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首座冰川生態定位觀測站建成投用

2021-01-10 中國·甘肅

  記者從省林草局獲悉,近日,大熊貓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張掖分局在祁豐自然保護站利用無人機和移動信號監測設備,對七一冰川野外生態定位觀測站數據進行最後的調試,這標誌著祁連山國家公園首座冰川生態定位觀測站建成並投入使用。

  譽為「青山不老、為雪白頭」的七一冰川,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藏族鄉的祁連山腹地,是整個亞洲地區距離城市最近的冰川。形成於2億年前,冰峰海拔5150米,冰舌前沿海拔4360米,終年積雪,儲水量1.6億立方米左右,融水量70萬至80萬立方米,是一座大型固體淡水水庫。

  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張掖分局在寺大隆自然保護站建成了向陽臺生態定位觀測站,為祁連山生態環境效益評估提供了科學的監測數據。今年在七一冰川東側海拔4600米的山峰上建立了塔高35米的生態定位觀測站1座。觀測塔掛載雷射雷達掃描儀、智能變頻都卜勒流速流量剖面儀、5梯度多因子氣象觀測設備、碳廓線觀測設備、土壤呼吸測量儀等國內外先進儀器設備20多臺套,將對七一冰川的動態變化規律、冰川融面變化情況、植被分布情況及野生動物活動情況進行全方位觀測監測,為祁連山生態效益保護評估提供重要科學依據和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記者洪文泉)

相關焦點

  • 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129」工作格局織密生態...
    自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綜合管護能力顯著增強,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基礎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國家公園制度化、信息化、體系化建設紮實推進,逐步形成了「129」工作格局,即建立一套完備統一的管理機構,探索創建「村兩委+」工作模式,建成科研監測、綜合執法、生態保護管理等九大支撐體系。
  • 祁連山國家公園 西北大地的生態秘境
    作為我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分青海和甘肅兩個片區,總面積502萬公頃,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公頃,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31.5%,涉及門源、祁連、天峻、德令哈等4縣市17個鄉鎮60個村,包括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保護地。
  • 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正式啟用「神秘圖案」 背後有著哪些寓意?
    國家林草局公園辦副主任田勇臣(右)、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王洪波為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揭幕。10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正式啟用,在國家林草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王洪波這樣介紹標識的「誕生」過程。
  • 祁連山國家公園
    祁連山國家公園位於甘肅和青海兩省交界,地處青藏、蒙新、黃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的祁連山北麓,總面積達到5.02萬平方公裡。其中,甘肅片區總面積3.44萬平方公裡,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68.5%;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平方公裡,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31.5%。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草地生態持續向好
    新華社西寧4月13日電(王金金、金泉才)日前,青海省氣象局、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發布《2019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公報》顯示,該區域草地生態持續向好。據悉,該公報對2019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氣象條件、植被生態質量、草地生態、季節性凍土等生態環境現狀進行了全面系統地監測與評估。
  • 中科院蘭州分院院長:祁連山生態漸改善 科學保護是根本
    (資料圖) 楊豔敏 攝王濤說,大氣降水和冰川融水是祁連山水資源的主要來源,但根據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第二次編目(2010年)監測結果顯示,祁連山冰川面積和冰水儲量過去近50年來分別減少了420平方公裡和近22立方千米。為了抵消冰川融水減少對祁連山生態帶來的影響,增加大氣降水顯得非常緊迫。
  • 2018中國冰川考察記錄:冰川守護者
    今天要講述的就是我們今年夏天行程的第一站——祁連山冰川與生態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祁連山冰川觀測站上常年駐紮著三位小哥哥,日夜守護著「透明夢柯」。每年的冰川消融季,從五月到十月,小哥哥們在站上一待就是大半年,記錄水文、氣象數據以及冰川運動情況;冬季時節也會平均一兩個月就上山取一次數據。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設「自然生態教育課」
    圖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設的「自然生態教育課」現場,師生們了解祁連山地形沙盤。 鍾欣 攝中新網西寧8月5日電 (記者 羅雲鵬)「帶領學生和老師深入祁連山國家公園區域內,藉助『自然生態教育課』形式,可以讓師生們對生態保護有更為直觀的體驗。」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秘書長尤魯青5日說。圖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設的「自然生態教育課」現場,師生們參與祁連山氣象觀測。
  • 從布哈河走向祁連山國家公園
    大家都明白,保護好這裡的生態就是在為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出力。」索南才讓說,溼地保護和建設得以連年推進,離不開當地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    天峻縣充分利用實施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帶來的機遇,依託溼地保護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溼地保護面積20萬公頃。
  • 冰川雪山、森林草原、丹霞丘陵……祁連山都有 | 大美國家公園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區範圍地處我國甘肅、青海兩省交界,位於我國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面積分布如下:總面積,我國25個重要的國家級生態功能區之一,也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冰川和水源涵養重點生態功能區,被科學界稱為「祁連山溼島」。
  • 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文學創作基地揭牌
    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文學創作基地在我省揭牌,這成為宣傳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文學的新窗口。祁連山生態文化是歷史發展進程中各民族以祁連山為屏障、長期繁衍生息、融合發展而形成的文化體系,不斷積澱人、自然、社會和諧共生的價值觀念和生態智慧。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文學創作基地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積極與省文聯、省作家協會合作,共同推動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文學創作,讓生態文學成為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窗口。
  • 《2018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監測公報》發布 園區荒漠...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省氣象局聯合發布《2018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監測公報》。《公報》顯示,園區荒漠化面積減少,與近十年平均相比,重、中和輕度荒漠化面積分別減少31.92% 、16.23%和8.12%。
  • 首批訪客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進行生態體驗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23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和合肥的7名訪客從西寧出發,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體驗祁連山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本次開放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體驗活動為試運營,訪客按照國家公園特許線路在園區內了解生態系統和動植物,親身參與國家公園保護活動、體驗傳統文化,活動完成後將獲得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授予的證書。
  • 生態建設|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擘畫海北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作為我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分青海和甘肅兩個片區,總面積502萬公頃,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公頃,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31.5%,涉及門源、祁連、天峻、德令哈等4縣市17個鄉鎮60個村,包括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保護地,這也是在青海省建立的第二個國家公園。
  • 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啟用
    金秋十月,位於祁連山腹地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秋意漸濃,山巒巍峨、皚皚積雪,叢林茂密、層林盡染,藍天白雲、鳥雀悠閒,滿眼是被秋風浸染成的色彩斑斕,宛如童話世界般美好,引得眾多遊客前來「打卡」。文/李雋 馬成雲 蘇金元 圖/馬成雲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電 (記者 王慶凱)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啟用新聞發布會17日在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行。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也是冰川與水源涵養類型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
  • 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129」工作格局織密生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  巍峨的祁連山位於青海省東北部,青海、甘肅兩省之間,作為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它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此間地貌涵蓋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海拔介於2000米至5000米之間,是全國25個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 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祁連山下好牧場。 這裡有水草豐茂的原野、美麗俊秀的山川和奇幻地貌;這裡是猞猁、荒漠貓、黑頸鶴等各種珍貴的野生動物的樂園;這裡涵蓋森林、草原、冰川、荒漠等生態系統。 作為我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公頃,涉及門源、祁連、天峻、德令哈等4縣市17個鄉鎮60個村,包括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保護地,自2017年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先後爭取落實中央、省級投資3.69億元,安排實施了34個項目,新建(改造)40個管護站並給管護員配備了巡護皮卡車等設備
  • 守護祁連山的一草一木——祁連山國家公園巡山體驗見聞
    是我國西部重要的水源涵養區,是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平衡、維持河西走廊綠洲穩定、保障北方地區生態安全的天然屏障。祁連山孕育了極其豐富的冰川雪山、河流沼澤、森林草地、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以及十幾條著名的河流,這些河流滋養著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內蒙古西部、柴達木盆地以及這些土地上璀璨的文明。而生態管護員就是祁連山的「綠色衛士」,他們用腳步捍衛著這裡的每一片「綠色」。
  • 1.58萬平方公裡的生態守護——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
    如果沒有祁連山,內蒙古、新疆的沙漠將與青藏高原連成一片。祁連山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一座溼島,河流、冰川遍布。不僅孕育了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黃河的重要支流大通河、湟水河,青海湖的母親河布哈河,還擁有儲量達876億立方米、數量達2683條的冰川,滋養著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內蒙古西部、柴達木盆地,維護著青藏高原生態平衡。
  • 中國首批訪客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進行生態體驗
    李江寧 攝 中新網青海門源8月24日電 (李江寧)24日,中國首批訪客進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進行生態體驗活動。本次開放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體驗活動為試運營,訪客按照國家公園特許線路在園區內了解生態系統和動植物、親身參與國家公園保護活動、體驗傳統文化,活動完成後將獲得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授予的證書。 祁連山國家公園是中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總面積5.02萬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