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45年左右,一半的新車有望實現自動駕駛。以下是按資金,估值和公司類型分類的所有主要自動駕駛汽車公司的列表。事實上,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在過去兩年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
在進入市場參與者之前,最好先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預期結果。幸運的是,美國維多利亞州交通政策研究所最近發布了關於自動駕駛汽車實施速度的2020年預測(見下圖)。從2018年版開始的主要變化是,直到一半的新車將自動駕駛之前,它需要到2045年(而不是2030年)。
資金最多的前20名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對實現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球場數字的「普遍看法」已大大增加。最初估計為「幾億」,但很快被「幾百億」所取代。信息報》(The Information)2020年5月的最新估計是,最大的30家公司合計投資了160億美元,但最終的突破將需要500億美元。然而,即使投資看起來巨大,估計的未來市場規模8萬億美元也值得嘗試。
Waymo 150億美元(5/2020年第一輪外部融資30億美元)
巡遊53億美元(通用汽車與軟銀34億美元,本田7.5億美元)
Aptiv 40億美元
Argo AI 36億美元(大眾26億美元,福特10億美元)
豐田28億美元
優步20億美元(據The Information 5/2020估計)
百度10億美元(根據The Information 5/2020估算)
戴姆勒和寶馬10億美元
蘋果10億美元(據The Information 5/2020估計)
大眾汽車公司$ TBC(宣布10/2019)
Zoox 9.55億美元
Nuro 9.40億美元
Pony AI 7.26億美元
Aurora Innovations 6.9億美元(亞馬遜5.3億美元)
Pony.ai 4億美元
AutoX 1.6億美元
May Mobility $ 83M
海軍藍$ 64M
遠航$ 51M
Optimus Ride $ 50M
最高估價
一些參與者是在其他市場(汽車製造,技術,乘車等)上公開上市的公司,而另一些則是嚴格專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私人投資公司。
微軟$ 1,3tn
蘋果$ 1,2tn
亞馬遜$ 1,tn
字母8,560億美元
豐田1,760億美元
特斯拉1420億美元
大眾710億美元
滴滴出行550億美元
Uber 510億美元
戴姆勒350億美元
寶馬350億美元
百度330億美元
通用汽車320億美元
福特210億美元
郵輪 190億美元
英特爾-Mobileye 150億美元
吉利140億美元
Yandex 120億美元
按類別投資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
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按資金額排序):
Waymo(字母)
克魯斯(本田通用)
Argo AI(福特,大眾)
大眾自治
動物園
小馬AI(百度)
Aurora Innovations(亞馬遜)
AutoX
航程
海軍藍
可能流動
五
Comma.ai(在監管機構警告後關注ADAS )
乘車公司:
滴滴出行(中國)570億美元(私人,最新資金為7/2019的11億美元)
優步(美國)510億美元(公開)
Lyft(美國)100億美元(公共)
Ola(印度)100億美元(2019年最新私人融資3億美元)
Go-jek(東南亞)100億美元(私人,最新資金2020年為12億美元)
Grab(東南亞)90億美元(私人,最新資金2020年為8.5億美元)
矽谷的滴滴出行自動駕駛汽車實驗室於8/2019宣布,它將於2020年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以及2021年開始在其他全球市場提供免費駕駛無人駕駛汽車服務,並在該市場擁有60%的所有權。與大眾汽車在上海的合資企業。
Uber無人駕駛部門在2019年的IPO中估值為70億美元。目標是到2022年為沃爾沃汽車提供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因為駕駛員佔公司每英裡成本的80%。
美國汽車製造商:
通用與本田共同向Cruise投資了53億美元。
福特在2017年2月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rgo AI。2017年與Dominos和Postmates合作,2018年與Walmart合作經營自動駕駛送貨車。
FCA與Waymo(提供汽車)
特斯拉於2014年發布了半自動AutoPilot,並承諾將在2020年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
歐洲汽車製造商:
大眾與Argo AI和大眾自治
到2023年,奧迪對 AV的投資將達到160億美元(這裡戴姆勒,寶馬在2017年的估值為30億美元)
自2019年7月7日以來,寶馬與戴姆勒的合作夥伴關係使1,200名技術人員在2024年之前將AV投入使用。與英特爾和Mobileye的合作 自2019年以來,博世在加利福尼亞州提供計程車服務。
DAF,戴姆勒,依維柯,曼,斯堪尼亞和沃爾沃。戴姆勒於2018年宣布,將致力於在自動駕駛卡車技術上投資5.7億美元,主要專注於相互連接的自動駕駛卡車排。
日本汽車製造商:
豐田汽車在2014年表示,它沒有投資自動駕駛汽車,但在2015年改變了戰略,投資了10億美元,目前投資額為28億美元。已投資Pony AI來使雷克薩斯汽車自動化,並與Nvidia和Suzuki合作。
本田與通用在克魯斯
日產雷諾三菱汽車於2019年夏季與Waymo合作,將無人駕駛汽車帶入日本和法國。
軟銀與日本Advanced Smart Mobility合資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並與Finan Sensible4合作開發到歐洲和日本的無人穿梭巴士。
中國汽車製造商:
沃爾沃(吉利)的目標是在2020年將自動駕駛汽車推向市場
NIO 與Intel Mobileye合作在中國提供消費者自動駕駛汽車
上汽集團
順豐汽車
其他汽車製造商:
現代起亞於9/2019投資40億美元與Aptiv合資,以在2025年將自動駕駛汽車推向市場。
Jaguar Land Rover專注於駕駛員輔助技術,並為Waymo提供汽車,但在2020年推出了自動駕駛就緒班車
自2017年以來,PSA用nuTonomy(被Aptiv收購)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技術MAGA:
亞馬遜,Aurora(5.3億美元的B輪融資,在2019年的估值為20億美元),瑞安
AppleProject Titanium在2019年6月收購了Drive.ai(前估值2000億美元)
微軟為從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公司提供雲服務。與豐田合作進行機器人和AI的研究,並向沃爾沃自動駕駛汽車提供HoloLens技術。
Waymo通常被認為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第一名
其他技術巨頭:
百度Apollo平臺與150個合作夥伴(合作,包括雪佛蘭,福特,本田,豐田。到2030年,中國的視聽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美元,到2040年將達到全球英裡數的2/3(麥肯錫)
自10/2017起,思科致力於將道路上的各個汽車與周圍的基礎設施連接起來。
華為與沃達豐(Vodafone)合作開發了蜂窩汽車連接技術,並與大眾,廣汽,北京新能源汽車和長安汽車合作,以在2021年推出自動駕駛汽車。
英特爾的自動駕駛集團(ADG)以及通過英特爾投資公司投資的2.5億美元
英偉達已經為特斯拉,豐田,百度,博世和卡車製造商Paccar提供了自動駕駛汽車技術。
三星自2017年以來開發了自動駕駛現代汽車。為汽車製造商提供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平臺和行動網路基礎設施。
Yandex(「俄羅斯Google」)於2016年開始研究無人駕駛汽車技術
汽車一級技術供應商:
Aptiv(2011年以70億美元的估值收購了Ottomatika,Nutonomy,IPO),Lyft,寶馬
博世在視聽設備上投資了11億美元。自2019年以來一直在戴姆勒(Daimler)提供計程車服務。自10/2019起,與豐田,通用汽車,大陸集團,英偉達,恩智浦(NXP)共同組建自動駕駛汽車計算聯盟。在4/2017與梅賽德斯籤訂2年獨家協議。在許多梅賽德斯模型中的半自動ADAS。
大陸集團專注於駕駛員輔助技術和智能汽車基礎設施。與Nvidia合作建立自動駕駛汽車系統。
麥格納向Waymo和Apple生產汽車。
松下正在為未來做準備,因為大部分汽車都將出售給 Uber或滴滴出行等打車公司
塔塔·埃爾西(Tata Elsxi)於2015年開始投資自動駕駛汽車,但於2019年重新專注於輔助駕駛技術。
自2015年與Mobileye合作以來,法雷奧一直在投資自動駕駛汽車。主要側重於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
偉世通(Visteon)投資於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該系統以後可擴展至完全自動駕駛
美國加州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證
截至2020年2月26日,DMV已向以下實體頒發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證(包括駕駛員):
Almotive Inc:「將自動駕駛帶給所有人」
Ambarella Corporation:「用於邊緣應用程式的AI視覺處理器」
Apex.ai:「用於自動出行的安全且經過認證的軟體」
Apple Inc. 「通過創新的硬體,軟體和服務為客戶帶來最佳的用戶體驗。」
Argo AI,LLC:「開發
基於信任的自動駕駛系統」
Atlas Robotic,Inc .:「我們的機器人意味著業務」
Aurora Innovation:「我們正在努力安全,快速,廣泛地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的好處」
AutoX Technologies Inc:「民主自治」
百度美國有限責任公司:「百度的研發中心之一,其使命是通過技術使複雜的世界變得更簡單」
寶馬:「自動駕駛之路」
博世:「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人與機器之間」
Boxbot Inc:「本地包裹交付的未來」
長安汽車:「中國第一輛具有自主駕駛能力的本地製造的汽車」
大陸汽車系統公司:「您的無縫出行體驗」
Cruise LLC:「為我們愛的城市設計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
CYNGN,Inc:「用於商業和工業機器的自動駕駛軟體」
Deeproute.ai Ltd:「深度自動化—智能路由」
德爾福汽車公司:「我們致力於有所作為」
DiDi Research America LLC:「改變人們到達目的地的方式」
EasyMile:「今天的自主未來」
法拉第與未來公司:「轉型解決方案」
福特:「通過無人駕駛運輸解決方案幫助人們度過生活」
Gatik AI。Inc .:「用於B2B短途物流的自動駕駛汽車」
Helm.AI Inc:「用於自動駕駛的可擴展AI」
本田:「與Cruise和通用汽車合作,為Cruise提供資金並開發專用的自動駕駛汽車」
Imagry Inc .:「無地圖自動駕駛」
英特爾公司(Mobileye):「傳感未來」
Kaizr,Inc:「構建最安全的自動駕駛系統」
Leonis Technologies North America LLC:「自動駕駛-沒時間停電」
Lyft,Inc:「我們可以一起改變運輸方式」
梅賽德斯·奔馳:「自動駕駛將從根本上改變汽車」
Mando America Corporation:「我們參與了汽車制動,轉向和懸架系統的設計,測試和應用」
Navya Inc .:「新的出行在這裡。自治,共享和電力化。」
NIO USA,Inc .:「中國高端電動汽車市場的先驅」
日產:「未來就在眼前」
Nullmax:「成立於矽谷,立足中國,為世界服務」
Nuro,Inc:「自動實現本地商業的未來」
NVIDIA Corporation:「製造人工智慧驅動的自動駕駛汽車」
Phantom AI:「民主化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
PlusAi Inc:「塑造卡車的未來」
Pony.AI:「無處不在的自動出行」
Qcraft.ai:「將自動駕駛帶入現實生活」
Qualcomm Technologies,Inc .:「您在看到5G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我們」
Renovo.auto:「 屢獲殊榮的汽車數據平臺」
Ridecell Inc .:「如何共享才能盈利」
上汽創新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移動世界的產業」
三星電子:「自動駕駛和對安全的追求」
SF Motors Inc .:「我們設計更美好的未來-您驅動它」
斯巴魯:「有安全,有斯巴魯安全」
Telenav,Inc .:「使聯網汽車更智能,更安全」
特斯拉汽車公司:「現在生產的所有特斯拉汽車都具有完整的自動駕駛硬體」
ThorDrive Inc:「為您帶來未來」
TORC Robotics Inc:「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隨時可以上路」
豐田研究院:「為豐田開發自動駕駛,機器人技術和其他人體放大技術。」
TuSimple:「更好的前進之路」
優步先進技術集團:「為所有人提供安全,可靠的自動駕駛交通服務」
Udacity,Inc:「成為自動駕駛汽車工程師」
Udelv:「通過自動駕駛重塑交付」
法雷奧北美有限公司:「智能汽車的智能技術」
美國大眾汽車集團:「我們使自動駕駛汽車成為現實」
航程:「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承諾」
Waymo LLC:「我們正在打造世界上最有經驗的駕駛員」
WeRide Corp:「通過自動駕駛來改變出行方式」
Xmotors.ai,Inc:「設計和製造與先進的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技術無縫集成的汽車」
Zoox,Inc .:「從頭開始創建自主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