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臺灣,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嘗遍了國內小吃的你,是不是對臺灣那邊的小吃還不怎麼了解呢,雖也經常聽說臺灣的小吃非常多,好像卻也一時說不上來,也有可能是太多的緣故,一時卡住了,不知道該說出什麼為好。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幾種,在臺灣小吃中,有著奇葩名字的小吃,你是否都知道了,或者知道是怎麼做的呢?都能猜得出來呢?
第一種:蝦扯蛋
這個名字聽上去,是不是有些怪怪的,沒錯,你眼睛卻是沒有看錯,是真的蝦扯蛋(瞎扯淡)。其實,這就是普通的一個小糕點而已,除了名字有些特別外,也沒什麼兩樣,做法,也相對比較簡單。弄個十幾隻蝦,一些鵪鶉蛋,弄些低筋粉、泡打粉、澄粉以鹽等,基本在自己家裡也可以做。稍微要注意一下的就是在放蝦的時候,要注意下火候,再加入點要烤的東西,基本就沒什麼問題,網上也有很多做這種東西的視頻。
第二種:棺材板
這是臺灣的一個經典小吃了,雖然名字有些怪又有些邪,但在臺灣還是很受歡迎的,至於為什麼叫這樣的名字,那是因為這個東西的色澤和臺灣南部,用作棺材的松木顏色相近,所以才有了這樣的怪名。這道小吃,其實就是把火片的吐司挖空炸酥,再以西式的料理方式烹調雞的內臟,放在炸過的吐司裡面,最後吧一片薄薄的吐司皮蓋上,這樣就基本成形了,就是名字怪樣的棺材板。
第三種:鼎邊銼
這個本事福州的有名小吃,算是那種很家常菜的那種,是不是感覺名字有點難念,但確實是這樣的叫法,而銼這個字,在臺灣那邊的意思,就是爬滾的意思。這道小吃,也是製作很簡單的一個小吃了;將白米磨成米漿,再將其沿著鍋邊倒入鍋裡,而米漿滑下鍋邊的過程,就叫做銼,這樣在過程形成白白的一片,就是這個小吃基本完成了。
第四種:七裡香
看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想到了什麼了,是不是想到了我們最愛的杰倫小公舉唱的曾經非常流行的一首歌呢?呵呵,這裡的七裡香可不是指那首歌。這個也是在臺北夜市很出名的一道小吃了,雖然名字叫七裡香,但它確實和香扯不上什麼關係,相反的,反而會讓……算了,還是不賣關子了,其實這個就是燒烤雞屁股,是用竹籤串起來的,一串有七個,因為雞屁股實在是不怎麼好聽,就用了香這個字,所有就有了七裡香這個很有味道的名字。但反過來一想,其實,雞屁股的肉還是蠻多的,洗乾淨,烤得外焦裡嫰的話,也是一個非常好吃的小吃。
對於這四個有著奇葩名字的臺灣小吃,你是不是都猜出來了呢?是不是都親手做過、吃過了呢?
(本文由和朋友周末遊原創,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