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跟韃靼人的區別就像區分大江和大河,高山和峻岭一樣難。還有人說,韃靼人和蒙古人的關係就是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但只要有足夠的耐心,還是能理清這一堆亂麻,撥雲見日。
其實要弄清韃靼人和蒙古人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聯繫,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要弄清韃靼人的來歷和演變過程,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韃靼人的祖先是波斯人,古代遷徙到蒙古高原。
韃靼人後來發展壯大,反客為主,徵服了說蒙古語的突厥人。
不過韃靼人的歷史悠久,「韃靼」這個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內涵和外延也不盡相同,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的清楚,我們還要靜下心來去了解。
首先我們要知道,韃靼這個詞不是專指一個民族,或者哪一個團體的,而是泛指,是歐亞大陸所有的遊牧民族的共同名字。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遊牧民族,都被叫做韃靼人。
韃靼這個詞最早出現, 是在唐代突厥文碑銘上和某些漢文史書中。僅僅是翻譯,就有達怛、達靼、塔坦、韃靼、達打、達達五六個名字,叫人目不暇接。
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韃靼這個相同的稱呼,卻有不同的內涵。遼金時期,中原政權把蒙古高原偏東地區的塔塔爾部叫做韃靼。
到了明代,朝廷的公文和皇帝的詔書以及官員的奏摺,只用來專指蒙古高原東部遊牧民族的政權。
當時在歐洲各國,他們把從中國遷徙去的步落稽部落保加爾人叫做韃靼人。
而在俄國統治者那裡,所有亞歐大陸各國只要是使用突厥語的民族,都被叫做韃靼。
進入20世紀,歐洲曾經被金帳汗國統治的部分突厥和蒙古民族及其後裔都被叫做韃靼。
由此可見,韃靼人是在中國發展壯大的,歐洲的韃靼人很多來自中國。
5世紀的時候,韃靼作為遊牧民族,出現在蒙古東北及貝加爾湖周圍一帶。
9世紀前後,韃靼的活動範圍延伸到陰山南北和河西走廊,並且跟遼國、夏國的遊牧民族有了交往,並有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融合。
到了金代,韃靼的主要活動地區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和貝加爾湖西部,他們擁有自己的政權——韃靼聯盟。
南宋的時候,中原地區的百姓把蒙古人叫做韃靼、蒙韃和黑韃,汪古人(後成為蒙古部族之一)則被叫做白韃。
而同樣是南宋,南部地區的人民則是根據其文明程度把韃靼進行了劃分,成為熟韃靼與生韃靼。
到了13世紀初,生活在蒙古地區的突厥遊牧民族因為部落不團結,一盤散沙。各部落之間不團結,相互爭鬥,實力受到嚴重削弱。
突厥各部落的內戰給成吉思汗以可乘之機,成吉思汗果斷出兵,將其各個擊破,全部徵服。
正是從那時起,突厥人跟蒙古生活在了一起,兩個民族相互融合,分不出彼此。
所以歐洲人把入侵俄羅斯和歐洲各國所有蒙古軍隊,都叫做韃靼人。13世紀蒙古人在俄羅斯的中歐東歐地區建立金帳汗國,俄羅斯就把該國所有說突厥語的遊牧民族都叫做韃靼人。
總之,韃靼人是從外部遷入蒙古高原的,剛到的時候臣服於那裡的突厥人,後來反過來徵服了突厥。
再後來,韃靼人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人徵服,融合到了蒙古民族中。
現在韃靼在中國被稱為塔塔爾族,他們是一部分沒有跟蒙古人融合韃靼人。這部分韃靼人也被稱為黃種韃靼,雖然他們屬於蒙古族一個分支,但他們跟大多數蒙古人還是有很大差異的,主要區別一是宗教,二是語言。
宗教上他們一般都信奉伊斯蘭教,蒙古人則信奉薩滿教或佛教;他們平時說要麼說維吾爾語,要麼說哈薩克族語;而蒙古人則使用蒙古語。
韃靼人在俄羅斯還是個強大的存在,他們大多生活在指東歐伏爾加河中遊地區。俄羅斯各地都有分布,他們的主要特點就是說突厥語。
韃靼人在俄羅斯生活已經有幾個世紀,應該從13世紀蒙古人入侵俄羅斯開始算起。
成吉思汗統治終結後,很多韃靼人留在那裡,建立國家,並逐漸分裂。到了16世紀的時候,俄羅斯的韃靼分裂為喀山韃靼人、阿斯特拉罕韃靼人、克裡米亞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等多個山頭。一盤散沙的韃靼在16世紀中葉被沙皇俄國吞併。
從此後,俄國文獻將其境內諸多操突厥語民族,比如亞塞拜然人、比北高加索、和伏爾加流域的所有說突厥語的民族,都叫做"韃靼人"。
蘇聯後來也延續了這個稱呼,1920年5月,喀山韃靼人成立韃靼自治共和國。1991年韃靼人成立韃靼斯坦共和國,但依舊隸屬俄羅斯聯邦,是個具有高度自治權力的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