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改變抑鬱症患者的心態?這些方法可以看看!

2020-12-10 專注健康知識講解

我們知道當下和以前,但是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的,有些事情堅持做了的時候很難,但是成功了就是光明。

曾經我接觸過這樣一位抑鬱症的患者,患病很多年了,心態經常處於崩潰的邊緣,患者找不到生活中的樂趣以及讓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我問這位患者:「你的力量是什麼支撐你到現在呢?」這位患者回答我說:「我的心中有詩和遠方!」其實患者自己並不知道詩和遠方是什麼,但是他自己非常明白,我不能就這樣垮掉,心中有很多的不甘。

對於我接觸過的很多患者,ta們患病的程度都是不同的,抑鬱症的體現是一種個人生活的折射,而折射可以稱之為經歷也可以稱之為感悟,我們曾幾何時,面對這樣的複雜社會,總是或多或少的出現抱怨憎恨,但是這種態度是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還是需要等著我們自己去解決。

如何去改變患者的心態呢?聽聽我給大家的一些建議!

1、抑鬱症的到來並不可拍:不管是家人還是患者一定要記住,患上抑鬱症並不可怕,因為並不是少數人會患上抑鬱症,抑鬱症的患病人群非常多,在我們的國家就有將近9000萬,患上抑鬱症,我們應該想想如何去解決它,如何將病痛減輕以及緩解,如果家人和患者都去想辦法,那麼問題並不是問題,可以很好的去解決。

2、不要把抑鬱症當成洪水猛獸:很多患上抑鬱症的患者或者家屬都會給自己增加一種心理負擔就是抑鬱症很難治療,甚至很難去康復,其實抑鬱症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厲害,關鍵點在患者和家屬如何去看待這種疾病,但我們積極向上的去看待抑鬱症,也許就不會那麼嚴重了,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盡然抑鬱症來了就不讓它回去,把它徹底打敗,讓它在光明下,燃燒成為灰燼。

3、從抑鬱狀態中學到東西:商人經歷了很多從失敗到成功,從中學到很多的東西,對我們抑鬱症患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商業課,可以從中看到患病的原因是什麼?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如何去面對失敗?如果我們才能成功?雖然抑鬱症會患者非常的痛苦難受,但是我們積極去面對、正視、看穿它,這就是積極意義的點。

4、患上抑鬱症去接受:自責是抑鬱症患者最常見的負面情緒,其實,抑鬱症患者要了解到抑鬱就像感冒一樣,是一種疾病,充分認識這一點之後,抑鬱症患者首先要立即停止自責,並告訴自己「我需要幫助了」,這樣才能積極進行調整。

其實對待抑鬱症的方法很多,每個人適合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如果找到對自己有效的方法,一定要堅持去做,相信在不就的將來會有很好的效果甚至會康復。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對自我產生負面評價,怎麼辦?改變認知歪曲並遷移思維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對自我的負面評價和對未來的一種失望。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是什麼?就是面對未來抱有極其強烈的渴望,並且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有足夠的能力去實現它。而抑鬱症患者的情緒狀態是非常低落的,甚至是比較頹廢的。自己不能轉彎過來思考,那麼誰也無法去把他拉回來。
  • 抑鬱症患者親筆漫畫:與抑鬱症鬥爭了20年,我終於康復了!
    主要是因為它比較完整地反映出了大部分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從童年期成長、起病、病情加重、尋求精神科診療和心理治療的康復過程。而且,最終的成功康復令作者重新看待抑鬱症時,能帶著積極的、有覺悟的心態,而不至於陷入對抑鬱情緒的過度負面表達和渲染。
  • 抑鬱症患者:這幾部影片,最適合抑鬱症患者,可以給你帶來希望
    虎臣今天來帶大家聊一聊電影,適合抑鬱症患者看的電影。關於抑鬱症,虎臣不想多說,相信看這篇稿子的人,對抑鬱症多多少少都有了解。不過虎臣還是得對新讀者說一下,臣自己也是一名抑鬱症患者,且是雙相,臣羅列出了五個最適合抑鬱症患者看的電影,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
  • 抑鬱症患者:這幾種方式,是抑鬱症的天敵,非常適合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患者很多都很困擾,究竟如何才能走出抑鬱症,戰勝它,並且永不復發。臣曾就是一名抑鬱症患者,所以臣明白,也能夠理解,各位抑鬱症患者的痛苦。今天臣要帶大家看的,就是專門對付抑鬱症的幾種方式,堪稱是抑鬱症的天敵,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
  • 抑鬱症:自救很難,怎麼辦?試試過來人的這個康復的方法
    文/阿秋如何真正地戰勝抑鬱症?我想這個只能靠我們自己,誰也不是你的救世主,你才是你自己的救世主,別人可能是你的指引、你的學習榜樣、你的燈塔等等。而你必須靠吸收這些力量,最終化作自己覺醒的力量與頓悟,來拯救自己,以此幫助自己脫離抑鬱症的困擾,最終走上健康、痊癒的道路。所以,自救才是我們唯一戰勝抑鬱症的出路,沒有之一。
  •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抑鬱症患者的自述:抑鬱的時候我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黑暗的,社會和人都讓我感到害怕,沒有安全感,不被理解,會不停的想自殺的方法,考慮弊端,我活著很痛苦,可卻怕死了之後親人傷心,外界的評論,感覺一直都是一個人奮鬥,沒有能真正傾訴心事的人,不想麻煩別人
  • 作為身邊人我們如何讓抑鬱症患者開心起來呢?做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有很多網友經常問我:如何讓抑鬱症患者變得開心起來?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也有給大家解答過,根據我的經驗來說,其實重要的就是傾聽。多去於抑鬱症患者進行溝通,從而引導患者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話說出來,同時嘗試引導患者往正確的方向去思考。
  • 情緒不好就是抑鬱症?如果是抑鬱症怎麼辦?兩個解答,三種方法
    情緒不好就是抑鬱症?如果是抑鬱症怎麼辦?兩個解答,三種方法 在《情緒自救》書中將抑鬱症稱為心理學中的「感冒」。大約有20%的人,在他們的一生中的某個時期都曾經歷過相當嚴重且需要治療的抑鬱症,儘管有些人的抑鬱症發作不經治療也能在2-3個月期間結束,但這並不意味著當你感到抑鬱時可以不用管它。1、什麼是抑鬱症?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是抑鬱症患者?心理學家:請注意這五個細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社會風氣因抑鬱症走著下坡路,再加上許多人對抑鬱症根本不了解; 所以,人們才會對滿天飛的「抑鬱症患者」嗤之以鼻,一聽就炸毛。 然而,對真正患有抑鬱症的人來說,這些傷人的話就是在他們心口上肆虐的撒鹽。
  • 別想當然了,抑鬱症患者們,旅遊未必適合你
    中度和重度抑鬱症患者會出現一些嚴重的行為障礙,思維能力、環境適應能力以及社會功能都會下降,不敢見人,更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也不能接受太多的刺激。尤其是中度抑鬱患者,可能隨時都有自殺的傾向。在這樣的狀態下想要去旅遊,別說是患者自己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這樣的做法本身是很危險的。所以建議中度抑鬱和重度抑鬱的患者不要去旅遊,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配合醫生好好治療。
  • 難治性抑鬱症的真相四:抑鬱症合併遊戲障礙/成癮的困局如何破解
    今天這篇文章就從多學科診療(MDT)的角度,介紹精神科臨床中既有抑鬱症,又合併有遊戲障礙症狀,從而形成「難治性抑鬱症」的類型。而患者家長面對這一問題時,到底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才能幫助孩子加快康復?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這種疾病又該如何治療呢?
    生物化學因素:腦內生化物質的紊亂是抑鬱症發病的重要因素,患者腦內有多種神經遞質出現了紊亂,進而引起患者一系列行為及言語的異常表現。另外,特定藥物能導致或加重抑鬱症,有些激素具有改變情緒的作用。性格因素:悲觀消極性格的人更容易患抑鬱症,遇事悲觀,自信心差,對生活事件把握性差,過分擔心等,這些性格特點會使心理應激事件的刺激加重,並幹擾個人對事件的處理。這些性格特徵多是在兒童少年時期養成,長期如此,患抑鬱症的機率較高。
  • 請你們不要再對抑鬱症患者說這些話了!
    比如很多人把抑鬱症看作是矯情、脆弱、不成熟以及心理能力差等等,然後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說一句,「你矯情,沒什麼大不了」 「你沒病,是你想太多了」 「我也有抑鬱症,也沒像你這樣啊」等等之類的話。這些話對抑鬱症患者的傷害可以說是僅次於抑鬱症本身的傷害,不是當事人就永遠不會真正體會到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 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光靠吃藥治療,練習這三種方法才是根本的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造成抑鬱症的這種心理模式不改變,那麼,即便時通過吃藥恢復了,也還是會反覆的。正確了解抑鬱症情緒低落,悲觀厭世,興趣減退,軀體不適……對於深受這些困擾的抑鬱症患者,醫生的建議是:請及早尋求幫助。但是這個簡單易行的建議對於抑鬱症患者卻很難接受,甚至拒絕接受。
  • 抑鬱症患者離家出走怎麼辦
    麗霞只好求助本報,對抑鬱症患者可以像對犯錯的孩子一樣指責嗎?妹妹不肯回來也不肯說自己在哪兒,可以說服妹妹回老家嗎?如何才能說服對藥物治療很抗拒的妹妹接受治療呢?  跟抑鬱症患者聊天,要多談感情少談事兒    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張海燕了解了這個案例後認為,姐姐是主導型人格,妹妹是隨從型人格,麗霞要想讓妹妹感到舒服,必須讓她感到你感同身受。
  • 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嗎?9500萬人正被抑鬱所困
    微博#抑鬱症#話題從百度搜索指數來看,以「抑鬱症」為關鍵詞的搜索主要內容是「抑鬱症的症狀表現」和「抑鬱症測試題」。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人們對抑鬱症的關注度提高,也反映患者疾病教育不充分、病恥感強等問題。下面這個抑鬱症診斷的5個標準,可以幫助大家自測:1.
  •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患者出行到底該怎麼做?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其實畢敏的病情並不穩定,更遠遠未達到康復階段,一受到相關的應激就容易出現劇烈的情緒波動。 但於海卻曾對航空工作人員稱,「女友病情已基本康復,只需定期到醫院複查」。我們不能肯定他說這些話是為了矇混過關,還是真實想法。如果是後者,那麼說明他對女友的病情缺乏理性客觀的認知。
  • 難治性抑鬱症的真相二:這個人格問題,要靠7個步驟加快康復
    04不過,能接受我們這種高效、深入而精準化的心理幹預的患者和家庭非常少,那大部分抑鬱症合併強迫病症、發展為難治性抑鬱症的患者,家長該如何應該對這種情況?尤其是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加快孩子的康復?通過父母持續的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緩和後,孩子的偏執型人格改變、強迫型人格改變、抑鬱症症狀都會得到緩和。而且,這些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自卑的,父母一定要學會看到孩子的進步,及時給予具體的認可,逐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 訪談:身為抑鬱症患者的戀人
    它變成了「who I am」以外的一個可以被處理的東西。受訪者特別希望我們能告訴讀者,我們也應該對抑鬱症養成這樣的思維。抑鬱症不是你本身。抑鬱症也不是你的底色。你有一些抑鬱症的症狀,而它不能定義你,也不會有損你任何的品質。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句話最好不要說
    有粉絲給我留言,「老師,抑鬱症是因為承受能力差,沒受過什麼挫折打擊嗎?抑鬱症是矯情嗎?」 我回復,「不是,是身體生病了,神經遞質發生了改變,人體內的多巴胺分泌減少,感受不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