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超長5米《清明上河圖》立體書

2021-02-23 從前這些事
故宮,原名紫禁城,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80餘萬件(套),佔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故宮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清明上河圖》,就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你知道嗎?由於需要對文物進行保護,《清明上河圖》真跡每展出一次,就需要沉睡10年才能重現。(上上次展出還是2005年)難怪大家會奔跑著來一睹它的真面目,除了難得一見,還有就是它所蘊藏的文化歷史不可估量。約900年前,張擇端以—幅《清明上河圖》,將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盛世繁華、人文風貌盡收畫中。這幅傳世之作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無價瑰寶,也堪稱整個世界的歷史財富。曾幾何時,橋上車馬擁擠喧囂,橋下船舶往來穿梭,鬧市頭熙熙攘攘,而如今,這一切都已成為歷史。雖有這卷《清明上河圖》流傳至今,但人生難得幾回親眼所見。很多人感慨,要是能把《清明上河圖》帶回家慢慢看,該有多好。現在,這不是幻想,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清明上河圖》出版物。響應國家號召「讓國寶活起來」!在紫禁城落成600周年之際,故宮出版社推出《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套裝,謹以此作致敬獻禮。一套總計3件:立體書+拼圖+《<清明上河圖>面面觀》由故宮出版社出版的這套《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套裝來頭不小,各界專家推薦,包括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閻曉宏,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著名藏書家、文化學者——韋力。今天,我們通過紙的藝術和紮實的研究,重新詮釋這舉世矚目的長卷。我們希望生動再現北宋汴河兩岸的風光,同時揭開《清明上河圖》背後的秘密,和大家一起,穿越歷史,開啟一場紙上汴京之遊!立體書高清還原原作,製作了僧、醫、商、農等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等交通工具之類的數以千計的小零件。
這些小零件組裝還原出了房屋、橋梁、城樓、商隊、醫館、酒館等各種場景,使宋代的社會風貌與市井百態躍然於紙上。
《清明上河圖》立體書精選原畫精彩的場景,進行立體還原製作,再現虹橋、市井、城門樓三大主景,以及酒樓、肉鋪、醫館等六幅畫中細節。城門樓高大氣派,畫面上的駱駝運輸隊或馱或載,絡繹不絕地出入城樓之下,可以想見汴京一定是商貿繁華的國際大都會呀。在立體書中,販夫走卒被設計成活動拉條,一拉,兩個人物同時「走動」起來,可以說是非常富有巧思了。"虹橋"段落是整幅畫面最精彩的部分,遠遠望去,宛若彩虹,所以名為「虹橋」。虹橋無橋墩的設計展現了當時高超的橋梁建造技術。從畫面中可以看出,百姓圍聚在橋上與橋邊,紛紛擔心這條船的桅杆會與跟虹橋相撞。這一幕深受眾多相關研究學者重視,立體書特意把這一幕生動還原出來,並把這個小機關設計在了封面上,成為了這本書的點睛之筆。作為北宋的都城,繁華的汴京其生活方式是豐富多樣的。畫面中出現的衙署、卦攤還有寺院等,使觀賞者自然地了解到當時人們的生活,可謂是神來之筆。宋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宋朝百姓多種多樣生活方式,或許已經有了現代生活的影子。早在宋朝,就有了「外賣小哥」的職業。客人不想堂食,「外賣小哥」可以送餐上門。▼現代理髮店的修面服務,早在宋朝就有了。上刮麵攤修修面,成了宋朝男人的時髦生活。▼市井眾生相反映了整個時代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有太多值得說道和賞析的地方。在立體書中,將「肉鋪」 「酒樓」 「水井」 「醫館」四處內容提取出來,獨立設置了四處場景。這是一家肉鋪,裡面坐著的人或許是經營店鋪的老闆。店門口圍著一堆人,在聽一個大鬍子講什麼,據考是在「說書」,沒準也是在「吸引流量」吧。這個圖的背景是一個規模較大、裝飾華麗的酒樓,叫孫羊店,裡面賓客滿座,生意火爆,一副太平盛世中的繁華都市之景。三個挑夫正在水井這兒取水,他們的打水姿勢十分生動。一個正拉動繩索取水,一個正把吊桶往井裡放,還有一個剛剛到,正在放下水桶。這是一家醫館,招牌上寫著「趙太丞家」,兩邊還有廣告語。「太丞」 是宋代對醫生的尊稱。「趙太丞家」 相當於今稱「趙大夫診所」 。

 

在立體書中,趕集、買賣、閒逛、飲酒、聚談、推舟、拉車、乘轎、騎馬等畫面被立體還原。大街小巷,店鋪林立,酒店、茶館、點心鋪等百肆雜陳,被設計的井然有序,透視感強。城樓、河港、橋梁、貨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反映出宋朝建築的特點。《清明上河圖》立體書每一處細節,都可以看出作者對原著的尊重和敬意。關於清明上河圖的二次創作作品,市面上已經很多了。電視劇、童書、周邊、動態視頻、歌曲層出不窮。但在圖書和紙藝領域,《大宋風華:立體<清明上河圖>》依然是中國首款!——首款生動還原故宮院藏名畫的立體書。宋朝的社會、經濟、科技、法政均達到了相當的文明程度,販夫走卒、轎中貴婦、算命先生,各色人等衣冠有異,忙閒不一。將平面的畫二次創作成立體的書是非常困難的。說一個創作中的小故事,書中有一幕牛車進城的畫面,原畫車上有一處不是很明晰,就是這一處↓↓立體書作者王偉老師曾推測是車上的貨物,但經向多位專家請教後,確定車頭堆放的不是貨物,而是一道宋制車門,並將這一細節立體還原了出來。要知道原畫人物之間互相遮擋,為了把一個個人物「立體」出來,被擋的半邊身體,作者也下了不少功夫補全。這樣的例子在整個創作歷程中不勝枚舉。從肉鋪、藥店、行腳僧這三個畫面的原畫和立體書對比中,可以看出人物缺失半邊身體還原情況,這些細節是作者反覆推敲原作,並結合北宋服飾資料而創作。

如果說,《<清明上河圖>面面觀》是學術研究成果,用來深度了解清明上河圖。這幅《細說〈清明上河圖〉》是帶你繼續欣賞《清明上河圖》的「參觀導覽」。匠心5年,超1000道手工工序,每本耗時1440小時立體書借鑑了中國傳統建築中榫卯工藝,全書最大程度的減少膠水粘貼工藝,更多採用手工插嵌。這樣的工藝設計,不僅可以獲得更好的立體效果,還可以使立體書經久耐翻,易收納保存。立體書設計了兩種觀看方式,一種是翻閱展示,擺放空間小,可單獨反覆欣賞任一立體場景。另一種是屏風式展示,家裡空間比較大的,可以把它當成紙藝展品全部展開,全長5.04米,相當霸氣。這本立體書,前後花了5年的心血研究打造,做到終版時,單單一本書就超1000道手工工序,每本平均耗時1440小時。在設計研發立體書的過程中,作者王偉老師參考了由故宮出版社提供的《清明上河圖》的眾多相關資料,儘量在原畫的基礎上不做任何繪畫方面的再創作,保證最高的還原度。他通過紙本造型的技藝,增加畫面的立體層次感,讓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將觀者自然而然地帶入張擇端筆下那令人神往的繁華盛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在創作中得到了故宮博物院相關學者的專業指導,針對細節部分進行了更加貼合原作的調整,如城門下小巷子中的理髮館、牛車上的門等處。
在創作本書的六年時間裡,作者不斷同專家們探討、分析,經歷了上千次這樣的修改。立體書的插件細節不斷推敲,六年來上千次改進,其中牛車的配件細繩篩選十餘種材質,最終找到合適的。
2014年初代設計封面是米黃色,考慮到存取方便和美觀度問題,開啟了漫長的改版歷程。中間還經歷了藍版、盒裝、綠版雛形等等,到最後正式發行已經是第6版。立體書歷時6年、5次下廠打樣,幾經故宮出版社審校,數次方案調整,最終依照中國古畫形式,採用長卷式設計。書中的每一處場景,每一位人物,都參考故宮出版社提供的歷史資料,嚴謹考究,精益求精。套裝中還有一本含金量極高的殿堂級、集研究之大成《清明上河圖》解密讀本:《<清明上河圖>面面觀》該書由著名學者餘輝先生著。

書內分別從十五個不同的觀察面,解讀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背景、流傳變遷、文化和藝術價值等等,帶您走進《清明上河圖》和北宋張擇端的世界,讓您沉浸在當時的社會生活裡。通過這本書,更可以從不同角度解開《清明上河圖》中暗藏的秘密: 張擇端是誰?這幅畫是什麼時候畫的?《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哪裡?畫了些什麼風俗?《清明上河圖》完整嗎?它有姊妹卷嗎?《清明上河圖》是怎麼去金國的?又是如何流傳至今?它畫的是「太平盛世」還是「觸目警心」?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與仇英本、清院本有什麼關聯與不同?

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容小編賣個關子,速速購買抱回家,就可以一覽究竟啦!此外,《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套裝中,還有一幅《清明上河圖》拼圖,內容豐富,性價比很高。這幅拼圖是目前市面上清晰度還原度至高的《清明上河圖》拼圖。

共有1000片拼圖,能拼出一米二五畫幅的超大清明上河圖,非常震撼!

採用進口環保材質,大人小孩都能玩,既鍛鍊頭腦思維,又距離中國文化更進一步。

讀懂文物,是一種高級修養。因為它承載著的不僅是歷史記憶,還有凝聚千年的美學。

木心曾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

我們之所以需要看《清明上河圖》,不僅是因為它能培養我們的審美力。

還因它的宏大、繁複、精細,讓身處浮躁焦慮中的我們,體會到匠人的沉著安寧。

也希望你能通過這套《清明上河圖》立體書,走回宋朝,走向中國文化的深處,發現它最迷人的地方。

這套書原價702元,現在不到300就可以買到手了。心動的朋友們,趕緊下單購買吧!

相關焦點

  • 超長5米《清明上河圖》立體書,把大宋風華帶回家
    在紫禁城落成600周年之際,故宮出版社聯合葫蘆弟弟共同推出《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套裝,謹以此作致敬獻禮。究竟有多火爆,看看官方這份數據就知道:由故宮出版社出版的這套《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套裝來頭不小,各界專家推薦,包括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閻曉宏,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著名藏書家、文化學者——韋力。
  • 豆瓣9.0,鎮國之寶《清明上河圖》終於出周邊書了!
    可以說,《清明上河圖》極具傳統藝術之美、歷史之美、人文之美!而這套《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立體書套裝》,不止將國寶原樣展現在了讀者面前,還讓它在讀者眼前「動」了起來!👇戳視頻看細節👇中國首款還原故宮高清底本,五米長卷再現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實在是太優秀太有名了,後世甚至有50多幅復刻版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裡!
  •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故宮給孩子的國家寶藏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之際,由鳳凰數字科技旗下國潮IP品牌鳳凰吉象聯手故宮出版社,為中國家庭誠摯獻上《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劇場版立體閱讀,《清明上河圖》幾百個人物「活」起來,就像觀看一場沉浸式紙上3D電影,不經意間讓孩子走進一段美的歷程。
  • 耗時6年,故宮做了一幅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美到震撼
    點擊圖片,立即購買故宮的珍寶千千萬萬,但如果選出至為神秘、磅礴的一個,《清明5.2米驚世長卷,815個人,83頭牲畜、72間酒樓.一一鋪陳開來,北宋都城的盛世繁華、人文風貌盡收筆端~很可惜,由於過於珍貴,故宮對它十分慎重:真跡幾乎每隔十年才公展一次。上一次在2015年的故宮特展上,全國各地人群奔赴,凌晨就在午門前排起長龍,十幾個小時後,才能驚鴻一瞥。不過今年你有眼福了!
  • 雲南會澤農家女5年情注手工繡24米《清明上河圖》大長卷
    近日,記者在昆明有幸看到雲南會澤農家女王女士的手工針繡傑作,寬70公分,長達24米的十字繡巜清明長河圖》大長卷。家人的反對並沒阻止我的決定,當凌晨太陽沒出來,我就出門做農活……回到家做飯吃後,抽空就拿起布來繡,丈夫在昆明打工掙錢養家餬口……歷時1820多天,於2015年臨近春節,寬70公分,長24米的手工針繡《清明上河圖》大長卷終於完工了。」 王女士的丈夫畢先生喝了一口茶說:「我反對她繡她不聽!
  • 《清明上河圖3.0》紹興站 | 帶你穿越至宋「潮」遊樂園,做個宋「潮」兒!
    1000年前宋人張擇端獨闢蹊徑以一幅《清明上河圖》
  • 沈源與《清明上河圖》
    據北京故宮博物院編纂的《清明上河圖:珍藏版》一書介紹,傳世的《清明上河圖》在中國大陸有10件,中國臺灣有10件,日本有11件,美國有6件,歐洲有6件,其他去向不明的有5件。其中主要有三大版本:一是宋本張擇端版(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二是明本《清明上河圖》,三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 容桂主婦5年繡出22米清明上河圖
    此外,她還有一件不為人知的「巨作」——歷時五年繡成的22米長卷《清明上河圖》。        今年50歲的霞姐是地地道道的順德人,也是一名家庭主婦,她說,2009年的時候,女兒買回一幅觀音像穿珠十字繡,或許因為年輕人到底沉不下心來,抑或因為工作沒有那麼多時間,那幅十字繡女兒做了一半就扔在一邊了。
  • 雕刻時光:河北農民5年雕成70米銅板《清明上河圖》
    劉勝保雕刻的《清明上河圖》局部。記者前來尋訪時,在熱心村民一路指引下來到了村裡剛建好的一個大車庫。一進門,氣勢恢宏的《清明上河圖》赫然出現在眼前。  高2米,長達70米,由20塊銅板雕刻而成的《清明上河圖》陳設在略顯昏暗的車庫,一縷縷陽光透過屋簷打在銅板上熠熠生輝。這一刻,《清明上河圖》鐫刻的紛繁世態仿佛「活」了過來。
  • 2020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廣州展時間、地點、門票一覽
    2020《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廣州展  時間:5月20日—6月4日  地點: 廣州國際媒體港  票價:28元、98元>  購票入口:點擊進入  展覽在故宮展出時吸引觀眾141萬人次今夏又在香港收穫了一大波好評  再現一幅恢宏的巨作  "盛世長卷"將呈現一幅近5米高、30餘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巨幅動態高清投影。
  • 千年樟木王,雕出世界最長立體清明上河圖
    當見到這根長14米、最大直徑達3.5米、重約30噸的千年」樟木王」時,他十分興奮。幾經周折,鄭春輝終於買下這塊夢寐以求的木料,並租用了一輛20多米長的掛車,將木料從江西運到莆田。鄭春輝雕刻的宋版《清明上河圖》
  • 廣州塔旁的巨幅「清明上河圖」,一秒穿越宋朝汴京盛世
    5米長的清明上河圖被放大20倍,在40餘米長巨幅畫卷滾動播放6分鐘,為我們還原了千年前的清明時節場景。畫卷中的河流、車馬、街上的市民、樹葉等都是會動的。814個角色、29艘大小客貨車、83頭牲畜、180多棵樹,仿佛都「活」了過來。
  • 名畫賞析|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賞析)虹橋上一個中年胖子望著河中高聲叫喚,他是開封府左軍巡使顧震手下文吏萬福,他並不知道這隻看似普通的客船,將關係到大宋的生死存亡。(清明上河圖賞析)橋南頭一個挑著擔子的後生,名叫牛小五,正要進城去賣乳酪和魚,卻不知道有人將一件東西藏在了他的籮筐中,這小小的物件將傾動大宋的江山。
  • 故宮清明上河圖3.0預約網址入口+時間門票+觀賞攻略
    故宮清明上河圖3.0預約網址入口+時間+觀賞攻略  預約網址入口:http://gugong.228.com.cn/  展覽時間:2018年5月18日—10月18日  展覽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 箭亭廣場  門票:本展演為免費開放,需購買故宮門票後,預約觀看。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農家女愛上十字繡 挑戰24米《清明上河圖》
    農家女愛上十字繡 挑戰24米《清明上河圖》   2010年4月,在深圳打工的張應伏閒暇時跟同事逛街買了一幅1.1米長、0.65米寬的十字繡,幾乎3天未眠一口氣繡完。這種深切的愛好和毅力把自己都震撼了,隨後,張應伏一下班就研究起十字繡。「當時就想要是能繡一幅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十字繡,也算做了一件讓人豎起大拇指的事了。」
  • 《清明上河圖》——世界名畫
    如果按此說法,則《清明上河圖》早在明時便已被毀,現存都是本了幸好後面還有解釋。原來這個故事是隆慶帝的秉筆太監、東廠首領馮保杜撰的。馮保得知《清明上河圖》的價值以後,將畫盜走,然後編造了以上離奇的故事,以掩人耳目。其於《清明上河圖》的真偽,歷來便有不少傳說。
  • 開封名士嶽璇與《清明上河圖》真跡
    呂佛庭先生曾撰《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畫卷——評延春閣本》一文予以批駁:「上月中旬故宮博物院舉行中國古畫討論會議,有英人韋輔道撰寫《張擇端之清明上河圖》論文提出報告。彼不惟指出董作賓先生所據芝加哥孟義藏本非張擇端真跡,並且否認劉淵臨氏所據故宮博物院所藏《清明易簡圖》為張擇端手筆。彼特別提出現藏於北平之延春閣本《清明上河圖》確定為宋畫,並認為應是張擇端原本真跡。
  • 欣賞 | 清明上河圖全圖賞析
    馮保是隆慶帝萬曆年間的秉筆太監,東廠首領, 有權有勢,出入皇宮,馮保得知《清明上河圖》以後寫有題跋,如系皇帝賞賜,他在題跋中一定大書特書,但馮保隻字末提,顯 系盜竊到手,為了掩入耳目,他編造了以上離奇的故事。(5) 清宣統皇宮盜寶《清明上河圖》入清後,曾為陸費墀畢沅收藏,嘉慶二年,畢沅死。四年(1799)畢家被抄,《清明上河圖)第四次入官。被 收在紫禁城的迎春閣內。
  • 清明上河圖真正用途——一幅軍事地圖
    清明上河圖,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 。此作品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現實寫照。 更是一份軍事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