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畫牡丹年入1.2個億,平樂村的鄉村振興我也想學!

2020-12-20 地道農旅

年創作銷售牡丹畫40多萬幅,收益達1.2個億,變為聞名全國的農民牡丹畫第一村。這就是河南平樂村!一個靠文化闖出鄉村振興新路子,農民用牡丹畫 「活」了一個村。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平樂村,看牡丹畫如何在平樂村花開富貴?

一、平樂村的概況

1 平樂村在哪?

平樂村南臨「千年古剎」白馬寺,距河南洛陽10公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村6473口人,村莊佔地面積3300畝。

2 平樂村的歷史

平樂村地處洛陽漢魏故城遺址,因公元62年東漢明帝為迎接西域入貢「飛燕銅馬」築「平樂觀」而得名。歷史上曾5個朝代在此建都,文化積澱深厚。千百年來,平樂村民有著崇尚文化藝術的優良傳統。

3 平樂村的成功

平樂村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找到實現鄉村振興的途徑。她以牡丹文化為吸引點,培育了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打造了豐富多彩和適應市場需求的鄉村旅遊產品,促進了農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

二、平樂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鄉村振興,文化為魂,產業為基。平樂人以繪畫滋養鄉風,以文化帶動農業、旅遊業、電商業協同發展,正描繪著奼紫嫣紅、無限生機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1 蹣跚起步,農民放下鋤頭執筆作畫

巧合下賣畫 1983年首屆洛陽牡丹花會拉開帷幕。彼時,在洛陽務工的兩兄弟置身於萬紫千紅的牡丹園被徹底震撼,之後開始創作牡丹畫。隨著技法的純熟,嘗試到白馬寺景區賣畫。沒想到,遊客對牡丹畫愛不釋手。

帶動農民畫 改革開放之初,農民生活尚不富足,畫牡丹能賺錢的消息迅速傳遍平樂村。經過多年發展,文化氛圍濃鬱的平樂村湧現了一大批農民畫師。

全民一起畫 平樂村的鄉親們,農忙時扛鋤頭,閒暇時拿畫筆,上至老人,下至青年,亦或是農家婦女,很多都有一手畫牡丹的絕活,在平樂有1000餘人從事牡丹畫產業,帶動文創、旅遊、電商等新業態快速發展,不僅成為享譽全國的「中國牡丹畫第一村」的美譽,也盛開出一份文旅深度融合的「美麗經濟」。

2 二次創業,單打獨鬥邁向抱團發展

競爭激烈市場總在變幻,學畫賣畫的歷程也並非一帆風順。後來,學畫賣畫的人多了,競爭也更加激烈,有時大老遠跑到市區也賣不出幾幅。

二次創業 發展的瓶頸倒逼平樂村開始「二次創業」。為推進農民牡丹畫向產業化發展,在政策扶持下,平樂村投資建成平樂牡丹畫創意園區,並創新嘗試「公司+畫家+基地」的發展模式,農民畫師按一、二、三級與園區籤約,發揮規模效應。

抱團發展園區會籤約畫師,園區經常性的名家培訓、外出交流等活動,村民閒暇時光作畫,作品由公司統一經營。在園區帶領下,平樂牡丹畫改變了之前一家一戶的鬆散經營,走向更加緊密的產業聯合,迅速打響了中國牡丹畫第一村的美譽。

如今,在平樂村,每年都有40餘萬幅農民牡丹畫作品通過電商遠銷海內外,並帶動了裝裱、研學、文創、電商、物流等新業態快速發展,從事牡丹畫產業的農民數量達到1000餘人,每年創造經濟收入1個多億。

3 畫成產業,鑄牢鄉村經濟發展根基

搭乘電商快車2016年以來,當地搶抓電商發展機遇,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聘請專業團隊開展電商培訓,許多畫師開始轉型開網店,活躍店鋪有140多家,順利入選「中國淘寶村」,成為農村創業創新的「星創天地」。

開展人才培養洛陽市美協、洛陽畫院全力支持平樂村農民牡丹畫人才培養工程,組織全市知名畫家在平樂村開展「百天傳幫帶」項目和「三年培養」計劃,力爭在5年內讓當地牡丹畫創作人員超過千人。

培養銷售經紀人 扶持培養一批能拓展市場的牡丹畫銷售經紀人,每年對在牡丹畫對外銷售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銷售能人給予重獎。

加快商標註冊洛陽市工商部門也將幫助平樂村儘快解決「平樂農民牡丹畫」的商標註冊問題。

同時,洛陽市旅遊部門也積極組織各家旅行社到平樂村踩線,進一步提高平樂農民牡丹畫在旅遊市場的知名度。

4 文旅融合,描繪鄉村振興嶄新圖景

拓展農業價值 洛陽鼎潤公司進駐平樂村後,建立了萬畝生態園來種植花卉苗木。

發展新型業態隨著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研學、文創、電商等新模式新業態應運而生,平樂牡丹畫產業再一次迎來了「高光時刻」。

促進研學旅遊平樂牡丹畫創意園區研學旅行團隊絡繹不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促進文明鄉風 平樂人從牡丹畫中討到了名氣財氣,更培植了文明鄉風,舞起了產業龍頭。

如今的平樂村以中國牡丹畫第一村景區成功申請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同時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牡丹畫愛好者長期在創意園區裡學習繪畫。

將來,平樂村將集中精力打造集書畫培訓、藝術創作、旅遊觀光、產品交易於一體的特色小鎮,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闖出一條文化傳承、文旅融合的發展新路子。

三、地道之見

平樂村的案例證明文化為魂、產業為基是拯救部分衰落鄉村並實現鄉村振興的良策,值得大力推廣,故地道農旅地道君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1 巧借勢,事半功倍

借勢資源 如果你的村子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者特色資源,將其整合起來作為你村子的核心競爭力來打造,藉資源優勢和已有知名度形成資源佔位,快速佔領市場。

抱團發展做好一村一品,通過合作社、村集體、企業+農戶等方式推動產業規模化、統一化、產業化發展。

2 會營銷,佔領市場

不懂營銷根本做不好產業,畢竟酒香還怕巷子,而農民最薄弱的就是營銷。如何破解,有以下兩個方法。

自建團隊在有能力、有資源的情況下,可以統籌建立一支懂網際網路也懂農業的專業農業產業營銷隊伍;或者通過培訓、講堂等方式培養營銷團隊。

組織外包 或者購買專業團隊的打包營銷服務,以便快速組建更專業的營銷隊伍和縮短對接客源市場的距離。

3 懂融合,價值再造

如果你的村子有特殊人文景觀,如古村落、古建築、古民居、傳統文化等資源,可以走以文化振興為抓手,從而實現鄉村振興的道路。

文化與旅遊以特色文化為吸引,吸引消費者來村裡領域,帶動當地研學、文創、電商等新業態發展。

文化與農業以文化產業發展為龍頭,擴大農業產業規模;或者將文化注入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再者,通過農產品文創設計等方式打造農產品品牌。

地道國際·農旅』地道國際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臺。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THE END

相關焦點

  • 田埂上繪出歲月圖譜——戶縣農民畫中的新中國七十年
    農民畫作者畫記憶、畫現實、畫理想,他們筆下的戶縣農民畫與新中國一路前行。從戶縣農民畫發端到邁向市場、走出國門,從如星星之火的美術組到成立農民畫合作社、農民畫畫莊,一個個看似平常的「進程」,是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鄉村振興等大事件最恰當的註解。
  • 果香四溢,聞見鄉村的振興之路
    在新時代的政策浪潮中,依靠水果撬動鄉村經濟發展,實現電商助力的營銷振興、防沙治沙的生態振興、走出大山的產業振興、種植現代化的科技振興、傳承文化的旅遊振興、飄洋過海的貿易振興,節目中各種新思路、新事物、新景象持續見諸報端,共同唱響鄉村振興的華美樂章。
  • 菏澤「尚苑牡丹田園綜合體」籤約儀式舉行 山東鄉村振興再添新銳
    12月11日,鑫座文旅(北京)有限公司與菏澤市金豐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菏澤市牡丹區舉行「尚苑牡丹田園綜合體」籤約儀式。雙方就項目總體策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達成全面合作協議。鑫座文旅(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世地鑫座文旅集團總裁齊麟,菏澤市金地土地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菏澤市金豐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景昌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
  • 【鄉村振興】嶗山區整合4.5億餘元涉農資金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嶗山區整合4.5億餘元涉農資金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3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美景入畫來——我市傾力打造鄉村振興「遷安樣板」工作紀實
    全市域規劃、全社會參與、全方位聚焦,我市鄉村振興徵途一路風光:2015年、2016年連續獲評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市,2017年獲評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市,2018年、2019年連續獲評河北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先進單位,在全省優化開發區29個縣(市、區)中鄉村振興戰略績效考核排名第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省排名第二。
  • ...振興設計大賽獲獎榜單揭曉,20多所高校學生為鄉村「種下風景」
    12月18日,2020「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在長三角路演中心落幕。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長三角地區20餘所大學近1000名青年師生與設計師匯聚於千年古鎮楓涇參與鄉村振興的設計大賽。今年6月,金山團區委、楓涇鎮立足金山優勢和實際,聯合全國藝指委、行業協會、長三角地區高校,面向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等相關專業在校學生以及青年設計師,共同發起2020「我為鄉村種風景」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讓長三角青年力量助力村域綜合規劃整治、鄉村文化品牌塑造,紮實推進「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 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人民網關注衢州——鄉村振興講堂讓主題...
    浙江衢州江山市清湖街道清泉村是下山搬遷安置村,4000多位村民來自13個鄉鎮的78個行政村。考慮村民缺土地、缺資源、缺技能,鄉村振興講堂請來職業學校、電商企業、鄉村工匠等師資力量,開設電商、月嫂、麵點師、縫紉工、砌築工等職業技能培訓課程,3個月直接帶動120多位村民增收30多萬元。
  • 農民畫扮靚美麗鄉村
    連日來,一幅幅反映農村生活和面貌的農民畫,生動地展現在偃師市翟鎮鎮甄莊村中心街的外牆上,成為該村譜寫美麗鄉村詩篇的濃重一筆。
  • 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你去過幾個?哪些鄉村是你最喜歡的
    蘇州江南農耕文化園是張家港市唯一一家四星級鄉村旅遊區。園內按照「縮小比例的江南水鄉,功能豐富的休閒農莊,農耕主題的文化走廊」的定位建設的,共有九大功能區供遊客參觀、體驗。還可品嘗得天獨厚的長江美食,鰣魚、刀魚和河豚等。花園村,隸屬浙江省東陽市,位於浙江中部,距東陽城區18公裡,是遠近聞名的現代化新農村。榮獲2017年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
  • 為鄉村振興想出「幾個轍」
    人民政協網上海12月14日電(金瓊 本報記者 顧意亮)臨近歲末,上海市奉賢區政協2020年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專項監督尾聲已近。為期8個多月的監督歷程,則被委員們形容為:「猶如經歷了一次春種、夏忙、秋收、冬藏的勞作。」
  • 如何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個振興」
    作者:李國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2018年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提出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
  • 巢湖市柘皋鎮:開展研學旅行 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柘皋鎮汪橋村以發展全域旅遊為契機,充分利用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深入挖掘該村特色文化,通過不斷優化改進研學旅行活動方案,在研學內容方面注入更多的本土特色,為鄉村研學旅行向專業化、規模化打開通路,助推鄉村振興。
  • 徐建平:邳州農民畫輝煌歷程暨個人作品展示
    當時,全縣共有業餘美術創作組35個,業餘作者1200多人,骨幹作者250人,年創作作品1500多幅(件)。由此,邳州農民畫活動便步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新時期。農民畫是中華民族深具群眾基礎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她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生生不息,是勞動人民人生志趣和生活憧憬的結晶。
  • 解讀《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介紹有...
    2018年,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以下我簡要介紹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貫徹落實《行動計劃》以及長期以來發揮農林優勢、服務鄉村振興的有關情況。2019-06-12 10:21:43吳普特:  一是全力推進卓越農林人才培養。
  •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
    2017年5月,後池村採摘園新植的櫻桃樹陸續掛果,村民劉田根激動不已:「我這輩子沒見過這樣的櫻桃,沒想到我們後池的土地上還能長出這麼好的櫻桃!」 (二)甘於幹實事,一支強隊伍事事衝鋒在前。後池人說,不怕窮,就怕懶,不怕沒路子,就怕沒人管。後池村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有一支幹事創業、能夠吃苦、勇於奉獻的黨員幹部隊伍。 帶頭修築通山路,深山有了「新愚公」。要想富,先修路。
  • 武漢上榜首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
    近日,由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首個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實施報告中,武漢案例榜上有名。圖片來源於網絡據了解,這份《報告》遴選了全國省、縣、村三級共27個實施鄉村振興典型範例。其中,江夏區大路村盤活土地資源、有效激發鄉村活力的具體做法、成效和經驗,入選27個典型範例並向全國推廣。
  • 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公布,山東省19席入榜百強
    近日由《小康》雜誌社推出的【百縣榜】中的「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榜單公布。鄉村振興是農村發展的重點,作為縣域城市的最基層組織架構,鄉村振興也意味著縣域基層經濟發展的最直接體現。在黨的十九大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榜單的評價推選,盤點了百佳縣市鄉村振興現狀,反映了我國鄉村振興的發展態勢。
  • 濟寧兗州:為鄉村振興注入新能量
    「商業街建成後,我是第一個搬來開始裝修的,現在店裡每天的營業額在6000元左右,是個很不錯的開端。」店主郭磊說,他開的小店成了「網紅店」,門口排隊的人絡繹不絕。「小鎮裡三分之一商鋪是牛樓社區居民在經營,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入夥』,小鎮為商家免去第一年租金,第二年只收取營業額的10%作為租金。」
  • 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振興鄉村現實嗎?
    因而,近年來鄉村振興成為我們要解決的重點問題,鄉村振興這個概念我們聽得不少,但達到怎樣的局面才算是鄉村振興呢?我想對於農民來說,鄉村振興的概念大多數人都是模糊不清的,總之我們可以感覺到鄉村正在發展,我們可以感受到農村越來越好!國家近年來對於三農問題尤為重視,城鄉一體化成為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
  • 郫縣唐昌鎮平樂村:廢棄磚廠能否變良田
    4月21日,在郫縣唐昌鎮平樂村新推平的地裡,成都甘珍源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先元小心翼翼地擺弄株高不足30公分的樹苗。500多畝荒蕪坡地,紅色土裡布滿了砂礓、碎石和磚塊。  這片地是兩家磚廠留下的。歷經20多年的燒磚取土作業後,地表已經被挖掉六七米,裸露的紅壤缺乏有機質,長不出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