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白沙鎮林柄村。(閩侯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悠悠閩江,晝夜東流,行至閩侯白沙,突然拐了一個大彎。經年累月,江水裹挾的石英砂沉澱下來,形成了千畝乳白沙灘,這便是「白沙」的由來。
沙灘、花海、古厝、驛道、溫泉……在閩江水的滋養下,白沙孕育出豐富的旅遊資源。立足特色資源稟賦,激發鄉村旅遊活力,閩侯縣正大力推進白沙全域旅遊,打造福州近郊集遊、樂、賞、摘、購、養於一體的休閒遊勝地。
生態為底 親近自然
到白沙看村莊美景,第一站走進林柄村。
林柄村位於白沙鎮西北部,是個林木蔥鬱的村落。美麗鄉村建設讓原本綠色的村莊變得更加整潔,村莊裡的三座古厝頗值得一走。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林柄村出發向村莊盡頭的山上走,雲堡寨是最佳選擇。幽谷、奇峰、危崖、怪石、瀑布、深潭、異洞……雲堡寨集奇、特、雄、秀、絕於一體,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探險。「很多植被都是原始狀態,非常值得打卡。」村民熱情推薦。
大目溪村的古榕樹步道靜謐、舒適,漫步其間,滿目蒼翠,水聲潺潺。這裡,古榕樹最小的一百多歲,最大的三百多歲,它們庇蔭世代居住於此的村民,也為遠道而來的遊客提供納涼之所。2014年,大目溪村被列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經過多年打磨,小山村如今生態宜居,還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村裡鼓勵大家流轉土地,種植沃柑、水蜜桃等水果,同時還在建設溫泉康養、松竹島親子遊等項目,歡迎大家來大目溪嘗鮮。」大目溪村相關負責人說。
人文為底 感受歷史
在白沙,不僅有大自然渾然天成的雕琢,還有歲月光陰鐫刻的印記。
來到新坡村,永奮永襄厝氣勢恢宏,雕飾精美令人震撼。這是全省範圍目前發現的保留最完整的清代建築之一,堪稱「風水古厝,鄉野奇葩」。據悉,新坡古民居始建於清乾隆元年,比全國最大的單棟古民居宏琳厝還「年長」59歲。古厝布局由南至北一座比一座高,主人取步步高升之意,希望家族生活越來越好。「修繕工程基本結束,現在我們正在深入挖掘、提升古厝歷史價值。」新坡村相關負責人說。
聯坑村內,一座古橋安然臥於南山溪澗之上,這是遠濟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古時福州通往京都必經之路。遠濟橋存世過百年,既是一件深藏鄉間的文物,也是研究閩中廊橋製造工藝的瑰寶。
沿江溯流,最後一站來到湯院村,循著北宋文學家曾鞏的題詠,可泡一場暢快身心的溫泉。湯院村以泡湯聞名,溫泉開發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如今村民們依舊延續著幹完農活就泡湯的習慣。
發展為底 探索新路
改革開放以來,白沙鎮家居工藝品產業蓬勃發展,湧現了以閩興公司為代表的一批出口型工藝品企業。這些企業通過機器換工、引入新材料,不斷推陳出新,行業從原來單一的竹編,拓展到竹、木、草、藤、鐵等八大類近百萬個品種,生產的工藝品以獨特的東方神韻深受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睞。
發展全域旅遊,這何嘗不是一個特色?
2018年9月,閩侯海絲時尚居藝小鎮在白沙鎮東北側動工,結合白沙工藝品傳統技藝,圍繞時尚家居產業集群和居藝文化體驗旅遊,將打造一個居藝產業特色明顯、地方文化獨特、生態環境優美的宜創宜居宜遊小鎮。項目建成後,預計泛家居產業年產值可突破50億元,遊客量每年達100萬人次。
「小鎮的建設是白沙發展區域旅遊的重要內容,項目目前正在全力推進,商業街有望年內建成開放,酒店也計劃於明年建成,屆時將有利於白沙夜色經濟的發展,讓遊客不僅進得來,還能留下來。」白沙鎮黨委書記江克介紹,為推進全域旅遊,鄉村振興,白沙鎮已經在完善全域旅遊提質升級行動計劃。
與此同時,白沙鎮也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為發展全域旅遊提供配套。「現在路網建設正在同步進行,通過『十裡長廊』旅遊交通線路的打造把景點串連成線、連線成面,方便遊客出行遊玩。」
【責任編輯:陳然】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蔣雅琛