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臺民居,是電影《追風箏的人》拍攝地,網友:像美國貧民窟

2021-01-13 芒果旅行日記

芒果旅行日記:在新疆喀什,有座百年民居,是阿富漢電影《追風箏的人》拍攝地。

它被譽為「維吾爾族活的民俗博物館」,也有網友說它外表破破爛爛的,像美國電影裡的貧民窟或像中國大城市裡的城中村。

它就是高臺民居,位於新疆喀什噶爾老城區,是維吾爾民族聚居區,有600多年歷史,至今仍有人居住。

很多沒去過新疆的人可能也聽過高臺民居,它是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追風箏的人》拍攝地,據說因拍攝期間阿富漢正發生戰爭,所以到與阿富漢城市喀布爾風格相似的喀什高臺民居拍攝。

圖為吐曼橋,是喀什著名景點之一,橋上不時有遊客往來,站在橋上可遠遠看到高臺民居。

穿過長長的吐曼橋,便到達了高臺民居的入口,這是一條長長的斜坡,旁邊有個小賣部,兩個外國人正在買水。

巷子裡遇到兩個踢足球的小孩子,旁邊木板上擺放著新疆特色美食——饢,應該是售賣給遊客的。

我正在拍照時,旁邊房子的一扇門打開了,露出了一張探索的小臉,我微笑著問可以拍照嗎?同時舉了舉手裡的相機,小女孩點點頭,露出了天真無邪的甜美笑容。

繼續往前走,是高臺民居的特色建築——過街樓,建在街道上的樓房,一樓供人行走,二樓住人,房子用木頭支撐著。

穿過小巷子,到達一個土陶作坊,只見一位維吾爾族男人正在製作陶壺,旁邊擺滿了成品,遊客可參觀拍照,也可購買陶器。

有網友說高臺民居是「維吾爾族活的民俗博物館」,也有網友說它像美國電影裡的貧民窟或北上廣深的城中村,你覺得呢?

圖文均為原創,請勿抄襲。我是芒果,獨自行走中國,歡迎關注芒果旅行日記,每天分享精彩的旅途見聞和路線攻略。

相關焦點

  • 西域一座活著的千年古城,電影《追風箏的人》就在這裡取景
    喀什老城位於新疆喀什市區中心,擁有幾百年歷史,是喀什噶爾和維吾爾文化最經典的代表,也是喀什乃至新疆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老城內的建築大多充滿了伊斯蘭和維族風情,街道內縱橫交錯,風格統一,非常適合拍照。遊客漫步其中,仿佛走進了中亞的異域,感覺十分神奇。
  • 高臺民居,為你,千千萬萬遍
    在新疆自駕有一點非常要注意,就是加油站在北京時間八點左右就會關閉,並且加油時只有司機可以開著車進入,車上乘客一律都得在出口處等。終於如願來到了喀什這個在南疆我最最最最最期待的城市,甚至沒有之一。塔什庫爾幹我也是很喜歡,但喀什老城才稱得上南疆的靈魂。
  • 厚重新疆:在喀什老城尋訪神秘的高臺民居和土陶六代傳人
    這個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神秘去處深深地吸引著攝影人,其滄桑之感令人難忘。2015年夏末,青山赴疆攝影一個多月,其中在喀什一個星期,兩次拍攝了高臺民居,並採訪了著名的土陶六代傳人吾麥爾·艾力。高臺民居是新疆喀什老城東北端一處建於高40多米、長800多米黃土高崖上的維吾爾民族聚居區,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喀什展示維吾爾族古代民居建築和民俗風情的一大景觀。
  • 高臺民居:新疆喀什的夢幻之旅
    高臺民居,作為千年古城、新疆喀什的旅遊景點,各地遊客趨之若鶩。它的房屋多為土木磚木構成。小巷錯綜複雜撲朔迷離,鋪有六角磚的是通路活路,鋪有蓋樓房用的小四方磚為死路。高臺民居30多年前,迫於生計,為了生存,做小生意,天天勞碌奔波於高臺民居(高村莊)。那時國語不像現在這麼普及,天天跟維族同志學維語。列位大咖看官若以為這是吹牛,那真是小巫見大巫、冰山之一角。比高臺民居大百倍的更具西域特色伊斯蘭穆斯林建築,風土人情、人文景觀的是:中國最大的清真寺——新疆喀什艾其尕爾清真寺及周邊的老城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做小生意一進去,半天見不了一個漢族人。
  • 訂的是「阿富汗菜」,吃的是肯德雞——《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封面訂的是「阿富汗菜」,吃的是肯德雞——卡德勒胡賽尼《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德勒胡賽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3月4日-)出版於2003舉個例子,就好像一個自小被美國人收養的華人,在美國按照標準中國菜譜,肉多少克,油多少克,鹽多少克,炒幾分鐘,炮製出一桌中國菜來,我們可能怎麼吃都不香,因為這個「美籍華人」可能不知道,中國菜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秘訣其實在於「火候」,而「火候」一旦標準化,就失去了臨場發揮的靈活性,也就失去了那自然的韻味。對了,就是這個「韻味」,《追風箏的人》缺的就是這個。
  • 新疆記憶(一),在迷之城的古喀什,去尋追風箏的那個人
    我一直很想寫一下新疆的帕米爾高原,連同喀什。源頭是因為追風箏的人的取景地就貫穿這兩地,後來則是因為它的本身,人,景,物,食。實際上在當時就已經寫下了開頭,只是因為心理狀態的種種跌宕起伏,我始終沒有決定什麼時候才願意讓手指重回鍵盤。誰說去帕米爾只能喀什單線往返?明明就可以走葉城—莎車—塔縣—喀什這條路,路面很好,風景是驚豔卻小眾。
  • 魅力新疆喀什市—高臺民居
    北崖即今老城喀喇汗王朝王宮所在地,南崖就是現在的高臺民居。 闊孜其亞貝希––維吾爾語意為「高崖土陶人家」,經過千年歷史的發展,高崖上形成了奇特的民居建築。這裡巷道狹窄彎曲,過街樓、小胡同、手工作坊隨處可見,生土建築比比皆是。現有居民640多戶, 4000多人,佔地面積5.7萬平方米。保留了多處已有數百年歷史的老宅和清真寺。高臺民居被中外遊客譽為「維吾爾族活的民俗博物館」。
  • 書評|《追風箏的人》——何旭雁
    ——《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風箏,它也許是一種信念,也許是一個夢想,也許是拉著風箏的那個人,追上風箏的過程,也許就是兩個人扯不斷的羈絆,但不管怎樣,始終不能阻礙它被追上……《追風箏的人》是一本文學小說,是從阿富汗移民到美國的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 新疆喀什高臺民居:這裡曾是貧民窟,如今是遊客必來的5A級景區
    這座名城的靈魂在老城,而老城的精髓則是高臺民居了。奇特的高臺民居、迷宮式的古老街巷是維吾爾建築文化的集中薈萃,代表了這個城市古老的過去。高臺民居是建於高40多米、長800多米黃土高崖上的維吾爾民族聚居區,距今已有600年歷史,是喀什展示維吾爾古代民居建築和民俗風情的一大景觀。2015年,國家旅遊局向喀什老城景區正式授予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
  • 喀什傳統的維吾爾民居—高臺民居,我國唯一保存的古西域特色街區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古城是指新疆喀什地區的喀什噶爾古城,古城歷史悠久,文化豐厚,風情獨特,是大部分人來到新疆喀什的第一目的地。但是,我卻獨獨鍾愛距離古城僅十分鐘路程的另外一個地方,那就是高臺民居。
  • 到了喀什,你才算走進了新疆
    在新疆,伊斯蘭風情最濃的地方就是喀什,最具維吾爾民族特點的地方也是喀什。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這是眾多旅遊者和新疆本地人的共識。它是全新疆穆斯林聚禮處,每天到這裡禮拜的人達到2-3千人,星期五主麻日下午男穆斯林的禮拜人數能達到6-7千人。古爾邦節時,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禮拜,通宵達旦地狂歡。
  • 風箏少年|追風箏的人 為你 千千萬萬遍
    每個人都可能像阿米爾那樣承受過背叛的痛苦和自責,每個人都一定期望擁有一個哈桑那樣忠誠又善良的摯友,然而並不是每個人在多年後都有敢於面對自己錯誤的勇氣和為之贖罪的機會。又是一年中風箏飛滿天的季節,和往年一樣,我沒有加入到放風箏的隊伍中去,而是駐足在廣場中央看著歡呼雀躍的人們。他們奔跑著將風箏送上天,然後便寄希望於手中的捲軸和那根纖細的線。
  • 新疆的千年小城,媲美摩洛哥土耳其!
    另外,喀什老城還是電影《追風箏的人》的重要取景地,來此可以尋找電影中熟悉的場景。 在這裡可以看到黃色的土牆和磚牆,有圓拱、彩色門窗等特色的裝飾,十分漂亮,可以沿途拍攝。另外,如果想要體會更加原始的風情建築,也可以將老城東側河邊的高臺民居一併遊玩。
  • 《追風箏的人》:他是哈桑,一個追風箏的少年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卡勒德胡賽尼的作品《追風箏的人》。
  • 電影《血戰高臺》十月份入場拍攝
    2020年9月7日,高臺縣黑泉鎮北部戈壁上,佔地6萬畝的河西長徵文化體驗景區建設現場,建築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加緊工程建設速度,保證電影《血戰高臺》在十月份入場拍攝。據悉,投資3.2億元,佔地6萬畝的河西長徵文化體驗景區是挖掘紅色旅遊資源,加快培育壯大紅色旅遊產業,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承載「紅色」基因,走一條集歷史文化、綠色生態、研學旅行、美麗鄉村、民俗特色為一體的旅遊新路徑,使紅色文化成為高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 為你,千千萬萬遍——新疆之旅·喀什噶爾(上)
    如果你看過電影《追風箏的人》,你會發現,很多場景似曾相識。影片開頭阿爾米的父親和朋友拉辛汗看風箏比賽的地方,拍攝地就是這百年老茶館。(PS:電影《追風箏的人》大部分場景於喀什取景。)百年老茶館在2013年重新裝修過,所以並不會顯得老舊。
  • 新疆喀什高臺民居土陶藝術的「堅守者」
    朱景朝 攝畫家筆下的高臺民居。 朱景朝 攝  中新網喀什10月19日電 (記者 朱景朝)站在喀什吐曼河大橋上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城市風景:一邊是高高矗立的散發著古西域氣息的高臺民居,另一邊則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  高臺民居建於40米高的黃土懸崖上,處於喀什老城東北,至今沒有改造。
  • 一次艱辛的心靈之旅,《追風箏的人》觀後
    看完電影《追風箏的人》,我是憂傷的。電影《追風箏的人》,是根據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同名小說改編,這是第一部由阿富汗後裔創作的英文小說。曾一度高居權威榜單之首,銷量全球超過2000萬冊,翻譯成42種語言。
  • 南疆印象3·喀什古城·高臺民居
    不到喀什等於沒有到過新疆。喀什是新疆文化的薈萃地,建築、巴扎(市場)、文物古蹟、手工藝品、維族風情等,獨特而神秘。      「沒到過喀什就等於沒到過新疆,沒到過高臺民居就等於沒來過喀什」。
  • 高臺民居,走入喀什吐曼河東側高崖一個最密集的維族人居住區。
    新疆之行(11)喀什維吾爾人最密集的聚居區高臺民居。喀什市老城區東南吐曼河的對岸,是個高崖。喀喇汗王朝把皇宮建在高崖北面,高崖南段是維族居民聚居區。旅遊團不會帶遊客到高臺民居旅遊觀光的,似乎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這裡不少危牆危屋,而且當地維族人也不喜歡遊客扎堆進入,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不過,那年我看見私導帶了散客在高臺民居遊玩。我跟在他們身後,蹭導遊。聽私導說不要拍攝維族女人,因為有的維族人是極其保守的,認為女人出嫁後就是男人的一件東西。至今個別維族男人還認為女人是他(丈夫)的一個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