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澳漁村的轉型之路

2020-12-12 人民網

  昔日的大澳人住在船上或岸邊的「棚屋」,自稱「水上人家」。
  (資料圖片)

  伴隨著喜慶的民樂和鑼鼓,一場別開生面的水上婚禮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看。一對新人甜蜜相擁,乘坐掛著紅布的舢板,駛過大澳湧行人橋,沿著水道緩緩抵達婚禮現場……

  大澳是香港著名的漁村,被譽為「東方威尼斯」,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珠江出海口以東,與澳門之間是遼闊的伶仃洋。水上人家,以海為生,以船為家。為了延續傳統婚禮習俗,從2000年起,大澳鄉事委員會每年都會舉辦一場水上婚禮。

  今年10月底,港珠澳大橋開通,大澳成了「距離大橋最近的村莊」。站在大澳湧行人橋往下看,只見三兩隻船停靠在岸邊,船上整齊地擺放著數十個座位。「這些船是專門載遊客去看港珠澳大橋和白海豚的,漁民們現在變成導遊了。」大澳鄉事委員會主席劉焯榮介紹說,部分大澳漁民自發成立客船公司,將漁船改造成20多艘遊客船,尋求轉型。

  昔日,大澳人一家蝸居在一艘小船上,漂泊在汪洋大海之中,自稱「水上人家」。上世紀50年代初,伶仃洋以出產黃花魚而聞名,大澳漁業鼎盛,有多達500多艘大小漁船。後來,漁業推行機械化,漁船數量迅速增加,但隨著附近海域黃花魚產量的下滑,不過10年時間,大澳整體漁業開始式微,這些「水上人家」站在了生活的十字路口。「漁民們沒有很多魚可捕,只能另謀出路。」劉焯榮回憶說。

  轉型後的大澳,目前約有100多間店鋪,大部分為花膠店,還有小吃店、手工藝品店。沿著永安街、太平街,一股獨特的腥鹹氣味撲面而來,掛在店鋪門口的魚乾、花膠和擺在攤位上的蝦醬,成為遊客們必買的大澳特產。店老闆熱情地吆喝著,言語間有著水上人家的直爽。

  76歲的黃來敏在大澳太平街經營著一家花膠店,他當了近40年的漁民。「12歲我就出海捕魚,常年住在船上。」黃來敏說:「後來魚變少了,我們賣掉了漁船,上交捕魚證,拿著補貼離開這裡。」

  上世紀90年代初,黃來敏離開了大澳,到香港市區成為一名搬運工。退休後,他還是回到這片熟悉的故土。「祖輩們都是大澳漁民,我還是想回到這裡繼續生活。」

  「幸運的是,大澳擁有天然的美景和獨特的民俗文化,發展旅遊業是大澳人生活的新出路。」劉焯榮說。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對大澳發展旅遊業是個好消息。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支持大澳發展旅遊,如大澳與昂坪360合作推介大澳漁村文化及特產、增加私家車和旅遊大巴進入大嶼山的配額等。

  在法國生活了5年的陳慧之於2008年回到大澳開辦民宿「歸田園居」。「大澳發展旅遊業,民宿能解決遊客們的住宿需求。」她說。

  陳慧之的父親13歲就離開大澳到市區謀生。如今她將祖輩們留下的三層老樓房重新翻修,有香港市民、內地遊客或外國遊客來此短租。

  隨著遊客日益增多,大澳的基礎設施承載力出現不足:巴士站、公廁總排起長龍,除了大澳文物酒店和數所民宿可提供住宿,能讓遊客過夜的點很少。「大澳只是遊客們半日遊的目的地。」劉焯榮期待大澳能夠提高旅遊承載力,在保留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的基礎上開發和發展。

  (據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洪雪華、朱宇軒) 

(責編:袁勃)

相關焦點

  • 香港大澳漁村:海邊的「浮城」往事
    新華社香港11月11日電 題:香港大澳漁村:海邊的「浮城」往事  新華社記者 洪雪華 朱宇軒  伴隨著喜慶的民樂和鑼鼓,一場別開生面的水上婚禮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看。  曾經的「水上人家」 如今漁民變導遊  站在大澳湧行人橋往下看,只見三兩隻船停靠在岸邊,船上整齊地擺放著數十個座位。「這些船是專門載遊客去看港珠澳大橋和白海豚的,漁民們現在變成導遊了。」大澳鄉事委員會主席劉焯榮介紹說,部分大澳漁民自發成立客船公司,將漁船改造成20多艘遊客船,尋求轉型。
  • 香港大嶼山、大澳漁村(一日遊)
  • 大澳漁村:別樣的香港印象(組圖)
    在香港的某個角落,我邂逅了她的另一種美。那是一個叫大澳的地方,位於香港大嶼山的西北端。漫步在大澳漁村木質的小橋上,看著往返的悠悠的小船和漁民……小村故事也很多。  「香港威尼斯」漁村真面貌  大澳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漁村,仍保留了香港開埠初期那古樸的漁村面貌。
  • 香港威尼斯,大澳這個最後原生漁村
    大澳,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的大澳島上,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漁村。大澳漁村全部都是在水上搭建的「棚屋」,是現代繁華的香港難得一見的水上棚屋了。由於大澳漁村依舊保存著過去的風貌,所以成為香港現存最著名的漁村景觀,2006年香港舉辦的「香港十大勝景選舉」,大澳名列香港十大勝景的第七名,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香港大澳是一個具有悠久的歷史的漁村,大澳邊上鹽田遺址據說可上溯至石器時代,有史可考的人類部落則只有三個世紀的歷史。
  • 香港大澳漁村:海邊的「浮城」往事!
    曾經的「水上人家」 如今漁民變導遊站在大澳湧行人橋往下看,只見三兩隻船停靠在岸邊,船上整齊地擺放著數十個座位。「這些船是專門載遊客去看港珠澳大橋和白海豚的,漁民們現在變成導遊了。」大澳鄉事委員會主席劉焯榮介紹說,部分大澳漁民自發成立客船公司,將漁船改造成20多艘遊客船,尋求轉型。
  • 我眼中的香港┃遊走百年大澳漁村
    「我眼中的香港」專欄第二期如約而至,今天帶大家遊走百年大澳漁村的是香港中國旅行社的金牌導遊劉永足。
  • 走在大澳的那片天空下——香港大澳漁村自助遊攻略
    香港境內最大的島嶼是新界的大嶼山。而大澳,位於大嶼山西部,遠離香港繁華鬧市區,是一個古老悠久,遺世而立的小漁村。這裡因其獨特的水鄉風情,又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這裡,像香港的另一個時空維度,一切都好像停留在過去的舊時光中。這裡是香港的另一番模樣,仿佛是香港風雲江湖中最後的一處避風港,一處只有人間煙火的世外桃源。
  • 香港最古老的漁村——大澳和「香港仔」
    作為一名兒時充滿考古夢的記者我在港幾年裡,遍尋香港漁村的原始面貌,期望能描畫這座傳奇城市的發展軌跡。香港最古老的漁村在哪裡?我到過香港仔尋找,那裡100多年前是漁村,也是港島發展最早的地方,至今仍有不少漁家居住在水上。香港仔在港島的南區,雖然如今城區已經與香港其他地方一樣,高樓林立,但百年漁村的痕跡已經深深鑲嵌在這塊土地上。
  • 大澳漁村隨想
    今年「七一」期間,我陪伴黨員父母親,帶著廣東省作協的「海上絲綢之路」創作項目走進陽東大澳漁村。  大澳漁村,是中國古村落,千年漁村,廣東省內唯一保持著原始漁家風貌的漁村,廣東省人文歷史最美鄉村旅遊示範區。大澳漁村也是古老漁港,在國家級中心漁港東平漁港東側海邊,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港口。
  • 最後的大澳漁村——香港金融之城另一面
    香港大澳漁村的生活方式和海南三亞等地的疍家人有相似之處,卻又有所不同。或者是制度不同的原因,二者在政府扶持的力度和方式上都極為不同。而部分香港模式值得正在建設國際旅遊島的海南借鑑。     夕光中的大澳老漁村,散發出歲月泛黃的光澤。令人無法想像的是,在金融大都市香港,至今還完整地保留著漁村老舊的歷史痕跡。
  • 香港篇-大澳漁村
    如果想找個原生態的地方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欣賞自然風光,慢悠悠的度過一天,大澳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地方。大澳是大嶼山上最早被開發的漁村,現在依然保留了當年古樸的風貌:縱橫交錯的水道,碼頭,密密麻麻的棚屋。此外還有寺廟,餐廳,小吃,海鮮,特產店,還有這兒著名的大澳文物酒店,都是必逛的地方。大澳位於機場方向,距離市區就挺遠了。
  • 香港大澳漁村2017端午節龍舟賽
    香港2017端午節龍舟遊湧及龍舟競賽  時間:2017年5月30日  地點:香港大澳漁村  端午龍舟競渡是香港最有特色的節慶傳統之一,香港半島酒店為了豐富住客文化體驗,將於端午當日(2017年5月30日)安排住客到大澳觀賞富地道漁村色彩的龍舟遊湧及龍舟競賽,更深入了解賽龍奪錦賀端陽的傳統與習俗。
  • 【香港旅遊】去大澳漁村,看看100年前的香港!
    充滿漁村人家味道的水上棚屋、瀰漫著海水鹹香味的老街道、風味獨特的當地小吃、老香港遺留至今的文物建築……這才是最真實的老香港寫照……大澳村落被一條河道分隔,河堤兩旁是百多年前由漁民蓋搭的棚屋。棚屋建築在豎立於水面的木柱之上,戶戶相連,櫛比鱗次。漁民多以舢舨出入,漁村的淳樸風貌歷歷可見,使大澳享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
  • 大澳漁村:這裡有你未曾見過的香港
    在香港大嶼山西北端,藏著一個原汁原味的小村莊--大澳漁村。那裡是蜑民世代棲息之地,是香港最後一片完整保留的水上棚屋。▼大澳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漁村,仍保留著香港開埠初期古樸的漁村面貌。想親睹香港難得一見的水上棚屋,就必須到這裡的大澳漁村看看。
  • 香江漫話:大澳——最後的漁村,香港的威尼斯
    中新社香港2月5日電 大澳——最後的漁村,香港的威尼斯  中新社記者 江家岱  漫步於泥濘的水道,一排排古老的木棚屋有秩序地穿插於河湧之間。「新鮮出爐的蝦醬咯,快來揀快來買!」循著遠處略帶嘶啞的吆喝,筆者無意中闖入了海味的天堂。
  • 【尋找香港最後的「威尼斯」】探訪大澳漁村+紅樹林溼地
    費用不含:各地往返香港交通費與個人消費活動流程:10:00 家長帶小朋友準時在沙田地鐵站集合10:00-12:30 前往大澳漁村,走訪水上威尼斯-穿越大澳船屋,並親子製作大澳馳名美食——生曬鹹蛋黃。走訪大澳漁村——香港最後的水上人家大澳是最早被開發的漁村,全部都是在水上搭建的「棚屋」,大澳漁村被三條通海的湧分為兩地,棚屋區由橋和水上木板走廊連接在一起,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水上人家
  • 【香港旅遊】探尋香港威尼斯大澳漁村(地理位置、美食、周邊景點)
    香港大澳漁村,香港最著名的漁村,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村落地處大澳島,有著「香港威尼斯」美譽,是香港十大勝景之一。作為最有水鄉情懷的地方,大澳漁村遍布縱橫的水道與水上人家,這裡的居民多以客家人為主。
  • 香港大澳漁村~香港威尼斯,棚屋,交通路線分享
    疫情期間的香港,周末遠離城市的喧囂,去離島走走也是很好的解壓方式。當然還是要戴好口罩的。好久前就想去大澳,大澳的路途較為奔波,我是暈著車走進大澳漁村的,密密麻麻的水上棚屋,縱橫交錯的水道於橋梁,到處晾曬的蝦醬和海鮮,這些都是大澳標誌性的風景線,沉積著香港漁區歷史文化。大澳漁村給人淳樸和悠然的感覺。在大澳,可以租漁船遊覽大澳,近距離觀看棚屋。大湧橋,一座鐵製的吊橋,也是大澳的標誌之一,還可以出海看白海豚,至於能不能看到海豚,就得拼運氣了。
  • [直通香港]東方威尼斯"大澳漁村" 品味香港情懷
    [直通香港]東方威尼斯"大澳漁村" 品味香港情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5日 17:57 來源:CCTV.com 進入[直通香港
  • 香港現存最著名的漁村——大澳,不為人知的小美好
    這次也是經過一番研究,對大澳這個著名漁村有了興趣,雖然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沒有直達,也沒有妨礙我這次「不購物」的香港之行。 大澳漁村 | 香港威尼斯 對於大澳這個漁村,相信應該不會太過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