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深埋地下的煊赫軍威兵馬俑嗎,對秦始皇陵了解多少

2020-12-18 百家號

在中國歷史上,陝西省關中平原一帶,不但是古代帝王將相的政治舞臺,也是他們的最後歸宿之地,曾有27個封建帝王埋葬在這一帶,可謂陵墓眾多。其中最為龐大、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位於臨潼縣東5千米下河村附近的秦始皇陵。據歷史記載,秦始皇一即位(公元前247年)就開始徵調勞動力為自己建造皇陵。公元前211年,秦始皇陵終於完工。

墓內極為奢侈繁華,它是用水銀當作江河湖海,隨墓一條條灌輸,並且墓內有許多數不盡的奇器珍寶,但是在墓內有各種錯綜複雜的機關,防止外人進墓盜竊。而關於兵馬俑怎樣製作的歷史中沒有記載,所以現在有諸多中說法,並且也參差不一。1974年3月,陝西臨潼縣西揚村的一村民在秦始皇陵東不遠處打水井時,不經意間發現了很多陶製的碎片。

秦始皇陵

7月份,始皇陵秦俑考古隊開進了西揚村。考古隊開始時以「洛陽鏟」鑽探遺址範圍。隨著鐵鏟一鏟一鏟地打下去,不時有「此處有俑」的消息傳遞,坑的範圍越探越大,大家既驚訝又興奮,最後探明這個俑坑為長方形,面積達1萬餘平方米。考古隊將此坑編為「一號坑」。至1975年7月,經過一年的發掘,秦始皇陵一號兵馬俑坑終於再現2000年前的壯觀場面。

這是一個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達14000餘平方米的長方形陪葬坑,坑的四面各有5個斜坡門徑,正門則設立在東面;坑的四周都圍繞著長廊,四面長廊間有9條長達184米的東西過洞,過洞之間用夯土牆隔開,俑坑底部鋪設青磚,頂部是土木結構;在過洞之中赫然整齊地排列著6000多個與真人大小相同的陶質兵馬俑。顯然,這是一支以步兵為主的長方形軍隊。

兵馬俑

不久,考古隊又在一號坑東北方向約20多米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兵馬俑坑,他們將此坑編為「二號坑」。這是一個平面哈如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向北寬98米麵積為6000餘平方的俑坑,大小約為一號坑面積的一半。內有戰車89乘,駕車陶馬356匹,騎兵鞍馬116匹,各類武士俑約1000餘尊。分為4個軍陣,即由持弓弩兵俑組成的方陣、由戰車組成的方陣、由車兵和步兵組成的長方陣和由騎兵組成的長方陣。這是一個由騎兵、步兵、組成的混合軍陣。

1976年5月中,又在一號坑的西北側發現了一個兵馬俑坑,他們將此坑編為「三號坑」。此坑的面積小於一、二號坑,南北長21.4米,東西寬17.6米,面積僅500餘平方米,還不到一號坑的二十分之一,但此坑形制和內容奇特,平面呈「凹」字形,東邊為一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門徑,與門徑相對的是一間車馬房,兩側各有一條東西向廂房,即南北二廂房,車馬房內有木質戰車1乘,車前駕有陶馬4匹,車後有武士俑1;南廂房內有鎧甲俑42個,北廂房內有鎧甲俑22個。看來這似是指揮一、二號坑軍陣的指揮部。

兵馬俑

後來還勘探出一個「四號坑」,但由於這個坑尚未完全建成便被廢棄,因此一般都不論及。據專家推測這是由於秦朝末期農民起義軍進攻秦都攻打鹹陽,軍隊屢屢敗仗,秦二世便用民工來湊數打仗,於是工程便一直閒置下來了。從1974年7月到現在,考古工作者陸續發掘出四個兵馬俑陪葬坑,其陣容之龐大,氣勢之宏偉,充分顯示了當年秦王朝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煊赫軍威。

秦皇陵兵馬俑的觀賞性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兵馬俑更有著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從兵馬俑被發現的那一刻起,就吸引了無數科學家、美學家、歷史學家甚至是陶塑藝術家的注意。雕塑家看兵馬俑認為它是雕塑藝術的精品;軍事家能從兵馬俑身上探究我國古代的軍事文化;歷史學家從兵馬俑身上對秦始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陶塑藝術家更是把兵馬俑當做陶塑藝術歷史上的瑰寶。

兵馬俑近景

單是從三個大坑出土的陶俑的質量和藝術價值來看,兵馬俑就改變了人們對東方雕塑藝術的看法。陶俑裡既有身經百戰的老兵,也有尚顯稚嫩的新兵,更有高達1.98米的將軍俑。他們或神態肅穆,巍然而立;或凝神沉思,堅毅威武,每個細節都刻畫得逼真入微。陶馬更是細緻,把當時秦軍使用的優良馬種的特徵和時刻準備戰鬥的形態展現得惟妙惟肖。

從整體藝術風格看,秦俑氣勢恢弘,既帶有肖像性和寫生性特徵,又具備中國寫實藝術的簡潔風格與明快特色,在世界古典雕塑藝術史上是獨樹一幟的,堪稱古代東方藝術的經典之作,完全可以與希臘、羅馬雕塑藝術媲美。從工藝水平看,秦兵馬俑也給世界帶來了一個奇蹟。按原型比例雕塑的高大的兵馬俑,經過這麼多年的「地下生涯」仍然如此完好,竟然沒有一件是有裂痕和變樣的,可見當時秦兵馬俑的燒制工藝多麼精湛。

兵馬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最宏偉壯觀的皇陵,現在還沒有完全挖掘,已經發掘岀來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對於規模空前的秦始皇陵來講就好比是冰山一角,但僅僅就是這「冰山一角」也震驚了全世界。如此偉大的考古發現展示了歷經戰鬥與榮耀的中國歷史。而我們看到的大軍只是一個歷史的開端。秦始皇如果知道這些,不知該作何感想,是不是會比當年掃滅六國、一統天下還興奮、驕傲呢?

廣大網友看完對秦始皇陵兵馬俑有什麼感悟呢?對此你還有什麼想要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到底埋了多少水銀?專家:看山頂的石榴樹,你就知道了
    到了近代,秦兵馬俑的出土,更是讓秦始皇再一次出名。大家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愈發好奇,尤其是聽說秦始皇陵至今沒有挖掘,更是使得眾人對其充滿了好奇,秦始皇陵中究竟有些什麼呢?地宮中到底埋了水銀?專家們表示,看看山頂的石榴樹,就可以知道大概有多少水銀了。
  • 秦始皇陵—兵馬俑
    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5公裡的下河村。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裡處,普遍認為秦始皇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有機組成部分。世界經度109.2733E,緯度34.3853N。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距市區約35公裡,是秦始皇嬴政陵墓的一部分。
  • 歷史上,秦始皇陵有沒有被盜掘過,你真的了解兵馬俑嗎?
    就是在這片土地下,後來發現了震驚全世界的秦始皇兵馬俑,讓傳說中兩千多年的地下軍團得以面世,秦始皇兵馬俑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也讓傳聞中如同謎底的秦始皇陵地址得以問世。兵馬俑是秦始皇陵中的陪葬品,位於陵園東面1500米,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秦宿衛軍進行一比一真人大小仿製的,秦始皇兵馬俑已經出土陶俑、陶馬8000多件,4萬多件青銅兵器。
  • 歷史瑰寶——秦始皇陵兵馬俑
    說到文物,我便不得不提起兵馬俑,這個我從小便聽過無數遍的名字。 許多年的朝思暮想之後,我終於在2017年的暑假,借著去西安旅遊的機會,去了一趟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得以參觀到我想見許久的兵馬俑真容。沒有真正見到兵馬俑之前,我對其的印象是比較模糊的,它在我的腦海中就像蒙著一層薄薄的歷史塵埃,我了解過它的很多故事,敬畏於它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風中穩穩佇立,欽佩於它「世界第八大奇蹟」的不朽稱號,但從沒有用眼睛去見證過它真正的樣子,沒有真正近距離地感受過那份歷史的厚重。直到參觀那天,我站在它的面前,我們之間只是隔著玻璃,卻仿佛跨越了時間的屏。
  • 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博物館,建築比較低矮是因為裡面有地坑,坑內存放著大量的古代兵馬陶俑。這些全是兵馬俑,非常的壯觀。管理工作很細緻甚至還有編號。栩栩如生,當時的工藝水平很高。身穿鎧甲類的秦俑隊列。復原模型的軍隊。
  • 秦始皇陵兵馬俑景區簡介
    【景區簡介】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區城以東的驪山之北。世界經度109.2733, 緯度34.3853。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之久。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 歷史瑰寶——秦始皇陵兵馬俑
    說到文物,我便不得不提起兵馬俑,這個我從小便聽過無數遍的名字。 許多年的朝思暮想之後,我終於在2017年的暑假,借著去西安旅遊的機會,去了一趟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得以參觀到我想見許久的兵馬俑真容。沒有真正見到兵馬俑之前,我對其的印象是比較模糊的,它在我的腦海中就像蒙著一層薄薄的歷史塵埃,我了解過它的很多故事,敬畏於它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風中穩穩佇立,欽佩於它「世界第八大奇蹟」的不朽稱號,但從沒有用眼睛去見證過它真正的樣子,沒有真正近距離地感受過那份歷史的厚重。直到參觀那天,我站在它的面前,我們之間只是隔著玻璃,卻仿佛跨越了時間的屏。
  •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史書上為何沒有記載?
    所以秦始皇怎麼可能把關於自己陵墓的任何信息寫到史書裡,這不是叫人來偷嗎。當然學術界也有另一種說法,就是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兵馬俑並不屬於秦始皇,所以沒有出現在史料中。這其中有一種猜想是兵馬俑是給羋月陪葬用的,羋月作為秦國有影響力的太后,確實有資格擁有這種高規格的陪葬。
  •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裡處,它是秦始皇陵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已發現了三個坑,基本呈&34;字形排列,總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兵馬俑坑均為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築,坑內埋藏有陶質兵馬俑7000餘件,木質戰車100餘輛。秦兵馬俑皆仿真人、真馬製成。
  •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開創了以都城建制規劃陵園布局的陵寢制度,帝陵的布局結構以陵冢(地宮)為中心,在其周圍設置了大量的大型禮制建築、園寺吏舍建築、陵邑衙署以及各種各樣的叢葬坑、陪葬墓等。在內城分布著許多用於祭祀、陪葬的建築,尤其是內城南半部較為密集。除地下的宮城外,寢殿及車馬儀仗、倉儲等眾多陪葬坑均在南半部;北半部的西區是便殿的附屬建築區,東區則是後宮人員的陪葬墓區。內城象徵著都城的宮殿區。
  •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深,可以與當代的盜墓小說想像的相比
    即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發現。兵馬俑的發現奠定了始皇陵被發現的基礎,通過對兵馬俑的勘探和研究,考古學家確定了秦始皇陵的位置。時至今日,秦始皇陵仍舊深埋地下,但是不斷出土的陪葬墓文物,還在誘惑著人們不斷遐想:如果打開始皇陵,裡面究竟還有多少震撼人心的東西。
  • 秦始皇陵兵馬俑,來自兩千多年前的「金戈鐵馬」
    ——【唐】李商隱 《兵馬俑》四十六年前的那個春天,因為西安臨潼一位農民的打井,沉睡地下兩千年之久、後來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橫空出世。這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伴隨著秦始皇長眠的兵馬俑被發現的橋段,然而對於大唐時期詩人李商隱筆下的《兵馬俑》我們又該作何解釋?
  • 虛擬考古告訴你秦始皇陵不只有兵馬俑
    虛擬考古告訴你秦始皇陵不只有兵馬俑  不久前有網友爆料,說自己在西安入住了兵馬俑主題的民宿,床前床後、牆壁、洗手盆、檯燈……房間裡到處都是兵馬俑大大小小的複製品,頗為驚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也關注到了這則新聞:「這是一個非常差的創意,兵馬俑不適合民居。」
  • 秦始皇陵兵馬俑簡介
    【小編心語】精英行的小夥伴們明天就要出發去「秦始皇兵馬俑」了,大家可以先小小的了解一下哈~【溫馨提示】明天天氣是陣雨轉小雨,我們要做好防雨措施~ 秦始皇陵兵馬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裡的臨潼區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內,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修建。
  • 揭秘驪山秦始皇陵兵馬俑
    時間是個有趣的東西,許多歷史上的事情,在當時的人是一種觀點,經過若干年後,所有的人都已經作古,無論你是位高權重的皇上,還是引車賣漿的底層大眾,都逃避不了生老病死這個鐵律。當時發生的事情,載入史冊,寫入野史筆記,流傳在街頭巷尾的閒話之中,供我們評說。
  • 秦始皇陵兵馬俑景區簡介
    【景區簡介】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之久。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 秦始皇陵兵馬俑簡介
    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秦始皇兵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l500米處。昔日,這裡是一片墳地,當地農民在掘墓時曾發現有像人一樣的東西。1974年3月,在陵東的西楊村村民抗旱打井時,在陵墓以東三裡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桶坑,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才揭開了埋葬於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 秦始皇陵兵馬俑,精美震撼的古代藝術品!
    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位皇帝,名留千史的他留下的皇陵也非常壯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秦始皇陵兵馬俑。鹹陽以「秦都」 「秦陵」聞名天下。在中國歷史上,鹹陽是中國第一個封建中央集權國家秦王朝的都城,同時,也是漢、唐等王朝皇帝陵墓的所在地,散布於鹹陽各地的長陵、陽陵、茂陵、昭陵等帝王陵墓群及陪葬墓群規模宏大、歷史悠久,被稱為天然歷史博物館、「中國金字塔之都」。數千年來,深埋於鹹陽地下的寶物令人充滿遐想。在鹹陽出土的眾多文物中,尤以漢、唐時期的俑最具特色。
  • 秦始皇陵兵馬俑
    寓動於靜,於統一中求變化,這又是秦始皇陵兵馬俑藝術的高妙之處。[1]文物規模秦陵兵馬俑秦陵兵馬俑[2]共有3個兵馬俑坑,一號坑為步兵部隊呈品字形排列,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面積為14220平方米,是一位農民楊新滿打井時挖出的。二號坑呈曲尺形,面積為5000平方米,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
  • 秦始皇兵馬俑如此邪門,我用另外一個角度告訴你,別和兵馬俑合影
    秦始皇陵由於我國在保存如此龐大規模的文物和墓葬上的技術的不成熟,所以現在依舊是讓秦始皇陵深埋地下,唯一我們可以接觸到的就是秦始皇的陪葬「軍隊」---兵馬俑。雖說我們現在已經接觸到了兵馬俑,但我們依舊沒有解開兵馬俑身上的秘密,在這裡我梳理了關於兵馬俑帶來的秘密和我個人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