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零下40度的天氣,印度咋還不撤兵?原來後路被切斷了!

2020-12-11 軍青十一處

在零下40多度的嚴寒天氣裡,印度怎麼還不撤兵呢?就當前來看,印軍非常抗凍,他們是不會輕易後撤的。因為印軍可以在零下50度到70度,常年積雪厚度超過1米,一場暴風雨可以持續21天的錫亞琴冰川堅持抗凍36年了。

錫亞琴冰川絕對是生命禁區,普通人上到這裡就會立刻出現凍傷、缺氧等症狀,甚至直接被活活凍死。這就要求印軍必須要掌握一些特殊技能,比如如何攀爬冰牆,清理雪崩,面對風雪時如何避免哨所被掩埋以及怎樣防止武器不被凍壞。

因此,印度國防部不惜花費巨資從美國、瑞典等西方軍火商那裡購買了大批禦寒物資,包括保暖衣、護目鏡、登山裝備以及生命探測儀等高寒地區作戰物資。據不完全統計,每一名印度士兵的耐寒裝備價值超過1300美元,而印軍在錫亞琴冰川部署了大約5000人,每天的維護成本就達到了100萬美元,每年大約能花費4億美元。

如今,印度軍隊在比錫亞琴冰川海拔更低的拉達克一帶跟中國軍隊進行對峙,再加上已經配備了美國第3代高寒防護系統,同時修建了極地帳篷,所以印軍更就不用著急撤退了。

目前部署在拉達克地區一線的印軍部隊所需的物資還是比較充足的,只是二線部隊缺乏物資。

這一次印軍下了很大的血本,動用了不少運輸機空運物資,修建公路和機場,並花費了幾十億美元購買了美國防寒裝備。花費了這麼大的代價,印度豈會因為損失了幾名低種姓軍人而放棄既定目標呢?更何況,在印軍高層眼裡,大量的低種姓軍人可以隨時犧牲。

除了要把佔控地方據為己有外,印軍還不退兵的另外一個理由是,中國軍隊在拉達克地區部署了不少重兵和先進裝備,這印軍認為是一種戰術欺騙陷阱。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稱,中國軍隊在加勒萬河谷深部地區,三宗嶺西南方向至少部署了285個重型貨櫃,還出現了大批坦克運輸車。這意味著中國正在加強邊界管控力度,其兵鋒將指向德普桑平原的1-2萬印軍精銳部隊。

此前印軍還通過衛星圖片對比發現,中國軍隊在實控線附近的13個邊界機場增加了戰機、無人機和防空飛彈等裝備,還在班公湖一帶增加了人員和裝備部署。

也就是說,印軍的後路已經被切斷了,只能在寒冬當中乖乖呆著。印度下不去,我軍也不會上去,這有點像三國時期馬謖守街亭的形勢。再加上印度那邊基建設太差,導致其機動力缺乏,只能原地待命,做不出任何自救動作。

不過話說回來,造成今天這樣的困局,都是印軍一手造成的。畢竟,自今年4月以來,印軍不顧兩國達成的邊界共識一再越線,挑釁中國軍隊,將中國的警告視為「軟弱可欺」,結果造成今天這種騎虎難下的局面。

現如今,印軍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跟中國搞對峙,除了像美國購買大量防寒設備外,印度還將從法國購買的陣風戰機部署在了拉克達地區,以此來威懾中國。對於印度的小九九,我們千萬不能大意,既要與其談判,還要做好一戰的準備,守住不挑事不怕事的底線。

相關焦點

  • 最低氣溫零下40度!印軍整個步兵師被困山谷,恐活活凍死在雪山
    最低氣溫零下40度!印軍整個步兵師被困山谷,恐活活凍死在雪山隨著天氣越來越寒冷,印度部署在邊境地區的20萬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眼下雖然印度全國上下都在支援邊境地區拼命運送補給,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天氣已經越來越寒冷,現在樂達克地區的最低溫度已經達到了零下40度,如果照這種速度,恐怕等不到12月份大學就會封山,到那個時候印度這20多萬人的部隊該何去何從,還是一個未知數。
  • 印度國防部長:解放軍出動兩個旅兵力,印軍兩條後路被徹底切斷
    近日,據環球時報報導,印度防長辛格表示,解放軍已經部署兩個旅的兵力,將印軍前往10、13號巡邏點的路線切斷,整個地區都處在高度戒備狀態。加上"今日印度"新聞網報導稱,解放軍在對峙地區使用擴音器播放印度著名歌曲,這兩條消息加起來看,在邊境衝突地區的印軍已經進入了"四面楚歌"的狀態。
  • 留給印度的時間不多了,邊境氣溫達零下40度,大批印軍被凍傷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印度不斷向克什米爾地區派兵,但是他們也在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隨著天氣不斷變冷,邊境印度士兵的物資嚴重缺乏,凍傷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最近,網上傳出一張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印度兩名士兵躺在冰天雪地裡。之後,有壞消息傳來:印度士兵在邊境被凍死,情況日趨嚴重。
  • 拉達克氣溫要降到零下40度了,印度才想起來為士兵建「庇護所」?
    不得不說,在某些事情上,印度似乎有著令人難以理解的自信。隨著天氣轉涼,拉達克等地進入了「入冬模式」,在不久之後,這個全境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天險之地」,即將迎來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以及長達數月的「大雪封山期」。
  • 印度這回不怕冷了?在邊境運輸大量軍力,能扛住零下40度嚴寒
    據相關媒體報導稱,印度在最近這幾天,不斷在邊境部署兵力,甚至還拉上其他國家釋放危險信號。但是就在最近,印度人似乎也意識到危險的存在,因為天氣將越來越冷。在印度邊境的士兵根本沒有辦法抗寒,當然,該國的軍事武器在寒冷的環境中,也很難使用。不過在這兩天,印度又不安分了,似乎有了抗寒的新辦法。
  • 印前線再出壞消息,營房直接被雪崩衝毀,士兵零下40度睡簡易帳篷
    印前線再出壞消息,營房直接被雪崩衝毀,士兵零下40度睡簡易帳篷中印邊境衝突爆發後,印方就頻繁的向邊境地區派遣兵力以及各種先進武器,顯然是想要通過此方法來起到威懾中方的效果,但是強大的中方並不畏懼,最終導致兩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 一排新營房現身班公湖,零下40度室內溫暖如春,印軍士氣備受打擊
    當前冬季已經來臨,而印度方面仍在向高原地區增派兵力,運送後勤保障物資。在高原地區零下40度的極寒環境下,印度軍隊仍舊被迫居住在簡易帳篷裡,印度士兵極有可能會因寒冷失去生命。中方搭建新營房,印度住帳篷據近期的網絡圖片可以看出,位於邊境地區的中國士兵已經住進了半永久式的營房,該營房具有抗風雪、防寒保溫的能力,能夠極大程度上給予邊防戰士一個舒適溫暖的居住環境,即便在零下40度的時刻,營房內部仍舊是溫暖如春。
  • 印度T-72坦克零下40度堅持作戰:沒有空調暖風系統,士兵曾被凍死
    值得關注的是,印度指揮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拉達克地區的氣候環境非常糟糕,也因為嚴冬和高速凍風而臭名昭著,常年溫度均處於零下40度以下,但是印度裝備的T-72M1主戰坦克和T-90S主戰坦克卻能夠在零下40度的情況下還能繼續啟動保證作戰任務的順利執行。
  • 冰天雪地美女咋解決生理需求?看完零下71度的西伯利亞,千萬別笑
    眾所周知,在我們國家很多地方因為氣溫不同,造成的生活習慣也會不同,氣溫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差距,越往北越冷,說到我們國家最冷的地方,大家一定會想到漠河,東北的漠河附近一帶常年狂風暴雨,零下40多度的氣溫很常見,選擇在這裡過冬的人們很少,因為過於寒冷,很多東北人都會選擇去南方過冬。
  • 零下50度,印度士兵被又被政府坑了,寧願住山洞也不選豪華營房
    據外媒報導,近日印度再次向邊境地區運輸了一批禦寒設施,其中野戰方艙更是被稱為「豪華營房」。本以為這樣的剛需,對於身處零下50度的印度士兵來說,應該是雪中送炭,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印度士兵一反常態,寧願住山洞也不願住這些「豪華營房」,這是為何?
  • 面對三個敵人,印度還能泰然自若?印媒哀嘆:邊境太難了
    目前數萬大軍仍然駐紮在印度邊境駐紮著,但情況卻沒那麼順心。印度與鄰國之間的實控線,都處於高原地區,其海拔超過5000米。對一個普通人來講,5000米海拔足夠產生強烈高原反應,印軍當然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印軍面臨的挑戰還更多。
  • 日本最低溫度曾達零下40度,為什麼他們都不用地暖?原來早有對策
    去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就會發現日本的冬天也是很冷的,曾經最低溫度達零下40度,但是他們都不使用地暖,這是為什麼呢?可能有人覺得日本有日本暖流是不怎麼冷的,其實海洋暖流也是一個原因,但是並不代表著日本不冷。不過就算它再冷也冷不過咱們東北地區。據了解,他們的最低溫度曾低至零下40攝氏度,不過這是屬於比較極端的天氣現象,平時的氣溫不會這麼低的。
  • 印媒繼續「放風」:為迎零下40度天氣,印軍在中印邊境建「特殊庇護...
    《今日印度》18日報導稱,為迎接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印軍在中印邊境所謂「拉達克地區」為士兵建造了「特殊庇護所」。▲《今日印度》:為應對冬季裡來自中國的挑戰,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的庇護所升級《今日印度》援引軍方消息人士稱,為了保證在「拉達克地區」部署士兵在冬季的作戰效率,印軍已為部署在該地區的所有部隊完成居住設施建設,包括建造快速拼裝式的庇護所。
  • 蘇聯零下40度的天氣,德軍身上穿的什麼?最終凍死十幾萬人
    這樣的天氣對於深入蘇聯的德軍來說,就是一場災難,據德國名將古德裡安記載,當他們準備重新對莫斯科發動新一輪進攻的時候,大雪紛飛,氣溫降到了零度,當時德國士兵的衣著還只是薄薄的秋裝,他一再要求大本營發送棉衣,可是由於戰線太長,以至於冬季物資一直沒能到達前線,還有個原因是希特勒過於自大,準備在蘇聯進入冬季之前結束戰爭,所以沒有準備冬季的裝備。
  • 內蒙古現「零下40度」極寒天氣交通運輸受影響
    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市周日(13日)出現攝氏零下43.6度的極寒天氣,令當地市民感覺寒冷透骨,更改寫大眾對寒冷的「認知」。據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公布,上周六(12日)晚上8時至周日上午8時,呼倫貝爾市13個監測站均出現低於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最低氣溫的地區為根河市烏力庫瑪,達零下43.6度。該市警察呂昊俊稱,蒙兀室韋蘇木再遭遇冷空氣,氣溫暴跌,極寒天氣將當地水站凍壞,居民生活用水出現困難。
  • 零下30度士兵饑寒交迫,暴雪切斷唯一道路,印網友呼籲向中方求救
    隨著冬季即將到來,印度軍隊在高原高寒地區的後勤保障能力備受印媒關注。然而在近日,印度媒體「Indian Defence Review」卻刊登了一篇印度退役將領摩爾的文章,稱印度從沒像現在這樣,在邊境的「東拉達克」部署如此多的部隊,導致了冬季前的軍需儲備空前忙亂。
  • 印度多次挑釁試圖開戰,專家:物資緊缺不敢撤兵,一旦撤兵國內必將大亂
    近來,印度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印度國內的疫情失控,有消息稱,印度在邊境地區三番五次的挑釁鄰國,不是因為有了扭轉劣勢的把握,恰恰是因為深陷危機。
  • 解放軍可抵抗零下40度,印抱怨進口不到同款
    據悉,這種新型睡袋填充了1300g防水灰鴨絨,它適用於海拔5000米以上氣溫零下40度左右的高寒環境。消息人士稱,印度軍方對於我軍新配發的單兵睡袋非常羨慕,但是他們卻採購不到同款的睡袋,雖然印度軍方從美國採購了禦寒物資,但是美方交貨的速度並不快,這也引起了印度當局的抱怨。印度在一線對峙地區至少部署了數萬軍隊,這些軍隊的冬季禦寒物資並沒有全部配發。
  • 在零下40度的天氣趕集是什麼感覺?南方人:我去冰箱裡試一下~
    在零下40度的天氣趕集是什麼感覺?南方人:我去冰箱裡試一下~冬天已經過半,現在天氣也是越來越冷,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經緯度都大,再加上不同的地形,所以南方人和北方人都過著不同的冬天。南方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就零度左右,但是在北方有很多地方都能達到零下一二十度,甚至還有一些地方最冷的溫度都要達到零下40度。這麼冷的天真的是難為北方的朋友們了,估計很多南方人聽到就冷得直哆嗦。雖然這麼冷的天但是他們也沒有那麼冷,因為在北方都有暖氣火炕,所以室外室內的溫度相差甚大。
  • 拉達克氣溫驟降,解放軍生活讓印軍眼紅不已,莫迪開始考慮撤兵
    拉達克氣溫驟降,解放軍生活讓印軍眼紅不已,莫迪開始考慮撤兵最近一段時間拉達克地區氣溫驟降,最低溫度已達零下40度,而大量印度士兵目前仍然住在帳篷之中,穿著夏天的單衣,如果再得不到充足的禦寒物資,那麼將會有大量士兵出現被凍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