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泰畫家為駐泰大使館作國畫《竹林七賢圖》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旅泰畫家為駐泰大使館作國畫《竹林七賢圖》


2008年04月12日 0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曼谷四月十一日電 (記者 顧時宏)旅泰國際實力派華人藝術家謝天鴻應中國駐泰國大使張九桓博士邀請,為大使館創作的巨幅國畫《竹林七賢圖》十一日完成,並贈送中國駐泰使館。

  《竹林七賢圖》長三百二十釐米,高六十釐米,畫面人物瀟灑傳神,山河蒼茫壯麗,修竹茂林,渾厚靜溢,氣勢宏大,震撼人心。竹林七賢,在中國文學史上是指三國魏晉時期的七位詩人,以稽康、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鹹為代表的風流名士。他們常集於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談玄醉酒,逍遙長歌。

  謝天鴻筆下的七賢,各以一種最能體現人物個性的姿態來表現。有的撫琴嘯歌,有的頜首傾聽,有的高談玄理,有的舞弄如意,有的把酒仰天。張九桓大使今天細細觀賞了此圖,讚嘆不已。

  六十年代出生於中國河南襄城的謝天鴻,三十歲始遊歷、遊學、舉辦畫展於日本、加拿大、巴西、德國、義大利、法國等三十多個國家。作品被諸多國家藝術機構收藏家、總統府、總理府收藏。法國總統席哈克稱其為「富有才華的藝術家天才」,並重金收藏了謝天鴻工筆畫《和平萬歲圖》等數幅佳作。

  謝天鴻信筆遊墨之同時,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近年來舉辦畫展所得資金多為捐贈佛教慈善機構和孤兒院,敬老院,為海外藝術家樹立了良好的典範。他將於五月中旬在曼谷舉辦個人畫展。完

編輯:聞育旻】

相關焦點

  • 旅泰畫家為駐泰大使館作國畫《竹林七賢圖》
    旅泰畫家為駐泰大使館作國畫《竹林七賢圖》 2008年04月12日 0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曼谷四月十一日電 (記者 顧時宏)旅泰國際實力派華人藝術家謝天鴻應中國駐泰國大使張九桓博士邀請
  • 唐寅「巔峰之作」《竹林七賢圖》真跡首現
    原創:林衡唐寅「巔峰之作」《竹林七賢圖》真跡,明紙設色本,縱53.1cm,橫358.3,歷代鑑藏家鈐印25枚,林衡珍藏。此卷題跋為張大千所題「與世無求」,落款「大千居士」,落鈐印兩方「張大千」「大千」,跋紙上有多條金絲細線的祥雲五爪金龍,《竹林七賢圖》中 「與世無求」這也正是風流才子唐寅一生之真實寫照。
  • 竹林七賢圖中的七賢你知道是誰嗎
    林七賢圖其實跟竹林其實並沒所有什麼關係。竹林七賢圖是模印磚畫,在1960年,西善橋宮山南朝大墓中發現《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上面出現了5株銀杏樹,2株垂柳,1株槐樹,1株松樹,只有1株是闊葉竹。那為什麼叫做竹林七賢圖呢?竹林是一個比喻,它象徵這志存高遠,淡泊明志。
  • 竹林七賢歷代圖
    結合「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的個性特徵來看磚畫中的人物。嵇康為「七賢」之首,是一個豁達而有文採的人物。據文獻記載,稽康「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磚畫中的稽康正在撫琴,微微揚頭舉眉,有「手揮五弦,目送歸鴻」的神情,給人一種旁若無人之感。
  • 墨竹「獨立之路」前傳:竹林七賢居無竹?唐朝之前長期跑龍套
    貳 魏晉留存的畫跡中無竹張彥遠在對南朝宋武帝時期的畫家顧景秀的記載中,首次提到了兩幅以竹命名的畫作——《王獻之竹圖》、《樹相雜竹懷香圖》。雖然其畫作內容和風格我們無從知曉,但可以大致感受到,中國畫家們對「竹」這一題材的關照,應從南北朝時期,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開始。
  • 創新不是憑空而來,需要根植傳統厚積薄發,錢松喦繪《竹林七賢》
    錢松喦是近現代著名畫家,擅畫山水畫,中年以後在山水畫創新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就。錢松喦久居南京在畫院工作是一名職業畫家,他是公認的新金陵畫派代表畫家。錢松喦的國畫技法很全面,他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以後創作的新山水畫作品中,常畫大量人物補景,顯示了人物畫方面的成就。
  • 漢橋話畫:孫位《高逸圖》與「竹林七賢」
    《高逸圖》《高逸圖》,現藏於上海博物館,這幅圖所描繪的是魏晉時期膾炙人口的竹林七賢的故事。該畫作刻畫了魏晉士大夫「高逸風度」的共性,又刻畫出了他們的個性。現存《高逸圖》為《竹林七賢圖》殘卷,圖中只剩四賢。在長卷式的畫面上,主體人物是四個封建士大夫分別坐於華麗的氈毯上,每人身旁都有一名小童侍候。
  • 臺海遺墨系列:清末民國 林嘉工筆設色《竹林七賢圖》大中堂
    清末民國林嘉工筆設色《竹林七賢圖》大中堂——————————————為林嘉至佳之作。竹林七賢是三國魏時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的合稱。成名年代較「建安七子」晚一些。竹林七賢之名的由來,目前還存在爭議。傳統說法認為這七位名人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修武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這種說法見於《晉書•嵇康傳》《世說新語•任誕》。
  • 唐末名家孫位《竹林七賢圖》殘卷欣賞,不愧是「逸格一人」!
    《高逸圖》,又名《竹林七賢圖》,是唐末書畫家孫位(別名孫遇、會稽山人)的作品。顧名思義,《竹林七賢圖》應該有七賢,但可惜的是,現存版本是《竹林七賢圖》的殘卷(現藏於上海博物館),只能看到阮籍(最左邊)、劉伶(左起第二個)、王戎(右起第二個)、山濤(最右邊)等四賢。
  • 酷我音樂國寶的奇妙之旅:彭冠英解密《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前世今生
    魏晉竹林七賢與春秋榮啟期曾席地對話?這並非現代人杜撰的穿越小說,早在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上就實現了。3月31日,由酷我音樂聯合中國青年報及各大博物館打造的明星電臺音頻節目《國寶的奇妙之旅》第18期上線,青年演員彭冠英化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第一人稱形式生動詮釋了這件南京博物院國寶相關的瑰麗傳奇。
  • 稀世之寶《王大凡款竹林七賢瓷板畫插屏》
    他們常集於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稱竹林七賢。此件瓷板畫就是他們相聚時的景象,瓷板畫插屏用筆用線遒勁,人物臉部刻畫細膩,講究明暗變化,有西畫中的素描關係和光影變化,暈染手法獨特,立體感強。背景勾描層次明顯,筆法一絲不苟,書法俊逸秀美,精審且遒麗。品相保存完好,根據整體風格,畫工以及題字印章綜合分析為本人作品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 竹林七賢耐人尋味
    【作者 : 李矜慧】   你知道竹林七賢是誰嗎?魏晉年間七位文人雅士,在竹林下玄談、高歌、飲酒、肆意酣暢,正是竹林七賢。「荊山經典」展這幅畫,呈現七位文人雅士,五位童僕,伺候於側的情境,搭配的色調,人物形象與器物的描寫簡潔,全圖構思圖採S型,人物環環相扣,和動線的配置,在在展現創作者非凡的藝術境界。
  • 中國駐泰使館提醒:注意泰方取消對部分國家落地籤政策
    來源:央視原標題:中國駐泰使館提醒中國公民注意泰方暫時取消對部分國家和地區落地籤政策 13日,中國駐泰王國大使館在官網發出提醒表示,日前泰國政府宣布,為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3月13日至9月30日期間,
  • 墨竹「獨立之路」前傳:竹林七賢居無竹?唐朝之前長期跑龍套
    貳 魏晉留存的畫跡中無竹張彥遠在對南朝宋武帝時期的畫家顧景秀的記載中,首次提到了兩幅以竹命名的畫作——《王獻之竹圖》、《樹相雜竹懷香圖》。雖然其畫作內容和風格我們無從知曉,但可以大致感受到,中國畫家們對「竹」這一題材的關照,應從南北朝時期,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開始。
  •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竹林七賢的故事流傳已久。魏末晉初,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七位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常雅集於竹林之中,吟詩作畫、飲酒撫琴、長嘯起舞,是名動一時的高蹈之士,世稱「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學藝術遺產。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西善橋宮山北麓發掘出土了一座南朝時期的王墓,墓室南北兩壁的畫像磚表現的即為「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 墨竹「獨立之路」前傳:竹林七賢居無竹?唐朝之前長期跑龍套
    貳 魏晉留存的畫跡中無竹張彥遠在對南朝宋武帝時期的畫家顧景秀的記載中,首次提到了兩幅以竹命名的畫作——《王獻之竹圖》、《樹相雜竹懷香圖》。雖然其畫作內容和風格我們無從知曉,但可以大致感受到,中國畫家們對「竹」這一題材的關照,應從南北朝時期,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開始。顧景秀的生卒年不詳,他曾供奉於南朝宋武帝至宋孝武帝時期,也即是公元420—464年。
  • 不知道「竹林七賢」長什麼樣?孫位《高逸圖》中見
    孫位是晚唐時期著名畫家,唐僖宗因黃巢起義逃到了四川,孫位以御用畫家的身份到四川做了「文成殿下道院將軍。」孫位曾在四川的昭覺寺、應天寺畫《墨竹》、《松石》和《龍水》。據《宣和畫譜》記載,孫位的畫作到宋朝時有26件,而流傳至今,《高逸圖》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也是目前屈指可數的幾件唐代作品之一。
  • 逸品七賢圖
    圖片作者:陳暘圖片說明:竹林七賢圖(扇面) 陳暘逸品七賢圖  王亞崗  海上畫家陳暘是畫家陳一薌的公子,他自小受父親嚴格的傳統繪畫訓練,後來拜工筆人物畫大家華三川為師竹林七賢是人物畫家必畫的題材,而當今有些畫家因學識素養不夠,對七賢的個性與歷史背景了解不深,作品常有七人一面之感。陳暘的《竹林七賢圖》卻很有特色,他用粗粗細細、疾疾緩緩、枯枯溼溼的線條,將特立獨行的嵇康、作青白眼的阮籍、卓而不群的山濤、不修威儀的王戎、儒雅穩重的向秀、嗜酒佯狂的劉伶、放浪不拘的阮鹹刻畫得惟妙惟肖,準確地體現了畫中人物的精氣神,使七賢各具神韻。
  • 竹林七賢: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
    竹林七賢相聚於山陽,北望「天下之脊」,品味「天下之脊」的象徵意義,心中該會蕩起怎樣的漣漪?以今之區劃而論,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劉伶來自安徽省宿州,王戎來自山東省臨沂,阮籍和阮鹹叔侄來自河南尉氏,山濤和向秀來自河南武陟,七人山水區隔,年齒相懸,既無舊誼,亦無姻親,原本毫無關係,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相聚於山陽、共為竹林之遊呢?
  • 仇英《竹林七賢圖》 賞析
    這幅《竹林七賢圖》是仇英典型的山水畫與人物畫融合之作,構圖以合圍式山勢,聚焦「黃金分割線」處平坦的人物活動場景,人物聚散有致;筆墨與這色上,山石富麗堂皇,樹木、竹林逸雅秀麗,人物精雕細琢,是仇英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