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南川區南部,是重慶市四大名山之一,也是重慶市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國最有影響的旅遊景點「七頂國家級桂冠」,因其生物多樣性和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黃金佛山地質屬於新華夏構造體系,石灰巖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兩種地貌類型:一種是海拔在1000米以上,相對高差在500米至1000米之間的地區,為山勢奇雄,巖體絕壁,奇峰奇石的地貌景觀;另一種是海拔在800米至1200米,相對高差在500米以內的地區,為寒武系、奧陶系和志留系三種巖層組合。因其獨特的地質構造,從山頂到山腳形成了許多溶洞的奇觀,鐘乳石非常發達,洞穴沉積物歷史可追溯到380萬年前。
金佛山風景區是我國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天然植物基因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已確認各類植物資源302種,1607屬,其中古生代植物250多種,特有植物129種,珍稀瀕危植物269種,紅葉植物471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98種。有16個項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260個項目列入二級保護名錄,22個項目列入三級保護。這裡面的銀杉,杜鵑王,方竹,古銀杏,大葉茶樹被稱為「金山五絕」。金佛山還是植物藥種基地,中草藥品種有2100多個,珙桐、粗榧、小蟲草都有「金山三寶」之稱,人參、竹米和天竺黃都有「金山三寶」之稱。其中,一級保護動物10種,二級保護動物43種。
不僅金佛山風景區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自古以來,金佛山是佛教名山,又稱九華山。金佛山是南川最早的佛教活動場所,宋起,明興,清及民國中期均有分布。根據歷史記載,金佛山明時梵宇眾多,金佛寺、鳳凰寺、蓮花寺、鐵瓦寺尤其有名;大型洞穴底部的鬆散沉積物中含有豐富的硝酸鹽和硫酸鹽礦物,洞穴群落密集,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採硝工廠之一。金佛山地區的硝採歷史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其硝採遺址是中國火藥製造業和早期化學工業發展的重要證據,見證了中國火藥發展的輝煌歷史,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金佛山風景區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嚴寒酷暑,四季分明。它的成景地貌規模巨大,氣勢恢宏,層次分明,景觀豐富。包括金佛、柏枝兩山的金佛山風景區,於1988年被國務院第二批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點南北長33公裡,東西寬20公裡。金佛山主峰風吹嶺海拔2238.2米,是大婁山的最高峰。包括17個景區在內的金佛山風景區共有100多處景點,被國內外專家評為極具開發價值的自然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