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原名紫禁城,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
180餘萬件(套),佔中國文物總數的
六分之一。故宮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清明上河圖》,就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你知道嗎?由於需要對文物進行保護,《清明上河圖》真跡每展出一次,就需要
沉睡10年才能重現。(上上次展出還是2005年)難怪大家會奔跑著來一睹它的真面目,除了難得一見,還有就是它所蘊藏的文化歷史不可估量。約900年前,張擇端以—幅《清明上河圖》,將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盛世繁華、人文風貌盡收畫中。
這幅傳世之作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無價瑰寶,也堪稱整個世界的歷史財富。曾幾何時,橋上車馬擁擠喧囂,橋下船舶往來穿梭,鬧市頭熙熙攘攘,而如今,這一切都已成為歷史。雖有這卷《清明上河圖》流傳至今,但人生難得幾回親眼所見。很多人感慨,要是能把《清明上河圖》帶回家慢慢看,該有多好。現在,這不是幻想,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清明上河圖》出版物。
響應國家號召「讓國寶活起來」!在紫禁城落成600周年之際,故宮出版社推出《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套裝,謹以此作致敬獻禮。一套總計3件:立體書+拼圖+《<清明上河圖>面面觀》由故宮出版社出版的這套《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套裝來頭不小,各界專家推薦,包括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閻曉宏,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
王亞民,著名藏書家、文化學者——
韋力。今天,我們通過紙的藝術和紮實的研究,重新詮釋這舉世矚目的長卷。我們希望生動再現北宋汴河兩岸的風光,同時揭開《清明上河圖》背後的秘密,
和大家一起,穿越歷史,開啟一場紙上汴京之遊!立體書高清還原原作,製作了僧、醫、商、農等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等交通工具之類的
數以千計的小零件。這些小零件組裝還原出了房屋、橋梁、城樓、商隊、醫館、酒館等各種場景,
使宋代的社會風貌與市井百態躍然於紙上。《清明上河圖》立體書精選原畫精彩的場景,進行立體還原製作,
再現虹橋、市井、城門樓三大主景,以及酒樓、肉鋪、醫館等六幅畫中細節。城門樓高大氣派,畫面上的駱駝運輸隊或馱或載,絡繹不絕地出入城樓之下,可以想見
汴京一定是商貿繁華的國際大都會呀。在立體書中,販夫走卒被設計成活動拉條,一拉,兩個人物同時「走動」起來,可以說是非常富有巧思了。
"虹橋"段落是整幅畫面最精彩的部分,遠遠望去,宛若彩虹,所以名為「虹橋」。虹橋無橋墩的設計展現了當時高超的橋梁建造技術。從畫面中可以看出,百姓圍聚在橋上與橋邊,紛紛擔心這條船的桅杆會與跟虹橋相撞。這一幕深受眾多相關研究學者重視,立體書特意把這一幕生動還原出來,並
把這個小機關設計在了封面上,成為了這本書的點睛之筆。作為北宋的都城,繁華的汴京其生活方式是豐富多樣的。畫面中出現的衙署、卦攤還有寺院等,使觀賞者自然地了解到當時人們的生活,可謂是神來之筆。宋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宋朝百姓多種多樣生活方式,或許
已經有了現代生活的影子。早在宋朝,就有了「外賣小哥」的職業。客人不想堂食,「外賣小哥」可以送餐上門。▼現代理髮店的修面服務,早在宋朝就有了。上刮麵攤修修面,成了宋朝男人的時髦生活。▼市井眾生相反映了整個時代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有太多值得說道和賞析的地方。在立體書中,將
「肉鋪」 「酒樓」 「水井」 「醫館」四處內容提取出來,獨立設置了四處場景。這是一家肉鋪,裡面坐著的人或許是經營店鋪的老闆。
店門口圍著一堆人,在聽一個大鬍子講什麼,據考是在「說書」,沒準也是在「吸引流量」吧。這個圖的背景是一個規模較大、裝飾華麗的酒樓,叫孫羊店,裡面賓客滿座,生意火爆,一副太平盛世中的繁華都市之景。三個挑夫正在水井這兒取水,他們的打水姿勢十分生動。一個正拉動繩索取水,一個正把吊桶往井裡放,還有一個剛剛到,正在放下水桶。這是一家醫館,招牌上寫著「趙太丞家」,兩邊還有廣告語。「太丞」 是宋代對醫生的尊稱。「趙太丞家」 相當於今稱「趙大夫診所」 。
在立體書中,趕集、買賣、閒逛、飲酒、聚談、推舟、拉車、乘轎、騎馬等畫面
被立體還原。大街小巷,店鋪林立,酒店、茶館、點心鋪等百肆雜陳,
被設計的井然有序,透視感強。城樓、河港、橋梁、貨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
反映出宋朝建築的特點。《清明上河圖》立體書每一處細節,都可以看出作者對原著的尊重和敬意。關於清明上河圖的二次創作作品,市面上已經很多了。電視劇、童書、周邊、動態視頻、歌曲層出不窮。但在圖書和紙藝領域,《大宋風華:立體<清明上河圖>》依然是中國首款!——
首款生動還原故宮院藏名畫的立體書。宋朝的社會、經濟、科技、法政均達到了相當的文明程度,販夫走卒、轎中貴婦、算命先生,各色人等衣冠有異,忙閒不一。
將平面的畫二次創作成立體的書是非常困難的。說一個創作中的小故事,書中有一幕牛車進城的畫面,原畫車上有一處不是很明晰,就是這一處↓↓立體書作者王偉老師曾推測是車上的貨物,但經向多位專家請教後,確定車頭堆放的不是貨物,而是一道
宋制車門,並將這一細節立體還原了出來。要知道原畫人物之間互相遮擋,為了把一個個人物「立體」出來,被擋的半邊身體,作者也下了不少功夫補全。這樣的例子在整個創作歷程中不勝枚舉。從肉鋪、藥店、行腳僧這三個畫面的原畫和立體書對比中,可以看出人物缺失半邊身體還原情況,這些細節是作者反覆推敲原作,並結合
北宋服飾資料而創作。如果說,《<清明上河圖>面面觀》是學術研究成果,用來深度了解清明上河圖。這幅《細說〈清明上河圖〉》是帶你繼續欣賞《清明上河圖》的
「參觀導覽」。匠心5年,超1000道手工工序,每本耗時1440小時立體書借鑑了
中國傳統建築中榫卯工藝,全書最大程度的減少膠水粘貼工藝,更多採用
手工插嵌。這樣的工藝設計,不僅可以獲得更好的立體效果,還可以使立體書
經久耐翻,易收納保存。立體書設計了兩種觀看方式,一種是翻閱展示,擺放空間小,可單獨反覆欣賞任一立體場景。另一種是屏風式展示,家裡空間比較大的,可以把它當成紙藝展品全部展開,
全長5.04米,相當霸氣。這本立體書,前後花了
5年的心血研究打造,做到終版時,單單一本書就超
1000道手工工序,每本平均耗時
1440小時。在設計研發立體書的過程中,作者王偉老師參考了由故宮出版社提供的《清明上河圖》的眾多相關資料,
儘量在原畫的基礎上不做任何繪畫方面的再創作,保證最高的還原度。他通過紙本造型的技藝,增加畫面的立體層次感,讓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將觀者自然而然地帶入張擇端筆下那令人神往的繁華盛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本書在創作中得到了故宮博物院相關學者的專業指導,針對細節部分進行了更加貼合原作的調整,如城門下小巷子中的理髮館、牛車上的門等處。
在創作本書的六年時間裡,作者不斷同專家們探討、分析,經歷了
上千次這樣的修改。立體書的插件細節不斷推敲,
六年來上千次改進,其中牛車的配件細繩篩選
十餘種材質,最終找到合適的。
2014年初代設計
封面是米黃色,考慮到存取方便和美觀度問題,開啟了漫長的改版歷程。中間還經歷了
藍版、盒裝、綠版雛形等等,到最後正式發行已經是第6版。
立體書歷時6年、5次下廠打樣,幾經故宮出版社審校,數次方案調整,最終依照中國古畫形式,採用長卷式設計。書中的每一處場景,每一位人物,都參考故宮出版社提供的歷史資料,嚴謹考究,精益求精。套裝中還有一本含金量極高的殿堂級、集研究之大成《清明上河圖》解密讀本:
《<清明上河圖>面面觀》該書由著名學者餘輝先生著。
書內分別從十五個不同的觀察面,解讀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背景、流傳變遷、文化和藝術價值等等,帶您走進《清明上河圖》和北宋張擇端的世界,讓您沉浸在當時的社會生活裡。
通過這本書,更可以從不同角度解開《清明上河圖》中暗藏的秘密: 張擇端是誰?這幅畫是什麼時候畫的?《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哪裡?畫了些什麼風俗?《清明上河圖》完整嗎?它有姊妹卷嗎?《清明上河圖》是怎麼去金國的?又是如何流傳至今?它畫的是「太平盛世」還是「觸目警心」?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與仇英本、清院本有什麼關聯與不同?
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容小編賣個關子,速速購買抱回家,就可以一覽究竟啦!此外,《大宋風華<清明上河圖>》套裝中,還有一幅《清明上河圖》拼圖,內容豐富,性價比很高。這幅拼圖是目前市面上清晰度還原度至高的《清明上河圖》拼圖。
共有1000片拼圖,能拼出一米二五畫幅的超大清明上河圖,非常震撼!
採用進口環保材質,大人小孩都能玩,既鍛鍊頭腦思維,又距離中國文化更進一步。
讀懂文物,是一種高級修養。因為它承載著的不僅是歷史記憶,還有凝聚千年的美學。
木心曾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
我們之所以需要看《清明上河圖》,不僅是因為它能培養我們的審美力。
還因它的宏大、繁複、精細,讓身處浮躁焦慮中的我們,體會到匠人的沉著安寧。
也希望你能通過這套《清明上河圖》立體書,走回宋朝,走向中國文化的深處,發現它最迷人的地方。
這套書原價702元,現在不到300就可以買到手了。心動的朋友們,趕緊下單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