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援藏隊進藏以來,根據昌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統一主題、統一定位、統一品牌」以及「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的旅遊發展思路,結合昌都旅遊實際和重慶文旅融合特點,細化了援藏工作3年計劃。尤其是在增強援藏「造血」功能、健全「造血」機制上,因地制宜,敢抓善管,大膽創新。著力打造「傳奇昌都·卓卓康巴」旅遊品牌,旅遊業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9年,全市共接待各類遊客286.2萬人次,同比增長22.8%,實現旅遊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22.7%,約佔全市GDP總量的10.64%。
今年以來,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旅遊接待和旅遊收入較往年降低了30%以上。但通過多措並舉,積極應對,克服了疫情影響持續帶動群眾增收。
截止目前,全市累計接待遊客154.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7億元,其中鄉村旅遊接待遊客40餘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300餘萬元;旅遊業帶動農牧民轉移就業8470餘人,實現增收2800餘萬元,旅遊帶動就業增收作用發揮明顯。
爭取重慶市文旅委支持經費30萬元,由旅遊牽頭,率文化、商務、農牧等單位於2020年1月10日至1月13日赴重慶開展「冬遊西藏·共享美麗藏東」昌都旅遊專場推介會。重慶旅遊集團、旅遊協會等50多家文旅企業,重慶電視臺、重慶日報、華龍網等40多家媒體,以及旅行社代表共計300餘人參加活動。
借2019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和瀾滄江(湄公河)區域旅遊合作會議之機,推動昌都旅遊走出國門,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形成資源共享、市場共拓、信息互通、線路共推的交流合作機制。借力創全域旅遊、昌都解放70周年大慶等契機,組織開展「遊昌都、看發展」系列活動。從5月1日至30日開展「卓卓康巴旅遊月」活動,舉辦「我為谷布添磚瓦」、「千車萬人遊昌都」、「抖動昌都」抖音視頻大賽、「環城自行車賽」、「旅遊論壇」等系列活動。
活動期間發送遊客近5000人,實現了昌都本地旅遊零的突破。在人民網、華龍網、新華網、玩轉西藏、重慶文旅、昌都旅遊、昌都發布、網信昌都等媒體上宣傳316次,通過昌都移動、電信分別發送了73788條、81439條服務簡訊息;新浪微博、網易新聞APP推送文章21篇;印發《昌都全域旅遊大觀》11000冊、旅遊線路DM單30000份、面值100元的昌都旅遊消費券3000張;發放旅遊宣傳禮包、旅遊明信片各4800餘份和3000張;製作宣傳條幅713米、刀旗316面和易拉寶共45個、宣傳串旗5500米、十縣一區旅遊宣傳隊旗28面;在解放廣場和水上廣場LED屏上滾動播放昌都旅遊宣傳片、宣傳口號等內容達510次;製作抖音作品239件,播放量突破1762萬次,邀請旅遊達人為昌都旅遊代言,文化旅遊月實現了矩陣報導,尤其首次在昌都茶馬城進行了全景720°VR拍攝,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現了文化旅遊月系列活動。首次在《西藏旅遊》雜誌(6月刊)22頁進行專題報導,發行量達12萬冊,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19年12月)封面刊登孜珠山景區。把昌都旅遊的「兩微一抖」及網站整體交由專業媒體進行運行推廣,實現資源整合最大化。首次在昌都的公交車、計程車、機場沿線、茶馬城景區、城區主幹道邊等專門印製旅遊廣告,營造了昌都濃鬱的全域旅遊氛圍。
對接重慶市文旅委支持,通過補貼租金、宣傳費用等形式,在重慶設立昌都文旅體驗館,充分宣傳展示文旅援藏成果、昌都景區景點、農特產品、民俗歌舞餐飲等,同時通過社會融資方式吸引資金300萬投入該體驗館的建設中,目前已完成選址,正進行裝修設計、材料採購、人員招聘等工作。重慶組織遊客赴昌都旅遊享受補助,每年出資10萬元援助2名外語導遊幫助西藏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先後與重慶旅投集團、重慶旅遊職業學院、重慶市城市管理局、重慶市房車露營協會、重慶市裝配式建築商會、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等單位協調,共同打造文旅項目。與重慶9個5A級旅遊景區進行對接,初步達成結對幫扶意向,一對一幫扶芒康創5A級景區建設工作。借援藏幹部力量,力促福建、天津、重慶以及中國一汽等3省6企援藏幹部帶團遊昌,創新客源援藏新方式。全力推動昌都打造旅遊版歌舞劇《塵埃落定》,擴大昌都旅遊影響力。
大力培育「三江流域、茶馬古道、康巴文化、生態旅遊、景觀大道、紅色記憶」六大品牌。組織開展「昌都旅遊大使風採賽」、「昌都首屆城市定向賽」、「首屆旅遊美食文化節」、首屆「逛茶馬、遊園林、賞藏戲」遊園活動,首次開展「過端午、迎大慶」周邊遊,首屆「橫斷山脈旅遊峰會」,「十八軍後代重走父輩進藏路」等系列活動,首次提出「全力打造317、提升完善318」,形成昌都旅遊差異化發展新品牌。
先後協調昌都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楊灝、昌都市旅發局黨組書記、二級巡視員黎世峰、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黨組書記德嘎旺姆等帶隊赴重慶交流文旅工作,重慶市文旅委主任劉旗、副主任秦定波、副巡視員鍾前元、趙明全等率隊赴昌都和拉薩對接文旅工作。組織康巴藝術團7名編導、舞美人員赴重慶跟班培訓1個月。協調重慶民族樂團來昌舉辦2020年新年音樂會,重慶雜技團赴昌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演出,重慶市群藝館、重慶演藝集團、重慶市川劇院的專家赴昌參加昌都解放70年大慶系列活動。
針對旅遊「短板和弱項」,主動對接自治區旅發廳、區發改委,加大「十四五」項目爭取力度,共申報「十四五」規劃旅遊項目78個,總投資22.56億元。其中今年新增中央投資項目27個,涉及總投資48200萬元。爭取自治區政府分管副主席多吉次珠、區旅發廳長王松平、副廳長汪曉冬等領導分別來昌都專題調研,獲得投資2.6億元對芒康鹽田創5A級景區的打造、江達崗託民俗村創建4A景區、三江原文化城旅遊展陳經費800萬元和組建旅遊汽車公司等支持。結合基層黨建創新,會同江達縣在夏烏村打造特色高端民宿。推行旅遊項目建設「點長制」,讓局機關每名幹部各負其責,充分調動幹事創業激情。
根據中組部、區黨委組織部要求,牽頭負責「旅遊援藏小組團」工作。按照「以點帶面、重點突破」的原則,以創建芒康古鹽田5A級景區為抓手,通過組建工作專班、召開專題會、規劃評審會、現場辦公會等方式,把從2017年就沉寂的方案,重新進行梳理、調整和優化,於去年10月經市政府第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下發。同時,主動協調、督促市司法局、芒康縣政府與西藏宏績集團重新確定景區的權責關係,力爭通過談判方式妥善處理長達40年的歷史問題。調整優化全域旅遊創建舉措,把工作重心下移,以卡若、江達、芒康、類烏齊等4個縣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為先導,示範帶動其他各縣創建力度,帶動「旅遊援藏小組團」工作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