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龐玉嬌 編 |魚非子
4月22日,「中國名酒三十周年暨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峰會」將在捨得藝術中心召開。
這是十七大名酒繼1989年評選後,三十年來的首次聚會。
三十而立,驀然回首,白酒行業既有蓬勃發展的高光時刻,也有斷崖式下跌的至暗光景。歷經多輪發展,作為行業排頭兵團的十七大名酒要在這三十年的時間節點上「立」什麼?「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十七大名酒,這一次,又將燃燒出怎樣的火光來照亮中國白酒的發展之路?
01
歲月可回首
1989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第五屆國家評酒會在合肥召開,經專家評委組品評,十七大名酒從參與角逐的眾多白酒中脫穎而出。
▲十七大名酒
這是我國權威機構主辦的最後一次全國性評酒活動,「名酒」桂冠從此成為絕版。
經歷三十年發展,頭頂名酒光環的十七家企業,獲得了些什麼呢?
十七大名酒中,七家完成了獨立上市,藉助資本的東風,實現了規模化、規範化,郎酒、西鳳等也將上市提上了發展日程;有七家年營收已過百億,行業營收前三被十七家中的茅、五、洋牢牢把控;名酒競合走向成熟,雙溝成為洋河麾下的主戰力之一,黃鶴樓被古井貢酒收編後,正在成為古井貢全國化戰役的僚機。
若以發展態勢來看:
先鋒一騎絕塵:茅臺以萬億市值,成為了超越帝亞吉歐的世界烈性酒市值第一;中軍戰鼓正酣:捨得自2016年改制以來,平均年淨利潤增長率超過414%,在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上全速前進;後衛蓄勢待發:豫酒振興大旗高豎,宋河、寶豐轉型升級正當時。
當然,三十年來也非一帆風順,1996年和2013年的行業滑鐵盧,是歷史的陣痛。
魯酒標王事件、山西假酒事件,讓公眾對白酒行業的誠信打上了問號;而打擊三公消費,則戳破了「黃金十年」的泡沫,讓白酒產能過剩的弊病暴露無遺,從而帶來了價格的斷崖式下跌。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行業歷史的輝煌與痛腳,讓親身經歷,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十七大名酒,能夠站在理性的角度與歷史的高點上,去看待今時今日的行業發展。
這一次的發展峰會,出席企業的合計營收規模達數千億元,佔到了白酒業的半壁江山,可謂是白酒界的「最強酒局」。洞見白酒業下一個三十年的契機,就在十七大名酒的知行碰撞間。
02
新時期,新機遇
2015年,深度調整期結束後,商務消費、個人消費崛起,白酒行業進入了行業復甦分化的局面。
以三公消費為主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隨著商務活動的頻繁以及居民收入與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商務消費與大眾消費成為了白酒下一輪發展的主題。
國家統計局於4月17日發布初步核算數據:2019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22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與去年四季度相比持平,穩重向好態勢明顯。
反觀生產端,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445家,其中虧損企業183個,企業虧損面為12.66%,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減少148家,累計完成釀酒總產量871.20萬千升,同比增長3.14%。累計完成銷售收入5363.8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2.88%。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250.5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9.98%。
產量微增,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減少,但營收與利潤卻呈現出雙位數增長。這說明,消費升級趨勢明顯,白酒產業品牌集中趨勢明顯。
經濟向好,消費需求面進一步擴大,行業集中度提高,白酒消費向擁有品牌和品質雙重背書的名酒傾斜。名酒,或將成為新一輪發展中最大的受益者。
這是名酒的機遇。
03
「三十而立」
對於「三十而立」的十七大名酒,在新的發展時期,要「立」的是什麼呢?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以「立本」、「謀遠」、「創新」的論述,來回答了這個問題。
所謂「立本」,一是產區意識,二是品質回歸。
▲捨得酒業廠房
在產區意識上,中國白酒的釀造與自然生態的關係是全世界所有酒中最為密切的。原料、水源與自然生態高度關聯,不間斷釀造形成的微生態,更是支撐品質、個性化風味的核心。而當下,隨著城鎮工業化步伐的加快,酒行業賴以生存的微生物生態環境,正在逐步流逝。
名酒企業作為行業的牽頭羊,在釀酒風味上可以說是標杆性的意見領袖。因此,對於十七大名酒來說,如何做好釀酒生態環境建設,樹立產區意識,確保中國白酒在下一個三十年後還能保持今天的風味,甚至是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良而風味更加卓越,就是重要的命題。
而在品質回歸上,在眾多白酒廠家都在不斷擴充產能的同時,如何做好產能的優質化,用高品質的白酒去滿足消費者對於好酒的需求,是每家白酒企業都應該去研究論證的話題。取得官方認證「金質獎章」的十七大名酒,應該當仁不讓的承擔起引領中國白酒向品質回歸的歷史性任務。
所謂「謀遠」,是指企業應當做好眼前利益與長遠發展之間的捨得抉擇,其中,白酒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內容。
傳播白酒文化,要求企業們講好白酒故事,這是為品牌賦能的保障,也是支撐品牌持續性發展的永動機。
例如茅臺將2019年定位為文化服務年,把講好茅臺故事列為了工作的一大重心;劍南春唐時宮廷酒的風採依然;捨得的「捨得智慧、中國智慧」深入人心……
做好企業品牌文化體系的搭建,讓文化觸及品牌根本,與品牌相互交融,將成為名酒企業在下一輪發展中的重要課題。
所謂「創新」,是指在新時代下,創新不僅包括科技上的突破,更是一種產品上的力量性變革,以及企業眼界意識的廣域化。
通過產品創新去吸引消費,通過國際市場的創新來擴大消費,以創新為手段,來促使消費市場深度與廣度的拓寬,是名酒企業的基本發展思路。
04
峰會緣何花落捨得?
本次峰會之所以選擇在捨得舉辦,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捨得近年來在品質、文化、生態、創新方面成績斐然,契合了新時期發展下名酒所面對的主命題;二是從捨得酒業身上,能夠看到十七大名酒三十年來的縮影。
「舍百斤好酒,得二斤精華」,透過這句廣告語,可以看到捨得酒業對產品主義的深刻理解。在釀造好酒方面,捨得酒業做到了「名酒」的擔當,且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捨得酒業囤積了超過十萬噸優質基酒,擁有數量龐大且寶貴的優質原酒資源,為自身在後三十年品質王道時代的發展加足了籌碼。
同時,在西南不聲不響釀酒的這朵金花,在文化打造方面,也進行了有聲有色的領先性布局。
《捨得智慧講堂》是捨得的自創品牌IP,以名家智慧分享節目的形式,向目標圈層進行捨得智慧、中國智慧的文化輸出,一改以往眾多白酒企業乾癟的品牌廣告硬輸出風格,為行業品牌文化建設打開了新的思路。
在生態方面,捨得酒業是行業第一個提出生態釀酒和生態化經營理念的白酒企業。2008年10月,捨得定義的「生態釀酒」術語被納入國家標準GB/T15109-2008《白酒工業術語》,規範了行業對「生態釀酒」的認識。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打造的捨得生態釀酒工業園,與常見的釀酒工業園區不同,裡面有各種喬灌木100餘種,165萬餘株,各種草木花卉40餘種,9萬餘盆,綠化率達98.5%,綠化覆蓋率達47.4%以上。
2017年,捨得酒業成立「中國生態釀酒產業技術研究院」,以期進一步拓展生態釀酒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從行業的角度來說,捨得酒業,算得上是生態釀酒的開創者。
同時,縱觀捨得酒業發展歷史,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家名酒企業用創新不斷實現自我突破的歷程。
捨得首創性的提出了「生態釀酒」的理念;在沱牌的基礎上創新性的推出了捨得品牌進行雙品牌驅動;大膽改制,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首次嘗試用自建IP的形式去講述品牌故事……
捨得酒業的身上,既有著名酒發展三十年來的光輝,也有著條條傷疤:隨著行業的飛速發展,捨得酒業經歷過沱牌產銷量長期位居行業前三、沱牌系列酒累計銷售超過50億瓶的輝煌;而隨著行業的深度調整,捨得也經歷過營收斷崖式下跌的苦痛。2018年,名酒復興,捨得酒業以22.12億的營收規模,一舉打破19億記錄,創下歷史新高……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捨得酒業的動作,釋放出來的就是「名酒信號」和「行業信號」。
今年春糖,捨得酒業重磅推出了「沱牌麯酒名酒復刻版」,名酒價值正在被捨得酒業重新進行定義與表達。此次承辦名酒峰會,讓我們看到了捨得酒業作為十七大名酒之一,以號召者的身份,吹響名酒復興衝鋒號角的決心,名酒的下一個三十年將會有怎樣的走向,讓我們一起期待4月22日!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花冠牡丹節 | 賺錢能手今世緣 | 預見未來 | 廣西王 | 五糧液又整頓高仿 | 2019人才大戰 | 銀劍南A9升級 | 五糧液下架22款產品 | 茅臺一季業績 | 特曲60版 | 五糧液批價持續上漲 | 雲端網紅酒 | 川酒集團 | 茅臺年報 | 五糧液年報 | 線下門店 | 景芝新玩法 | 逛春糖 | 蘇酒·頭排酒 | 501五糧液 | 水井坊新武器 | 郎酒莊園 | 國窖1573封藏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