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對印反擊戰:解放軍橫掃印軍,打出五十年和平!

2020-12-20 大國將令視頻

在1947年,印度終於迎來了獨立以後,不但想中國政府認同「麥克馬洪線」的存在,而且還是肆無忌憚的騷擾我國邊境。而在1951年到1958年期間,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國務繁忙並且還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根本無暇顧及中印邊境問題,印度正是看準了這一時機,開始不斷的入侵我國領土,但由於中國一直保持著和平談判優先的準則,兩國基本上還維持著表面的和平,可是在1959年後,印度政府的野心愈加膨脹,讓中印邊境的局勢愈發嚴峻,使得兩國的關係不斷惡化,最終導致談和失敗,而對於印軍此時的舉動,我國解放軍邊防部隊在1962年10月20日打響了對印的自衛反擊戰。

中印戰爭中,印度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失誤,首先尼赫魯的想法就是不對的,覺得中國只能選擇妥協和退讓,沒預料到中國直接打了回來;負責軍事方面的考爾也缺少經驗,只知道對著尼赫魯說漂亮話,沒有從實際情況出發,作戰計劃都是異想天開的,後勤部隊沒有準備好必須的物資,削弱了軍隊的實力。再加上他們認為中國沒有回擊的打算,所以印軍在毫無準備的情況就開始了侵略行動,戰爭正式打響後,印方戰士們方寸大亂,潰敗速度非常快。

對印自衛反擊戰不過數月時間,解放軍大軍出擊,讓印軍看清我軍實力,重創印軍,讓其難以繼續戰鬥。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實力傻瓜的較量,更是一場關乎我國榮譽的政治仗,在11月21日,我國政府主動停戰,並且主動向後方撤軍,於11月22日北京時間零時起單方面實行全線停火,並全線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北20公裡之外,而且我國把在戰場上繳獲的武器,俘虜的印軍都交還給了印度,我國的這項舉動,表明了我國想要停戰的決心,因為戰爭之後讓雙方百姓受苦受難。而且在此戰中,印度依舊嘗到了苦頭,被餓哦軍按在地上摩擦,隱居在戰場上畏畏縮縮,聞風喪膽,此戰成為他們戰爭史上的陰影,實現寮國我軍一開始的出兵計劃,為我國的發展贏得了明天。

前線印度軍隊的潰敗,使得新德裡陷入了恐慌,當地的印度人紛紛逃離他們的首都,一位在印的美國官員在報告中寫道:新德裡出現了極度的驚慌,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一個民族士氣的瓦解。印度恐慌到什麼程度呢?中國單方面宣布停戰的消息,印度總理尼赫魯還是從機場的報紙上得知的,可見其政府機構幾乎已經癱瘓,中國又是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突然宣布停火,這把全世界的媒體都看懵了,明明打贏了,不趕緊提要求,還要主動後撤,將所有繳獲歸還,還釋放了被俘人員,這樣的事情,怕是全球也找不出第二個來,不過這也充分說明了中國政府並無戰爭之意,這一切的結果都是印度單方面造成的,我們隨時歡迎和平談判,因此這一和平舉動在全世界都得到了高度認可,更是體現出了一個大國胸襟,和印度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場戰爭下來並沒有破壞中國和平外交的戰略,印度卻丟了「不結盟領袖」的地位。一場邊境戰爭,就將兩國在軍事上、政治上、外交上的格局差距展現的如此淋漓盡致,中國贏得非常徹底。

相關焦點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軍橫掃印軍,打出50年和平!
    被印度步步緊逼,中國別無他法,在1962年發動了對印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打響的時候,中國內憂外患,情況很不樂觀,但解放軍不負眾望,贏得了這場戰爭,狠狠教訓了印度,在軍事和政治上給了印度沉重的一擊,在今天這段歷史無疑是很寶貴的經驗,很有借鑑意義。
  • 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這一打就打出五十年和平!
    但是由於新中國在成立之後,向來奉行的是和平外交,面對中印邊界爭議問題一向主張和平談判,所以兩個總歸是沒有爆發什麼大衝突,維持著整體和平,但是1959年之後,印度政府變本加厲,
  • 中印邊境自衛戰爭:中國解放軍橫掃印軍,完全碾壓
    在我們新中國誕生之初,西藏反動分子就憑藉印度等國的支持企圖分裂祖國,我們派出解放軍對其實施了軍事打擊,這是=時印軍乘虛而入,強佔了我們的部分領土。中國邊防部隊並沒有與之直接發生衝突,但是印軍不知好歹,一直騷擾中國邊界。
  • 1962年對印反擊戰,印度將軍逃跑時,解放軍班長用衝鋒鎗將他擊斃
    1962年10月1日,印度國防部長梅農,召集印軍高級將領,召開軍事會議。在會上,梅農說:「尼赫魯總理已前往倫敦參加大英國協總理會議,臨行時授權我制定一份與中國軍隊的作戰計劃。在中印邊境東段,我們要佔領塔格拉山脊,將中國軍隊趕出塔格拉山;在中印邊境西段,要拔除中國軍隊的二十一個據點,佔領全部阿克賽欽地區。」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軍以戰止戰橫掃敵軍,打出數十年和平
    中國的克制與忍讓,並沒有換來邊境的和平,印度的蠶食行動愈演愈烈,還打死我們的邊防戰士。面對此種局面,中國政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準備選擇以戰止戰的方式來遏制印度的囂張氣焰。1962年10月初,總參謀部向作戰部隊傳達毛澤東主席的命令,假如印軍向我進攻,則要狠狠地打它一下,命令還說不僅要打退,還要打狠,打痛。
  • 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摧枯拉朽橫掃印軍,中國打到印度哪裡?
    1757年,英國殖民者大邁步的踏入了印度的土地,還試圖從中印邊境上進入中國,向中國西藏發起侵略,因為英印這樣的侵略擴張行為,加上當時的舊中國政府根本無力顧及邊境防禦,便有了後來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領土和邊界爭議、爭端。
  • 1962年解放軍生產師奔赴高原,全殲印軍王牌旅
    熟悉軍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後來被抽調參與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是54軍130師,那麼為什麼是54軍呢?理由其實很簡單,54軍有高原作戰經驗。54軍曾經執行過入藏平叛任務。1960年12月30日,54軍在平亂戰鬥中克服高原、氣候等種種不利因素,出色完成鞏固邊疆的任務,奉命於1961年內全部撤回駐定四川歸建。回到駐地後,54軍進行了精簡,轉而從事生產建設任務。
  • 1962年中印之戰:看解放軍是如何橫掃印軍的!
    自新中國建國以來,在印度等國的慫恿下,西藏分裂勢力日益猖獗,為了解決這一現狀,我軍發兵西藏,印軍則趁此時機,在我軍無法兼顧之時,將兵線向我國境內挺進,中國部分領土被侵佔。為此,我軍暫時隱忍了下來,決定秋後算帳,但是沒想到的是印軍看到我軍尚未採取行動之後,更加肆無忌憚,開始大肆進犯我國邊境。
  • 1962年對印反擊戰中,指揮取得瓦弄大捷的丁盛,後來怎麼樣了?
    新中國成立後,在解放軍王牌軍中,有一個軍被譽為「王牌中的王牌」,它就是54軍。54軍為何會獲得如此讚譽呢?因為它的戰鬥力太強了,有多強呢?哪裡有硬仗,它就會被上級派到哪裡!抗美援朝戰爭、對印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三場對外作戰,該軍都參與其中打滿全場,一個不落下。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國與印度國運之戰
    1959年3月10日,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上層反動力量經過幾年的策劃和準備,發動了武裝暴亂。七天以後,北京發布平叛命令。為切斷叛亂分子的外逃之路,人民解放軍重兵封鎖了麥克馬洪線以北的險關隘口。 這本是中國的內政,而對麥克馬洪線異常敏感的印度,也馬上也調集了軍隊推進至麥克馬洪線最前沿。
  • 對印自衛反擊戰,負責前線指揮的軍長張國華,後來怎麼樣了?
    說起對印自衛反擊戰,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當時印度強佔了我國藏南地區9萬多平方公裡的領土,不僅如此,還繼續推行「前進政策」,不斷蠶食我國邊境,屢次挑起事端。1962年10月,印軍悍然在中印邊境全線發動了大規的模武裝入侵。
  •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國打服印度,打出50年和平
    其實按照當時的局勢來看,印度的分析和做法也沒有錯,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我國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戰鬥力,以及他們為了保家衛國可以不顧一切的堅定決心。中國和印度之間就邊境問題的戰爭持續了不過一個月,印軍雖然兩次試圖逼迫我軍,但是都被我軍以勢如破竹之勢回敬,印軍毫無還手之力,最終以侵略失敗告終。
  • 三名解放軍戰士,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追著一群印軍痛打
    解放軍中從來不缺少英雄,他們不是逞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在保衛國家,捍衛民族尊嚴的戰鬥中長建立的英雄稱號。比如在抗戰中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李二喜,在抗美援朝中用機槍打下美軍飛機的關崇貴等,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們是為國為民而戰,其實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也湧現出不少的戰鬥英雄,其中有一位被國防部授予了全軍戰鬥英雄的稱號,他的名字叫做龐國興!
  • 對印自衛反擊戰中,三名解放軍追著印軍一個營打,印軍還不敢還擊
    就像所有的泡沫都會破滅一樣,印度政府吹出來的大肥皂泡,被無敵的人民解放軍一戳即破,幾乎在所有的戰鬥和戰役中,我軍的表現都是碾壓級的。 在一次戰鬥中,我軍的三名士兵與印度的一個營相遇,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之下,我軍士兵發現這些印軍竟然不僅不投降,居然還敢反擊,於是就上演了三名我軍士兵打垮敵軍一個營的名場面。
  •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 印媒:分散印軍注意力
    原標題:果然,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就是那首歌!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
  • 1962年中印戰爭,印軍全線潰敗,我軍為何不趁機拿下新德裡?
    1962年11月21日,印度外交部收到了一份報紙,報紙的核心板塊是一條來自中國的消息:中國政府宣布單方面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停火併後撤20公裡。由於當時新德裡已經亂作一團,印度外交部也幾乎癱瘓,他們沒有收到或者說忽略掉了中國政府的聲明,也無法核實這條消息的準確性,於是尼赫魯立即召見了中國駐印大使,在確認了消息屬實之後,尼赫魯只問了一句:你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啊?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是新中國對外戰爭中打得最輕鬆的一次,前後歷時一個月,斃俘印軍將近9000人。
  • 對印自衛還擊作戰,為什麼說打出了國威軍威?前線總指揮是誰?
    1962年,我國被迫進行了對印自衛還擊戰,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自衛還擊作戰。這一戰,為什麼說打出了國威軍威?這一戰,前線總指揮是誰?一、戰爭起因:中印邊界爭議地段多,印度得寸進尺,野心勃勃,打死我邊防軍民多人中印邊界全長1700多公裡,分西、中、東3段。
  • 對印自衛反擊戰:1962年發生的那場戰爭,讓印度的國際地位不復存在
    自1951年開始,印度以為中國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朝鮮戰場,就以麥克馬洪線為由,一直蠶食中國領土,到1959年、1960年時小動作更是達到了頂峰,印度以為中國還未從上一場戰爭損耗中恢復過來,想抓緊佔便宜。
  • 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張國華,取得戰爭勝利,後來的結局如何?
    在抗日戰爭之後,中國其實還有過好幾次為了守衛國家領土而發起反擊的戰役,比如對越戰和對印自衛反擊戰,今天要給大家重點講的是發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對印自衛反擊戰。當時印軍在經過我國多次警告的情況下仍舊攜大批武裝部隊進入我國領土範圍,無奈之下,我國的張國華將軍只得率領解放軍進行合理防衛,最後的結果想必大家都猜到了,中國作為正義的一方獲得了勝利。中印之戰意義非凡,為什麼國家會派出張國華去對抗呢?他到底是何許人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1962年對印作戰老將陰法唐:我軍不輕易動,要動就來大的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爆發前,解放軍和印度士兵在邊界對峙。緊急軍令,「速到拉薩接受任務」隨著印度得寸進尺,中國做好了可能爆發戰爭的預案。1962年6月,時任中共西藏工委江孜地委書記兼江孜軍分區政委的陰法唐,接到了一封電報:速到拉薩接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