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防部長:解放軍出動兩個旅兵力,印軍兩條後路被徹底切斷

2020-12-16 北方熱點防務

近日,據環球時報報導,印度防長辛格表示,解放軍已經部署兩個旅的兵力,將印軍前往10、13號巡邏點的路線切斷,整個地區都處在高度戒備狀態。加上"今日印度"新聞網報導稱,解放軍在對峙地區使用擴音器播放印度著名歌曲,這兩條消息加起來看,在邊境衝突地區的印軍已經進入了"四面楚歌"的狀態。

印度防長辛格口中的10、13號巡邏點,很有可能是印度部隊後方的巡邏點,現在的印度軍隊大概率處在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沒有直升機接送,在地形複雜的高原地區,印度軍隊進退維谷。

根據印度ABP通訊社照片顯示,印度仍然在派遣大量車輛,前往邊境。其中包括禦寒帳篷、食物等重要軍需物資在源源不斷的向邊境運送,伊爾-76、C-17等運輸機也裝載大量物資前往機場,在機場上還能看到蘇-30、幻影-2000H等戰機。

印度軍隊大量派兵之後,最要緊的事不是能部署多少武器,而是如何能保證目前部署在邊境地區的這四萬名士兵不會受嚴寒影響,高原部分地區目前最低溫度能夠達到零下20度,過段時間進入冬季之後,甚至都能夠達到零下40到50度,如果沒有良好的過冬裝備和後勤支持,大量士兵可能被凍死凍傷。

此前印度軍方斥資40億盧比為前線4萬名士兵購買冬裝,按照印度國防部的說法,可能得等到12月左右這批冬裝才能逐漸到位。而12月份時,極有可能因為天氣原因大雪封山,通往前線哨所的道路短時間內將很難開通,屆時只能通過大批直升機來進行運輸,所以印度現在想要趕在氣候徹底惡化之前將物資儘可能的運往部隊所在區域。

通過圖片可以看到現在前線印度軍隊的夥食還算可以,包括乾果、罐頭、礦泉水等食品供應還算充足。但此前放出的圖片中,印度士兵經常在巡邏中還是自己帶麵粉烙餅來吃,補給能否及時分發到基層部隊,也成了印度士兵要面臨的問題。此前還曾傳出印度採購大量美國MRE軍用口糧供給邊境地區的消息,但遲遲沒有見到相關實物,估計此事已經不了了之。

除了在列城地區之外,印巴邊境的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士兵,也面臨著即將到來的嚴寒問題,加上克什米爾線交火十分頻繁,印度士兵士氣十分低落。當地時間9月16日,一名印度士兵在靠近克什米爾地區的軍營開槍自殺。根據數據統計,在2010年到2019年之間共有900名印度士兵自殺身亡。

編輯:北海

相關焦點

  • 印軍唯一退路被切斷,數萬士兵心如死灰
    近幾年,印度憑藉著高超的「搞笑」技能成功引起各國關注,在國際社會上十分活躍,國際影響力隨之提升,因而在邊境地區的活動愈發頻繁,頻頻調兵遣將,更是試圖開啟多線作戰,然而,隨著寒冬的到來,新德裡遇到了新的難題,大雪封山,補給物資無法及時運送到前線地區,再加上地震切斷了印軍的唯一退路,數萬士兵心如死灰
  • 真實的中印戰爭,4萬解放軍擊潰30萬印軍,讓世界輿論一片譁然
    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國,兩國有著高大的喜馬拉雅脈阻隔,所以兩國在古代沒有邊境領土糾紛。1947年印度建國,當時放棄印度這塊殖民地的英國統治者很不甘心,於是將印度半島分為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於兩個國家的邊界也不劃分清楚,導致了這個國家到現在還有軍事衝突。
  • 狂妄:印度考慮調動百萬大軍,力求在中巴兩線作戰中取勝
    據印度媒體《今日新聞時報》報導,印度軍隊正在考慮調整130萬名印軍的部署,將其部分戰鬥力部署轉變為雙重任務,力求能在中印和印巴兩條戰線的戰鬥中取勝。對此,有網友表示:「但凡有盤花生米就不會喝成這樣。」今年6月份以來的中印邊境摩擦,客觀上影響了印巴邊境印軍的部署,讓印度軍方必須認真思考在中巴兩條邊境線上如何部署自己的兵力。印度軍隊的總兵力確實不少,總兵力約為130萬人。
  • 大批印軍倒在血泊中,3人慘死,出手的曼尼普爾解放軍是啥來路?
    據印度媒體31日報導,印度一支由15人組成的阿薩姆步槍隊在東北部印緬邊境線巡邏時,突然遭到了武裝分子的襲擊。印軍巡邏隊顯然被武裝分子盯上,並在路邊提前埋好的炸彈,隨著一聲巨響傳來,炸彈先被引爆,接著就是步槍和榴彈發射器的襲擊。印軍一時間猝不及防,共有9人倒在了血泊中,其中3人當場死亡。
  • 1962年解放軍生產師奔赴高原,全殲印軍王牌旅
    上世紀60年代初,印度在中國邊境地區推行「前進政策」,不斷蠶食我國領土,我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奮起反擊,首先殲滅了印軍一個旅,然而印度不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不斷向邊境地區增調兵力,妄圖展開反擊。
  • 向印軍反擊石頭戰的是哪支部隊?老對手再戰,中國王牌149師VS印度33軍
    在中國的軍事部署中,西藏駐軍承擔中印邊境第一線的防禦任務,其中心任務是依託地形優勢頂住印軍第一波攻擊,為二線部隊入藏爭取時間,因而52旅駐地林芝、53旅駐地亞東都處於中印邊境前線,常年保持戰備。毗鄰西藏的成都、蘭州兩軍區今西部戰區駐軍――13集團軍149師、31師,21集團軍61師,47集團軍55旅、56旅――為二線駐軍、預備隊,隨時準備入藏支援。
  • 印媒:中印兩軍開始從加勒萬河谷等兩個地區「脫離接觸」
    最近印度採取咄咄逼人的「前進政策」,把公路修到爭議領土,蠶食了中國的領土。中國軍隊當然不能坐視。據《今日印度》等媒體零散報導資料顯示,印方稱中國在5月第一周「穿過加勒萬河谷」並向印度前進,為此,印軍迅速出動並與中方形成對峙,雙方在5月18日開始築壘對峙。但是,印度軍方承認,對邊界控制線,雙方「認知不同」。目前中印軍事對峙有緩和跡象。
  • 印度警告,不要把20萬印軍集中在高海拔山頂:易遭兩翼分割包圍
    《印度防務新聞》表示,印度不應該把兵力都集中在高海拔山頂,這樣容易遭到分割包圍,被切斷後路。印度軍隊應該把軍隊分散部署在山坡上,形成多個小目標。同時,需要大量部署迷彩和偽裝,以對抗對方的偵察行動。同時,還要大量設置假目標。
  • 西山口邦迪拉之戰:解放軍迂迴穿插貝利小道,打得印軍魂飛魄散
    1962年印軍4個旅約8000餘人入侵該地區。在對印自衛反擊戰爆發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邊防部隊於1962年11月在西藏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區對入侵印軍發起進攻。解放軍穿插部隊在狹窄的貝利小道上行軍,每名士兵要負重約30公斤進行翻山越嶺,有些地方還無法通行,只能綁上繩子往下吊,為了按時完成任務戰士們連續六天五夜強行軍,幾乎是不眠不休,據參戰老兵回憶,六天五夜他們僅吃了兩頓熱飯,其他時間都是吃隨身攜帶的乾糧,就這樣經過六個晝夜的長途奔波,11月17號晚上這支奇兵終於按時到達了登班,中國軍隊成功地切斷了喜馬拉雅山南麓唯一的一條進退之路。
  • 邊境對峙進入寒冬,印軍在班公湖地區加強部署,距解放軍僅數米遠
    但印軍在此種情況下,還是不斷往邊境地區增兵,並不斷在前線進行軍事部署。據最新圖像顯示,印度軍隊在班公湖以及斯潘古爾湖地區都進行了戰略部署,並據印媒所稱,印軍所部屬的山頭距離解放軍就「幾米遠」。前段時間,印度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一周之內連續發聲,聲稱期盼中印雙方新一輪的軍長級會談,之後,印度國防部部長辛格也表示,希望可以儘快和解放軍進行新一輪的會談。
  • 解放軍已進入二級戰備,高原機場再次開工,印度連忙增派軍機應對
    日前有印度媒體爆料,稱當前解放軍部隊進入了二級戰備狀態,而且加強了邊境軍事部署,這令印度方面非常緊張,印軍緊急增派更多戰機進行應對。
  • 對印反擊戰中攻佔高地,炮兵方純德:炮筒被樹枝擋那就去樹上開炮
    因此,印軍指揮部下達命令,將3個旅的部隊沿這條公路的方向進行部署,由北到南分別集中在色拉山口、德讓宗、邦迪拉,並拉成一條戰線,戰線達60英裡。這個防禦計劃最初由印軍方巴克沙·辛格中將執行,他在克節朗戰役後暫時接替考爾,他分配第六十二旅和第六十五旅5個營扼守色拉,第四十八旅3個營駐紮邦迪拉,此時印軍總兵力達到了1.2萬人左右。10月28日,考爾重新擔任指揮官。
  • 印媒稱山地進攻戰需要10倍兵力:美國專家說了一句話
    印度媒體報導,印度軍隊認為,在平原地區,進攻防禦比例是1:3,即一個防禦者抵禦三個進攻者。而在山區,這一比例卻是1:10。在1999年的卡吉爾戰役,印軍對山頭上的巴基斯坦武裝組織,兵力對比就是10-15人對1人的比例。
  • 國共兩軍的兵力對比,國民黨的整編師和暫編師如何區分?
    非主力部隊約74萬人,特種兵36萬人,空軍16萬人,海軍3萬人,後勤部隊、軍事機關和院校約101萬人,總兵力約為430萬人。 抗戰勝利之後,國民黨軍隊進行了整編,把一軍壓縮成一個加強師,例如整編74師前身就是第74軍。
  • 面對零下40度的天氣,印度咋還不撤兵?原來後路被切斷了!
    在零下40多度的嚴寒天氣裡,印度怎麼還不撤兵呢?就當前來看,印軍非常抗凍,他們是不會輕易後撤的。因為印軍可以在零下50度到70度,常年積雪厚度超過1米,一場暴風雨可以持續21天的錫亞琴冰川堅持抗凍36年了。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國與印度國運之戰
    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國,兩國有著高大的喜馬拉雅脈阻隔,所以兩國在古代沒有邊境領土糾紛。1947年印度建國,喜歡搞事情的英國想了一個陰謀詭計,將印度半島分為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於兩個國家的邊界也不劃分清楚,導致這兩個國家到現在還有軍事衝突。
  • 對印自衛反擊戰中,三名解放軍追著印軍一個營打,印軍還不敢還擊
    就像所有的泡沫都會破滅一樣,印度政府吹出來的大肥皂泡,被無敵的人民解放軍一戳即破,幾乎在所有的戰鬥和戰役中,我軍的表現都是碾壓級的。 在一次戰鬥中,我軍的三名士兵與印度的一個營相遇,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之下,我軍士兵發現這些印軍竟然不僅不投降,居然還敢反擊,於是就上演了三名我軍士兵打垮敵軍一個營的名場面。
  •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 印媒:分散印軍注意力
    原標題:果然,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就是那首歌!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
  • 印版「地道戰」?中印邊境太冷了,印軍挖地洞一邊禦寒一邊備戰
    (不開玩笑,拉達克地區的冬季降雪真有12米那麼深……)根據印度軍隊的設想,印度邊防部隊將會在拉達克地區中印對峙第一線修築大量的"地道工事",這樣,通過廣泛的地道可以把分散在各處的印軍哨所連接起來,形成作戰網絡,這樣可以形成有效的縱深防禦體系,同時通過地道在各哨所之間調動兵力,可以避免部隊暴露在敵方炮火之下,不但可以減少損失
  • 1962年中印之戰:看解放軍是如何橫掃印軍的!
    ,就連本國軍士所需要的彈藥補給和防寒裝備,後勤部都沒有辦法及時補充,印軍的戰鬥力被大大降低。共計葬送了印度3個旅的兵力,更是直接俘虜了印方的王牌旅長達維爾以及準將旅長辛格,在這場戰爭中,印方被俘、被斃7000餘人,中方傷亡人數為2400餘人,其中將近三分之一陣亡,而這場戰爭中,中方無一人被俘虜,是一場摧枯拉朽式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