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了解韃靼人和蒙古人的區別,剪不斷,理還亂!

2020-12-17 歷來現實

蒙古人跟韃靼人的區別就像區分大江和大河,高山和峻岭一樣難。還有人說,韃靼人和蒙古人的關係就是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但只要有足夠的耐心,還是能理清這一堆亂麻,撥雲見日。

其實要弄清韃靼人和蒙古人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聯繫,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要弄清韃靼人的來歷和演變過程,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韃靼人的祖先是波斯人,古代遷徙到蒙古高原。

韃靼人後來發展壯大,反客為主,徵服了說蒙古語的突厥人。

不過韃靼人的歷史悠久,「韃靼」這個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內涵和外延也不盡相同,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的清楚,我們還要靜下心來去了解。

首先我們要知道,韃靼這個詞不是專指一個民族,或者哪一個團體的,而是泛指,是歐亞大陸所有的遊牧民族的共同名字。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遊牧民族,都被叫做韃靼人。

韃靼這個詞最早出現, 是在唐代突厥文碑銘上和某些漢文史書中。僅僅是翻譯,就有達怛、達靼、塔坦、韃靼、達打、達達五六個名字,叫人目不暇接。

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韃靼這個相同的稱呼,卻有不同的內涵。遼金時期,中原政權把蒙古高原偏東地區的塔塔爾部叫做韃靼。

到了明代,朝廷的公文和皇帝的詔書以及官員的奏摺,只用來專指蒙古高原東部遊牧民族的政權。

當時在歐洲各國,他們把從中國遷徙去的步落稽部落保加爾人叫做韃靼人。

而在俄國統治者那裡,所有亞歐大陸各國只要是使用突厥語的民族,都被叫做韃靼。

進入20世紀,歐洲曾經被金帳汗國統治的部分突厥和蒙古民族及其後裔都被叫做韃靼。

由此可見,韃靼人是在中國發展壯大的,歐洲的韃靼人很多來自中國。

5世紀的時候,韃靼作為遊牧民族,出現在蒙古東北及貝加爾湖周圍一帶。

9世紀前後,韃靼的活動範圍延伸到陰山南北和河西走廊,並且跟遼國、夏國的遊牧民族有了交往,並有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融合。

到了金代,韃靼的主要活動地區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和貝加爾湖西部,他們擁有自己的政權——韃靼聯盟。

南宋的時候,中原地區的百姓把蒙古人叫做韃靼、蒙韃和黑韃,汪古人(後成為蒙古部族之一)則被叫做白韃。

而同樣是南宋,南部地區的人民則是根據其文明程度把韃靼進行了劃分,成為熟韃靼與生韃靼。

到了13世紀初,生活在蒙古地區的突厥遊牧民族因為部落不團結,一盤散沙。各部落之間不團結,相互爭鬥,實力受到嚴重削弱。

突厥各部落的內戰給成吉思汗以可乘之機,成吉思汗果斷出兵,將其各個擊破,全部徵服。

正是從那時起,突厥人跟蒙古生活在了一起,兩個民族相互融合,分不出彼此。

所以歐洲人把入侵俄羅斯和歐洲各國所有蒙古軍隊,都叫做韃靼人。13世紀蒙古人在俄羅斯的中歐東歐地區建立金帳汗國,俄羅斯就把該國所有說突厥語的遊牧民族都叫做韃靼人。

總之,韃靼人是從外部遷入蒙古高原的,剛到的時候臣服於那裡的突厥人,後來反過來徵服了突厥。

再後來,韃靼人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人徵服,融合到了蒙古民族中。

現在韃靼在中國被稱為塔塔爾族,他們是一部分沒有跟蒙古人融合韃靼人。這部分韃靼人也被稱為黃種韃靼,雖然他們屬於蒙古族一個分支,但他們跟大多數蒙古人還是有很大差異的,主要區別一是宗教,二是語言。

宗教上他們一般都信奉伊斯蘭教,蒙古人則信奉薩滿教或佛教;他們平時說要麼說維吾爾語,要麼說哈薩克族語;而蒙古人則使用蒙古語。

韃靼人在俄羅斯還是個強大的存在,他們大多生活在指東歐伏爾加河中遊地區。俄羅斯各地都有分布,他們的主要特點就是說突厥語。

韃靼人在俄羅斯生活已經有幾個世紀,應該從13世紀蒙古人入侵俄羅斯開始算起。

成吉思汗統治終結後,很多韃靼人留在那裡,建立國家,並逐漸分裂。到了16世紀的時候,俄羅斯的韃靼分裂為喀山韃靼人、阿斯特拉罕韃靼人、克裡米亞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等多個山頭。一盤散沙的韃靼在16世紀中葉被沙皇俄國吞併。

從此後,俄國文獻將其境內諸多操突厥語民族,比如亞塞拜然人、比北高加索、和伏爾加流域的所有說突厥語的民族,都叫做"韃靼人"。

蘇聯後來也延續了這個稱呼,1920年5月,喀山韃靼人成立韃靼自治共和國。1991年韃靼人成立韃靼斯坦共和國,但依舊隸屬俄羅斯聯邦,是個具有高度自治權力的共和國。

相關焦點

  • 韃靼人等於蒙古人?並不是,這背後的故事不簡單
    剛剛來到草原地區的波斯人就是最早版本的韃靼人,他們畢竟屬於外來人,強龍不壓地頭蛇,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韃靼人都是必須要對蒙古人俯首稱臣,草原上蒙古人是一把手,韃靼人只是一個附庸種族。而在蒙古草原這裡,強者生弱者死的自然選擇教條是如此的明顯,韃靼人雖然一開始被壓制,但是民族終歸也有復興的一個檔口,後來他們準確地抓住了機會,並且甚至一度比蒙古人還要更強大。所以此時的韃靼人已經完成了反客為主,當年的草原主人蒙古人,已經只能屈居其下。
  • 韃靼人和蒙古人到底有多大關係,為何說韃靼是蒙古的仇人
    相信很多人都和筆者一樣,「韃靼」、「蒙古」傻傻分不清。在現代漢語中,韃靼人是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一個泛指,但在古時候,韃靼僅是一個北方草原部族,後來因為韃靼人實在太強大,北方諸部都已自稱「韃靼人」為榮。從唐朝中期開始,韃靼開始頻繁地出現在中國的史料中,因為翻譯的原因,在不同書籍中,他們的名稱都不一樣,分別有達怛、塔坦、達旦、塔塔爾等。
  • 韃靼人和蒙古人,現代為何不是同一族群?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因此雖然它在某些歷史階段的某些用途上可以算是「蒙古」的同義詞,但在更多時間卻是和蒙古含義並不一樣的。特別是在近代,「韃靼」已經成為了與「蒙古」完全不同的一個民族的族名,所以其實和「蒙古」的含義已經基本無關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韃靼」和「蒙古」聯繫與區別。
  • 北京新光天地疑雲剪不斷理還亂 或存更名可能
    原標題:北京新光天地疑雲剪不斷理還亂 或存更名可能   北京華聯和臺灣新光三越圍繞合作產物北京新光天地發生的故事遠未完結。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繼高端百貨樂天銀泰變身in88後,新光天地也可能面臨更名。
  • 韃靼名字暗藏中原王朝多少屈辱與無奈,韃靼人和蒙古人有什麼關係
    在國外,尤其在俄國,韃靼人幾乎就是蒙古人的意思。在國內,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一種疑問:韃靼人到底是不是蒙古人,他們有什麼關係?嚴格說起來,韃靼和蒙古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不同的草原部族,他們都曾經強大過,而且韃靼之所以廣為人知,背後還有一個漢人的無奈的故事。在我國廣袤的北方草原上,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崛起一個部族,他們揮舞著馬鞭徵服整個草原,然後他們部族的名字就逐漸演變為北方各遊牧民族的統稱。
  • 剪不斷,理還亂,陽明心學「心不動」的三個境界
    人生好多事情,有時候發現越想越亂,剪不斷,理還亂。這個時候,不去想,順其自然,靜下心來,反而是明智的選擇。關於靜心和「不去想」,人有兩種「無思」,一種是信馬由韁,一種是平靜如水。從知道自己心不靜,再到知道讓自己心靜,到不「知道」的自然心靜,是「心靜」的三重境界。而第三種境界,只能自己用心去體味,一使用意識去「辨別」,便不再是「不想」了,一有「我此時是否心靜」的念頭,便已經開始「不靜」了。
  • 俄羅斯的韃靼人明明是白人,為何用蒙古人別稱?
    歐洲的韃靼人,為什麼是白人,而不是蒙古人?在俄羅斯等國家,有個非常有意思的民族,就是韃靼族。這個民族其實是土生土長的俄羅斯人,卻有一個十分中國化的名字——韃靼人。在俄羅斯的東歐地區,有喀山韃靼人,還有克裡米亞韃靼人。這些人,屬於俄羅斯的少數民族,與俄羅斯的主體民族俄羅斯族有很大差距。俄羅斯的韃靼人現在有600多萬,居住在俄羅斯中西部,沿窩瓦河中遊及其支流卡馬(Kama)河兩岸,東抵烏拉爾山脈。
  • 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 — 韃靼人
    韃靼人今天的喀山,是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都,在過去一千年中積澱下來的歷史遺產,使喀山與莫斯科、聖彼得堡並列為全國僅有的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1552年,22歲的伊凡率領15萬大軍和150門大炮渡過了喀贊河,在喀山城下同韃靼人展開血戰。韃靼人退回城內死守,伊凡雷帝下令堅壁清野,切斷水源,欲不戰而勝。然而十天、二十天過去了,韃靼人依舊生龍活虎,另伊凡雷帝百思不得其解,最終一個韃靼人的叛徒道出其中秘密:韃靼人在城內得水塔下修建了一條密道,通往數百米之外的喀贊河。伊凡雷帝立即下令集中火力炸毀水塔,然後對喀山成發起強攻。
  • 我們的幸福似年輪,剪不斷,理還亂
    我們的幸福似年輪,剪不斷,理還亂。
  • 《兩隻老虎》:成年人的愛恨情仇,總是剪不斷理還亂
    打落門牙和血吞,味道好極了?02這也未必就是黑色幽默,唯有這樣才能夠與整個世界握手言和。有人將《兩隻老虎》中的張成功和餘凱旋合二為一,真是這樣的話——這部電影,實在太可怕了。人格分裂是其次,關鍵是我們完全不知道還有第二個自己的存在。如此不同的角色,卻真真切切的感受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 摩託車企業故事系列 飛鷹摩託是山寨還是山葉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今天我們就更深層次地聊一下,廣州費用到底和山葉是怎麼樣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好些朋友都說飛鷹是山寨品牌,其實真正了解過飛鷹摩託車朋友肯定不會這樣說。說飛鷹是山寨品牌的朋友應該是買到的是和山葉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車型。因為飛鷹像其他國內廠家一樣也是走的兩條路線。一部分車型完全就是飛鷹國產山寨,和山葉一點關係也沒有。
  • 蘇聯境內韃靼人:為何稱希特勒為救星?
    到公元前15年,克裡米亞半島上的國家和城市都淪為羅馬帝國的附屬國。克裡米亞半島後又相繼被不同民族佔領:公元250年來了哥特人,376年被匈奴佔領,8世紀來了可薩人,1016年受拜佔庭節制。到了1237年,克裡米亞半島迎來了它的新主人——蒙古人。最早在公元5世紀,「韃靼」一詞出現於一遊牧部落中,意思是「說蒙古語的部落」,其活動範圍在蒙古東北及貝加爾湖周圍。
  • 韃靼牛肉和韃靼人有關係嗎
    上17世紀俄羅斯韃靼人的裝束   東胡和濊貊、肅慎一般被定義為古東北三大民族。東胡族系包含的部落和民族很多,烏桓、鮮卑、柔然及蒙古族等。   上19世紀末生活在高加索地區的韃靼族婦女   南宋有個叫彭大雅的人寫過一本《黑韃事略》,稱漠北的蒙古人為黑韃,以區別漠南的白韃靼:「黑韃之國號大蒙古。
  • 克裡米亞——韃靼人失落的天堂
    到公元前15年,克裡米亞半島上的國家和城市都淪為 羅馬帝國的附屬國。克裡米亞半島後又相繼被不同民族佔領:公元250年來了哥特人,376年被匈奴佔領,8世紀來了可薩人,1016年受拜佔庭節制。到了 1237年,克裡米亞半島迎來了它的新主人——蒙古人。最早在公元5世紀,「韃靼」一詞出現於一遊牧部落中,意思是「說蒙古語的部落」,其活動範圍在蒙古東北及貝加爾湖周圍。
  • 蘇聯境內韃靼人:稱希特勒為救星 全族被遷中亞
    到公元前15年,克裡米亞半島上的國家和城市都淪為羅馬帝國的附屬國。克裡米亞半島後又相繼被不同民族佔領:公元250年來了哥特人,376年被匈奴佔領,8世紀來了可薩人,1016年受拜佔庭節制。到了1237年,克裡米亞半島迎來了它的新主人——蒙古人。最早在公元5世紀,「韃靼」一詞出現於一遊牧部落中,意思是「說蒙古語的部落」,其活動範圍在蒙古東北及貝加爾湖周圍。
  • 他們是蒙古人嗎?
    ,那麼,「韃靼人」去哪兒?俄羅斯韃靼斯坦自治共和國其實呢,歐洲人口中的韃靼人和明朝北方的韃靼人並非一個概念,前者指的是帶有蒙古血統的突厥部落,他們操著突厥語,信仰伊斯蘭教;而後者指的是真正的蒙古部落,操著蒙古語
  • 電影《一次別離》描述了家庭的瑣事,剪不斷理還亂的僱傭關係
    《一次別離》描繪了中產和底層兩個家庭,展示了伊朗社會的諸多矛盾,每個人物都有可憐的一面,可恨的一面,善良的一面,你看,人都是這樣的。伊朗羅生門,最後信仰戰勝了人性,都說現在的中國禮崩樂壞,看了這部片子深有感觸。伊朗有好多好片子的,小鞋子,推銷員等。
  • 2月,剪不斷,理還亂,藕斷絲連,3大生肖舊情暗湧,複合心思愈發濃烈
    2月,剪不斷,理還亂,3大生肖舊情暗湧,複合心思愈發濃烈,舊愛回頭,再度牽手,彼此堅定不移,恩恩愛愛。
  • 剪不斷理還亂!賽琳娜大腿處添紋身,連圖案也與比伯一模一樣
    而對於外界的紋身報導以及賽琳娜新歌的「別樣解讀」,賽琳娜與比伯都沒有給予回應,似乎默契十足,真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呵!不知道是無法回答還是不能回答,亦或是不願再與對方有糾葛,希望餘生悄悄度過。總之儘管傳聞滿天飛,賽琳娜與比伯都安靜如斯。
  • 在1856年至1863年間,約十五萬克裡米亞韃靼人和約八萬諾蓋韃靼人
    聯軍撤離後,原來向彼列科普方向撤退的俄軍又回到了克裡米亞南部的城鎮和平原。這裡的戰場再次成為農田和放牧地,牛群在聯軍的墓地邊遊蕩吃草。漸漸地,克裡米亞從被戰爭破壞的經濟中恢復過來,塞瓦斯託波爾獲得重建,修復了道路和橋梁,但是在其他方面,這座半島卻已經發生了永久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