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金佛山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北京時間6月23日下午17時許,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現場傳來消息,重慶金佛山與廣西桂林、貴州施秉、廣西環江一起通過大會表決,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在此之前,大會還通過了中國申報的「大運河」及「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兩個遺產項目。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的總數已達到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資料顯示,中國最早的世界自然遺產是1992年列入的九寨溝及黃龍。「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一期(重慶武隆、雲南石林和貴州荔波)於2007年申報成功,是我國的第六處世界自然遺產。如今,金佛山成為「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中的遺產地,也是繼武隆之後,重慶市擁有的第二個世界自然遺產地。加上大足石刻,我市已擁有3處世界遺產。

  據了解,金佛山的「申遺」工作始於2012年6月,由此開啟對金佛山自然資源「保護與開發」齊頭並進的艱難歷程。歷時兩年,圓滿完成各階段工作目標,並順利入選「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位於重慶南川區東南部、地處雲貴高原邊緣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的金佛山,旅遊資源豐富,生物種類繁多,地質地貌奇特,文化積澱深厚,素有「生物麥加、植物基因庫、東方阿爾卑斯、南方如初佛地」等之稱,先後獲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項桂冠。

  金佛山創寫「申遺」傳奇之旅

  金佛山「申遺」始於2012年6月,與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同時進行,由此創寫了一段「保護與開發」「魚與熊掌兼得」的傳奇歷程。

  轉型發展必由之路

  1300平方公裡的金佛山,幾乎佔據了南川區幅員面積的一半。它是重慶的南部生態屏障,同時也是南川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安身立命之所在。

  2011年11月,國務院批准南川成為國家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試點區。2012年11月,重慶市政府審議通過了支持南川轉型發展的意見。

  金佛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首先就是為了切實加強對金佛山的嚴格保護。申遺成功,毫無疑問將對南川旅遊產業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拉動作用。同時,這也是南川實現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

  旅遊業是資源型城市轉變發展方式最主要的先導產業。正如南川區有關領導所言,申遺將有利於促進金佛山生態保護、有序開發、有效利用同步實施,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同步推進,產業競爭力與環境競爭力同步增強,國內知名度和國際知名度同步提升,實現科學保護和永續利用金佛山的完美結合,有力推動南川轉型發展的步伐。

  事實證明,申遺兩年來,南川區從景區到城市,在生態環境、城市功能、基礎設施、居民素質、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明顯進步和有效提升。

  攻堅克難創寫傳奇

  2012年6月,金佛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和創建國家5A景區同時申報,同步推進。這是全國史無前例的一次。

  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側重保護,需要原生態的景觀資源;創建5A級旅遊景區側重於開發,需要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和提供人性化服務。

  兩者同時推進「矛盾」之突出、困難之艱巨,不在其中難以想像。南川申遺辦公室的有關領導如是感嘆。

  比如,在靈官洞的照明問題上「衝突」明顯:安裝照明設施可能會對喀斯特洞穴系統帶來影響,若不安裝照明,卻不利於遊客的遊覽體驗。怎麼辦?難怪有專家也連連感嘆稱,這真是一個「魚與熊掌兼得」的世界性課題和挑戰。

  金佛山申遺之路漫漫,爭取提名資格就是關鍵的第一步。據介紹,南川多次邀請國內外專家實地考察論證,提出了合理的範圍和最後得到國際專家認可的資源價值,最終在第一期申報中提出的8個預備提名地中脫穎而出,於2012年10月15日正式拿到申報入場券,取得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報提名地資格。

  按照世界遺產申報標準,2012年10月3日,開始撰寫申報文本,初步方向是主要凸顯金佛山的生物多樣性。而在威廉士教授實地考察後,卻明確指出包括金佛山在內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報項目,只能按世界自然遺產的第7條和第8條標準申報。這意味著之前準備的資源價值研究從零開始,不得不重新在地質地貌資源中去尋找價值和科學依據。

  但要在短時間內把金佛山的地質資源價值研究透切,並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幾乎成為金佛山申遺工作中最為嚴峻的挑戰。

  申遺對環境要求標準之高,也是南川必須解決的另一難點問題。據了解,僅在南川開展的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中,就實施完成了整治項目高達312項,其中新建了金佛山喀斯特展示中心、金佛山監管保護站、靈官洞燕子洞絕壁展示棧道三個重要基礎設施項目,不但為IUCN專家現場考察提供了全新的展示平臺,同時也提升了金佛山的監管與科普功能,獲得國內外專家和景區同行的一致好評。

  此外,南川還開展了金佛山北門、西門、南門三大門區改造,以及西、北、南三條旅遊主通道和山頂公路為主的綜合整治,新建旅遊中轉站3個、改造公路34公裡、栽植綠化植物15.11萬株,植物草皮草種1.9萬平方米,整治房屋938戶、筍棚42間;整治遊步道29.7公裡,規範設置標識導示牌420塊……

  打造國際旅遊勝地

  一直以來,金佛山在國內國際的知名度並不高。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無疑成為金佛山走向國際舞臺的最佳途徑。

  世界自然遺產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對人類罕見的、無法替代的、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自然景觀的最高認證,是衡量風景名勝品質的「試金石」,和證明其世界性價值的最重「砝碼」,是吸引全球遊客不請自來的「獨門秘籍」。

  因此,南川區在轉型發展戰略部署中,就明確提出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的目標。申遺成功,等於是讓金佛山進入了世界遺產大家族,並獲得了一張全球公認的金質名片和「質保書」,以及使南川旅遊進軍國際化市場的通行證。

  同時,金佛山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也將獲得永久造福南川人民的「聚寶盆」。世界遺產在吸引全國、全世界目光聚焦的同時,它必將獲得更多特別的發展「紅利」,之前成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我國張家界、麗江等地,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南川區有關領導在申遺成功後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金佛山成功列入世界遺產,既是一種特殊榮譽,同時也是一種莫大的責任。並鄭重承諾:立足保護,合理利用,用好、用活世界遺產這塊金字招牌,為促進南川區域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接下來,南川將以保護世界遺產地為核心,合理劃定風景名勝保護地區,並劃分不同等級、類型保護區,明確相應的保護管制措施和發展政策的要求。

  據介紹,目前南川已著手制定金佛山總體和分級保護區域及相應的管制措施,組建專門管理機構,全面履行遺產地的保護、管理職能。同時開始調研起草金佛山遺產地保護管理辦法,從規劃、建設、旅遊經營等方面進行剛性界定,加快保護立法,並制定出相應的保護策略。

  此外,金佛山還將與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的其他三個提名地一起,建立品牌聯盟體,共同推動發展。並與武隆喀斯特、大足石刻等建立「重慶三大遺產地聯盟」,相互提煉出最為精華的資源優勢,合理規劃旅遊線路,在門票銷售、宣傳營銷、服務對接等方面,共同打造重慶的「世界旅遊目的地」。

  小資料

  金佛山「申遺」檔案

  ●2012年6月,金佛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辦公室正式掛牌,全面開展申世遺工作。

  ●2012年10月15日,住建部正式確定重慶金佛山、貴州施秉和廣西桂林、環江一起,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報提名地。

  ●2013年1月22日,按時完成「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世遺文本,經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籤字同意後,如期上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

  ●2013年3月1日,世界遺產中心正式復函受理「包括金佛山在內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

  ●2013年8月21至23日,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莫洛伊(紐西蘭)、禹卿植(韓國)等專家將金佛山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世遺的首站進行實地考察評估。對金佛山給出「邊界劃定沒有更好的方案、缺少金佛山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項目不完整、熬硝文化和高海拔古洞穴具有非常高的價值」等評價。

  ●2014年5月,IUCN完成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提名地的《技術評估報告》並提交世界遺產委員會。

  ●2014年6月23日,在卡達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重慶金佛山與廣西桂林、貴州施秉、廣西環江一起通過表決,成功列入「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記者 王子來 採寫

  權威專家評說金佛山>>

  著名喀斯特權威專家、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德裡克·福特:金佛山高原演化和喀斯特臺原發育獨特,在「中國南方喀斯特」遺產項目中是不可替代的;更可貴的是資源尚未被人為破壞,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護。金佛山古佛洞的洞廳比美國猛獁洞(現為世界遺產)的洞廳還大,洞內的豎井、沉積物等洞穴形態也相似;與美國猛獁洞相比,成因相似,但金佛洞所反映的地殼抬升更為迅速,形成年代更為古老,洞中豎井、全方位演化特徵和巖溶動力學的反映更有價值。同時,金佛洞採硝歷史更為悠久,規模更為龐大,熬硝程序更為複雜。

  原國際洞穴協會主席安德魯·伊文思:金佛洞熬硝遺蹟為世界罕見的巨大地下工場。

  世界遺產保護聯盟洞穴與巖溶特別工作組主席史密斯教授:金佛山喀斯特地質構造特色突出,形成年代久遠,規模龐大。並且,在喀斯特地區有如此豐富的生物資源,非常具有代表性。

  國際著名喀斯特專家、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教授保羅·威廉士:金佛山洞穴系統反映了地球演化和地貌變化歷史,森林系統反映了喀斯特生態系統的演化過程。毫無疑問,金佛山具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金佛山採硝遺蹟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製造提供了重要證據,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國際著名喀斯特專家、英國伯明罕大學教授約翰·甘恩:金佛山有很美的自然景觀,擁有獨特的遺產價值,滿足世界自然遺產第七條和第八條標準。

  著名喀斯特專家、原斯洛維尼亞巖溶研究所所長安德列·格蘭茲:金佛山具有很美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地質地貌類型,滿足世界自然遺產申報的第七和第八條標準。

  中國科學院院士袁道先:在高海撥的金佛山喀斯特臺原上,沒有充沛的水源條件,而大規模的地下洞穴系統以及洞內礫石層的大量堆積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已有的三個提名地所不能解答的,所以金佛山在這個系列項目中是不可或缺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分類學專家王文採:金佛山擁有豐富的植物區系。

  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朱學穩:金佛山的生物資源、喀斯特地貌、地質結構、形成歷史等方面在國際國內上很少有地方能超越,優勢明顯。

  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朱德浩:大自然是美麗而複雜的,金佛山正是在種種有利的地質地貌和氣候條件下,經過幾千萬年歷史而形成的,它給我們留下了多種多樣的巖溶地貌形態和多姿多彩的洞穴系統,展示了一幅生動的巖溶地貌和洞穴的演化史。

相關焦點

  •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自然遺產還有哪些
    【湖北神農架】 2016年7月,通過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表決,湖北神農架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湖北神農架在生物多樣性、地帶性植被類型、垂直自然帶譜、生態和生物過程等方面在全球具有獨特性,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譜。獨特的地理過渡帶區位塑造了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殊的生態系統和生物演化過程,其生物多樣性彌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的空白。
  •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自然遺產還有哪些
    【湖北神農架】 2016年7月,通過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表決,湖北神農架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湖北神農架在生物多樣性、地帶性植被類型、垂直自然帶譜、生態和生物過程等方面在全球具有獨特性,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譜。獨特的地理過渡帶區位塑造了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殊的生態系統和生物演化過程,其生物多樣性彌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的空白。
  •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自然遺產還有哪些?
    【湖北神農架】 2016年7月,通過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表決,湖北神農架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湖北神農架在生物多樣性、地帶性植被類型、垂直自然帶譜、生態和生物過程等方面在全球具有獨特性,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譜。獨特的地理過渡帶區位塑造了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殊的生態系統和生物演化過程,其生物多樣性彌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的空白。 (來自:中國世界遺產網)
  • 金佛山——被遺忘的自然遺產--中國數字科技館
    2001年11月入選世界遺產預備名錄。2006年7月入選首批國家自然遺產。筆者曾多次到金佛山考察,願在此向讀者展示這一被遺忘的自然遺產的驕傲與困窘。早在2001年金佛山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預備名錄,但在2005年正式遞交申請時,南川政府考慮到「申遺」的巨大耗費,及其對旅遊開發和設施建設的限制;此外,金佛山周邊地區極其豐富的鋁土礦資源的開發計劃也可能成為
  • 金佛山躋身世界自然遺產 6月30日前免門票
    北京時間昨天下午5時30分,在卡達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傳出喜訊,包括重慶金佛山、廣西桂林、貴州施秉、廣西環江在內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遺項目獲批通過,躋身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金佛山是繼武隆之後,重慶擁有的第二個世界自然遺產,加上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我市現在已擁有3個世界遺產。
  • 金佛山——被遺忘的自然遺產
    2001年11月入選世界遺產預備名錄。2006年7月入選首批國家自然遺產。筆者曾多次到金佛山考察,願在此向讀者展示這一被遺忘的自然遺產的驕傲與困窘。陳煥鏞和匡可任教授在1958年將採集於廣西花坪的銀杉正式發表,讓化石植物「死而復生」,立刻引起了世界植物學界的轟動。這一極為罕有的孑遺裸子植物僅零星分布在重慶、廣西、湖南和貴州的偏遠山區,野生數量約1萬株。金佛山有近2000株銀杉,共6個居群,是世界上銀杉數量和居群類型最多的地方。穿行在金佛山中,就如同進入了一座植物「侏羅紀公園」。
  • 中國10大世界自然遺產,最早入選的是它?九寨溝、黃山都不是
    中國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截止目前已有50多個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其中世界自然遺產10多處,你知道最早入選是哪嗎?1、湖北神農架2016年,在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湖北神農架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湖北省第1處世界自然遺產。神農架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
  • 金佛山——被遺忘的自然遺產--中國數字科技館
    2001年11月入選世界遺產預備名錄。2006年7月入選首批國家自然遺產。筆者曾多次到金佛山考察,願在此向讀者展示這一被遺忘的自然遺產的驕傲與困窘。早在2001年金佛山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預備名錄,但在2005年正式遞交申請時,南川政府考慮到「申遺」的巨大耗費,及其對旅遊開發和設施建設的限制;此外,金佛山周邊地區極其豐富的鋁土礦資源的開發計劃也可能成為
  • 中國10大世界自然遺產,最早入選的是它?九寨溝、黃山都不是
    中國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截止目前已有50多個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其中世界自然遺產10多處,你知道最早入選是哪嗎?1、湖北神農架2016年,在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湖北神農架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湖北省第1處世界自然遺產。神農架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
  • 重慶受歡迎的一座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這就是金佛山。對於我國區域發展下,山川旅遊對經濟的貢獻算是佔據了比較高的一個比重,即便有的城市內山川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它們的綜合潛力意義卻很大,也能因此而獲得多數遊客的認可,尤其是對一個區域的旅遊發展下看,很多山川景區的綜合潛力意義都會得到釋放,而這座山的旅遊價值也很高。
  • 廣西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兩項正式入選,興安靈渠領銜多個項目排隊
    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能夠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定是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世界遺產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自然遺產3類。截止2019年7月,中國已有5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廣西目前有2項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 重慶南川:世界自然遺產金佛山景區有序開放
    3月15日,幾名遊客在金佛山景區的古佛洞景點內遊玩。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近日,位於重慶南川區的世界自然遺產地金佛山景區逐步恢復開放,當地政府在嚴格執行測量體溫、登記信息、設置消毒點等措施的前提下,有序迎接遊客前來登山賞春色。
  • 重慶旅遊|這些世界文化遺產,讓我們自豪到飆淚!
    重慶的世界自然遺產是大自然留下的獨特美景吸引無數遊客流連忘返同時在重慶還有沉澱著豐富人文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同樣璀璨奪目>大足石刻提起重慶的人文景觀首先會讓人想起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重慶第一個5A景區1999年12月1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 盤點中國11個世界自然遺產
    200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7.中國南方喀斯特    現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組成。其中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組成第一期的「中國南方喀斯特」進行申報,於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全票入選世界自然遺產 ;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江組成「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項目,於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中通過審議入選世界自然遺產,作為對「中國南方喀斯特」的拓展。
  • 世界自然遺產重慶金佛山 絕壁攬勝詩意棲居
    金佛山與峨眉山,青城山,還有縉雲山,一起成為巴蜀四大名山。金佛山在重慶南川區,這個是金佛山景區的入口,現在是國家5A景區了。金佛山的植被覆蓋率很高,有天然植物陳列館的美譽,一眼望去,鬱鬱蔥蔥,山巒疊嶂,負氧離子含量很高,是個讓人醉氧的地方。
  • 世界自然遺產地添機場 重慶仙女山機場通航
    央廣網重慶12月18日消息(記者吳新偉)今天上午9時50分,重慶航空OQ2097航班順利降落於重慶武隆仙女山機場,標誌著該機場正式通航。重慶機場集團介紹,仙女山機場屬4C級支線機場,海拔1745.04米,航站樓總面積為6000平方米,飛行區設計等級為4C級,跑道長2800米、寬45米,可起降主流的波音737、空客320以及國產C919飛機,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00噸、飛機起降量6360架次運行需要。
  • 梵淨山以獨一無二的「生物多樣性」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18年7月2日在西亞阿拉伯國家巴林首都麥納麥,舉行的世界第42屆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將中國貴州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梵淨山成為我國第53處世界遺產、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截止目前中國的世界遺產數量和義大利相同並列世界第一,此次大會中國和義大利都有兩項遺產申報,中國能否超越義大利還看這幾天的會議情況。
  • 重慶受歡迎的一座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這就是金佛山。對於我國區域發展下,山川旅遊對經濟的貢獻算是佔據了比較高的一個比重,即便有的城市內山川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它們的綜合潛力意義卻很大,也能因此而獲得多數遊客的認可,尤其是對一個區域的旅遊發展下看,很多山川景區的綜合潛力意義都會得到釋放,而這座山的旅遊價值也很高。
  • 重慶:AAAAA級風景區,南川金佛山。
    金佛山:位於重慶市南川區境內,大婁山脈北部,面積1300平方千米,景區面積441平方千米,主峰鳳凰嶺(風吹嶺)為金佛山最高峰,海拔2238米,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釐米約十萬個。金佛山25萬畝原始常綠林中,萃集237科2997種植物。景區被譽為「東方的阿爾卑斯山」。
  • 我國56項世界遺產名錄全在這兒了
    我國56項世界遺產名錄全在這兒了本文經思政課大學授權轉載來源:思政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