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喜歡吃滷食的朋友很多,特別是滷肉,而在各種滷肉中,口感和味道最好的當然還是滷牛肉。牛肉和羊肉,自古以來就是正式宴席上必上的大菜,而滷製出來的牛肉,口味更是不一般。滷牛肉好吃,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有些高,當然平時我們在外面買滷牛肉的時候,看似差不多的牛肉,價格往往會相差很多。一斤生牛肉,滷製完以後還有多重?價格太低的滷牛肉,不能買!
為了方便大家更容易理解,下面從分三個部分來給大家介紹:1,包括牛肉在內的各種滷肉,它們的滷製原理是什麼樣的。2,正常的滷牛肉,什麼樣的價格是合理的。3,最後的總結。
一,包括牛肉在內的各種滷肉,它們的滷製原理是什麼樣的
1,肉在滷製的時候,會失去一部分水分。滷製肉類,比如說牛肉,都是將清洗乾淨的牛肉放在滷水中進行滷製。在滷製的過程中,牛肉遇熱以後,肉裡的水分會被稀釋出來,很多人在這上面有誤解,認為牛肉在水中會吸收水分,情況是完全相反。特別是對於牛肉、雞肉這些油脂含量少的食材,更是容易出水,並且火候越大,牛肉失去的水分越多,導致牛肉出鍋後很容易發乾。所以在滷製這些肉類的時候,一般都是要求小火慢燉。
2,牛肉等肉類在滷製完成後,還要進行燜制。正常滷製肉類,在完成小火慢燉的操作之後,還要蓋上蓋子進行燜制,這裡有兩個原因:首先,滷製完的肉類,在滷水中進過燜制,能夠更好地吸收各種香料的味道,出鍋後味道會更加濃鬱;另外一個就是上面提到的,由於前期滷製過程中失去了太多的水分,經過燜制,牛肉會「回收」一部分水分,說白了就是能夠「多吃一點肉」,從價格上來說,單價會更便宜,這個應該好理解吧?
二,正常的滷牛肉,什麼樣的價格是合理的
1,平時吃到的滷牛肉,都是用什麼樣的牛肉做出來的?我們平時從市場裡買到的牛肉,一般都是鮮牛肉,但是作為滷食店來說,並不僅僅是這一種,滷食店買來用於滷製的牛肉,一般分為以下幾種:1,新鮮的、沒有注水的牛肉,這種牛肉最好,價格最高。2,進口的凍牛肉。3,國產的凍牛肉。4,注水的鮮牛肉。特別是後面兩個,價格要便宜不少。
2,這四種牛肉,進過滷製後,一斤的牛肉出鍋後重量還能剩多少。這四種牛肉,即使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燜制,最後出鍋以後重量肯定是會減少的,大概的情況是這樣的:正常的、不注水的新鮮牛肉,一斤牛肉,出鍋後的重量是6兩半到7兩之間;進口的凍牛肉,一斤出鍋後是5兩多一點;國產凍牛肉,一斤出鍋後是3兩多一點;最後是注水的鮮牛肉,一斤出鍋後剩下不到3兩。
3,滷牛肉的價格,到底什麼樣的才是合理的。比如說最好的牛肉,就是新鮮、不注水的,現在各種肉的價格都很高,這種牛肉一般都是在40多塊錢一斤。我們換算一下,40元/斤的鮮牛肉,出鍋後還剩6兩半,6兩半的滷牛肉的成本是40元,最後折合成單價就是,這個滷牛肉的成本是60元/斤。其他的幾種生牛肉,雖然單價便宜,但是最後出鍋後的重量減少的太多,所以滷製出來後的單價也不會差很多。所以遇到價格很低的滷牛肉,大家就要想一下了,成本大概是60元/斤(按照現在的行情),如果低於這個價格太多,肯定是不能買的。
三,最後的總結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知道了滷肉的大致製作過程,也能算清楚一斤滷牛肉的大概成本,所以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太便宜的滷牛肉是不建議購買的,如果太便宜,食材的來源肯定有問題。另外,滷製各種肉類,其實並不是一件多神秘的事情,有個差不多的香料配方,注意滷製時的幾個關鍵步驟(前期寫過不少這方面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買個小滷鍋,你在家裡同樣能做出好吃的滷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