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大繼續教育學院落地山西農谷

2020-12-12 山西日報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王秀娟)10月27日,記者從山西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獲悉,該院農谷辦學基地日前落地山西農谷農民培訓中心,這標誌著「谷城院」一體化發展的進一步推進。
  山西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多元發展,構建起了比較完備的成人教育體系,先後獲批「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示範基地」等稱號。山西農業大學積極融入農谷戰略,打破圍牆、開放辦學,進一步推進了「谷城院」一體發展總體思路的落地生根,實現了產學研的深度結合,讓農民和學者成為共同的研究者,打通了科研和實踐的空間壁壘和意識壁壘,為科研人員走出校門辦大學、農民融入土地學文化搭建了重要平臺。

相關焦點

  • 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上)
    2017年,作為推動山西農業現代化的戰略之舉,山西農谷正式掛牌成立;2018年5月,省政府批准山西農谷成為全省唯一的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2019年,國務院批准依託農谷設立山西晉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山西農谷成為全國四大農高區之一,農谷建設也從省級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按照「三年成勢、五年成型」的發展目標,今年,山西農谷建設取得關鍵性突破性進展。
  • 山西推動農大與農科院合署發展,改革一年多來成效初顯
    以王斌所在的資源環境學院為例,從今年6月到10月中旬,4個多月時間,新增科研項目22項。  「農科院的環資所和農大的資環學院在土壤培肥與質量提升、生態環境保護、鹽鹼地治理等方面有幾十年的合作交流歷史,整合後合作渠道更為暢通。」山西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黨委書記陳斌介紹。  同樣受益的還有農大師生。
  • 【轉型進行時】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下)
    以「農」為本,以「谷」為核,是山西農谷建設的根本,那麼山西農谷的這個「核」是什麼?就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農業現代化,讓山西現代農業在這裡振翅高飛,進而引領山西農業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為了儘可能縮短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周期,農谷這樣一個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就需要集聚很多的創新要素,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李步高認為,創新要素一般包括人才、技術、成果、科研平臺以及資本、信息等,在農谷這個平臺上,通過谷城院的融合模式來推進各種要素集聚。
  • 轉型進行時丨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下)
    中國農業科學院首席科學家吳文斌表示,晉中國家農高區,更多的是打造一個科技成果轉化的高地,就是把農業科學家研發的相應技術、裝備、平臺、系統在農高區做一個集成,以點帶面,來推動整個農業科技成果的落地問題。另外一方面,農高區也是未來解決區域層面的科技成果創新、轉化和落地的平臺。
  • 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中)
    從山西農谷戰略的誕生,再到晉中國家農高區落地,農谷建設始終緊扣鄉村振興發展脈搏,刻印著深化轉型綜改、實施創新驅動的烙印。而農高區的設立,更是為立足有機旱作高端產業技術、引領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 山西農谷建設三年間
    1月6日,在山西農谷金谷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科谷生物農藥有限公司股東之一胡秋義向記者介紹說,「這種農藥對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效果很好,眼下一些生產線還處於設備安裝調試階段,10條生產線全面投產後,生產的生物農藥產品可防治農田病蟲害1000萬畝以上。」金谷園區是山西農谷的核心區域,也是山西農谷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 山西農谷:千畝新品種穀子豐收了
    「今年我們山西農谷有機旱作穀子試驗示範基地,由新品種、新材料、新技術集成種植的有機旱作穀子獲得了豐收,通過一年的實地檢驗,一批新的有機旱作種植模式獲得了成功。」11月18日,山西農業大學教授郭平毅高興地告訴記者。
  • 【轉型進行時】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中)
    從山西農谷戰略的誕生,再到晉中國家農高區落地,農谷建設始終緊扣鄉村振興發展脈搏,刻印著深化轉型綜改、實施創新驅動的烙印。而農高區的設立,更是為立足有機旱作高端產業技術、引領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 張雲龍在太谷縣調研山西農谷晉中國家農高區建設情況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 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雲龍與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團隊調研山西農谷和晉中國家農高區園林綠化、種苗花卉規劃設計和建設情況。市委副書記、市長常書銘,副市長丁雪欽,縣委書記、山西農谷黨工委書記劉偉,山西農谷(太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成海,太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國文一同參加。
  • 神農科技集團正式揭牌 |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再赴山西農谷調研
    山西資本圈了解到,12月9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這是樓陽生書記年內的第二次赴山西農谷調研,同時隨著此次揭牌,山西省自年初開始以來新組建的省屬專業化大集團公司均已完成掛牌。在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上,樓陽生書記揭牌並講話。
  • 山西農谷開啟有機旱作穀子種植新模式
    大型拖拉機、旋播機、深耕機往來穿梭,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5月25日,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有機旱作穀子全程機械化生產種植基地,8臺穀子穴播覆膜播種一體機正在加足馬力播種穀子新品種。這是山西農谷生物科技研究院(山西農業大學穀子團隊)採用全程機械化模式在種植30個品種的有機旱作穀子,這批穀子將從種到收全部採用機械模式,徹底告別過去生產效率低成本高品質差的局面。  我省素有「小雜糧王國」之稱,多年來一直以品種多、品質優、產量高等特點被全國食客熱捧。
  • 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
    十二月九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科創基地,了解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情況。記者李聯軍攝12月9日,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調研,並出席神農科技集團揭牌儀式。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實施「特」「優」戰略,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高區(農谷)高質量、高速度發展,真正成為引領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引擎。省領導李鳳岐、王一新、王成參加。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是樓陽生親自提出、持續推動的重大省級戰略。
  • 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科創基地
    「這個品種叫稼祺100,是我們來到山西農谷後,通過省農業廳種子站審定的最新品種,它的白度、顆粒大小、飽滿度都非常好,平均產量在青海能達到每畝500斤以上,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品種。」11月11日,記者來到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科創基地的旱作先鋒稼祺藜麥研究院,山西農谷稼祺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祥雲一邊帶著記者觀摩一邊介紹,通過多年的積累,旱作先鋒稼祺藜麥研究院已經積累了3200餘種藜麥種質資源,建成了我國最大的藜麥基因庫。
  • 晉中:把「金太谷」建成「山西農谷」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科技節上,「山西農谷」建設成為所有參與者熱議的話題,科技節主題也被確定為「創新驅動引領、助力農谷發展」。在山西建設「農谷」,絕非偶然。2016年10月31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翻開山西發展新的一頁,為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 建設中的山西農谷引人期待
    9月18日,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山西農谷展區,正在建設中的山西農谷吸引了很多參觀者駐足了解。省城市民張先生在山西農谷總體規劃布局圖前觀看了很久,「我正打算退休後在太谷縣的王公村租幾畝地,種點歐李和食用玫瑰,所以很想了解一下農谷的建設情況。」張先生指著山西農谷規劃圖上的王公村對記者說。  省城市民劉培路過山西農谷展區,立馬對身邊的老伴說:「看,這不就是早上新聞裡說的『農谷』。」劉大姐對記者說:「每屆農博會我都要來,看看有什麼特色農產品。
  • 河東博士研究院和臨猗縣現代農業示範區考察團赴山西農谷考察
    山西農谷管委會辦公室主任任盛宇、活動辦主任郭強、山西順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田斌陪同考察。  農谷規劃總面積106.49平方公裡,主要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題,以農副食品加工為主導產業,全力打造「四區、六基地」:全國健康食品和功能農業綜合示範區、科技產業孵化示範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產品加工物流集散區;晉中國家農高區科創基地、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基地、青農聯創新創業基地、功能食品加工基地、種苗花卉基地、山西農谷總部基地。
  • 尹乃明赴太谷縣調研山西農谷和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等工作
    不斷完善工作機制 加大推進落實力度    5月21日,市委副書記尹乃明赴太谷縣就山西農谷和鄉村振興示範廊帶建設、易地扶貧搬遷拆除復墾和農村改革(太谷)論壇籌備工作等開展專題調研。    尹乃明先後到山西廣譽遠中醫藥文化產業園、山西農信互聯豬聯網大數據中心、山西農谷大數據中心,實地了解廣譽遠中醫藥文化產業園規劃建設情況和山西農谷農業網際網路建設運行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 山西農谷體驗館開館了
    活動現場。  直播帶貨現場。(黃明月 攝)  此外,在山西藥茶電商推廣大會現場,山西藥茶的直播推廣吸引了眾多網友圍觀。以此為突破口,山西將整合電商直播行業龍頭力量,通過現場直播、資源對接等手段,進一步提高「山西藥茶」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助力打造「山西藥茶」供應鏈生態圈。
  • 52個示範縣入駐山西農谷
    山西晚報訊(記者 王爽)10月29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山西農谷體驗館啟動暨山西藥茶電商推廣大會在晉中市太谷區山西農谷穗華物流園舉行。  據悉,2015年以來,我省連續6年共有52個縣被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已成為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助推脫貧攻堅的新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