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行業真相,人民似乎真是要用不起充電寶了

2020-12-18 界面新聞

記者|極客公園 趙子瀟

共享充電寶又掀起一陣浪潮。只不過對於用戶來說,這陣浪潮並不是什麼好事。

「在商場裡要叫車,手機馬上沒電,掃了個共享充電寶。從借到還一共 10 分鐘,扣了我 4 塊錢,特別是它還告訴你前 5 分鐘免費。」家在廣州的張洋向極客公園(ID:geekpark)抱怨。

打開社交媒體,對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表達憤怒的用戶不在少數,甚至還上了微博熱搜。過了一個節日就漲價 1 塊錢、一小時 10 塊錢的共享充電寶,如果還不上就扣 99 元……年輕人繼失去車釐子自由之後,連充電寶自由都快失去了。

張洋自詡沒有什麼電量焦慮症,平常出門也不會太關注手機電量,沒電的時候就用共享充電寶。但是最近幾次經歷讓他認識到,自己在共享充電寶上花的錢還不如隨身攜帶一個充電寶安心。

然而,在瘋狂漲價背後,充電寶從業者卻道出了行業的「苦衷」。

用戶習慣培養已完成

經過三年的發展,共享充電寶從一夜爆紅到陷入沉寂,經歷幾次大起大落,卻沒能讓這個行業消失。

共享經濟盛行的時代,在滴滴、Uber 等網約車和共享單車變成創業的香餑餑後,人們也在尋找哪些產品能被共享。在這期間,充電寶成為了下一個「風口」。

但是,人們對於共享充電寶這個主意充滿質疑,前「國民老公」王思聰曾經在朋友圈聲稱「共享充電寶能成,直播吃 X。」

但這阻擋不了共享充電寶迅猛發展。有機構統計,2017 年 4-6 月僅兩個月時間,有 11 起相關融資事件,12 億元入場,是 2015 年共享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 5 倍。

風口上有多瘋狂,跌落的速度一樣非常快。不到一年,近 10 家共享充電寶企業進入停止運營或項目清算階段,美團也通過內部信表示,結束共享充電寶項目的試點運營。

經歷洗牌期後,行業的關鍵詞是「穩步增長」。雖然相對低調,但企業們實打實地開始賺錢。街電、小電等企業相繼宣布盈利,使得人們開始用不同角度看待共享充電寶。

以共享單車作為對比,同屬於共享經濟時代誕生的模式,共享單車與共享充電寶如今已經產生了分化:前者已不再是一門創業公司的生意,更多作為流量的獲取入口,也很難做到盈利;而共享充電寶真真正正成為了一門生意,也用盈利證明了自己。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一位共享經濟研究人士在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表示,二者的財務模型理論上都能跑通,每輛共享單車的生產成本還要比每臺共享充電寶機器更低,不過共享單車的運維成本更高,損耗率也大,結合在一起就很難實現盈利。

不過,這兩個新時代產生的新產品都沒有消失,而是逐漸被更廣泛的用戶接受,在人們的心目中形成了基礎認知。

根據艾瑞諮詢 2020 年初發布的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2019 年共享充電寶市場用戶規模在 2.5 億左右,2020 年預計可達到 2.9 億人。

也有報告提到,共享充電寶現已被「三電一獸」牢牢控制大部分市場,佔據將近 90% 的市場份額。

但一名業內人士告訴極客公園,這種說法不夠全面。「其實幾家低調的企業,像雲充吧和搜電科技等市場份額應該也超過 10% 了。它們主要場景在三四線城市,如同拼多多與快手早期一樣,被人們忽視。」

市場空間變大,企業能達到盈利,在共享行業中,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標的。美團也在今年初看到市場潛力,「殺」了回來。

共享充電寶漲價真相

既然共享充電寶已經跑通邏輯且開始營業,為什麼又在近期開始大幅漲價?

實際上,共享充電寶在 2019 年已經有過一次漲價,但由於漲價幅度不是很大,大多從 1 元漲到 2 元。共享充電寶又屬於價格不敏感型產品,漲到 2 元並不算特別突出。

但對於企業端來說,由於用戶習慣已經培養完成,運營商掌握了一定的議價權,漲價似乎是對自身盈利能力的一次證明。然而到了 2020 年,再次漲價的行為讓消費者們很難不注意到。

「最早的共享充電寶是用虧損換增長,前 1 小時補貼免租很常見,」一位多年從業者告訴極客公園,現在到了需要拼營收,拼盈利的階段,漲價也成為必然。

如果說 1 元、2 元時代用戶還可以接受,那麼 4-6 元,甚至有 10 元一小時的共享充電寶存在,消費者自然會產生牴觸情緒。而這種情況也不能單單用「企業盈利」一個理由概括,在另一個維度上,也能得到解釋。         

首先,共享充電寶並不是全國統一定價。在不同地區,共享充電寶價格也會不同,比如在景區、商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價格會更高。與之對應的還有許多新玩法,有業內人士透露,某些企業會採取周五、周六部分漲價的策略。

其次,某些價格也並不是完全由平臺來決定,商家在其中的話語權越來越重。上述從業者表示,某些高檔場所會主動要求提高價格。

在這其中,平臺的權重實際上被削弱。如果按照最小財務模型,即一臺共享充電寶機器為 1000 元,每臺設備一天租金收入 10 元來計算,商家在其中會抽取分成,甚至擁有一部分定價權,平臺只是拿小頭。「消費高的商家不希望擺在店裡的共享充電寶很便宜,那樣顯得很 low。」他說到。

最初的情況並非如此,實際上,最開始共享充電寶入駐商家都是免費,當市面上出現多家企業開始競爭後,為了爭取市場,企業會出讓利潤給商家,當然也有高價買斷,即繳納一定金額的「入場費」,只允許該商家放一個品牌的共享充電寶。

所以,共享充電寶發展三年時間,背後的成本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用最直白的話說,之前用戶花 2 元租賃共享充電寶,2 元全部交給平臺;現在花 5 元,其中 3 元都交給了商家。成本結構的改變倒逼共享充電寶企業,被迫向用戶漲價。

不過,在從業者看來,這樣的情況本可以避免,但疫情是快速漲價的導火索之一。「2019 年的漲價本可以繼續維持一段時間,可疫情讓共享充電寶行業消費頻次大大減少,為了保證盈利和現金流,不得不再次漲價。」一位資深分析人士表示。但是在他看來,共享充電寶漲價仍是少數現象,只不過民眾情緒將它放大了而已。

賺不賺錢是一回事,但共享充電寶確實是一門「苦」生意。技術和供應鏈都日益成熟的當下,有一定規模的共享充電寶企業們很少會在這些方面走彎路,但僅憑產品本身,也很難形成獨特的品牌差異化。哪家企業能低成本地鋪開更多點位,獲取更多訂單,是佔領市場的核心之一。

「整個市場一共 300-500 億人民幣的規模,美團也殺進來,對行業形成了新的擠壓。」一位共享充電寶企業創始人提到,企業承載著盈利壓力、巨頭殺入市場、商家在其中掌握話語權、消費者也開始對價格敏感,重重困境之下,如果企業沒有長期來看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能力,似乎漲價是其不多的選擇。

只是這樣的狀況恐怕無法繼續維持。留給共享充電寶玩家們的,是精細化運營的效率之戰,還有產品創新的破局之戰。

相關焦點

  • 人民用不起的共享充電寶,真的在悶聲發大財?
    一個在共享充電寶行業做了2年多的PR最近辭職了,因為「業務能力得不到提升」。她告訴投中網,「共享充電寶行業很安靜,在公關方面沒什麼事兒做。」比如融資,2017年後就很少了。以「三電一獸」為例,2017年四家公司一共12次融資,2018年3次,2019年1次,今年1次。根據投中網不完全統計,過去4年四家共享充電公司共融資約21億元。21億元是什麼概念?
  • 10元1小時,人民用不起充電寶
    來源:金融八卦女"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曾被王思聰極度看不上的充電寶項目,正在迎來收割時代。"國慶節的時候還是半小時1塊5,現在就半小時2塊了?"、"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最近,很多網友吐槽共享充電寶漲價了。
  • 看完共享充電寶漲價真相:真用不起了
    共享充電寶又掀起一陣浪潮。只不過對於用戶來說,這陣浪潮並不是什麼好事。「在商場裡要叫車,手機馬上沒電,掃了個共享充電寶。從借到還一共 10 分鐘,扣了我 4 塊錢,特別是它還告訴你前 5 分鐘免費。」家在廣州的張洋向極客公園抱怨。
  • 小電科技要上市?共享充電寶行業怎麼看?
    (文/慕遠|編輯/水木 極客網)6月29日,小電科技同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籤署了上市輔導協議,7月3日,浙江證監局對於近日來小電科技所做出的擬上市籌劃準備,發布了《關於杭州小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輔導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的相關公告,雖然小電科技並未對外透露具體上市日期,但從目前情況看,共享充電寶行業是真的有望迎來第一家上市企業了
  • 小電、怪獸等充電寶不斷悄悄漲價,共享充電寶價格亂象何時休?
    據公開報導,共享充電寶在2019年7月份已經有過一次漲價,結束了長達4年的1元時代,漲到了2元每小時。由於用戶習慣已經已經養成,各大充電寶運營商掌握了一定的議價權,企業也需要盈利,似乎合情合理。
  • 15天就能回本的充電寶,是什麼樣的行業?
    對於打工人來說,最可怕的不是感嘆花唄還不上、大牌買不起,而是你突然發現用充電寶都要精打細算了。在商場裡要叫車,手機馬上沒電,掃了個共享充電寶。從借到還一共10分鐘,蹬蹬兩聲4塊錢直接飛走,特別是它還告訴你前5分鐘免費。讓人不禁有些迷惑:充電寶怎麼能這麼貴?
  • 用不起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6倍割韭菜,有人被迫99元回購
    回溯歷史,成立於2014年8月的「來電」是最早進入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先鋒隊伍,隨后街電、小電、怪獸等品牌紛紛入局,行業也在積蓄了兩年後迎來了發展的高光時刻。據統計,僅2017年一年,「三電一獸」就拿下了總額近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2017年「三電一獸」融資情況表/石如月制在此之後,行業便進入「低調期」,並開始了內部大洗牌。
  • 易觀《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洞察2019》:怪獸充電位列行業第一
    第三方數據分析機構易觀國際日前發布了《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洞察2019》,對當前中國共享充電寶的行業現狀及競爭分析作了深入的洞察,報告顯示,「怪獸充電已經在營銷能力、渠道能力和業務規模等方面達到了行業第一的地位。」
  • 花唄還能當餘額寶體驗金用,網友:用不起了
    花唄還能當餘額寶體驗金用 ,網友:用不起了自從支付寶推出花唄功能後,很多人是喜憂參半,要和方便確實如此,畢竟行動支付在國內盛行,而花唄基本上在哪裡都能消費,可也因為這個緣故,現在很多年輕人「染上」了花唄,不管是網購、吃飯都用它,還不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最後欠了馬雲一大筆債,所謂消費一時爽,要還款就難受了,所以會十分憂愁。
  • 共享充電寶行業新手必看,共享充電寶設備投放申請指南!
    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出門不用再擔心手機沒電,不用再背著沉重的充電寶,也不用想著今天有沒有帶充電線,可謂是一大省心樂事;對於商家來說,不僅方便顧客,還能為商鋪吸引客流,提升顧客到店率,並給自己帶來一份額外的收益。
  • 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15分鐘5元錢,你還用得起共享充電寶嗎?
    要知道,這僅僅是按照單位時間計算的價格比較,如果按照實際充電容量計算,共享充電寶的價格相比特斯拉更是貴出天際。客服回應:不是平臺統一提價據媒體報導,對於網友吐槽共享充電寶漲價,街電客服表示,最近是有部分櫃機價格輕微提升,是不同區域的門店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收費標準,不是平臺統一提價。怪獸充電也表示,不同商家有不同收費標準。
  • 《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洞察2020》:怪獸充電用戶規模位居行業第一
    近期,國內知名諮詢機構易觀國際(Analysys International)發布了《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洞察2020》。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行業優勝劣汰加劇,怪獸充電憑藉較強的抗風險力和持續的市場擴張力,在業務規模和運營能力上保持競爭優勢,活躍用戶規模位居行業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小電,街電、來電次之。
  • 共享充電寶行業進入紅利期 美團充電寶開啟全國代理商招募
    「提要」日前,美團點評的共享充電寶品牌——美團充電寶面向全國範圍內招募代理商,共同開拓充電寶全國各地業務。美團充電寶技術團隊、硬體團隊和客戶服務團隊將為代理商工作提供全力支持。從美團充電寶的招商方案了解到,美團充電寶向代理商提供充電裝備和技術服務,代理商以分期的方式購買設備,分潤比例高達70%以上,最高可到80%。
  • 人民財評:警惕「免費」共享充電寶盜取個人隱私
    這種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專家解釋,現在手機普遍只留一個USB接口,既能充電又能傳輸數據,很容易被入侵。不過,防止共享充電寶變成「竊密神器」,光靠消費者提高警惕顯然不夠。從用戶角度來看,個人隱私一旦洩露,輕則受到廣告騷擾,重則有可能踏入「套路貸」等詐騙陷阱,面臨財產安全等風險。從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來看,任由違法違規的產品魚目混珠,不僅嚴重侵犯消費者權益,長此以往,更會因為有可能帶來的信任危機,損害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 中國充電寶,是如何統治世界的?
    也就是說,不管什麼場景,在國外,只要你是充電寶的使用者,那必然要和中國產生聯繫。 當我們還在討論什麼文化輸出時,中國的充電寶,已經開始「統治世界」了。 他召集了三位在谷歌任職的中國同事,大家一起拆了五十多種充電寶,從零開始學習製作原理,包括自學電池電芯的研發、絕緣隔溫設計、快速充電技術等多項知識。 最終,安克第一款五口USB充電器研製成功,亞馬遜上類似的充電寶要賣80美金,而安克只標價其三分之一。
  • 共享充電寶「好借不好還」是否強買強賣?
    作為共享經濟家族的一員,共享充電寶的用戶規模和城市覆蓋面不斷擴大,有3家頭部企業的註冊用戶均超過了2億。這說明消費者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是比較旺盛的。去年以來,隨著分場景定價模式啟動,很多場景下共享充電寶收費上漲引發爭議,但作為一種市場定價產品,價格漲跌都是一種正常現象。不過,共享充電寶亂扣費問題卻不正常。
  • 共享充電寶行業八大自有系統品牌
    可廣泛應用於大型寫字樓、酒店、休閒娛樂場所、景區、車站、機場、美業等場景,與各個行業形成無縫合作,共享充電寶屬於人人可能急需的服務,可以實現廣泛的異業合作,提升各個場景下的用戶滿意度。
  • 從漲價到植入木馬,不講武德的共享充電寶,還有多久才涼?
    加價又加量,共享充電寶風波再起!共享充電寶最近可算是好好的火了一把。先是暗戳戳的漲價被發現,一小時4-10元的價格讓人直呼用不起,隨後公安部關於木馬植入的提醒,又引起了人們對信息安全的擔憂。經過這一輪的發酵,原本風平浪靜的共享充電寶市場波瀾再起,早已置身事外的王思聰也被人們拉了回來,要不要吃翔繼續成為話題擔當。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共享充電寶的大盤依然無虞,在短期內並不存在大範圍崩盤的可能,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有二。
  • 充電寶開啟搶錢模式:1小時4塊錢,會讓你肉疼嗎?
    來源:AI財經社撰文/馬微冰編輯/孫靜原標題:充電寶開啟搶錢模式「共享充電寶什麼時候漲得這麼貴了?」剛還完充電寶的高傑,看著手機上1小時11分時長、訂單8元的頁面,一語頓塞。對於高傑而言,共享充電寶的問世,簡直是救命般的存在,且早期1塊錢/小時的價格也不貴。圖/視覺中國但就在最近,他發現各家共享充電寶紛紛漲價,大多要4元/小時、每24小時上限20元,相比之前翻了4倍。「太不划算了,用不起」,高傑決定自己背充電寶出門。
  • 充電寶開啟搶錢模式:告別1元時代 最高漲到10塊錢/小時
    來源:AI財經社原標題:充電寶開啟搶錢模式撰文 / 馬微冰「共享充電寶什麼時候漲得這麼貴了?」剛還完充電寶的高傑,看著手機上1小時11分時長、訂單8元的頁面,一語頓塞。對於高傑而言,共享充電寶的問世,簡直是救命般的存在,且早期1塊錢/小時的價格也不貴。圖/視覺中國但就在最近,他發現各家共享充電寶紛紛漲價,大多要4元/小時、每24小時上限20元,相比之前翻了4倍。「太不划算了,用不起」,高傑決定自己背充電寶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