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初,印度在中國邊境地區推行「前進政策」,不斷蠶食我國領土,我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奮起反擊,首先殲滅了印軍一個旅,然而印度不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不斷向邊境地區增調兵力,妄圖展開反擊。
根據「打狠、打痛」敵人的指示,西藏軍區決心組織第二階段的戰鬥,再消滅印軍2-3個旅。然而僅憑邊防部隊及軍分區的力量完成這一任務顯然有一定的難度,於是向高原增兵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那麼要抽調哪支軍隊入藏作戰呢?熟悉軍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後來被抽調參與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是54軍130師,那麼為什麼是54軍呢?
理由其實很簡單,54軍有高原作戰經驗。54軍曾經執行過入藏平叛任務。
1959年3月11日,第五十四軍奉命組織一個小型指揮所(簡稱丁指),由軍長丁盛率領入藏執行平叛作戰任務,統一指揮步兵第134師、第11師作戰。同時由成都軍區副司令黃新廷組成指揮所(簡稱黃指),指揮步兵第130師、第42師前指和昌都警備區部隊,平息昌都地區的武裝叛亂。
以54軍為主力的平叛部隊,歷時三年先後完成了山南地區平叛作戰,納木湖地區平叛作戰,麥地卡地區平叛作戰,一號地區(包括洛隆、碩督、邊灞、沙丁等四個縣)平叛作戰,二號地區(指以聶榮宗為中心的巴青、黑河、安多、位於青藏交界處)平叛作戰,寧靜、三巖地區平叛作戰。
1960年12月30日,54軍在平亂戰鬥中克服高原、氣候等種種不利因素,出色完成鞏固邊疆的任務,奉命於1961年內全部撤回駐定四川歸建。回到駐地後,54軍進行了精簡,轉而從事生產建設任務。
1962年10月16日,對印自衛反擊戰打響後,考慮到54軍有著豐富的高原作戰要驗,於是急令54軍軍長丁盛率130師趕赴高原參戰。10月19日、20日,130師各部先後從四川省犍為、夾江、雅安等地出發,沿川藏、青藏公路向戰區開進。
54軍130師馬不停蹄進至前線後,僅進行10餘天的休整和戰前準備,便馬上向瓦弄之敵第11旅發起了全面進攻。印軍第11旅是印軍第四師的王牌部隊,該旅下轄4個步兵營、2個炮兵連及旅部勤務分隊,共約1800-2100人。
戰鬥於11月16日4時40分發起,經過10小時激戰,印軍前沿主陣地絕大分被攻克,印軍第四軍軍長卡爾中將和第十一旅旅長,帶部分人員於14時許乘飛機逃跑。至20時40分解放軍全部攻佔瓦弄,瓦弄之印軍除一部分被殲,大部分潰逃至高山峽谷,深山密林之中。
瓦弄之戰,解放軍54軍130師共殲滅印軍第11旅1256人,以一個生產師硬撼印軍王牌師,不但沒有落於下風,反而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打出了軍威、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