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11個世界自然遺產

2021-01-20 河北新聞網

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總面積500平方公裡。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1.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總面積500平方公裡。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2.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境內,它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距離成都市400多千米,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總面積64297公頃,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因溝內有樹正寨、荷葉寨、則查窪寨等九個藏族村寨坐落在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3.黃龍風景名勝區

    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國最高的風景名勝區之一。風景區由黃龍景區和牟尼溝景區兩部分組成。地表鈣華是黃龍景觀的最大特色。面積700平方公裡。主要景觀集中於長約3.6公裡的黃龍溝,溝內遍布碳酸鈣華沉積,並呈梯田狀排列,仿佛是一條金色巨龍,並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峽谷等景觀。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4.三江併流

    三江併流自然景觀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涵蓋範圍達170萬公頃,它包括位於雲南省麗江市、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9個自然保護區和10個風景名勝區。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景區跨越麗江地區、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三個地州。

    三江併流地區是世界上蘊藏最豐富的地質地貌博物館。4000萬年前,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大碰撞,引發了橫斷山脈的急劇擠壓、隆升、切割,高山與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獨有的三江並行奔流170千米的自然奇觀。200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5.三清山風景名勝區

    位於江西省上饒市東北部,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巔」故名。三清山風景區總面積756.6平方公裡,其中核心景區面積230平方公裡,緩衝區面積526.6平方公裡,其中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為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

    景區有南清園、西海岸、三清宮、梯雲嶺、玉京峰、陽光海岸、玉靈觀、三洞口、冰玉洞、石鼓嶺十大景區,三清山更是道教名山,共計有景觀景點達1500餘處,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的景區。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6.四川臥龍熊貓保護基地

    位於中國四川省汶川縣西南部,邛崍山東翼。最高峰為西南的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附近高於5000米的山峰有101座。群山環抱,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傾斜,溪流眾多。年均溫8.9℃,最高溫度29.2℃,最低溫度-8.5℃,年降水量931毫米。原始森林茂密,有大面積箭竹。不同類型的植被為多種動物提供了棲息場所。1963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2萬公頃。1983年加入國際「人與生物圈計劃」。主要保護對象是大熊貓等珍稀動物及森林生態系統。200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7.中國南方喀斯特

    現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組成。其中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組成第一期的「中國南方喀斯特」進行申報,於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全票入選世界自然遺產 ;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江組成「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項目,於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中通過審議入選世界自然遺產,作為對「中國南方喀斯特」的拓展。

    8.中國丹霞

    是一種有著特殊地貌特徵以及與眾不同的紅顏色的地貌景觀(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雲彩」或者「深紅色的霞光」。 在地質和地貌學層面上,丹霞可以定義如下:「丹霞是一種形成於西太平洋活性大陸邊緣斷陷盆地極厚沉積物上的地貌景觀。它主要由紅色砂巖和礫巖組成,反映了一個乾熱氣候條件下的氧化陸相湖盆沉積環境」。「中國丹霞」於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9.澄江帽天山化石地

    雲南澄江化石群距今5.3億年,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之一」。「寒武紀早期,種類繁多的多細胞動物突然在海洋裡大量出現。澄江化石記錄了這段特殊時期生物群的全貌,成為迄今地球上發現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例證」。2012年7月1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的第三十六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雲南澄江化石群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中國化石類自然遺產的空白。

    10.新疆天山

    新疆天山屬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溫帶乾旱地區最大的山脈鏈,也是全球最大的東西走向的獨立山脈。此次申報的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地,由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博格達、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音布魯克和阿克蘇地區的託木爾、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喀拉峻—庫德寧等四個區域組成,總面積達5759平方公裡。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11.湖北神農架

    神農架林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是一個山川交錯、峰嶺連綿的地方,因華夏始祖神農氏嘗百草救民之傳說而得名。林區中林密谷深,與世隔絕,完好地保存著洪荒時代的風光,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野人出沒的傳說更讓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樹林的寧靜、湖水的波瀾、大山的神秘、動物的嬉戲,這裡的一切都會讓人忘記喧囂,恍若隔世。2016年7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綜合)

相關焦點

  • 中國世界遺產數有望成為第一 盤點全球各國世界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數有望成為第一 盤點全球各國世界遺產中國網新聞7月7日訊 (記者 李金秋)當地時間2日,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在波蘭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消息稱,大會將審議34處申遺項目,其中包括7處自然遺產項目、26處文化遺產項目和1處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項目。
  • 中國《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上周通過四個篇章把自然景觀分類及中國的主要自然景觀分享給大家,今天主要介紹中國有哪些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如果還沒有確定怎樣遊中國的話,可以從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項目開始踏上您的旅程。簡單介紹一下,中國與世界自然遺產組織的關係。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1986年,中國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 大自然的魅力| 11個必去的絕美世界自然遺產
    截至目前為止,世界自然遺產共有209個,而成功列入世遺,當然有其不可取代而重要的歷史或文化意義。每一個世界自然遺產都值得我們到訪,感受世界級自然景觀的魅力。只是,209個地方真的很多,要全部去一遍堪稱「壯舉」。沒有如此多的時間和金錢?不如先到以下11個必去的絕美世界自然遺產!
  •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有哪些?2017最新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大全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有哪些?2017最新中國世界遺產名錄大全  【世界第一!52處中國「世界級遺產」全名錄!】  2017年7月最新消息,鼓浪嶼和青海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2處,從而暫時與義大利並列,居世界遺產總數第一位。
  • 世界自然遺產有哪些?四川最多,廣東竟然只有1個!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有了解過?世界自然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了保護自然遺產而設立的,我國的自然遺產總數位列世界第一,共有14處。這14處都分布在哪些省份呢?澄江化石地,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澂江縣境內,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之一」,2012年申遺成功後,填補了中國化石類自然遺產的空白。
  • 五大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世界自然遺產,你知道幾個?
    五大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世界自然遺產,你知道幾個?中國擁有的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0項,其中的自然遺產、文化景觀等,或氣勢磅礴,或內蘊深厚。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50項令人驚豔的世界遺產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五個!
  • 中國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位列世界第一
    5月3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辦的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中國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數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兩項合計佔全球同類遺產總數的6.8%。此外,中國是33年來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共有世界遺產53項,總數位居世界第二。世界遺產是國內外遊客首選旅遊目的地,是國外遊客了解中國國情、理解中國發展道路的重要窗口,是名副其實的「國家名片」。
  • 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貴州梵淨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新華社麥納麥7月2日電(記者施洋 湯潔峰)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貴州省梵淨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淨山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和第13處世界自然遺產。
  •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自然遺產還有哪些?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湖北神農架在生物多樣性、地帶性植被類型、垂直自然帶譜、生態和生物過程等方面在全球具有獨特性,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譜。獨特的地理過渡帶區位塑造了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殊的生態系統和生物演化過程,其生物多樣性彌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的空白。 (來自:中國世界遺產網)
  •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自然遺產還有哪些
    【青海可可西裡】2017年7月7日,在波蘭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將「青海可可西裡」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可可西裡,蒙古語「青色的山梁」之意,位於中國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西北角。青海可可西裡世界遺產提名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境內。
  • 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藏語|廣西|梵淨山|自然遺產|世界...
    中新網客戶端6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中國還有哪些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還有哪些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7-09-20 11:30
  • 背景資料:世界遺產——自然和文化遺產
    27屆會議3日決定,將24處世界名勝古蹟收入《世界遺產名錄》中。中國雲南省的「三江併流」自然景觀、北京市的十三陵和江蘇省南京市的明孝陵榜上有名。  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必備的條件:具有突出普遍價值、有充足的法律依據、歷史比較久遠和現狀保護較好。
  •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胡璐)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自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我國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 世界自然遺產知多少?
    為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舉行的第17屆大會上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公約》主要規定了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定義,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國家保護和國際保護措施等條款。世界遺產分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含文化景觀)、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混合遺產)。什麼是世界自然遺產?
  • 國考常識,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名單
    國考常識,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名單紅河中公教育 2019-08-18 09:032019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為中國第一個海洋世界自然遺產,在此之前,中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卻沒有一項與海洋直接相關的世界自然遺產,實在是一個頗為令人尷尬的情況。
  • 背景資料: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
    新華社北京7月8日專電(記者閻月凡)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是人類祖先和大自然的傑作,有效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就是保護人類文明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對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分別規定了定義。
  •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居世界首位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國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文化多樣,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
  • 世界自然遺產:中國是世界第一,貴州是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中國於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1987年中國第一批世界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到2020年,全國已有53項成為世界遺產,其中自然遺產13項,居世界第一。貴州有三項,排名全國第一。
  • 世界遺產最多的11個國家丨中國義大利並列第一
    無與倫比的自然遺產以及獨特的文化遺產,這一切都是人類的珍寶。原始的自然風光和人類創造出的燦爛文化,每一處都充滿神奇的魅力。日本TBS電視臺的周播紀錄片《世界遺產》近期推出的特別節目,把擁有最多數量世界遺產的前十名國家排了個名次。 第十名 伊朗(2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