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磬巖記 遊記原創——沈志權
懸磬巖記原創遊記 沈志權懸磬巖,一名飯甑壇,據光緒四年修編《宣平縣誌》載,原為延福寺的六景之一,位於今武義縣城西南30公裡外,海拔高達800米。懸磬巖是宣平桃溪的父親山,據說桃溪人外出看不到了懸罄巖,就覺得自己已經遠離故土,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會止不住會落淚。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9 一月 星期六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冬天悄然至,日暮詩已成。央廣新聞公號和娛樂廣播《睡前故事》節目共同推出一檔新欄目——和孩子一起讀詩。每天一首詩詞,讓孩子的枕邊有更遼闊的世界~ 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讀 詩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冬天悄然至,日暮詩已成。央廣新聞公號和娛樂廣播《睡前故事》節目共同推出一檔新欄目——和孩子一起讀詩。
-
和孩子一起讀詩丨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乾為扶持
和孩子一起讀詩 2018/09/10 秋風起兮白雲飛,秋天正是讀詩天~央廣新聞公號和娛樂廣播《睡前故事》節目共同推出一檔新欄目——和孩子一起讀詩。每天一首詩詞,讓孩子的枕邊有更遼闊的世界~ 《新竹》 【清】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龍孫繞鳳池。 賞析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來年又有新長出來的,還會長得更高。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讀 詩 2019-2-2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冬天悄然至,日暮詩已成。
-
給孩子讀詩 北島:一束
>文章選自《給孩子讀詩》浙江文藝出版社&果麥文化合作出版編輯:朝歌 讀者君: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書,是由果麥文化出品的《給孩子讀詩》。書中的插圖由世界各地70位畫家創作韓寒與《給孩子讀詩》這本書甫一面市,就受到諸多好評。韓寒、董潔、路金波、尹超等各界名人紛紛力薦。
-
與孩子一起讀現代詩:126-139(凡凡、南人,下)
讀嗨了,就拿竹枝敲擊火盆打節奏,朗聲大笑:如果鑽被窩裡起不來,上課沒有準備好,我照樣讓小王回去。上周大晴天,小王和望舒姐姐,幫我做紅薯幹,燒火、脫皮、翻曬,都由他們幹,碎渣渣吃掉。幹了兩天。在我家二樓平臺上,太陽烤著一篩子紅薯,也烤著讀詩的人,中間休息,隨手翻撿一兩塊放進嘴巴裡。小王又寫了詩,準確說,是一些長短句,表達更自由。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和孩子一起讀詩 2018/10/29 秋風起兮白雲飛,秋天正是讀詩天~央廣新聞公號和娛樂廣播《睡前故事》節目共同推出一檔新欄目——和孩子一起讀詩。每天一首詩詞,讓孩子的枕邊有更遼闊的世界~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宋】 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
磬錘峰和一個承德人的夢
一七零二年,清康熙皇帝北巡到達熱河上營,見熱河上營東面群山秀麗雄奇,在眾峰爭雄中,一上粗下細,狀似僧人手中磬錘的山峰獨立其東。它下懸絕壁,上接藍天,氣貫長虹!康熙賜名磬錘峰。康熙皇帝在山莊三十六景之十二「錘峰落照」寫下這首詩,他借磬錘峰之景,心中構築一幅美麗的藍圖,他要修建一座避暑山莊,而借山莊融合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與繁榮。 山莊經歷了康乾盛世的繁華,也見證過清王朝的衰落。如今山莊肇建三百多年,已經做為世界文化遺產對外開放,這座昔日的皇家園林禁苑,正逐漸被人們所熟知和了解。
-
秋日讀詩: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晚間閒來無事,找篇文章來讀,偶然的就讀到了這一句詩,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王維的詩,優雅,清美,有一種閒花落定的禪意,代表了中國田園詩的最高水平,是中國古典詩詞美的典範。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給孩子讀詩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後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裡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於字裡行間,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
-
音樂廣播|940陪孩子一起讀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錄製成功後,孩子最美的聲音和最美的古詩詞會在電波中讓你聽到。陪孩子一起讀最美古詩詞,和孩子一起發現四季之美。萬物皆有時 自然即詩境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裡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宋代詩人楊萬裡其實寫了兩首詩,送給自己的好朋友林子方,這首我們熟知的是第二首。的通過描寫六月西湖的美麗景色,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之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的後兩句是互文,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文義上交錯互見,使詩句既意蘊生動,又凝練含蓄,讓那一抹荷塘美不勝收。
-
童詩中國丨螢火蟲提著燈籠+鴿子花集——給孩子「為你讀詩07」
詩人是上天派來的赤子童詩則是赤子心靈深處最真誠的呼喊本期讀詩的小朗讀者非常小一個6歲,一個8歲如此小的年紀即有了這麼強的表現力詩人用「螢火蟲」喻懷揣夢想的生命個體,寄語讀者身處平凡的世界,只要心中有燈,遵從內心渴望,堅守最初的夢想,一定能踏破重重「夜霧」,盡享生活的美好和芳香。
-
新書推薦《給孩子的兒童詩》,陪孩子讀詩呵護美好童心
新書旨在打造陪孩子讀詩、教孩子寫詩的典範讀本。兒童詩的浪漫,值得回味千百遍提起詩歌,你第一時間想到了什麼?廣東作家、詩人池沫樹編著的《給孩子的兒童詩》近日出版。作者在廣州就兒童詩歌閱讀鑑賞等話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這些描繪大好河山的古詩詞,和孩子一起品讀
在這個國慶節,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品一品,祖國山河壯美,華夏繁盛之姿! 讀古詩,品華夏繁盛之姿 渡荊門送別 唐 |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這四首雪詩意境絕美,一讀便愛上了
在大雪時節,讀一讀這四首句帶「雪」的詩詞,靜享冬日的美好。 短短4句便雪景的清麗和雪後的寒冷寫到了極致,令人叫絕。
-
草堂讀詩|故事:赫爾曼·黑塞《七月的孩子》
七月的孩子我們,七月裡出生的孩子,喜愛白茉莉花的清香,我們沿著繁茂的花園遊逛,靜靜地耽於沉重的夢裡。我們的生涯也要像七月之夜,背著幻夢,把它的輪舞跳完熱衷於夢想和熱烈的收穫節,手拿著麥穗和紅罌粟的花環。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
-
讀了這些詩,你也會相信——孩子天生就是個小詩人
你有多久沒有讀詩了?還記得上次讀詩歌是什麼時候嗎?細細品讀著《孩子們的詩》書中的每一首詩,腦海裡迴蕩著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話——每個孩子就其天性來說都是詩人。《孩子們的詩》書中詩的作者,都是6-12歲的孩子,來自不同地區,他們都是熊亮藝術課的學生。
-
白居易 舟中讀元九詩
白居易 舟中讀元九詩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赴任途中,詩人想起了先於自己遭貶的好友元稹,於是在這個深秋的夜晚,他借著燈光,細細品讀元稹的詩卷,寫下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