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去東南亞旅遊將更省錢
力帆在越南打造「根據地」 記者 楊帆 攝
東南亞水果可能在春節後降價 記者 畢克勤 攝
長安擴大在越南廠的產量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成,重慶迎來發展機遇
隨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零關稅時代到來,馬來西亞奶茶、泰國香米、寮國啤酒、新加坡肉乾、越南咖啡及紅木家具等備受中國百姓喜愛的東協國家商品,將以更實惠的價格走進國門。同時,自貿區也給重慶企業帶來了更多商機,目前不少已經在東協國家建廠的摩託車企業紛紛表示,將增加投資擴大產能。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聯盟課題負責人潘國平給我市提建議
謀建五小時經濟圈
打造亞洲中心城市
眼下,東協是我市第四大貿易夥伴。來自市外經貿委的數據顯示,2008年,我市對東協進出口總額超過9.6億美元,其中出口高達8億美元。這意味著重慶企業在東協「很賺錢」。
除了稅收優惠,重慶還有望在未來藉此實現跨越式發展。
「隨著自貿區的建立,重慶也將迎來成為亞洲中心城市的歷史機遇。」昨天,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聯盟課題負責人、博士後潘國平給我市提出建議說,重慶應著手謀建「5小時亞洲經濟圈」,力爭成為「中國-東協」的中轉中心。
他說,在四個直轄市中,重慶離東協最近。眼下,雅加達、曼谷、新加坡、新德裡、東京、首爾等大多數亞洲國家的首都都在以重慶為中心的4000公裡範圍之內,我市應儘早研究重慶到大多數亞洲國家首都的「空中5小時經濟圈」。
他說,中國與東協的貫通,是重慶崛起為國際大都市的最大機遇,重慶建成內陸開放高地指日可待。
長安
加快東協本土
建廠步伐
「中國-東協自貿區的政策我們早就開始研究了,而且還找到了突破口。」長安汽車國際公司有關負責人昨天告訴記者,東協自貿區國家都把汽車、摩託車整車列為敏感產品,並不在此次生效的自貿區關稅調整目錄中。
「但是,汽車零部件,比如底盤、車身和特種用途車將會率先下調關稅。」這位負責人說,同時按照自貿區相關政策,中國企業如果在某個東協國家設立的合資工廠,本地配套率超過40%,向其他東協國家出口政策,就可以享受進出口零關稅的優惠政策。
據了解,目前長安與馬來西亞成功集團在當地組建了長安成功汽車公司,並在當地組裝生產奔奔、CM8和長安星卡等車型。在越南,長安也有一家合作工廠,以CKD(進口散件組裝)方式生產奔奔、CM8等車型。
據稱,下一步長安會在東協國家尋找供應商和配套商,建立長安汽車的本土化供應系列。同時,將越南工廠現在不足2000輛的年產量,擴大到1萬輛以上,將長安的自主品牌轎車車型引入越南。在馬來西亞和越南以外的東協國家,也要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繼續建立合資工廠。
力帆
增資泰國工廠
欲建越南新廠
汽車企業遇到的問題,摩託車企業同樣也無法避免。
「摩託車整車和零部件並不在此次自貿區的免稅範圍內,但是遲早也會降低關稅,並且這個降低關稅是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力帆集團進出口公司有關人士透露,力帆管理層剛剛通過了向力帆泰國摩託車工廠增資300萬美元的計劃,逐步緊跟東協自貿區摩託車稅率的調整和變化,在摩託車一般貿易、散件組裝和屬地化生產多種方式間作適時調整和切換,爭取將銷售額從去年的5000萬美元提高到1億美元以上。
目前,力帆與10餘家重慶摩託車配套企業,已經在距越南首都河內僅30公裡的興安省興建了力帆工業園,年產銷值已超過3億元,並帶動約2億元散件出口,成為力帆在東協市場的主要「根據地」和「搖錢樹」。
「越南是東協『新四國』,要到2015年才全面加入自由貿易區。但是,要真正等到那時候再動手就太晚了。」力帆控股董事長尹明善解釋說,力帆將進一步擴大其摩託車工廠的生產規模,在東協市場穩步擴張,等待真正實行「零關稅」後再全面發力。
另外,在汽車產業方面,他還透露說,由於力帆520已經成為了越南首都河內市的計程車,在當地市場具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因此,在2014年前,力帆決定還要在越南建立一家合資汽車工廠,取代目前與當地汽車企業的合作組裝工廠,僅越南一地,就將為力帆創造每年約10億元產銷值。
東南亞旅遊免籤證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1日起全面啟動。這意味著,今後我市居民前往東協10國旅遊時,有望免除籤證,出境遊簡便易行。不過,我市各個旅行社稱,目前暫未接到此消息。
我市居民前往東協國家旅遊的費用有望降低。據統計,東協這些國家籤證費用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之間,十個國家的籤證費用一共需要2000多元,如果免籤證,意味著,今後市民到東協10國旅行時,簡便到僅需一張身份證。
此外,在時間上也更節約,在此之前,我市居民到東協國家旅遊,從報名到踏上飛機成行,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如果免籤證,時間可控制在一周內。
免籤證對居民最大的影響是「心理上」。一部分原來對辦理各種手續望而卻步的人士,現在可能重新喚起出境旅遊的熱情。如果東協十國下一步對中國公民免籤證,到上述國家出遊的重慶市民形成一個「小高峰」也是可以期待的。
東南亞水果更便宜
菜園壩是我市洋水果主要集散地。市場負責人稱,進口水果約佔重慶水果消費總量的10%,其中來自泰國、越南等地的進口水果佔60%左右,主要有榴槤、山竹、龍眼、紅毛丹、楊桃、火龍果等。隨著自由貿易區帶來的零關稅政策,這些洋水果的價格將便宜20%左右。
「但是,零關稅帶來的降價效應不可能即刻顯現。」市內有關超市表示,目前市場所售東協水果,基本還是上遊供貨商供應的存貨,消化庫存期間,價格不會有大波動。此外,春節前期正是洋水果銷售高峰,市場需求量大,價格不可能馬上降下來。在消耗完庫存後,春節後東南亞水果價格才會降下來。
泰國香米可小降
「泰國香米不會因『零關稅』大降價。」重慶寶豐糧油公司是市內各大超市泰國香米的主要供貨商。公司負責人陳女士告訴記者,關稅只是大米價格成本的一部分,泰國米進口到中國,都要在廣州或深圳轉運,運輸成本大大增加。雖然從元旦起開始零關稅,但此前,泰國進口香米關稅僅為1.13%左右,取消關稅後,一噸香米的進口成本大約可便宜700多元錢,反應到終端零售價上,0.5公斤香米最多也就便宜三四毛錢。
另一方面,由於貨源緊俏,去年下半年以來,泰國香米出口價格漲勢兇猛,每噸香米批發價已達1000多美元,同比漲了300多美元,這直接刺激了國內市場香米的零售價走高。「如果米價批發價下調,取消關稅,5公斤裝泰國香米每袋或可降價2、3塊錢。」
我市獲準試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
本報訊記者昨天從市外經貿委獲悉,經商務部批准,我市已經獲批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試點結算的區域範圍包括港澳地區和東協國家。
據市外經貿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我市未獲批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之前,此前重慶企業做進出口貿易時,必須把人民幣兌換成當地貨幣,或者雙方認可的第三方貨幣,一般是美元。兌換過程中,由於匯率波動等因素,企業有時候將遭受經濟損失。本版稿件由記者 劉斌 劉海燕李琦 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