊保持著祖先數百年的生習慣。
用木材製作簡單的房屋,用白樺樹的樹皮製作成工藝品賣給外界的人換取生活之中的必需品。他們是衣裝服飾都是由獸皮縫製而成,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風貌。但這種堅持也持續不了多久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走出大山,見識外面的世界。只剩下一群老人在堅守。
冷極根河是中國的,也是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