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吃大魚!吳清源杯周泓餘後來居上奪冠

2020-12-21 餘雪的生活體育

特約記者古柯報導12月4日,第三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三番棋決賽決賽在福州吳清源館圓滿結束,00後周泓餘六段執白144手中盤勝過於之瑩六段,連扳兩局,以2比1的比分奪得冠軍,並獲得50萬元獎金,於之瑩獲得亞軍及20萬元獎金。本次吳清源杯中國棋手大爆發,包攬四強,提前收割冠軍寶座。於瑩擊敗日本鈴木步七段,隊友陸敏全五段,第二次進入四強;周泓餘在決賽中一口氣淘汰潘陽三段,韓國金彩瑛六段,吳侑珍七段,第一次進入四強。

於之瑩和周泓餘在11月30日舉行的決賽中分別擊敗王晨星5段和芮乃偉9段,兩代女王首次在決賽中相遇,這是她們首次進入決賽。十二月二日決賽開始,三番棋第一局,執白的於之瑩中盤勝出,先拔頭籌,但這之後她又沒能贏下第二局,

。在12月3號進行的第二局比賽中,於之瑩發揮的很差,黑大龍早前就陷入了受攻狀態,最終慘遭屠龍的慘敗。今日第三局也即最後局比賽,雙方再次猜先,在執黑先頭,以小目、無憂角開場,執白的周泓餘棋得放鬆,序盤即肩衝黑棋無憂角,待黑棋夾攻時,白棋並不一味地逃走,而是選擇反夾,戰鬥一觸即發。

就在周泓餘像前一天進行的第二局一樣在二路飛尋根時,於之瑩這一次再也沒有堅持一分不舍,而是放棄了邊二路飛,轉而搶先一步。當黑棋騰出手來攻擊右上白二子時,周泓餘儼然上手般還得再撈一張牌,然後治孤,黑棋分斷白棋的聯絡,勝利終於反先。

然而,當白棋一路壓制黑棋走厚自己時,於之瑩堅持一直跟著往回爬,放棄了快節奏的飛渡令人困惑,白棋得以在外邊形成一種厚勢,而黑棋的邊地卻沒有增加。經過這次交換,棋局的勝負已經逆轉。在此交涉中也可以看出,於之瑩的內心十分緊張,只求厚實的聯絡,不願積極的還擊。

前方於之瑩過於求穩,隨後她的攻勢又稍顯草率,未經細算便強行將右上白棋數子封住,周泓餘則橫衝直撞,儘管在對決中雖差一氣,但白棋卻通過棄子變換,在中腹築成鐵壁一般厚實,然後揮戈直指左邊盤邐而出的黑大龍。

黑龍無法輕易放棄,但中腹卻又是白棋的汪洋大海,於之瑩硬著頭皮治孤,每向前一步,外圍白棋就撞得更厚,實空更多,苦不堪言。白棋中的黑大龍一分為二後,線戰更是雪上加霜,勝率一直在一個位數上運行,白棋做活了自己之後,外圍的黑大龍也無濟於事,於之瑩中盤認輸。

周泓餘,18歲,剛剛在上個月獲得女子名人稱號,現在又在吳清源身上斬獲一枚獎盃,成為中國棋壇新女王。

天下有才之士。祝賀周泓餘,萬眾矚目!在此之前不要洩氣,期待有一天捲土重來!

相關焦點

  • 吳清源杯決賽第二局側記:忽如一場雙魚座的流星雨
    決賽第二局賽前合影12月3日,2020第3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決賽三番棋第二局比賽於福州烏山路的吳清源圍棋會館進行,而瀰漫濃鬱的咖啡香的賽場卻感受不到緊張的氣息。但是,決賽場的氛圍依然平淡,「雙魚之爭」抑或手心手背之爭,無論於之瑩還是周泓餘奪冠都是當然可以接受的結果。常昊、張璇夫婦講解第二局9月底的八強賽中國女棋手包攬四強後,12月的決賽階段本身成為了中國女子圍棋的慶典。2020年的中國女子圍棋,忽如下了一場雙魚座的流星雨。
  • 吳清源杯決賽2-1勝於之瑩 周泓餘首奪女子圍棋世界冠軍!
    周泓餘奪得冠軍(人民網 管若寒攝)人民網福州12月4日電(管若寒)12月4日,第三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決賽三番棋決勝局在福州市吳清源圍棋會館戰罷。周泓餘再次屠龍戰勝於之瑩,以2:1的比分逆轉獲勝,剛剛奪得女子「名人」的周泓餘,又捧得吳清源杯,首奪個人女子圍棋世界冠軍。本局經過猜先於之瑩執黑、周泓餘執白。開局雙方將局面打散,於之瑩打入左側白陣出現一塊孤棋,周泓餘掛入右上角的孤子也形成一塊弱棋。
  • 王晨星勝日本上野,周泓餘勝韓吳侑珍:中國棋手包圓吳清源杯四強
    吳清源杯前兩屆都歸了韓國,中國女棋手還未曾拿過,結果到這屆,一下就來了個痛快的,一二三四冠亞季殿全被咱們的人包圓了。真是大快人心,長出一口悶氣。感謝成人之美的上野妹子,更要恭喜進入四強的四位選手。這四個女國手,她們分別是:第一個,來自江蘇無錫的棋手於之瑩,人靚棋高最為棋迷熟悉,小魚兒是97年的女孩,和柯潔同歲。18歲小將周泓餘,是來自湖南長沙的棋手。年歲最小,棋上卻老練,2019年她是中國女子圍甲最多勝局獎得主。另外,周泓餘的師父必須提一提,就是同為湖南長沙人的黃奕中老師。
  • scratch 好玩的大魚吃小魚
    今天帶大家做一個 非常經典的遊戲 大魚吃小魚創建角色角色1大魚(它應該是條鯊魚)有三個造型,實現吃小魚的一個動作角色2 小魚 這裡小魚有四個造型,讓我們的水族館更豐富,更好看角色3 真正的鯊魚 遊戲裡他可是個狠角色角色4角色就這四個,下面先選擇一個遊戲背景新建3個變量代碼角色1 大魚的代碼角色2 代碼
  • 大魚吃小魚|老戚外傳
    深藍色的大海裡,一條小魚在惶恐地遊蕩,躲避著從它身後或者身前遊來的大魚,為了生存,不至於丟命,它活得很屈辱,也活得很脆弱,只有尋找比它還小的蝦米賴以維持自己的生命。靠吃這些蝦米,小魚一天一天在長大,可以去吃一些小魚了,但是面對大魚,它還是必須及時地躲開,否則它就沒命了,儘管活得也很艱難,但是畢竟要比以前好多了,從容多了。這時候,魚兒依然低調,韜光養晦,它知道,在沒有長大、沒有強壯起來之前,它必須忘記自己,必須敬畏地面對一切。
  • 職場必看電影《小魚吃大魚》 歡迎對號入座
    與往年電影市場職場題材的熱門不同,今年迄今為止並沒有出現叫好叫座的職場戲,而眼下由天影集團、荷意影業、萬程影業、津源影視共同出品的青春勵志職場愛情喜劇電影《小魚吃大魚》將於11月底與影迷朋友見面。
  • 《小魚吃大魚》目標「後末日」 小電影大關懷
    「後末日」不要怕,也就是新生活啟航,好好過努力活,「小魚也可以吃大魚」——小魚也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快樂的生活。《小魚吃大魚》海報騰訊娛樂訊 電影《小魚吃大魚》自12月7日上映獲得不少業內人士及觀眾的肯定,該片輕鬆幽默的故事在這個「末日」將至之時為大家樹立「後末日」生活態度,「小魚兒」青年歡樂多
  • 職場勵志拼搏——電影《小魚吃大魚》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人都渴望超越別人,在職場上面,都渴望拼搏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但是,每天在職場上經歷的都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好像看不到陽光一樣。今天,小編就以一部老電影——《小魚吃大魚》來激勵各位職場小魚。只要你肯努力,有可以把握的機會,小魚照樣可以吃掉大魚。
  • 網友揭露:大魚吃小魚的真相原來是這麼恐怖!
    不管海洋動物還是陸地動物在捕到獵物後基本不會在意動物是否死掉,直接開吃是動物界的標誌,雖然有些動物會戲弄獵物,但也基本在獵物還沒死掉的時候就開吃了!可有網友發現,自家魚缸裡養的兩條霓虹燈魚不見了!網友稱:平常魚缸裡的大魚沒有吃過小魚,每天都會餵魚食,就算隔一天沒有餵食也沒有吃過小魚。可為什麼會消失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網友才發現原來大魚不吃活魚居然吃死魚!一般如果魚死了第二天小編都會清理掉,可由於霓虹燈魚體型太小,晚上死了大魚一口就能把它吃掉,自然也就找不到它了!
  • 仲秋大魚進食猛,小魚也很瘋狂!小魚群裡釣大魚,牢記這些法則!
    仲秋適合釣大魚,因為此時氣溫不高不低,正是魚類進食的最佳溫度。關鍵還在於秋季是魚類長膘準備過冬的季節,平常藏在深水的大魚,此時也會釣不太深的地方,讓釣大魚成為可能。不過此時大魚進食猛,小魚也是如此,需要長膘過冬的可並非只有大魚。所以小魚鬧鉤,永遠伴隨釣大魚的時候。
  • 旭輝集團收購彰泰65%股權,大魚吃小魚,還是吃河豚?
    彰泰的全國化布局業務展開得好好的,為何突然賣掉公司大部分股權,吃瓜群眾眾說紛紜:有的說資金鍊問題,有的說老闆太有責任心怕管不好公司.......奇談君給天機斟了杯53度飛天茅臺,請教他怎麼看其中緣由。天機說,此類事件,往後三年會較常見。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初,世茂收購了福晟,被行業內稱為大魚吃大魚,二者結合後,福晟冠了世茂的姓:世茂福晟。
  • 職場開運電影《小魚吃大魚》賀歲創意海報發布
    《小魚吃大魚》職場開運海報-郭京飛。《小魚吃大魚》職場開運海報-孔維。《小魚吃大魚》職場開運海報-齊溪。在電影《小魚吃大魚》中,郭京飛正是飾演了這麼一個看似胸無大志、其實是為了追求自由而不懈努力的「新奮鬥青年」,曾經在法國拿過設計大獎的他因為不滿於職場中的爾虞我詐和各種條條框框而一度游離於職場之外,而後更是在街頭開起了自創品牌「小魚吃蝦米」。
  • 大魚和小魚吃口有明顯區別!記住三個字就不會被小魚耍!
    這是一個關於釣魚靈魂的拷問「大魚的吃口和小魚的吃口到底在哪裡?」!因為搞清楚了這個問題,你能提高上大魚的概率,節省體力,不會被小魚耍得團團轉了。要分清楚大魚和小魚的吃口真的不是特別容易,後面會說到三個字,你真的只要留意三個字基本能區分大部分。
  • 郭京飛挑梁職場電影《小魚吃大魚》(圖)
    郭京飛挑梁職場電影《小魚吃大魚》  新浪娛樂訊由郭京飛、齊溪、孔維領銜主演的電影《小魚吃大魚》從步入宣傳期起就不走尋常路,一副我是小魚我怕誰的「囂張」模樣,這部誓要以小博大的電影一腳踢翻了職場上弱肉強食
  • 《小魚吃大魚》熱映 孔維:影片幽默快樂必勝
    觀眾往往容易將眼光都投給這些大製作大陣容的大片,而這期間,卻有這樣一部影片,從片名上看,多少有些小強精神,在這樣強勢的賀歲檔期裡,她選擇了逆襲而上,誓要以雞蛋碰石頭的決心從大魚口中奪食,成功與否,結果猶未可知,但其中過程卻也值得享受,正如主創們在發布會現場上所述的那樣「快樂必勝」,她就是——《小魚吃大魚》。
  • 《小魚吃大魚》導演查傳誼:我們不是「小片」
    執導《小魚吃大魚》的查傳誼是港臺影視界的資深人士,他是第一個把香港電視劇組帶到臺灣的人,最終讓劉雪華留在臺灣。豐富的經歷,清晰的頭腦,讓《小魚吃大魚》既有著生活的質感,又清新爽利;它直面現實,承接「地氣」,同時又適合白領解壓。
  • 一得齋記丨難忘的「小魚吃大魚」事件
    □楊新元在自然界中,有一種現象叫「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它,揭示了自然界弱肉強食的基本生存規律。這種以大欺小、以強制弱的關係,組成了自然界錯縱複雜的生命之網。然而,有時候,「大魚吃小魚」的基本生存規律,在特殊的條件下卻會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