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其實也並沒那麼可怕

2020-12-24 騰訊網

《我就是演員》上周末開播,王自健出演的《我是餘歡水》片段,贏得了滿堂喝彩。

人到中年的餘歡水在丈母娘家始終沒有尊嚴,迎來中年危機的他不僅中年失業,還收到了身患癌症、命不久矣的檢查報告。

可是當他拿著病曆本站在全家人面前,想要跟家人告知病情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理他。

坐在門口石臺上的餘歡水,打電話給朋友交代自己的後事,聽到電話對面的朋友答應會幫忙照顧老婆孩子,餘歡水帶著嘴角抽搐的應和,真切地詮釋出這個中年人的心酸境地。

在座的導師均為之動容,章子怡對王自健的演技給出了堅實的肯定:你沒有演過太多,你沒有所謂的套路,也沒有所謂的框架,但你給的都是最真摯的表演。

觀眾在讚嘆王自健演技的同時,恍然發現當年實紅的脫口秀演員王自健小王爺竟銷聲匿跡了這麼多年。

因《今晚80後脫口秀》而被觀眾朋友們熟知的王自健,開創了國內第一檔純美式脫口秀。李誕、王建國、池子等如今脫口秀界的全壁江山都曾是《今晚80後脫口秀》節目的幕後編劇和助演。

紅肯定是徹徹底底的紅過,自2012年開播,在《今晚80後脫口秀》最紅的那幾年,王自健接受楊瀾採訪被問道:「你什麼時候覺得這個社會,給你特別大一個教訓,或者當頭一棒?」王自健的答案是:「沒有。」

而從2016年開始,《今晚80後脫口秀》節目收視率頻頻下降,失去了贊助商的支持,節目被迫停播。

停播後的王自健在事業上幾乎銷聲匿跡,圍繞其身的是被前妻家暴的負面新聞。

曾在2017年發微博指證前妻瞞著他變更法人名字,轉移財產,與前妻各執一詞,正面開撕。而當時王自健的社交平臺上分享的日常也都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

直到今年因為《安家》中的王子健一角,重回大眾視線。這次再以演員的身份站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回憶起低谷時期,大膽地講述了自身抑鬱症的經歷。

因為深度抑鬱症的困擾,他不僅生活狀態低迷,甚至把敬仰的張國立老師微信刪掉了。

那會兒的王自健每天刪掉微信通信錄裡的一個人,刪完了或許就計劃離開這個世界。當他的微信裡刪到只剩三十多個人時,是依靠藥物控制住了情緒,逐漸得到了康復。

從絲毫嚴肅文學的內容都不敢去看的狀態,已經到可以遊刃有餘地從餘歡水這類帶有悲傷情緒的角色中自如地抽離,王自健的抑鬱症在積極配合治療的狀態下得到了康復。

王自健在節目中的大方分享,不僅得到了網友們的熱切關注,也得到了同樣深陷抑鬱症困擾的網友們的提問。王自健大方地講述自己的痊癒經歷,呼籲大家積極地面對治療,同時耐心地回復網友們在評論區的提問。

每個人的身體會生病,情緒也會。抑鬱就是情緒生病的表現。

對於能通過傾訴和表達、心理疏導而解決的,醫學上更傾向認為是抑鬱情緒,就像普通小感冒一樣,能夠自己痊癒。

而長期的心理壓抑、疲憊、體內腎上腺素一直處在一個高水平狀態,導致大腦內的激素分泌紊亂,抑鬱情緒就已經積累成抑鬱症,單純靠心理疏導、跑步等方式已經不能得到治癒,必須要靠藥物拉回。如果確診為抑鬱症,必須要遵醫囑吃藥。就像身體其他器官出現病變一樣,需要及時用藥,控制病情。

曾被抑鬱症困擾的熱依扎

在王自健自述抑鬱症的微博下,有大量同被抑鬱症困擾的年輕人積極詢問,交流病情,抑鬱症在當下已經成為得病率非常高的精神類疾病。

抑鬱症越發普遍化的成因與社會壓力、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壓力,以及越發普遍的亞健康狀態息息相關。

社會大眾對抑鬱症這個精神類疾病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大家開始注重對抑鬱症的了解,加大抑鬱症患者的包容性。但自殺、情緒失控等極端的抑鬱症報導也給抑鬱症患者群體帶來了不小的誤解。

科學理性地去認識抑鬱症,以及了解抑鬱症的治療方法成為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抑鬱症是一種心境障礙,確切地說應該把抑鬱症稱之為抑鬱障礙,這種疾病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情緒的消沉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

深度患者的自罪觀念加重,繼而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而嚴重者還可能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丈夫得了抑鬱症》

醫生表示:「重度抑鬱症會改變大腦的邏輯。一旦復原了,你抑鬱時的思維也會變得無法理解。」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被悲傷和恐懼情緒捆綁的時候深陷情緒的泥潭,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情緒穩定後再去回想當時的心境,難免覺得當時的自己小題大作。

抑鬱症患者在發病時的邏輯思維,並不在自己的可控範圍內。

範曉萱

因為經受不同的社會壓力,名人患抑鬱症的機率更高。而每個人在經歷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創傷時,都有可能被抑鬱情緒找上門。

和其他疾病一樣,抑鬱症當然也分患病的程度,所以並不能以為每一個抑鬱症患者都是極端到想死,而帶有有色眼鏡看待;也不該把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潦草地歸結為矯情掉以輕心。

抑鬱從來都不該是一件羞恥的事,就像所有的疾病一樣,生病了需要看醫生、需要吃藥、需要被照顧。

不管你是正經歷著抑鬱情緒,還是已經深受抑鬱症的困擾,都可以嘗試找到值得信任的人求助。家人、朋友或者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都能成為你情緒的傾訴對象,暴露自己的脆弱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可怕的是長期的心理壓抑帶給自己的傷害。

我們呼籲大眾重視抑鬱症,更加推崇面對抑鬱症時不要過分焦慮。不管是你自身還是身邊的人深受抑鬱症的困擾,都有機會贏來康復的那天。

抑鬱症值得關注,但它並沒有那麼可怕。通過心理輔導和積極的自我療愈,你的內心就能夠越來越強大。

編輯:船哥

助理:張張、Ryncent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抑鬱症沒那麼可怕,遵循這3種方式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的人就是「思想病」、「想不開」、「鑽牛角尖」、「心眼小」造成的。這完全是人們對抑鬱症的一種錯誤的認識。 抑鬱症對患者的影響是全方面的,比如: 1、情緒低落:特別容易感傷,有強烈莫名的負罪感。哪怕公共場合,會經常的突然的遏制不住的大哭。 2、能力下降:邏輯分析能力、理解力,記憶力等等盡皆被削弱。生活中力不從心,大腦就像死機了。
  • 一個人旅行,其實沒那麼可怕(深度好文)
    一個人旅行,其實沒那麼可怕。沒有旅伴?那不是宅在家裡的藉口,鼓起勇氣說走就走吧!沒有人會一直陪伴在你的旅途,獨自旅行將是所有旅行者最終的歸宿。一個人旅行,不需要有任何負擔,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只要人在路上,哪怕只是凌晨四點的日出,也是一種別樣的風景。你也可以為自己做一份精緻的旅行清單,把所有想去的地方連成線,然後一一地完成它,你收穫的將是無與倫比的滿足。
  • 怎麼稱呼前輩 其實沒那麼「可怕」
    因為職場,之所以稱為「場」,就是因為不是自己單打獨鬥,總要跟人打交道;而新人進入新環境,還沒幹活,就已經面對「做人」的考驗——怎麼稱呼前輩,往往就是職場的第一「課」。  毫無疑問,這一「課」很重要。心理學中就有「首因效應」,說的就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而這門「課」往往沒有現場教學、沒有課堂練習、沒有劃重點,直接上場考試——萬一「禍從口出」,或許直接影響你在前輩中的形象。
  • 潛水,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可怕
    潛水,其實是一件門檻非常低的運動。很多人都很想學潛水,但是拖了很久都沒有去。這主要是因為很多人對潛水有誤解,心中存在一些顧慮,認為潛水是一項比較危險的運動。潛水時,遇見鯊魚怎麼辦?這聽起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其實鯊魚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大部分的鯊魚對人類沒有任何威脅,在超過375種的鯊魚中,只有20多種對我們有危險。目前人類對鯊魚的肆意捕殺,已經讓鯊魚數量驟減,在某種意義上,與其說鯊魚對人類有威脅,倒不如說鯊魚怕人類更貼切一些。不會遊泳,可以潛水嗎?不會遊泳,也可以潛水。
  • 如果發生幾種情況,那麼要注意是不是抑鬱症來敲門了……
    你在飽受抑鬱症的折磨麼?是否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是否每天都感覺到很累?是否每天都有放棄的念頭?那麼你就應該好好考慮一下了,是不是抑鬱症偷偷敲開門了。有人說,我不去看他,他就不在。這種想法挺現實的,但是,抑鬱症不是你不看,它就不在的,等你真正意識到它的厲害之處,後悔就晚了。堅強一點,面對他,又沒人會看不起你,這樣承受著折磨,開心麼?如果有下面的幾點,那就要注意了1. 每天都提不起興趣,哪怕是以前感興趣的事,最近也是無法再去做。
  • 廣州日報:怎麼稱呼前輩 其實沒那麼「可怕」
    原標題:怎麼稱呼前輩 其實沒那麼「可怕」   每年八九月份,都會有很多新人進入職場,初入辦公室的第一條規則就是「叫人」。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2名職場人士的調查顯示,75.9%的人剛入職場時有過「不知如何稱呼前輩」的困擾。
  • 孩子說「口頭禪」上癮,媽媽怎麼也沒想到,孩子會得了抑鬱症
    當他們問到女兒為什麼沒考好的時候,她說了一句:「學習好無聊啊,多沒意思。」瑤瑤的父母無法理解,這一點也不像女兒平時的作風,記得之前有一次考了98分她都耿耿於懷,為此還難過了一晚上。如今女兒淡然的反應,讓父母有些心有餘悸。起初,他們以為是女兒學習壓力太大了,就告訴女兒學習不要有太大壓力。
  • 抑鬱症究竟多可怕?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楊陽因抑鬱症跳樓不幸離世
    據楊陽生前的同事、中央歌劇院的內部人士透露,「他得了抑鬱症,從26樓跳下身亡,他是歌唱家裡少有鋼琴彈得好的,人也很精神。」還有知情人士稱,「之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會走到這一步,他的妻子直至昨天較早之前也沒有任何不正常的發現。」
  • 抑鬱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抑鬱打敗的你。抑鬱症的10個前兆,要看看
    抑鬱,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在普通人看來,抑鬱只不過就是心情不好,多愁善感而已,但是在抑鬱患者本身,抑鬱就像一個黑洞,深不見底,還會一直吞噬生命的真諦,讓人覺得『生不如死』,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抑鬱症患者會自殺的原因。
  • 抑鬱症患者真的會把抑鬱症掛在嘴邊嗎?其實只是一些無病呻吟者會
    有抑鬱情緒不等於有抑鬱症,生活中遇到煩心卻無法解決的事太多,心情低落是挺常見的,抑鬱的情緒,時間的長短,很大程度取決是否患有抑鬱症。無論是病理上的抑鬱症,還是只是簡單的抑鬱情緒,在網上各種發布言論,其實對自己來說並沒什麼好處,並且頭腦中在不斷的論證這個觀點,別人的安慰大多沒用。
  • 抑鬱症患者的4句「口頭禪」,看似平常,其實是在求救!
    不得不說,如今抑鬱症已經開始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而它的出現和現代生活的壓力是密不可分的,工作、學習、家庭等各個方面都得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一旦人的承受能力透支,就容易出現抑鬱症。那麼什麼是抑鬱症呢?其實抑鬱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障礙,在總人口中,一生裡可能遭遇嚴重抑鬱的機率,最少也有10%,而遭遇輕或中度抑鬱的機率則更大。
  • 抑鬱症患者會有的「3種表現」,一個都沒中,就是沒事閒的
    抑鬱症患者會有的「3種表現」,一個都沒中,就是沒事閒的近幾年抑鬱症開始被人們關注起來,畢竟抑鬱症患者,真的很可怕,他們的可怕是讓人同情的。但是這個病被關注的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人,閒著沒事幹,整天懷疑自己患上了抑鬱症,其實自己一點事兒都沒有。如果說你真的是抑鬱症患者,可能會有這三種表現。
  • 25歲雪莉自殺:抑鬱症究竟有多可怕,我們採訪了100位知情人
    最可怕的 是把抑鬱症當矯情 抑鬱症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其實每時每刻它就隱藏在在我們身邊。
  • 如何去改變抑鬱症患者的心態?這些方法可以看看!
    曾經我接觸過這樣一位抑鬱症的患者,患病很多年了,心態經常處於崩潰的邊緣,患者找不到生活中的樂趣以及讓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我問這位患者:「你的力量是什麼支撐你到現在呢?」這位患者回答我說:「我的心中有詩和遠方!」其實患者自己並不知道詩和遠方是什麼,但是他自己非常明白,我不能就這樣垮掉,心中有很多的不甘。
  • 抑鬱症怎麼了,積極點不就行了?沒你說的那麼簡單!
    抑鬱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成為第二大。抑鬱症三個字在各大平臺出現頻次越來越多,甚至時不時上熱榜,抑鬱症也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甚至有的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啊,沒點抑鬱症都不叫年輕人。這說明抑鬱症雖然走進大家的視野,但是卻沒有正確的認識。「你振作起來嗎,多幹點你感興趣的事情,把生活填滿就沒空去想這些了。」「你積極點,這有什麼難的,你和我一起笑就好了。」「你可能不是抑鬱症,你就是閒的,我帶你去玩。」
  • 黑作坊違法,但「人造海蜇」其實沒那麼可怕
    在退潮後的沙灘和礁石上,常可以看到一灘半透明的東西,那其實是水母。有些水母是有毒的,但有一些水母可以食用,俗稱海蜇。拌海蜇是中餐裡很常見的涼菜,其爽脆的口感搭配上陳醋的酸爽,實在是享受。隨著吃貨國消費量的增加,天然捕撈的海蜇不夠吃,沿海地區開始嘗試人工養殖海蜇。在2000年左右,海蜇養殖業就已經形成氣候。而與此同時,「人造海蜇」的技術也被開發了出來。
  • 其實分手也沒那麼可怕!
    1 其實分手也沒那麼可怕。因為如果你想要遇到更合適的人,免不了在人生過客中做很多比較,難免會分手幾個不適合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另一半!2 安全感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東西,這種東西說起來複雜,但是實際上是來源於你信任的人對於你的一種偏愛!
  • 備戰2013四級閱讀練習:自言自語其實沒那麼可怕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閱讀>正文備戰2013四級閱讀練習:自言自語其實沒那麼可怕 2013-04-25 18:02
  • 比抑鬱症更可怕的,是堵不住的悠悠眾口
    最近抑鬱症頻繁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似乎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聽到的關於「抑鬱症」的頻率有越來越高。很多人聽到抑鬱症的第一反應是對抑鬱症患者的心疼,針刺不到我們身上,我們永遠也無法感同身受,無法感知他們的孤獨與無助,留給我們的只有心疼。
  • 兒子前一天出事,母親第二天墜亡,抑鬱症有多可怕
    這又是因抑鬱症引發的悲劇,近些年來,「抑鬱症」一次屢屢登上報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因為抑鬱症輕生死亡人數高達100萬,其中我國佔到四分之一。目前抑鬱症已經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然而,在我國抑鬱症的識別率僅僅有30%,就醫率更是只有10%。對於抑鬱症,人們還有很多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